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巴班斯基名人故事

巴班斯基名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姓名:巴班斯基

巴班斯基名人故事

出生地:羅斯托夫

生卒年:1927年-1987年

歷史評價:

巴班斯基是前蘇聯當代很有影響的教育家、教學論專家。

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誕生於羅斯托夫一個農民家庭。衛國戰爭期間他在一所國營農場工作。戰後進頓河羅斯托夫師範學院物理數學系。1949年畢業後在中學當物理教師,其間在職進修並獲得教育科學副博士學位。後來調往羅斯托夫師範學院任教育學教研室主任、副院長、黨委書記。1971年他成爲前蘇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73年獲教育科學博士學位,1974年被選爲前蘇聯教育科學院正式院士。1975年他調任該科學院附屬的高級教師進修學院院長,並以院士祕書身份主持該科學院教育學理論和歷史科研部的工作。1979年他擔任前蘇聯教育科學院副院長,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臟病突發猝然去世。他生前還兼任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中央理事會會長、全蘇“知識”協會附屬心理學和教育學傳播委員會主席、前蘇聯最高學位評定委員會教育科學評議會主席。

巴班斯基在講課

巴班斯基去世後,前蘇聯教育科學院編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選》,以紀念這位爲教育理論作出傑出貢獻的教育家。

相關鏈接

巴班斯基畢生致力於教育科學研究。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羅斯托夫地區的普通學校爲基地,潛心進行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理論的研究,形成了具有豐富內容和積極現實意義的、頗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學理論,在前蘇聯和世界各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他一生髮表的著作約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學過程最優化——一般教學論方面》《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方法論基礎》以及他主編的《教育學》以上著作都有中譯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

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產生,與前蘇聯教育改革中產生的問題直接有關。第一,這一理論的提出,是要克服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片面性。隨着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的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理論家們對一些基本的教學論問題看法不一,互相排斥,方法論上形而上學和絕對化盛行。以贊科夫爲代表的各種教學實驗取得很大成就,但由於大部分研究者只從某一方面研究教學現象,導致了片面性,只能使一部分學生獲得較好發展,而且忽略了德育和勞動教育問題。第二,提出這一理論是爲了解決學生負擔過重問題。1964年教改的重點是實現教學內容的現代化,過分強調“高難度”和“高速度”原則,使社會對學校的要求與師生實現這些要求的實際可能之間存在差距,學生的學習負擔很重。第三,最優化理論是巴班斯基對羅斯托夫地區教育經驗的總結。60~70年代,羅斯托夫地區的教師創造了在普通學校中大面積消滅留級現象、預防學生成績不良的成功經驗。巴班斯基運用現代科學的系統論思想,對這一經驗進行了綜合研究,提出了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理論原理。他又會同有關部門對自己的理論進行了四年實驗研究,使這一理論更成熟、更完整、更科學。

——傳世佳言——

我們還把創造認識上爭論情景的方法和組織學習討論的方法列入刺激。——【蘇】尤·克·巴班斯基:《論教學過程最優化》

讓我們去挖掘教育格言的魅力細細品味這些格言,讓我的教學態度,教學理想,上升一個臺階。我想:再琢磨一下是否可以發現。——【蘇】尤·克·巴班斯基:《論教學過程最優化》

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具有兼收幷蓄的特點。巴班斯基從辯證的系統結構論出發,使發展性教學的所有研究成果都在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體系中佔據恰當的位置,通過教學過程最優化體現出發展性教學的最優效果。因此,儘管這一理論體系存在着優選步驟繁瑣、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不夠重視等缺點,但仍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