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有關名人故事

有關名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有關名人故事1

有關名人故事

秦海璐9歲時,因爲爸媽下海經商,乏人照料,被狠心地“扔”進全託京劇戲校。

戲校苦哇。爲了出一個“苗子”,基本採用“打爲主,吼爲輔”的訓練方式。尤其秦海璐學的刀馬旦——唱、念、做、打、舞、翻,樣樣得練好。承受的苦、累、痛,難以忍受,無法形容。

別的孩子週末,回家偎在父母懷裏、撒嬌、盡享呵護。秦海璐像只被遺棄的小鳥“無枝可依”。父母常常忙得幾個月沒空來看她。她心裏漲滿了委屈,用淚水抵抗、發泄。可是哭完了,沒人心疼,一切還得照舊。於是,開始擰巴、較勁兒,玩命練功,老師讓停也不停。就這樣,將近7年的戲校生活,練就了她極強的心理承受力,且深諳:在這個世上,任何人都依靠不了,所有的苦、累和痛,只能自己化解。

17歲,秦海璐戲校畢業,進入北京中戲。身處奼紫嫣紅,俊男美女之中,長相平平的她,既不自卑,也沒壓力。“因爲7年的苦,都熬過來了,這算得了什麼呢?”何況,她堅定的、唯一的目標:拿張大學文憑,回家做白領,找一個好老公。班裏的同學,有的想家想得淚汪汪,有的因拍廣告、演戲,找不着感覺痛苦而哭。她沒心沒肺,悠哉淡定,兀自打發日子。直到大四。

那年,學校認定她是“能演戲的幾個裏最會演戲的一個”,讓她參加電影《榴蓮飄飄》的拍攝,她不幹。“不想拍電影,只想當白領。”班主任“激將”說,你如果不試試,拿了中戲文憑就去當白領。人家會說,秦海璐不行。她一想,可不是,姐們兒不成名可以,但不能讓別人說幹這行不行,才改的行。不料,她這一“觸電”,捧回了最佳新人、最佳女主角兩個大獎。

都以爲她會“乘風而上”,她卻躲貓貓般匿跡三年,圓她的白領夢去了。輿論譁然,有說她自覺長相對不住觀衆,改行了,有說她受不住刻薄的言論,隱退了……各種“浮雲”,她全然不顧,我行我素,心裏竊笑:姐用實力證明過了,姐行!姐很行!你們愛咋說咋說。與姐無關。

然而,做演員是她命定的天職和強項,兜兜轉轉幾年,她還是被“旋”進演藝圈,且不急不躁,憑着豐厚的底蘊和紮實的功底,聲名鵲起,成爲觀衆喜愛、褒讚和欣賞的實力派演員。

在電影《愛情呼叫轉移》裏,12個走馬燈似的相親女,唯獨她演的那個,讓人印象深刻。媒體問她緣由,她說,喜劇也得認真演,而不是刻意去討好、甚至胳肢觀衆,但也不能一水順的認真。除了感覺,還得動腦子。掌握好發力點,收放自如。這是從小在戲臺上的基礎和累積。在舞臺上,射燈跟着你轉,你必須找到自己的節奏。開始,鑼鼓點控制你,等你一點點有了節奏感之後,鑼鼓點開始跟着你。這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是一個演員成長、磨鍊、積澱、成熟的過程。所以,吃的苦,永遠是人生的基礎。非但演戲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綜觀演藝界,學戲出來的跟沒有學過戲而當紅的,截然不同。”學戲出來的,特別紮實,特別沉穩,不浮躁,懂得收斂低調。譬如何賽飛、徐帆、袁泉,不論生活、演戲,工作,還是爲人處世,特樸實嚴謹,很少會出一些幺蛾子的事兒。因爲,京劇傳統的優良風格和謙謹意識,隨着那些“苦”,日積月累,浸潤到骨髓裏去了,約束規範着人的言行、修爲。

秦海璐出演話劇《四世同堂》裏的大赤包。四川媒體評論她:“身材苗條,知性嫵媚……”她莞爾:這都是“他們”對我的評價。跟我沒關係。在我這個小小的圈子裏,也許我有那麼點兒知性。但出了這個圈子,比我有學問的人多了去了。所以別當回事兒。

多年來,她堅守原則:“演員是個‘感知’很強的職業。來不及感知生活,陀螺似的從一個劇組到另一個劇組,我不幹!”這就是她的基礎,風格、底蘊。作文

有關名人故事2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爲“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爲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

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有關名人故事3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覆誦讀,一直到弄懂爲止。因爲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爲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漢代的孫敬,爲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髮系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瞌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晉朝的車胤、孫康、匡衡,家裏都很窮,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夏天的晚上,車胤用紗布做成一個小口袋,捉一些螢火蟲裝進去,藉着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孫康在嚴寒的冬夜坐在雪地裏,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讀;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偷”鄰居家的一點燈光讀書。成語“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所講的就是這幾個故事。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裏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爲“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爲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爲“書聖”。

有關名人故事4

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在法國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裏。莫泊桑的父親卻是個眠花宿柳、窮奢極侈的花花公子,一副高大的身材和一張俊朗的臉,是那個紈絝男人給予兒子的唯一財富。

隨着《羊脂球》的發表,莫泊桑迅速竄紅整個法國。“和不正經的女人交往太多!”這是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左拉對莫泊桑最爲入骨的評價。在莫泊桑的感覺裏,女人可以享樂,但沒有一個女人值得終身相許。直到有一天,一個喝多了的朋友向他講訴了一件在朋友看來是個“笑話”卻讓莫泊桑震驚不已的事:

法國南部的小村莊裏,有一個叫瑞德辛娜的年輕姑娘。姑娘熱愛文學,讀了許多莫泊桑的小說,非常喜歡他的才情,當瑞德辛娜聽說莫泊桑是個單身漢時,更是義無反顧地愛上了他。貧窮可憐的瑞德辛娜,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忍飢挨餓,終於湊夠了一身新衣服和一張前往巴黎的車票。接下來,瑞德辛娜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懷着興奮與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巴黎,一路探詢着找到莫泊桑的家。

彼時,莫泊桑正在外地旅遊,給姑娘開門的,是莫泊桑的朋友,一個浪子,一個好色的無恥之徒。看到瑞德辛娜的第一眼,這個花花公子便被眼前這個極度羞澀的姑娘的美麗驚呆了,他心猿意馬地聽完姑娘的來意,故作遺憾地說:“我高貴的小姐,莫泊桑確實沒有太太,但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位公爵的美麗女兒,他帶未婚妻度假去了。”突如其來的打擊,頓時讓這位心性晶瑩而單純的鄉村姑娘如墜冰窿,她雙手掩面,哭着跑了出去。

那個浪子假惺惺地追了出去,把她扶上了一輛馬車,送回到她住的廉價旅館裏。那個夜晚,絕望的瑞德辛娜沉淪在這個浪子的無限體貼與花言巧語中。

那個浪子漫不經心、濤濤不絕地描訴,彷彿在講訴一個“想吃天鵝肉”的、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村窮丫頭的故事。而莫泊桑的心像煮沸的湯鍋,滿腔的血液上下翻滾,灼傷了身體裏的每一個細胞。輾轉打聽,莫泊桑找到瑞德辛娜賴以棲身的酒吧。眼前的姑娘依舊美麗驚豔,只是,短短兩年的時間,瑞德辛娜已由一個心性單純的姑娘變成了一個墜入紅塵的風情女子。莫泊桑向可憐的姑娘揭示了那個曾經的謊言,瑞德辛娜呆呆地看着他,大顆大顆的淚珠從那張依舊美麗的臉頰上無聲地滑落。最終,姑娘拒絕了莫泊桑的請求,“我不可以用自己已經髒了的身體褻瀆我心中的太陽。”瑞德辛娜一個字一個字地說着,每一個字,都如一枚枚冷冷的鋼針,一下下地,清晰而尖銳地紮在莫泊桑的心上。從此,瑞德辛娜,那個因莫泊桑而改變了一生命運的女人,成了莫泊桑心頭一道抹不去的疤。以後的歲月,莫泊桑無論走到哪裏,無論是在巴黎、戛納還是在國外,他的身邊依舊不缺女人,卻獨獨缺少了愛情。

1892年元旦,被精神分裂症折磨的死去活來的莫泊桑選擇了自殺。在衆人的幫助下,企圖從那扇門裏逃走的莫泊桑被拉了回來。莫泊桑間歇性的癡顛讓周圍愛他的人們心痛不已,最終,百般無奈的人們把莫泊桑送進了瘋人院。

“瑞德辛娜!”在瘋人院裏,無數次的,莫泊桑喃喃地輕喚着那個女孩的名字,嘶啞的聲音穿過紅塵的悲歡惆悵,撒向寂寥的夜空,徹骨得淒涼。莫泊桑知道,瑞德辛娜不會聽到,但他依然拼盡了力氣喊叫着,只爲,不枉她曾經的一場愛。

有關名人故事5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裏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媽媽說:“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媽媽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裏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裏時,老師感到地稱讚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在讀書方面,錢惟演確實是一個奇人。在洛陽爲官時,錢惟演曾經告訴歐陽修等屬官:“平生最愛讀書。坐的時候經史,臥的時候讀小說,上廁所的時候看小詞,手中一刻也沒有放下書卷呢。”錢惟演的話說的很好,讀書不僅僅要勤奮,對待不同門類的書還需要不同的態度。經史乃是先賢所言,是經過治世的大道,只有端坐才能靜心閱讀,才能體現對先賢的尊敬。小說詩詞則可以隨意一些,躺着讀也可以,上廁所讀也可以。一個人若僅僅爲了工作,爲了升職加薪而讀書,未免乏味,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歐陽修很欣賞錢惟演的讀書觀,多年之後,歐陽修也成了文章大家,文壇領袖。當人們問起歐陽修成功的祕訣,歐陽修說:“我一生所寫的文章,大都在‘三上’。所謂馬上、枕上、車上啊。”白天要上班,要處理公務,自然沒有時間考慮寫文章寫詩詞,只有利用一點點滴的時間。宋代入朝多騎馬,於是馬上構思。睡覺前回顧下一天所得,也可以構思。上廁所時反正也不能處理公務,寫詩作文,正是充分利用。可以說,歐陽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利用一切時間讀書,堪稱北宋最勤奮的讀書人。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的家境是清貧的。他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與困苦的境遇作過頑強的鬥爭。牛頓少年時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有關名人故事6

盧梭

法蘭西革命和各個政黨的領袖,如巴那斯、丹東、卡諾、比約、瓦倫,曾經聯合起來向一個人祀典。雅各賓派領導人羅伯斯庇爾在演講中極力推崇這個人,說他是革命的導師,並下令將他的遺骸遷葬於先賢祠。在美國議會大廳裏,這個人的半身像,面對着富蘭克林和華盛頓。德國哲學家康德因讀他的作品而爲之神往,說他“使我雙目重光”。德國狂飆運動時期的一切天才,由它的先驅萊新,經由赫德,而至於歌德和席勒,都是這個人的崇拜者。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少年的時候,頸項間懸飾一塊帶有這個人肖像的紀念章。

是誰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住了這麼多偉大人物的神經?這個人就是法國大思想家、文學家盧梭。

讓·雅克·盧梭公元1712年出生於瑞士的日內瓦。父親是一個鐘錶匠,母親在他出生後不久便離開了人世。由於生活困苦,盧梭很小就去當了僕人,以後又當過學徒、雜役、雕刻匠、祕書、家庭教師、樂譜抄寫員,過着漂泊四方的生活。他曾與貴婦人有過幾起羅曼趣事,其中包括與泰雷茲·勒瓦瑟的風流韻事,他倆沒有結婚,卻有5個孩子,但盧梭把這5個孩子都送進了一家育嬰堂。

1750年盧梭在30歲時一舉成名。那是第戎科學院開展了一次有獎徵文活動,題目是《論科學與藝術是否敗壞或增進道德》。盧梭的論文論證了科學和藝術進展的最後結果無益於人類,獲得頭等獎,使他頓時成爲一代名人。隨後他又寫出了許多其他著作,其中包括《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埃羅伊茲的故事》,《愛彌爾》,《社會契約論》和《懺悔錄》,所有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聲望,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盧梭是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他信奉天賦人權學說,認爲處於最初自然狀態時的人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是天賦的人權。私有財產所有權的確立最終導致了不平等的產生。盧梭認爲政治社會的合法基礎是社會契約。人們根據社會契約把自己的權利與權力委託給社會,把個人意志統一爲公意,而公意就是法律。人們訂立社會契約,也有權廢除社會契約。如果暴君無視公意的存在,任意處置臣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人民就有權廢除他,重新確立新的契約。盧梭還提出了人民主權的思想,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對貧富懸殊的現象極爲痛恨,但又不主張消滅私有制;他譴責教會的黑暗和虛僞,但又反對無神論,主張自然神論。

盧梭的思想在法國大革命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著作更被當作“革命聖經”被人們廣爲閱讀。無怪乎拿破崙說,沒有盧梭,就沒有法國大革命。盧梭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但對他本人來說,他一生得到的榮譽少,迫害多。他的書在他在世時被多次焚燒,他也被迫流亡國外,長期過着隱居漂泊的生活。58歲時,盧梭被允許回到了法國,但幾年後又不幸遭遇了車禍。1778年,一代巨人盧梭死去時,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

在盧梭的交往中,雖然起初法國啓蒙運動的幾個作家是盧梭的朋友,其中包括百科全書派的狄德羅和讓·達朗貝爾,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開始與其他人發生了嚴重的分歧。盧梭反對伏爾泰在日內瓦建立一家劇院的計劃,指出劇院是所傷風敗俗的學校,結果他同伏爾泰反目,成了終生的仇敵。此外盧梭終身提倡情感主義,與伏爾泰及百科全書派成員的理性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1762年起,盧梭由於寫政論文章,與當局發生了嚴重的糾紛。他的一些同事開始疏遠他,大約就在這個時期,他患了明顯的偏執狂症。雖然有些人對他表示友好,但他卻採取懷疑和敵視的態度,同他們每個人都爭吵過。他一生的最後20年基本上是在悲慘痛苦中度過的。

有關名人故事7

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着稱於世。時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爲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最後,季布憑着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誠信待人者,才能被別人誠信相待。

話題:“誠信與人生”“互助”“誠信的價值

有關名人故事8

班超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他從小博覽羣書,志向遠大,認爲男子漢應該保家衛國。後來班超跟隨北征大軍攻打匈奴,在戰場上屢建功勳。東漢王朝爲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抵禦匈奴,就派遣班超作爲節度使出使西域。

班超帶領他的使團來到鄯善國,他向鄯善國國王講明瞭自己出使的目的,國王對他們非常熱情,還挽留他們多住幾日。但沒過多久,國王就對他們越來越冷淡了。班超經過調查,發現原來匈奴國王知道漢朝派了使節後,不但也派來了使節,而且還派來了一百多個全副武裝的隨從。

班超晚上將大家召集起來說:“鄯善國國王也許已經被匈奴派來的使節說動了,現在的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我們現在必須採取措施,否則我們就會成爲鄯善國和匈奴結盟的犧牲品。到時候,我們不僅完不成皇上交給我們的任務,就連性命也難保,大家說該怎麼辦?”

大家齊聲回答:“我們聽您的!”班超果斷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我們只有下決心殺掉匈奴使節,才能完成我們的使命!”當夜,班超就帶人衝進匈奴使節駐紮的營地,把一百多個匈奴人全部消滅了。

第二天,班超提着匈奴使者的頭去見鄯善國國王,當面指責他的善變:“大王,您太沒有誠信了,既答應和我們結盟,又背地裏勾結匈奴。現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們殺死了,您自己看着辦吧。”鄯善國國王又驚又怕,只得和漢朝簽訂了同盟協議。

班超的舉動震驚了西域,其他國家也紛紛和漢朝簽訂同盟,班超終於圓滿地完成了使命。

勇敢和果斷是班超能夠完成使命的關鍵,如果班超只是循規蹈矩地等待,那後果就不堪設想。所以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事也要敢想敢做才行。

有關名人故事9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華正統文化精神的根基。《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說文解字》中說:“仁,親也,從人二。”也就是說,“仁”是人與人間相互親愛的一種關係。

在孔子看來,仁愛分爲幾個層次。仁愛的根本是孝悌,因爲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兄長,仁愛才能由家庭推廣到社會,才能“泛愛衆”,愛君忠君。如何做到“仁愛”呢?孔子曰:“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爲仁矣。”而身爲統治者,也要“愛民”,即要實行仁政、德政,因爲“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子認爲,如果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愛之心,上下、長幼、尊卑有序的禮治社會便不難實現。

孔子之後的孟子繼承了其“仁愛”的思想,在“親親”基礎上提出了“人民愛物”思想。孟子認爲人天性中都帶有“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是以仁愛要推己及人,即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古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士人百姓,亦身體力行地實踐着仁愛思想。

比如中國歷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以仁愛治國。貞觀初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將婦女幽禁在深宮中是浪費百姓的財力,因此他先後將3,000多宮女遣送回家,任由其選擇丈夫結婚。

貞觀二年,關中一帶乾旱,發生了大饑荒。太宗又對大臣們說:“水旱不調,都是國君的罪過。我德行不好,上天應該責罰我,百姓有什麼罪過,要遭受如此的艱難窘迫?聽說有人賣兒賣女,我很可憐他們。”於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還拿出皇家府庫的錢財贖回那些被賣的兒女,送還他們的父母。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麗,駐紮在定州。太宗駕臨城北門樓安撫慰勞將士。有一個士兵生病,不能進見,太宗下詔派人到他牀前,詢問他的病痛,又敕令州縣爲他治療。因此將士都高興地願意隨從太宗出征。等大軍回師,駐紮在柳城時,太宗又詔令收集陣亡將士的骸骨,設置牛、羊、豬三牲爲他們祭祀。太宗親自駕臨,爲死者哭泣盡哀,軍中將士無不灑淚哭泣。觀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裏說起這件事,他們的父母說:“我們的兒子戰死,天子爲他哭泣,死而無憾了。”

正是因爲唐太宗以仁愛治國,示範官吏,所以深得民心,這無疑爲唐朝的繁榮富強奠定了基礎。

同樣以仁愛治理國家聞名的君王還有漢代的文王、三國時的劉備、宋朝的太祖、清朝的康熙帝等。他們施行的仁愛不僅使自身贏得了百姓的敬重,而且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

而帝王之外施行仁愛之人代不乏出。東漢末年的淳于恭就是一個仁愛之人。他的家有山田,也有果樹。當時鬧饑荒,經常有人去他家的田地偷摘果樹和偷割稻禾。對於這些偷盜之人,淳于恭反而採取寬容善待的態度。當看到有人偷採果實時,他就去安慰、幫助他們採摘,並讓偷果實的人把果子帶走;當他看到有人偷偷到他家田裏割莊稼,擔心小偷遇見他會感到羞愧,就趴伏在草叢中,等到割莊稼的人從容離去再站起來。由於淳于恭的高尚行爲,使村落裏的人深受感化,後來,偷盜的事情也就很少見了。

同時,在他的引導下,村民們也拋棄了在戰亂中,生命難保,不願意耕種的情緒。因爲當時村民認爲戰亂不止,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放棄了耕種。淳于恭對鄉人說:“縱我不得,它人何傷!”意思是:就是到時自己死了,得不到,那留給別人享用,又有什麼關係呢!

淳于恭病逝後,朝廷在他的家鄉刻碑,以表彰他的作爲。

三國時,有仁愛之名的吳國名醫董奉治病不收診費,只要求被治癒者在他住所周圍種植幾株杏樹。數年後杏樹蔚然成林,收穫之後,又將所得用以救治貧民或流亡路過者。後人便以“杏林”作爲醫界或診所的代名詞,現在還常見以“杏林春暖”的匾額或錦旗來讚頌有成就的醫生。

晉朝官員郗公(郗鑑)在永嘉喪亂時,避居鄉下,很窮困,甚至要捱餓。鄉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輪流給他做飯吃。郗公帶着侄子郗邁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飯,鄉人告訴他,現在大家都很窮困,如果加上兩個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養活了。此後,郗公就一個人去吃飯,並把飯含在兩頰旁,回來後吐給倆孩子吃,兩個孩子因此活了下來。這就是著名的“郗公含哺”。郗公去世時,周翼任剡縣令,他辭職回家,在郗公靈牀前鋪了草墊,爲郗公守喪三年。

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在廣西柳州當政時,施行了仁政。他首先禁止買賣奴婢,又帶領百姓挖井開荒,製造船隻,整修城牆街道,廣種林木;並親手在城郊種下黃柑二百株,在柳江邊栽植大量柳樹;還採取了其它一些安定民生,發展生產的措施。經過三年努力,柳州終於出現了一番新氣象:“民業有經,公無負擔,流逋四歸,樂生興事……豬牛雞鴨,肥大蕃息。”

宋朝大文豪蘇軾晚年居於常州,他花掉了最後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準備擇日遷入住,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他問老婦痛哭原因,老婦說,她有一處房子,相傳了百年,剛剛被不肖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是老婦所說的祖傳老屋。於是蘇軾當即告訴老婦,自己乃是買房人。他還焚燒了房契,並讓老婦的兒子將母親迎回舊居居住,而且沒有將購房款要回。這年7月,蘇軾客死於租住的房子之內。

南宋會稽郡山陰縣人嚴世期生性樂善好施。根據《宋書》記載,張邁等三人與嚴世期是同村,他們每人的妻子都生了一個兒子。當時正遇上災荒,他們害怕孩子養不活,便打算將兒子丟棄。嚴世期聽說後,趕緊前去幫助他們,並把自己的衣服食物分給他們。在他的幫助下,這三個小孩最終得以長大成人。同縣人俞陽的妻子莊氏90歲了,她的女兒俞蘭也70歲了,嚴世期細心照顧了這兩位無依無靠的老人20多年,她們去世後還將她們安葬了。還有在災荒中,同鄉潘伯等15人都餓死了,無人給他們安葬。嚴世期便買來棺材安葬死者,並且收養照顧他們的孩子。元嘉四年,朝廷賜匾給嚴世期,上書“義行嚴氏之閭”,並且免掉了他本人的徭役和十年的租稅,以此來表彰他樂善好施的德行。

還有宋朝趙抃越州賑災、葉夢得許昌救民,明朝徐久思活民,清朝阮元拯嬰、吳璟救人……都是流傳千古的仁愛故事。

孫中山先生曾在《三民主義》中說:“古時在政治一方面所講愛的道理,憂所謂愛民如子,有所謂‘仁民愛物’,無論對於什麼事,都是用愛字去包括。所以古人對於仁愛,究竟是怎樣實行,便可以知道……把仁愛恢復起來,再發揚光大,便是中國固有的精神。”此言對於今日早已不知仁愛爲何物的中國人來說,不是再恰當不過了嗎?

有關名人故事10

牛頓一二年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裏。在牛頓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媽媽在他兩歲那年改嫁了。當牛頓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繼父不幸故去了,媽媽回到家鄉,牛頓被迫休學回家,幫助媽媽種田過日子。媽媽想培養他獨立謀生,要他經營農產品的買賣。

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多麼不願意離開心愛的學校啊!他傷心地哭鬧了幾次,媽媽始終沒有回心轉意,最後只得違心地按媽媽的意願去學習經商。每天一早,他跟一個老僕人到十幾裏外的大鎮子去做買賣。牛頓非常不喜歡經商,把一切事務都交託老僕人經辦,自己卻偷偷跑到一個地方去讀書。

時光漸漸流逝,牛頓越發對經商感到厭惡,心裏所喜歡的只是讀書。後來,牛頓索性不去鎮裏營商了,僅囑老僕人獨去。怕家裏人發覺,他每天與老僕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個籬笆下讀書。每當下午老僕人歸來時,再一同回家。

這樣,日復一日,籬笆下的讀書生活倒也其樂無窮。一天,他正在籬笆下興致勃勃地讀書,趕巧被過路的大舅看見。大舅一看這個情景,很是生氣,大聲責罵他不務正業;把牛頓的書搶了過來。大舅一看他所讀的是數學書,上面畫着種種記號,心裏受到感動。大舅一把抱住牛頓,激動地說:“孩子,就按你的志向發展吧,你的正道應該是讀書。”

回到家裏後,大舅竭力勸說牛頓的媽媽,讓牛頓棄商就學。在大舅的幫助下,牛頓如願以償地復學了。

有關名人故事11

在人們的印象裏,科學家應該都是象牙塔裏的幸運兒,文質彬彬的科學家們帶着眼鏡,穿着雪白的大褂,在儀表閃爍的實驗室裏做着各種奇妙的科學實驗。這的確是現代科學實驗室裏的景象,而且也的確有很多科學家在這樣的工作環境裏爲科學做着貢獻。

不過老多還知道另外一些科學家,他們沒有什麼先進的實驗設備,甚至連起碼的條件都很缺乏,可是他們卻也爲科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比如著名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她因和丈夫一起發現放射性元素釙和鐳而獲得1903年和19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而做出如此重大貢獻的實驗室,開始時卻是在一間上漏下潮的破舊棚子和一些極其簡陋的儀器。當然,老多今天要講的故事不是外國的科學家,而是咱們中國的。

上世紀初,在廣東粵東北客家山中有一家客家人,他家的長輩們正瞧着一個赤着腳在田埂上到處亂跑的瘦弱的小男孩。這孩子雖然瘦弱但天資聰穎,家裏人多麼希望有一天這孩子能爲他們光宗耀祖。

他沒有辜負長輩的期望,20歲那年居然考取了當時還很稀少的大學中的一所——國立南京東南大學(現在南京大學的前身)。這家人並不很富裕,整個家族好不容易爲他湊足了盤纏,讓他踏上了求學之路。

進入東南大學物理系學習,4年的時間讓他從一個農村的土小子,變成了一個滿腹物理化學知識,能說外國話的學生。畢業之後經朋友舉薦,在南京謀了一箇中學物理教師的職位。他以爲職業生涯開始了。雖然吃粉筆末的差事並不很富足,但比起農村的生活那已經是天壤之別,本想就此安身立命,可誰知道生不逢時,當時正值北伐戰爭關鍵時期,硝煙瀰漫,戰雲密佈,南京城裏到處是孫傳芳的敗兵。一天在街上碰見一羣正在搶掠的遊兵,被嚇得魂飛膽散。而且他又染上了當時很難治癒的肺病,咳嗽都帶血,萬般無奈,向朋友借了盤纏倉皇逃回了廣東老家。

此時的中國可謂國難深重,民不聊生。就在如此慘淡的時刻,1920年中國的甘肅又發生特大地震,房倒屋塌死傷無數,震驚世界。當時在北洋政府地質研究所工作的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率人親臨現場考察。看到如此慘烈的地震災害,翁先生決計要在中國開展用儀器觀測地震活動的事業。他找到清華大學教授葉企孫,希望他推薦一個人來專門從事此項任務,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是學物理的、英文好。葉企孫搜腸刮肚,突然想起他在東南大學任教時那個來自廣東的青澀少年正好符合要求,於是急發電報。

1927年倉皇逃回老家以後,總算交上一點好運,雖然不是衣錦還鄉,但大學生在粵北的農村並不多見,不久以後在縣中學當上了堂堂教務主任,併兼任物理和英語教師。1929年與自己一位善良的女學生結爲連理,建立了幸福的小家庭。妻子是富家小姐,經丈母孃的調養,肺病居然痊癒,小日子過得真是紅紅火火。突然間看到恩師的急電,一時不知所措。地震爲何物,他一無所知,如何是好?新婚妻子說:“你去吧!”

於是,顧不上過春節,拋下懷着身孕的妻子,隻身來到北京,從此便開始了他爲之奮鬥一生的地震研究事業。

1930年來到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受命,隨即被派往上海徐家彙見習地震觀測。那裏有一個由外國人辦的地震觀測室,負責人是個意大利人龍相奇。誰知道一開始那個外國佬看不起這個來自廣東的傻小子,什麼都不教,只是讓他薰煙紙(地震記錄用的)。不得已,只好自己到附近的圖書館看書,當對地震稍知一二以後,又向外國老師請教。外國佬看這個小子居然會問自己一些問題,大爲震驚,於是開始給他講授一些地震觀測知識,並讓他進入自己的圖書館。可學了沒多久,卻又被急調回北京,建立中國人自己第一個地震觀測臺的事情在等着他。後來他與龍相奇成爲好友,1934年他去美國帕薩迪納地震研究所做訪問學者時,龍相奇把他推薦給美國著名地震學家古登堡先生。

地震臺選址在離北京城四十公里以外西山的鷲峯上,那個地方現在都很少有人光顧,別說1930年了。那時的北京還是一個破爛不堪黃土滿天的城市,出了西直門就沒有洋汽車了,在西直門城樓下面有租驢的驛站,去西山或者騎驢或者坐黃包車,無論哪種交通工具往返北京和鷲峯之間都不止一天(現在開車從西直門到鷲峯大約需要1個小時)。而鷲峯之上更是荒涼,荒山野嶺上是一座破廟秀峯寺。破廟旁是當時一位著名的大律師林行規的別墅,林大律師慷慨地捐出一塊大約100平方米的地作爲臺址。於是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個地震觀測臺建立起來了。在秀峯寺蒼松翠柏的環抱中地震臺的建設工作開始了。“忙了一個月,搞洋灰、鑽、銼、磨,甚至於打鐵也幹了,最後總算把地震儀器裝起來。……”50多年後他這樣回憶道。

1930年9月20日國際標準時間13時02分02秒,鷲峯地震臺記錄到了第一個地震。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地震臺。

這個地震臺要什麼沒什麼,電是肯定沒有的,只能用蓄電池。所以他每個星期要騎着毛驢把電池背到幾十公里外的清華大學去充電。到了晚上更是悽慘,除了聽松濤的聲音,就是狼嚎。可他也會自娛自樂,從城裏買了一架小型天文望遠鏡,支在屋頂上看星星。

不久妻子也來了,他們就住在林大律師別墅的一間耳房裏,晚上一起聆聽松濤的聲音。

不久地震臺以國際通用格式編印的《鷲峯地震月報》和《鷲峯地震專報》便如期出現在全世界的地震觀測網絡中,到1937年,鷲峯地震臺已經成爲國際一流的地震臺。而在這個期間,地震臺的工作人員除了他,只有另外一個由葉企孫先生介紹來的清華的技術員,他家就在山下的北安河村。

後來又發生了許多事情,比如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苦心經營了7年的地震臺毀於戰火。他和妻子逃難到了重慶。期間他忍受不了寂寞,和搭檔一起深入交通閉塞野獸出沒的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做地質考察,並做出攀枝花地區礦山的評價,解放後攀枝花成爲一座著名的鋼鐵公司。在重慶躲避日本飛機轟炸的警報聲中,他又奇蹟般地製造出中國造的第一個地震儀。這個中國造地震儀的原型甚至連罐頭盒都用上了,建國以後這個地震儀成爲由他親手組建的中國地震觀測臺網最初的裝備。當然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也沒有幸免,反動學術權威是把他關進牛棚的罪名,60歲他戒了煙,可在牛棚裏他又抽上了。1976年恢復了平靜,他也老了,於是他開始寫書《中國地震》,當寫完最後一個字以後,他病倒了,再也沒有起來……。如今他的銅像矗立在鷲峯地震臺原址。

這個科學家的名字叫李善邦,是老多的父親。老多之所以寫他,就是想讓大家知道,科學的道路是很艱難的,但也是十分快樂的,因爲他們對自己做的事情充滿了熱情和興趣。在30多年前,當老多要離開北京去雲南當知青之前,父親跟我說,你去那裏會看到很多蝴蝶和熱帶昆蟲,回來以後你會成爲一個昆蟲學家。老多沒有成爲昆蟲學家,可是老多學會了如何學習,學到了很多、很多。

有關名人故事12

王朔有一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感嘆過:沒有一個孩子是自己主動要求到這世上來的,在親子關係當中,如果一定要說誰欠誰,那也是父母欠孩子。孩子一來到這個世上就開始給予,我的女兒帶來的快樂是我過去費盡心機也不曾得到的,與之相比,爲了養育她而所花的金錢根本微不足道。

他更提出:許多父母拼命要求孩子,說什麼要贏在起跑線上,把孩子訓練成一個賺錢機器,這就叫成功,表面上是爲孩子好,其實是想自己將來老了失去勞動能力的時候,能有個靠山,說白了就是自私,爲着自己的未來能有保障,而去罵孩子打孩子逼孩子考好成績,無情地剝奪孩子的快樂。

也是因爲這樣吧,王朔在自己養育女兒的過程中,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女兒能快樂度過一生,他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是: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這個詞兒了,什麼成功,不就是掙點錢,被SB們知道嗎?

王朔自己的童年,是在父親的暴力中度過的,他說印象裏最深的一次捱打是父親打他打到筋疲力盡,抽支菸,休息一會兒,緩過來繼續打。當時年少的他跪在那裏,看着香菸的霧氣裏父親那張讓自己感到心悸的臉,心想:要是和這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多好。同時也暗暗發誓: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將來也有這樣的想法。他真的做到了,在女兒的成長曆程裏,他沒對女兒動過一次手。

對於女兒的學習,王朔的觀點是:小孩子有興趣的東西,你不用去逼他,他自然會去學,如果他不喜歡的東西,你逼他去學,也沒用,很快就會忘掉,等於白花功夫,而且還剝奪了孩子的快樂。

女兒王咪面臨中考的時候,王朔送她去了美國讀書。有意思的是,在國內不愛學習的女兒,到了美國變成了一個特別愛學習的人,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修藝術史專業。對此王朔非常得意:其實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愛學習的,因爲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慾,但是國內的那種教育,扼殺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幸虧我有遠見卓識,及時保護了我女兒對學習的興趣,她到美國以後,被美國那種寬鬆、趣味的教育氛圍一激發,學習的慾望馬上就出來了,而且一發不可收。

王咪大學畢業以後,回到國內找工作,拒絕老爸的“好意”,最終,她完全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爲《藝術財經》雜誌的一名編輯。

女兒的獨立,讓王朔非常驕傲,他說:“我從未對女兒要求過要成爲一個怎樣的人,但是她一路走來,真的成爲了我最希望她成爲的那種女性: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頭髮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比什麼都重要……”

在許多讀者的印象裏,王朔總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敢言敢爲快意恩仇的樣子,但是他說:“其實這麼多年,我一直在扮演一個叫‘王朔’的人。”

他心裏其實也明白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自私、欺軟怕硬、富貴可淫、威武可屈……這是他在這麼多年闖蕩人世的過程中提煉出的生存法則,這麼多年,他就是靠着這一套生存法則活着,用他自己的話說是“苟全性命於亂世,惹不起躲得起”。但隨着女兒逐漸長大,大到可以和他探討人生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面對着女兒那雙清澈的眼睛和如花般盛開的笑容說一句:爸爸的人生,是這樣走過來的……女兒就像是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他看見自己身上的一切僞善,併爲此感到深深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逼迫他去拷問那個隱藏在“作家王朔”外衣之下的靈魂,讓他再也沒辦法心安理得、沾沾自喜。

剩下的時間,他用來陪伴家人。當年,他和妻子沈旭佳離婚後,女兒歸沈旭佳撫養,母女倆遠赴美國,沈旭佳曾不無憂傷地對王朔說:“你錯過了許多女兒成長中的時刻。”但當時正忙着追名逐利的他,對這句話體會不深,一直到很多年之後,他才體會到前妻的這句話暗含責備,責備他根本不懂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他說:“我沒有勇氣對女兒說我愛你,因爲我連最基本的都沒做到,那就是和女兒生活在一起。一個女兒對好父親的最低的要求是和她生活在一起,可是我連最低的這一條都沒有做到,還談什麼愛她?”對女兒刻骨銘心的內疚,以及親身經歷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的相繼猝然離世,讓王朔更加意識到人生中真正有價值的不是名望不是利益,而是家庭。

這麼多年來,王朔和母親的關係一直可以算得上是“針尖對麥芒”,年幼的時候,母親忙於工作,疏於對他的關心和照顧,母子之間一直沒有建立起親密的感情,這使得他在母親年老的時候,有一種心理是:你過去不拿我當回事,不可能現在老了想要兒子了,就來了一個兒子。

也是有了女兒之後,他慢慢能體會到母親的心情了:女兒小時候我管過女兒嗎?不也沒管嗎?可是現在,我不也牽掛着她,希望她能陪在我身邊?

女兒大學畢業之後,王朔心裏一直非常希望女兒能夠回國發展,但又不願意勉強女兒。有一次,身在美國的王咪突然發現聯繫不上父親了,家裏電話一直是忙音,MSN又不在線,她心急如焚,非常擔心獨居的父親會遇到什麼危險,不得不打電話給年邁的奶奶,讓她去父親的房子看看。結果是王朔前天晚上喝酒醉得不省人事,而家裏電話又沒掛好,氣得王咪在電話裏和父親發飆,罵他是“白癡”!也是這一次,促使王咪回國發展,“他身邊也確實太需要一個人了。”

如今王朔和女兒的關係,更像是朋友。父女倆長得特像,這也使得王咪經常怪他:“都是你,肥頭大耳的,把我拐帶醜了!”他就安慰女兒:“你別急,走不了美女路線,咱走氣質路線。”父女倆在一起經常這樣相互打趣。他感嘆:“有個女兒真是太好了,到我這樣的年紀,許多常人眼中的快樂都算不上是快樂,惟有和女兒在一起的每一分鐘,都是快樂的。”

在王咪的結婚典禮上,她提到自己的父母:“我特別幸運,有一對非常寬容我的父母,讓我自由自在地成長,即使在離開他們的日子裏,他們的愛,也一直保護着我……”

王朔雖然沒有勇氣去參加女兒的婚禮,他怕自己會當場哭得不成樣子,“那也太丟人了”,但當他聽到朋友給他轉述的女兒在婚禮上的這番表達,還是忍不住潸然淚下。他說:“作爲一個父親,能夠得到女兒這樣的評價,我已經很滿足了,比讓我得一個諾貝爾獎還欣慰。”

有關名人故事13

家貧欠貸優等生難領畢業證 不甘窘迫窮小子南下闖深圳

1991年上半年,在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專業的最後一個學期,汪書福準備考研,因爲成績優秀,一切似乎唾手可得。離考試還剩一個月時,汪書福臥病在牀的父親病情加重,汪書福家在農村,兄弟衆多,他深感責任重大,於是放棄考研繼續求學,分配到了九江一家軍工研究所工作。

汪書福最初爲自己設計的人生之路非常平淡,那就是結婚、攢錢、排隊分房。一塊錢能幹什麼?第一個月56元的工資,根本無法應對捉襟見肘的家庭困境,除資助正在上大學的弟弟,他還要不時接濟其他親人,此外,汪書福還欠着學校1250元的貸款,並因此沒拿到畢業證。

汪書福還記得當時結婚時的情形,借來300元才領到了結婚證,請客只花了6元錢,4元錢買菜自做,2元錢買酒,就這樣把自己的終身大事張羅了。結婚後,兩口子工資加起來才180元,發工資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存上150元的定期,只餘30元家用,日子窘迫到曾經嘗試過連續十天用蘿蔔乾下飯。

安居樂業夢變得遙遙無期,1993年,汪書福決定到深圳闖闖。他和妻子擁有的最大一筆財產就是1800元的定期存款。汪書福給妻子留下100多元,就趕往學校去贖畢業證。他找到了學校領導,磨了三天嘴皮子,終獲250元的減免,然後懷揣着畢業證和剩下的600元從合肥直下深圳。

遭偷竊身上只剩兩塊錢 陷絕望深感無一條出路

汪書福抵深後借住在同事的朋友家。那是黃木崗安置區的一間單身公寓,朋友夫妻倆住在房間裏,他和同事就在三四平方米的陽臺上棲身。第二天,汪書福和同事就迫不及待地趕到了當時位於華強南路的人才市場,可他發現在這裏找工作既費錢又費時,便準備嘗試其他的辦法。

汪書福打聽到只花一塊錢就可坐公交車到終點站,就選擇了特區內運行線路較長的4路車,從上海賓館站一直坐到蛇口。一塊錢能幹什麼?下車後,他步行順着原路折回來向沿途的公司挨家挨戶毛遂自薦,一直找到下午5點,總算在一家叫亞奧的公司裏參加了面試。

在走回黃木崗的路上,一夥人圍住了汪書福,其中一個男人向汪書福哭訴自己的困境,汪書福說自己從來沒見過男人會痛哭成這個樣子,就好言好語安慰他,可等他醒過神時,才發現精心收藏在揹包裏的500多元錢已被人用方便麪調了包。

這500多元錢可是汪書福準備在深圳度日的全部費用啊,此時他口袋裏除了兩個一元錢硬幣外已經是一無所有了。呆坐在草地上,汪書福的心裏翻江倒海,痛苦到連死的念頭都有了。他想離開這個邪惡的地方到海南去。

當汪書福萬念俱灰地回到黃木崗時,同事的朋友卻告訴他,亞奧公司已經打來電話,讓他明天就去上班。深圳,在汪書福到來的第三天,就給了他這樣一個戲劇性的開頭,讓他在絕望和希望之間跌宕起伏,這讓他終身難忘。

好辛苦售出兩設備 損老闆提成猛縮水

汪書福應聘的是研發工程師,但總裁欣賞他的口才,把他安排在供應部任採購工程師,月薪300元。兩個月後,汪書福的妻子也來到深圳。沒有錢租房,汪書福夫婦只好住集體宿舍。當時深圳已入盛夏,夫妻倆買了牀和席子在宿舍樓頂上過夜,把結婚證壓在枕頭下以備查驗,這樣一住就是兩個月。其間一遇上颳風下雨,妻子只好到女同事宿舍裏打地鋪。

汪書福是個細心的人,雖然技術和銷售不是他的份內事,但他總是留心學習。一塊錢能幹什麼?未雨綢繆終於使他抓住了發揮的機會,有一天公司來了位客戶,可銷售人員都不在常老總一下傻了眼,汪書福主動給客戶演示產品,極受客戶歡迎,老總隨後將其轉至銷售部工作。

後來,汪書福結識了一家做程控交換機業務的企業老總,其產品全部是進口貨,質量好但價格也高,一直沒有打開市常這家企業的老闆看中汪書福的才能,給了一個銷售經理的頭銜,許以誘人的提成,但月薪才750元,單公司的住房月租就收750元。汪書福明白他的收入全部來源只能是賣掉機器的提成。

汪書福瞭解到江西贛州一個縣城有意購買程控交換機,在兩個月時間,他四次往返於深圳和贛州之間。一塊錢能幹什麼?坐長途夜車沿路要翻越梅嶺山脈,汽車經常半路拋錨。汪書福是江西人,藉着鄉土牌、口才和可靠的產品質量,成功賣出了兩臺機器。這個成績讓公司高層吃驚不小,卻也讓他們生出反悔之意,原本答應的十四五萬元的提成,變成了兩萬元。

面對出爾反爾,汪書福選擇了離開。

辦公司五萬打水漂創業失敗 再跳槽獎金狂打折熱情不減

這時,汪書福的兩位朋友拉他合夥開公司做系統集成,每人出資5萬,汪書福借了1萬多才湊足自己的股份。三個人的分工爲技術開發、銷售和管理,汪書福還是跑銷售。他出差在外時,另外兩位合作伙伴因分歧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汪書福感到這樣的合作毫無前途,要求退出,但搭檔直言相告,人退錢不退。汪書福毅然選擇了退出,他的第一次創業就此告終。

1995年,汪書福重新爲他人做嫁衣裳,先是被一家做網絡設備的香港公司看中,派往上海籌建辦事處。一塊錢能幹什麼?辦事處只有兩個人,汪書福白天跑業務,晚上搞開發,花了半年時間解密國外軟件。此前汪書福一直認爲技術是自己的軟肋,這一次讓他徹底打通了技術思維瓶頸。

有一次汪書福帶着上海的客戶來深圳玩,公司方面卻要一直等到支票兌現才接待客戶,而且禮數不周。這種不通人情的做法讓汪書福深感心寒,他自掏腰包打了圓場,這批上海客戶自此和汪書福結下深厚交情,直到現在仍保持着業務聯繫。

汪書福接下來的這一次跳槽也屬無意插柳。該公司買了一套產品居然兩個月無法應用,而汪書福只花了兩個小時便大功告成。他還直言不諱地告訴老闆:你所處的市場很好,但只做到了1/10的生意。一塊錢能幹什麼?老闆高興地說:小夥子,你來我們公司幹吧。汪書福進入該公司後的表現證明他對行業的見解不是妄談,他領頭的系統集成部只有6個人,但創利佔了公司的一半。汪書福包攬了洽談、交流、演示等幾乎所有環節,曾經單槍匹馬舌辯羣雄,打敗了那些開着奔馳寶馬的競爭者,征服了客戶。

有關名人故事14

67歲的瑪格麗塔 · 溫貝里是瑞典一名退休的臨牀醫學家,住在首都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鬆德比貝里。一天早上,溫貝里收到郵局送來的一張請柬,邀請她參加政府舉辦的一場以環境爲主題的晚宴。

溫貝里有些疑惑,自己只是一名醫務工作者,跟環境保護幾乎沒有什麼關聯,爲什麼會被邀請呢?溫貝里將請柬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確認上面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後,放下心來:“看上去沒什麼不對的,我想我應該去。”於是,溫貝里滿心歡喜地挑選了一套只有出席重大活動時才穿的套裝,高高興興地赴宴去了。

趕到現場,溫貝里不由得吃了一驚:參加晚宴的竟然都是政府高級官員。其中就有環境大臣萊娜 · 埃克,他們曾經在其他活動中見過面。看到溫貝里後,埃克先是一愣,然後馬上向她報以最真摯的笑容:“歡迎你,溫貝里太太。”接着熱情地將溫貝里帶到相應的座位上。溫貝里和政府要員們一起進餐,並聆聽了他們對環境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宴會結束後,按慣例要拍照留念,埃克邀請溫貝里坐在第一排。就這樣,溫貝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幾天後,溫貝里瀏覽報紙時,看到了自己參加晚宴的合影和一則新聞報道:“政府宴請送錯請柬,平民赴約受到款待。”

原來,環境大臣埃克本來邀請的是前任農業大臣瑪格麗塔 · 溫貝里,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把請柬錯送到和農業大臣同名同姓的平民溫貝里手中。對此,埃克表示:“不管她是誰,只要來參加宴會,就應該受到尊重和禮遇。”

看到這裏,溫貝里不由得心頭一熱,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埃克明知她是一個“冒牌貨”,非但沒有當場揭穿,反而給予了她大臣一樣規格的禮遇,這樣不動聲色的尊重足以令她欣慰一生。

尊重的最高境界不是體現在轟轟烈烈的大事之中。有時候,越是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越是不經意的自然流露,越發見得尊重的可貴。

有關名人故事15

二·七大罷工著名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裏有一座叫隆興觀古廟,廟裏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裏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