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精選21篇)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爲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精選21篇)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之所以能成爲弟子三千、名揚四海的聖人,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也正所謂是“天才來自勤奮”。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三歲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餘字了。

有一天,他的媽媽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

媽媽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鑽入被窩後對哥哥說:“哥哥,媽媽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一我已經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習、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於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可這聲音越來越輕,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完他的最後一個字,聽着他那均勻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覈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麼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能幹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着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資背後,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2

孔子,名叫孔丘,春秋時魯國人。其父是魯國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3歲死了父親,隨母來到曲阜住下。據說,他從小聰明好學,尤喜愛禮節,無事時,他就擺上大盆小盤,學着大人祭夭祭祖的樣子。

孔子年輕時,讀書很用功。很多詩書都能熟記,他精通“六藝”(指禮節、音樂、射箭、駕車、書寫、計算)。因此,未到30歲,名聲大振。所謂“三十而立”就源於此吧。

由於孔子名聲漸漸大起來,有些人前來拜他做老師,他就索性辦了個書院,收學生教書。

後來,經到孔子這裏學禮的南官敬叔的推薦,魯昭公還讓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禮樂。

在孔於35歲那年,件昭公被魯國掌權的蘭家大夫—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轟走了。這樣,孔子就到了齊國,去求見齊景公,他向齊景公談了自己的政治主張。齊景公很贊成他的看法,還想用他。但國相晏嬰認爲孔子的主張不切實際,不能治國,結果齊景公沒用孔子。孔子只好再回到魯國,仍教書。

公元前500年,魯定公派孔子做了中都(今山東漢上縣)宰,即地方小官。第二年,做了魯國的司空,又從司空升做司寇。這時候,齊景公和晏嬰都想拉攏鄰國魯國和中原諸侯,想重振齊桓公當年的霸業。這二人商議後,寫信給魯定公,約他在齊魯的夾谷地方開會。那時,諸侯開大會,需有個大巨當助手,稱做“相禮”。於是,魯定公決定讓孔子擔任相禮。

於是,定公把準備到夾谷跟齊國會盟的事都跟孔於說了,孔子聽後說:“齊國屢次侵犯我邊境、這次約我們會盟,我們要小心從事,要有兵馬防備。希望把左右司馬都帶去。”魯定公採納了孔子的建議,派兩員大將帶了一些人馬,去夾谷開會。

在夾谷會議上,因孔子做相禮,魯國沒有吃虧。齊國沒有佔到伶國的便宜。會後,齊國認爲孔於留在魯國做官對齊國不利,想了個計策。挑選了80名歌女派人送到魯國。

魯定公很高興,接受了這斑樂女以後,天天吃喝玩樂,不理國事。孔子見此很着急,多次想勸說定公,但定公總躲着他。這使孔子很失望。他與自己的學生談了心事,他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

此後,孔子離開魯國,帶着一批學生開始周遊列國,希望能有機會實行他的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他先後到過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等,這些國家的國君都沒有用他。其原因是,當時大國爭霸,小國面臨被併吞的危險,整個天下都在發生變革。而孔子宣揚的是恢復周禮制度,當然不會有人接受。

一次,孔子在陳、蔡一帶,楚昭王打發人請他。而陳、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國對他們不利,便出兵車半路將孔子截住。孔一子被圍困好兒天,連飯也吃不上。後來,楚國得知,派兵纔給他解了圍。

孔子在列國碰了許多汀子,奔波了七八年,年紀也大了。最後還是回到各國,把全部精力放到著書和教學上面。相傳,他教過的學生約3000人,名人72人。

孔子周遊列國,沒能實現他的政治主張,但他廣泛地瞭解了各國的文化,這爲他的著述創造了良好條件。他和他的弟子整理了很多古代文化典籍,如(詩經)、《尚書》、《春秋)等。這些古籍爲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豐富了內容。

孔子死後,他的門徒繼續傳授他的學說,形成了一個儒家學派。孔子就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3

苗而不秀,秀而不實“這八個字,據說是孔老夫子嘆惜他的學生顏回的。顏回英年早逝,幾乎使孔子痛不欲生,連呼”天喪予,天喪予!“有跟隨他的弟子問,老師你真的那麼悲痛嗎?孔夫子回答說,不爲像顏回這樣的人悲痛,還爲誰悲痛?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好學,他有怨氣不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英年早逝,現在再也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歡的,毫無疑問的就是顏回。

孔夫子爲什麼喜歡顏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稱讚顏回的,也就可知一個大概。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顏回大概是家庭比較貧困的一個。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裏,別人不能忍受這種貧苦,顏回卻是自得其樂,對此,孔夫子就讚不絕口,連聲說”賢哉回也“.就是這樣一個出身貧困的孩子,學習卻是相當刻苦。孔子說:聽我講述而始終聚精會神不開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顏回一個(”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直到顏回去世之後,孔子還說:”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進,從未看到止步。“顏回真可謂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典範了,這樣的學生,大概沒有一個老師不喜歡的,孔夫子當然不會例外。

孔子從教,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反對死記硬背,此所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第七》)。在這一方面,顏回大概也做得不錯。用子貢的話說,叫做”回也聞一以知十“.對於孔夫子的學問,他能夠掌握其精神實質,做到融會貫通,一以貫之,不僅僅是舉一反三了。孔子所謂的學習,其實也不僅是讀書。”學而時習之“的”習“,以我之膚淺理解,有實習或踐行的意思。

一個”仁“字,在孔子的學說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顏回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爲仁“.顏回請孔子說得具體些,孔子就說了四個”非禮勿“,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回說:我雖然愚鈍,也要踐行這些教誨。應該說,顏回確實做得比較到位。在他的同門中,幾乎沒有一個被孔子譽之爲”仁“的,有人問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顏回卻是一個例外,而且評價相當之高。孔子說其他人只是偶爾想到仁德而已,顏回則是長久不違仁德的,算得上是將一個”仁“字”落實到行動中,溶化在血液裏“了。

對於孔夫子的學說,顏回佩服得五體投地,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做”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孔子說:顏回對他沒有什麼幫助,對他說的話,沒有不感到心悅誠服的。這句話是批評還是褒揚顏回,大概誰都能夠體會得出來。由此透露一個信息,對於孔子說的,顏回只會洗耳恭聽,點頭稱是。孔夫子大概也感覺到這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曾經偷偷觀察,發現他私下與別人討論時,對孔子的話也很能發揮,於是說”回也不愚“.但也僅此而已,對孔子說的話,顏回絕對不會窮根究底,提出質疑,更不會像子路那樣敢於表示不悅,甚至與之辯說,即使孔子說的話自相矛盾,也不會表示疑惑。

綜上所述,都是孔夫子喜歡顏回的緣由,有的順理成章,有的不很健康。《論語·子罕篇第九》雲:”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便是不隨意猜測;毋必便是不主觀武斷;毋固便是不拘泥固執;毋我便是不自以爲是。這”四絕“是有道理的,顏回也做得不錯。在孔夫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著稱的只有三人,顏回則排第一(其餘兩位是閔子騫和冉伯牛),甚至被稱之爲”復聖“.在孔夫子的眼中,顏回或許是完美無缺的。但以我之見,顏回最大的缺點,就是孔夫子說的”四絕“(尤其是”毋我“這一條)做得太好,”克己復禮“也”克“得太過,因此失去了自我,只能成爲一個複製品。顏回去世時的年齡,有說三十一歲的,也有說四十一歲的,他之所以”苗而不秀,秀而不實“,沒有留下足以爲人稱道的業績,除了英年早逝,這個因素也不可忽略。

根據《孔子世家》記載,老子贈言孔子,其中有兩句是”爲人子者毋以有己,爲人臣者毋以有己“.不知道這一記載是否可靠,也不知道孔子的”四絕“以及孔子喜歡顏回是否與這兩句話有關,但我以爲,人可以有缺點,卻不可以沒有自我。這一點,爲人之師者尤當引以爲戒。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4

孔子向師襄子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天還在彈,師襄子說:“可以繼續了。”孔子說:“曲子雖然已經能走下來,但還沒能把握其中韻致規律和結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韻致已經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孔子說:“可是我還沒能得其心志。”

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志趣已得,現在可以學別的了。”孔子說:“此曲志趣雖然已得,但我還沒能完全進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爲人。”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彷彿進到新的境界:時而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志意深遠;終於,他說道:“我找到他了:默然黝黑,頎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繫蒼生,王者氣度,胸懷天下,除了文王,還能是誰呢?”師襄子聽到後,趕緊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師也認爲這正是《文王操》呵。”

這個故事在《史記·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後),《韓詩外傳》、《孔子家語》、《列子》上都有記載,它不僅給後人樹立了一個難得的學習音樂的榜樣,也反映出身爲萬世師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學、善學的精神和品質。“孔子持文王之聲知文王之爲人”(《韓詩外傳》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過的“知音”的問題。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5

一天,孔子出遊,途中他的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

農人很生氣,捉住了馬兒並把它關了起來。子貢知道後,就去懇求農人放了馬兒,但任憑他好話說盡,低聲下氣,農人卻理都不理。

孔子說:“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說服他,就好比請野獸享用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豬、羊三牲,是最豐盛的犧牲),請飛鳥聆聽九韶(古樂名,相傳爲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優美音樂)一樣。這是我的不對,並非農人的過錯。”於是命馬伕前去。

馬伕見了農人便說:“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我也不曾到過南方來,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一個模樣,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把馬兒還給了馬伕。

有人聽說了這件事,便來問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貢之力所能解決,爲何不直接派馬伕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讓子貢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貢毫無怨言,也使得馬伕有了表現的機會。”

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6

孔子是個好學的人,他從來不滿足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而是不斷地搜尋資料,擴大視野,增廣見識。山東嘉祥武氏詞中的“孔子見老子”畫象(該石現存於洛寧漢碑館)對這次歷史性會晤有生動的描繪。

當時孔子年僅34歲,卻是魯國上上下下都知道的博學多才的學者。魯國有個貴族孟僖子,臨終前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南宮适)託付給孔子教育,孔子也由此結交上了貴族。爲了利用這一條件拓寬自己的知識範圍,一天他對南宮适說:“我聽說在洛邑當守藏史(類似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博物院院長)的老聃,是個博古通今的學者,他既通禮樂之原,又通道德倫常之理,這樣有學問的人,應該是我們的老師,能在洛邑拜訪他一次,是我生平之願。”

南宮适向魯昭公報告了孔子的意願。魯昭公是個明君,對孔子的想法表示讚賞。魯昭公送給孔子一輛車子、兩匹馬和一個駕車的僕人,支持他遠道求師之舉。

洛邑(今河南洛陽)離魯國國都直線800裏,繞道走有1000多裏,駕車要走好多天才能到。洛邑是西周初年以來周王朝的統治中心,有大量簡冊圖籍、文書檔案,是周王朝的文化薈萃之地。當時任國家守藏史的是老子。據《史記》記載:“老子,楚國苦縣後鄉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當時德高望重、博學多才的知名學者。尤其是他所經營的文物典籍,更是國家祕藏的文物珍寶。

老子聽到魯國的孔丘不遠千里前來求教的消息後,十分高興 ,令僮僕趕快把街道打掃乾淨,又令僕人套上車,親自到郊外去迎接孔子。

據記載:老子約比孔子大30歲,60多歲的人在當時已屬於年邁之人。從閱歷、學識等方面來看,老子都應比孔子高。孔子在洛陽逗留了好幾日,他觀明堂、入厲穆廟,並飽覽了周王室豐富的藏書檔案。同時,他虛心向老子求教、學到不少東西。

孫子返回魯國,臨行前,老子說:“我聽說有錢的人在送行的時候,送人的禮物是錢財或寶物;有道德的人送人的時候,送的是金玉良言。我沒有錢,那麼就只好權當有道德的人來送你幾句話了。你學習古代的東西,固然很好,但不要拘泥於古代,不要生搬硬套古代的東西。通常會做生意的人,不會一開始就把最好的貨拿出來兜售;真正有學問的人,不要一開始就流露他的才學,更不要隨意議論別人,特別是別人的缺點;你要注意,做事不要做過了頭,矯枉過正是結仇的根源。做人不能出現驕氣,不要過於任性,更不要趾高氣揚地擺闊氣……”

老子的這番話,使孔子受益匪淺。他一直牢記在心,後來他在對弟子們的談話中,把老子比做天上的龍,龍能自由自在地乘風上天,使人們無法捉摸。老子的學問就和天上的.龍一樣玄妙高深。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7

有一天,孔子師徒從衛國返回魯國,在橋上停車觀賞河上風景。河上的瀑布高懸,水流旋轉,魚鱉不能遊動。這時,他們卻看見一個男子正要從那裏泅渡過河。孔子擔心,趕忙讓人去阻止。男子卻堅持泅渡,最後遊了出來。孔子感到奇怪,問:“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麼技巧嗎?”男子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意思是說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任何差池,這就像用“忠信”託着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前進一樣,所以能遊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這一場景,連見多識廣的孔子都感到吃驚。於是,他告訴弟子說:“你們記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來親近水,更何況人呢?”這裏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規律,順勢而爲,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則。這就是“忠信”的本義。

弟子謹記孔子的教誨,並在爲政生涯中加以實踐。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後,孔子經過那裏說:“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誠信。”進入城邑,孔子說:“好啊,仲由忠信而寬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說:“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斷。”子貢拉着繮繩,疑惑地問:“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如此稱讚,說來聽聽?”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溝渠都得到了深挖,這說明他爲政恭敬而誠信,因此百姓盡力勞作。進入蒲邑,看到城牆房屋都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爲他忠信寬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進入蒲地,看到官署內很清閒,手下人都聽從命令,這說明他明察而果斷。”子路爲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僅自己恭敬誠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們毫不懈怠,盡心竭力。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8

在魯國,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這一家三代魯國大夫。

一次,孔子問漆雕馬人道:“先生曾事奉過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說說,哪個要更賢明一些呢。”

漆雕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塊很名貴的龜殼叫‘蔡’。如遇有什麼大事不能定奪,就會用‘蔡’來占卜決疑。在文仲主事時期,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一次。在武仲主事時,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三次。這都是我親眼所見。至於這三位大夫誰最賢明,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聽完笑着說:“先生真會說話!”

孔子回到家裏,跟弟子們談及此事,讚歎不已地說:“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願在別人面前議論主人的賢愚,但卻很巧妙地舉了一個實例,將事情的真相,表露無遺。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因智識無力察遠,德慧無足見機,所以纔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問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說,一個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覺洞悉,事物變化的規律。”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9

一日,孔子閒居無事,在室內演琴自娛。弟子曾參、子貢,坐在外廳,側耳細聽。

一曲終了,只見曾參喃喃自語道:“咦!怎麼會是這樣呢?老師的琴聲裏,怎麼會流露出,貪狠邪僻的情調呢?琴音中,趨利不仁的味道,怎麼會這麼嚴重呢?”

對曾參所說的話,子貢在心裏,也以爲然。不過,他沒接曾參的話,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內走去。

孔子見子貢進來,面有犯難進諫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說話。子貢便將剛纔曾參所說的話,如實稟告。

孔子聽完子貢的話,對曾參讚歎不已。他說道:“曾參真是天下一位大賢人呀!他已經通曉音律的奧祕。”

接着,孔子繼續對子貢解釋事情的原由。他說:“剛纔,我正在几案邊彈琴,有一隻老鼠在室內遊動,被一隻貓發現了。那隻貓,便循着房樑,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後,選好地點,眯縫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時機,撲住老鼠。後來,貓的如意算盤,終究沒有得逞。因當時那隻貓的心態,反映在我的心裏,我便很自然地通過琴瑟,將它表露出來。所以,曾參說我的琴音裏,有貪狠邪僻的情調,是很恰當的。”

儒家經典《禮記:樂記篇》說:大凡音樂,都是產生於人的內心。人的情感動於衷,體現在外就是聲音。聲音的變化有文理,就成了音樂。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樂,通常都洋溢着安適與喜樂。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清明祥和的狀態。在動盪的亂世,流行的音樂,往往會充滿着怨恨與憤怒。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政令不暢,上下乖離的境地。而一個接近亡國的世道,它的流行音樂,會瀰漫着哀傷與憂思。它說明此時的人民,已陷入難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憶往事,來慰籍自己。所以,聲音之道,與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0

早在西周時期,有關麒麟的各種說法,就已經傳遍天下,與鳳、龍、龜,並稱爲“四靈”。這四種動物,除了龜之外,麒麟、鳳和龍都被認爲是傳說。龍和鳳,後來被皇家所獨佔,成了禁口之物,人們也就不敢妄議了。而麒麟,民間則俗稱爲“四不像”,說它身體像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馬,腦袋像龍。實際上,“四不像”是羚牛的俗稱,而羚牛卻不是麒麟。

有人說,麒麟是真實存在的靈獸,一般不爲老百姓所見,如果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它纔會出現,所以,人們常將麒麟看做是祥瑞之兆的象徵;而又有人認爲,麒麟只是神話傳說之物,只是人們美好想象的產物。在古人眼裏,麒麟還是長壽的象徵,據說有2000年的壽命,與植物中的銀杏樹一般。

那麼,麒麟到底存在過沒有?

有人提出,從造字上來看,造字的古人肯定看見過龍、鳳和麒麟,否則,造出這些字就沒有依據,就是憑空想象。這個說法不能令人信服。鬼、神之類,想來造字的古人也沒有見過,但還是造出了這些字。不過,從“麒麟”二字都以“鹿”爲偏旁來看,想必麒麟的形象,是從鹿演化過來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說麒麟曾經存在過的一個有力證據是:孔子見過麒麟。孔子是我們尊崇的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老人家一生慎言謹行,從不說怪力亂神,不談論虛妄不實之物事。他的著述都是微言大義,有所指摘;他所修訂的《春秋》,向來以記載謹嚴著稱。就是在這部書裏,卻記載了有關“麒麟”的事情,《春秋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

春秋末期魯國西境大野澤地,人們捕獲了一頭即將死去的麒麟,孔子得知後親往察看,並將此事寫進了《春秋》裏,充分證明孔子是見到過麒麟的。因爲,孔子絕對不會騙人,所以,人們就堅信歷史上曾經有過麒麟;至今再也見不到麒麟的原因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筆者以爲,孔子是可信的,而孔子的所見,未必可信。孔子不是動物學家,他在記下“西狩獲麟”之前,也沒有見過麒麟。所以,眼見並不一定爲實,即使是聖人也不例外。傳說已過古稀之年的孔子,見到這頭麒麟後掩面大哭,涕淚沾襟,認爲它作爲“靈獸”,在早已“禮崩樂壞”、世事混亂的時期,出現得很不是時候,從此不再操刀捉筆,遂有“獲麟絕筆”之說。

至於那頭被孔子親自察看、並被他記載於《春秋》裏的“麒麟”,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只能存疑了。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1

曾經,魯國的法律規定,如果有人,將在其他諸侯國做nv奴的魯國女子,贖回本國,那麼,這個人,可以到官府去領取賞金。

有一次,子貢在一諸侯國,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辭謝了官府的賞金。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對子貢說:

“子貢呀!你這件事就做錯了。聖人做事可以移風易俗,可以讓人效法,可以影響後代,而不會只是爲了適合自己的興致。現在魯國富裕的人少,貧窮的人多。如果贖人回去領賞金被認爲是不廉潔,那得不到賞金的刺激,願去贖人的人就會減少。所以,你這種僅僅只考慮自己德行修養的行爲,將會造成今後魯國人,不再願到其他諸侯國去贖人。”

子路在一旁聽了孔子的這番教導,深受啓示。後來,當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時,別人要送他一頭牛來答謝,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說:“今後願救人於危難之中的魯國人,會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爲蒲城的官長。爲了防備水災,官府調集民工,春修各處溝渠。子路見大家工作勞苦,帶的飯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濟每人,一份飯菜,一份湯水。孔子聞說此事,連忙派子貢去掀了那些飯菜,毀了那些做飲食的器具。子路發現了,非常氣憤。他氣哼哼地跑到孔子那裏叫道:

“老師難道會嫉妒我行仁義之事嗎?子路在老師這裏所學的,不過仁義二字而已。仁義之人,與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將自己多餘的糧食,與大家分享,行仁義之道,老師爲何禁止不許呢?我想不通!”

孔子聽完子路的訴說,搖着頭道:“子路呀!你還是那麼粗野,那麼處事單純。你如果覺得民工們飲食不足,爲什麼不去告訴魯君呢?讓魯君開糧倉去接濟他們呀?你用私人的俸祿做公義,這種行爲,是在障蔽魯君的恩澤,顯示你自己的德義。現在速速停止,或許還不算晚,否則,降罪你的日子,馬上就會到。”子路聞此,無語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來找孔子說:“先生派弟子救濟民工,是不是要跟魯君爭奪百姓呀?”

孔子見此情形,知道解釋已沒什麼用了。於是,便帶着弟子,離開了魯國。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2

孔子家的一條看門狗死了,孔子讓他的學生子貢去幫他埋葬,並叮囑道:“路馬死則葬之以帷,狗則葬之以蓋。汝往埋之。吾聞敝帷不棄,爲埋馬也;敝蓋不棄,爲埋狗也。今吾貧無蓋,於其封也,與之席,無使其首陷於土也。”

孔子曾做過魯國大司寇,並一度代攝相事,雖賦閒多年,卻一直保持着當時上層士大夫的一些生活習俗,出必坐車,但終因用度匱乏,車已多年無蓋,已經沒有條件和往常一樣遵行周禮,給死去的看門狗罩上一個舊車蓋,體體面面地埋葬。但依然盡力而爲,讓子貢在把狗的屍體放進坑去時,蓋塊席子,以免狗的頭直接陷到土裏。憐狗之情,溢於言表。

這事並見於《孔子家語》和十三經之一的《禮記》,前者載《曲孔·子夏問》,後者載《檀弓下》,二者均是專記周禮喪禮典型儀節和典型故事的名篇,可見孔子葬狗在儒家禮儀中具有示範意義。

但到孔子之時,早已禮崩樂壞,上層統治者多是人心不古,“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周禮已無人記得,更無人踐行了,只有孔子牢記着這一漫溢着濃濃人情的古樸禮儀,並真心實意地加以落實。“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限於物質條件,不能嚴格按周禮葬狗以車蓋,但“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論語·八佾》),代之以席,不僅見禮,更見真情。派自己弟子中最爲幹練的子貢操辦,尤顯對此事此禮的重視。孔子葬狗,不僅在當時,即便在今天,也能給人許多啓示。

孔子爲什麼要這樣近乎莊重地安埋一條死去的看家狗,而不像人們通常所做的那樣,食其肉寢其皮,或胡亂棄之荒野,任野獸撕食?王充認爲這是孔子憶念狗的看家之勞,“爲報功”也(《論衡·祭意》)。其實不僅僅是這樣,孔子一生力倡仁政,其所思所行,無不以“仁”爲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如此葬狗,正是出於踐行“仁”的自覺和本能。

孔子主張“仁者愛人”,並及於物,他身體力行,處處示範,尊重生命,仁愛萬物。還在他任魯國司寇的時候,一次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後,聽管理員彙報此事,先問傷人沒有,接着就問傷馬沒有,愛人及物,不假思索(李澤厚《論語今讀》)。

孔子反對人間暴政,推而及之,也反對虐待家畜,提倡與動物親和,即便對專供驅使的馬牛,也要真誠善待,讓其由衷感到人很愛它,感到和人一道工作是一種快樂。《韓詩外傳》引先秦古書,說孔子曾講過一個一家三代御馬的故事,十分生動具體地體現了孔子這種思想和情感。有個叫顏無父的馬車御手,特別愛馬,馬拉着車,知道御手愛它,感到很輕鬆,所以也喜愛拉車,一邊奔跑,一邊在心裏說:今天跑得真快樂呀!到顏淪這一代,就差了一點,硬趕着馬跑。馬一邊拉車,一邊叮囑自己:跑快點吧,這人在趕我呵!再到顏夷手裏,就差得很了,恐嚇威逼着馬奔跑。馬很怕御手,很怕拉車,感到車子特別重,不斷恐懼地警嚇自己:快跑快跑,不然這人要殺你!孔子讚美第一種做法,說:“美哉顏無父之御也!”像這樣“與馬和歡”,纔是“役馬”的正法。好個“與馬和歡”,這是多麼動人的人與自然相親相愛和諧共處的境界呀!

世間生靈,各有其生命存在方式,各有其情感訴求所需,千差萬別。要與生物和諧共處,就得尊重不同物種各自的生存規律和生活方式,順其自然。孔子深諳此理,倡行仁政,博愛諸物,卻不強加於人,也不強加於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也,也不妄加不欲之物。愛一物,必先了解該物生存特點,從而投其所好,爲之提供和創造理想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環境。所以莊子在闡釋什麼是天下極樂之境時,便借用了孔子所講魯人養鳥的故事。孔子講,魯君愛鳥,把一隻海鳥迎進供奉祖宗神位的太廟,像尊奉祖宗一樣敬養起來,“奏《九韶》以爲樂,具太牢以爲膳”,千方百計要讓海鳥生活得優越快樂。誰知海鳥竟被折騰得“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魯君把他所認爲的“至樂”全部供給了海鳥,結果卻是好心辦壞事,海鳥未得“至樂”,卻得“至悲”。爲什麼會如此?孔子指出:“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全然違背了鳥的生存方式,自然釀成悲劇。正確的愛鳥途徑,應是尊重並遵循鳥自身的生活,即“以鳥養養鳥”,放鳥迴歸大自然,“棲之深林,遊之壇陸,浮之江湖,食之鰍鰷,隨行列而止,逶迤而處”(《莊子·至樂》)。這在今天尚須大力普及的生態和諧觀,2500年前,孔子已講得何等生動而深刻!

當然,生物之間,有自然和諧的一面,也有生存競爭的一面,它們之間殘酷地卻是無法避免地存在着一個血淋淋的食物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3

孔子65歲的時候,他的弟子冉有統率魯國的軍隊在郎地打敗了齊國。季康子欽佩冉有的才能,詢問他說:“您的軍事才能,是通過學習得來的呢?還是天生就具備的呢?”冉有回答說:“是從老師孔子那裏學來的。”冉有極力稱讚孔子的賢能,季康子動心了,決定把孔子從衛國召回魯國。這時候,衛國大夫孔文子準備攻打太叔,請孔子出謀劃策,孔子說自己不懂軍事。孔子對衛國徹底失望,決定馬上離開衛國,孔文子卻堅決挽留。剛好,季康子派遣使者,帶着豐厚的禮物來衛國迎接孔子,孔子趁機離去。周遊列國14年後,孔子終於回到久別的魯國。

魯哀公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說:“處理政事首先要選拔優秀的臣子。”季康子也來向孔子求教,孔子告訴他說:“要任用正直的人,罷免奸邪的人,如果能做到這些,奸邪的人在感染下也會逐漸變爲正直的人。”季康子經常擔心自己的財產被人盜竊,孔子對他說:“如果你自己沒有貪慾,一心爲國家出力的話,就是鼓勵人去幹盜竊的事,也沒人願意去。”魯國最終也沒有重用孔子,對此,孔子早已料到,從此以後也就斷了出來做官的念頭。

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周王室已經衰落下去,古代的禮儀制度遭到破壞,古代留傳下來的典籍也殘缺不全。孔子探究夏、商、西周3個朝代的禮儀制度,按照時間順序整理編訂了《尚書》和《禮記》。古代留傳下來的可以配樂演奏的《詩》有3000多篇,但是內容重複過多,質量上也很不統一,孔子刪除了其中重複的部分,選取其中符合禮儀的305首,編訂爲《風》、《雅》、《頌》3個部分。孔子刻苦整理典籍,完成了《詩》、《書》、《樂》、《易》、《春秋》的編修。

孔子晚年非常喜歡研讀《周易》,他讀《周易》極其刻苦勤奮,以至於多次弄斷穿書簡的牛皮繩子。他爲《周易》撰寫了精練的解讀,這就是《象辭》、《繫辭》、《卦傳》、《文言》等,合稱《易傳》。孔子說·:“假如我還能夠多活幾年的話,我對《周易》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全面了。”

孔子用《詩經》、《書經》、《禮記》、《樂經》等典籍作爲教材教育弟子,跟他學習的弟子大約有3000多人,其中能夠精通禮、樂、射、御、書、數這六種技藝的就有72人,後人稱他們爲“孔門七十二賢”。至於在很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誨但沒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注重從學問、言行、忠恕、信義4個方面教導弟子。他爲弟子訂立了4條禁律,分別是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爲是。孔子認爲齋戒、戰爭、疾病這幾件事情應該特別謹慎地處理。他很少談到利益,即使偶爾談到,也是和命運、道德相關。他不用死板的方法教育弟子,而是採取誘導啓發的方法,讓弟子觸類旁通。

孔子一直格守禮儀,爲弟子們做出表率。在鄉里,他謙恭得像不善言談的人,在祭祀和議論國政的時候,卻又能言善辯;對待官員和百姓都一樣的謙虛恭故肉如果變質或是不按照規矩切割的話,他就不吃;座位擺放不正,他就不坐;和有喪事的人一同吃飯的時候,從來不吃飽。孔子說過:“三人在一起走,裏面一定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當他聽到別人唱歌很好時,就請求那個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也學着唱起來。他從來不去談論怪異、暴力、鬼神等虛幻的事情。

子貢評論孔子說:“我們都瞭解老師在典籍研究方面的顯著成就,但是他關於天道和人的命運的深刻見解我們就理解不了。”顏淵也感慨地說:“我越是仰慕老師的學問,就越得它高超,越是鑽研它,越覺得它深厚。我已經盡最大努力去學習,但還是遠遠趕不上老師啊!”

孔子認爲君子最擔憂的就是去世以後不能給後人留下一個好的名聲。他根據魯國的歷史寫下了《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之間魯國的歷史。當初孔子擔任司寇審理訴訟案件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和別人商量後再擬定文辭,但是撰寫《春秋》時則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寫成後,就連擅長文字的子夏也無法增刪一句話。孔子也把《春秋》作爲教材教誨弟子,他說:“後人會因爲《春秋》而瞭解我,也會因爲《春秋》而怪罪我。”

子路在戰亂中被殺,孔子很傷心,得了重病,子貢來看望他。孔子對他說:“天下混亂很久了,可又沒有哪位國君能夠奉行我的主張。昨晚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根柱子中間享受別人的祭祀,按照禮儀,夏朝人死了棺材放在東面的臺階;周朝人死了,棺材放在西面的臺階;殷朝人死了,則把棺材放在堂屋的兩根柱子之間。我原本就是殷朝人,可見我不久於人世了。”7天后,孔子去世,享年73歲。魯哀公親自爲他作了一篇悼詞說:“老天爺真是不仁慈啊,不肯留下這位老人。你扔下我一個人走了啊,我是多麼孤獨悲傷。”孔子死後,埋葬在魯國的灑水岸邊,弟子們爲他服喪3年,子貢一直服喪6年。魯國人世世代代都要到孔子墓前祭奠,儒生們也經常來這裏講習禮儀,舉辦各種活動。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4

戰國時期,孔子及他的弟子經常到其他國家遊學。

那次,孔子到晉國遊學。途中,天空烏雲密佈,大雨就要來臨。於是,子路就去向附近的一戶人家借傘,可是,這戶人家生活貧困,如果是雨天,要麼不外出,要麼摘蓮葉或芋葉擋雨,根本用不起雨傘,更別說有雨傘可以借給別人了。子路一臉無奈,只好無功而返。

子貢聽說子路借不到傘,便自告奮勇地再次去借傘。他來到另外一戶人家,見房舍整齊,牛羊成羣,雞鴨繞戶,心中暗暗自喜,這下肯定能借到了。可是這家主人看到是陌生人,語言又不通,只是一個勁兒趕他走,子貢根本沒有機會與他交流,只好失望而歸。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子路突然說:“先生,子夏家就在附近,咱們到他家去借傘吧。”孔子一聽,連忙搖搖頭說:“不要去!不要去!”子路着急地說:“先生,我們連續去了兩家,都借不到傘。子夏是你的弟子,肯定能借到。”孔子捋着鬍子,微微一笑,說:“我們還是到另外一家去借吧。”說完,孔子帶領子路他們,繼續向下一戶人家走去……

事後,子路請教孔子,孔子感慨地說:“子夏是個護財的人,如果看到是老師來借傘,就會勉強借給我,但他內心會很痛苦;如果他不借,別人就會說他吝嗇,說他不尊敬師長。我不去借傘,既可以讓他不痛苦,又可以保全他的名聲,何樂而不爲?”子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在與人交往時,寧願自己多受點苦,也不勉強他人做其不願意做的事,也要維護別人的聲譽,這正是孔子被後人尊稱爲“聖人”的原因之一。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5

子貢曰:“陳靈公宣淫於朝,泄治正諫,而殺之,是與比干諫而死同,可謂仁乎?”子曰:“比干於紂,親則諸父,官則少師,忠報之心在於宗廟而已,固必以死爭之,冀身死之後,紂將悔寤,其本志情在於仁者也;泄治之於靈公,位在大夫,無骨肉之親,懷寵不去,仕於亂朝,以區區之一身,欲正一國之淫昏,死而無益,可謂狷矣。詩云:‘民之多闢,無自立闢’,其泄治之謂乎。”

評議:這段故事的關鍵詞是“仁”。“仁”僅次於“聖”,孔子從來不輕許人以“仁”。泄治與比干都是“諫而死”,事蹟相似,爲什麼比干是“仁”,泄治只是“狷”(固執)?

孔子說,仁者愛人。比干以叔父之親,目睹紂王胡鬧,爲挽救自家江山,“以死爭之”,自然是出於赤誠,緣於“忠愛”,符合“仁者愛人”的標準,所以孔子將比干譽爲“三仁”之一。

至於泄治呢,侍奉陳靈公這麼個昏君,沒有骨肉之親,也扯不上什麼忠愛,卻學着比干的皮毛,招致殺身之禍,在孔子看來,不過是貪圖富貴,白白送死,和“仁”哪有半毛錢的關係?

孔子的確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裏的這句話很突兀,應該有相應的背景。孔子並不同意無謂的送死,人都死了,還怎麼追求仁? 所以他又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這纔是他老人家的真心話。

所以,“仁”這個漂亮的字眼,既誘人,又誤人。有條件時,“當仁不讓”固然不錯;沒有條件時呢,就把“仁”的理想揣在口袋裏吧,不在一棵樹上吊死,“無道則隱”,也是很好的選擇。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仁”,也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6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皙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爲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評議:這段故事的關鍵詞是“孝”。曾子的懵懵懂懂與孔子的睿智深刻相映成趣。顯然,曾子對於“孝”的理解比較膚淺。在孔子看來,孝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爲,而是一種人際的關係。就是說,您不能孝到父母受不了或社會不允許接受的程度。

馮夢龍《古今談概》裏有個故事,就是把父親“孝”得受不了:常熟周木嘗朝叩父寢室。父問誰,曰:“周木問安。”父不應。頃之,又往曰:“周木問安。”父怒起,叱之曰:“老人酣寢,何用問爲?”

孝子是忠臣至少是良民的伏筆,“孝”確實很必要。但是,如果不是從更廣闊的層次上考慮“孝”,“孝”就很可能走向“不孝”,甚至犯罪。正如孔子所說的,“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孝”,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7

子夏問於孔子曰:“顏回之爲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賢於丘。”曰:“子貢之爲人奚若?”子曰:“賜之敏賢於丘。”曰:“子路之爲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賢於丘。”曰:“子張之爲人奚若?”子曰:“師之莊賢於丘。”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子何爲事先生?”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賜能敏而不能詘,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與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貳也。”

評議:這段話寫出了孔子在堅守與揚棄之間自由出入的境界。與他的四大弟子偏於一隅不同,孔子亦信亦反、亦敏亦詘、亦勇亦怯、亦莊亦同,無所不守,卻又無所堅守。

管仲的主子被齊桓公殺死,管仲不能死節,還反過來輔佐齊桓公。子貢懷疑管仲不仁,孔子爲他辯護,說如果管仲像“匹夫匹婦”那樣株守小信,在溝渠裏自殺殉節,那麼大家早就披髮左衽成爲蠻夷了。這就是孔子的“信而能反”。

子路是孔子得意門生,“好勇力,志伉直”。孔子既感慨“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又批評他,“由也好勇,無所取材”。公元前480年,衛國內亂,子路時爲衛大夫孔悝邑宰,捲入權力鬥爭,失敗死難。衛國國君父子爭權,關卿何事?用故事四里的話,“死而無益,可謂狷矣”。這是子路的“勇而不能怯”。

孔子提倡道德,仁義禮智,信敏勇莊,都是他想要的,但是孔子不是爲道德而道德,而是想着道德後面的效果。在孔子眼裏,道德是活的,如何實施,要看面對的具體情況。在很多時候,“爲反爲詘爲怯爲同”更能體現生活的智慧。

顏回同學體會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他的孔老師幾乎是神出鬼沒的武林高手。孔子評價甯武子,“其智也可及,其愚也不可及”,孔子自己的“爲反爲詘爲怯爲同”,或許正是弟子們捉摸不透進而死心塌地追隨他的原因?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道德天地裏自由馳騁,正是“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高度駕馭生活的能力寫照。

結語

《家語》是一本有爭議的書。《四庫提要》雲:“反覆考證,其出於肅(王肅)手無疑。”近人張綿周從書中儒道參合、德法並重的思想判定“《家語》非孔子之書也”。通讀《家語》,這些結論大概是可信的。

或許《論語》中的孔子更接近原始孔子的面目。但是《家語》中的孔子形象仍然有意義,至少可以說,後人這樣裝扮孔子,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思想訴求。《家語》中,孔子被賦予了對待原則的揚棄態度,究竟是不是更可愛更進步,我的朋友們自可做出判斷。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8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爲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準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衆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論語。先進篇] "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係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後臺嗎?你的朋友多嗎?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憑藉強力欺負弱小。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爲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着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僞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爲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19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20

有一個叫子西的人,做事總是先看中名譽,甚至於沽名釣譽。孔子對弟子說:“誰能夠去勸導一下子西,使他不再沽名釣譽?”

弟子子貢說:“我能勸他。”

於是,子貢就去勸說子西,子西也好像因此而沒有什麼疑慮了。

孔子說:“不受功利所左右,才能胸懷寬廣;保持本性而不動搖,才能保持住純潔的品行。內心不正直,做事也就不能正直;內心正直,做事才能正直。子西恐怕還是難以避免災禍。”

後來,楚國發生內亂,楚國的大夫白公逃到了吳國,後來子西把他召回楚國了。不久之後,子西發動叛亂,結果被殺。

孔子小時候的名人故事 篇21

話說孔子東遊,來到一個地方感覺腹中飢餓,就對弟子顏回說:“前面一家飯館,你去討點飯來”顏回就去到飯館,說明來意。

那飯館的主人說:“要飯吃可以啊,不過我有個要求”顏回忙道:“什麼要求?”主人回答:“我寫一字,你若認識,我就請你們師徒吃飯,若不認識亂棍打出”顏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我也跟師傅多年。慢說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難?”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別誇口,認完再說”說罷拿筆寫了一“真”字。顏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顏回無能了,我以爲是什麼難認之字,此字我顏回五歲就識”主人微笑問:“此爲何字?”回曰:是認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聲:“哼,無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門生,來人,亂棍打出”

顏回就這樣回來見老師,說了經過。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來他是要爲師前去不可”說罷來到店前,說明來意。那店主一樣寫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來到,請”就這樣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錢走了。顏回不懂啊,問曰:“老師,你不是教我們那字念‘真’嗎?什麼時候變‘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時候的事是認不得‘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