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大山裏走出的科學家的名人故事範例

大山裏走出的科學家的名人故事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我國是一個山地大國,也是山地災害最爲嚴重的國家之一。提起滑坡,人們並不陌生,雲南魯甸地震災害引發的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牛欄江堰塞湖,威脅到兩岸及下游數萬村莊安全;開車行進在西部山區盤山道上的司機們,提起滾石更是會聞之色變。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又加劇了地質災害的發生。隨着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常態化,地震活動漸趨強烈,人類工程活動加劇,我國地質災害的活動性、發生頻率與規模都將大幅上升,未來我國地質災害減災形勢將異常嚴峻。

大山裏走出的科學家的名人故事

如何減少和避免這些地質災害帶來的財產和人員的損失呢?帶着這個疑問,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何思明研究員。

走出大山,研究大山

勇於創新,碩果累累

在科研工作中,重視學科交叉,尤其重視理論方法、模型試驗與數值仿真三種研究手段的有機結合,不僅重視基礎理論研究也關注減災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成果的轉化。近年來,在邊坡穩定性的極限分析與極限平衡理論、邊坡預應力錨固技術、開挖邊坡超前診斷與超前支護、崩塌滾石災害形成機理與防治、強震帶邊坡位移控制設計與柔性防護、山地災害動力演化的物理模型與計算模擬等研究方面取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

立足減災,回報大山

何思明在地質災害方面的研究與創新,豐富了我國地質災害預防的理論與實踐,避免了工程項目鉅額的資金損失。這是他對國家的重大貢獻,也是對哺育自己成長的大山的傾情回報。談到自己的工作,何思明說,在我們國家,每年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非常大的。究其原因在於對地質災害自身的形成演化機理還認識不清,不知道地質災害發生的位置、時間與動力過程,導致地質災害預測預報與減災防災困難。因此,何思明確定了自己的研究三個基礎方向:地質災害的形成機理、動力演化過程與減災理論,在此基礎上發展潛在地質災害的判識與預處置技術、地質災害定量風險評估技術、地質災害工程防治新理論與新技術,大幅提升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減災能力。

談到未來學科的發展,何思明說,地質災害研究要走的路還很長,未來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他把研究的方向確定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注重學科交叉,加強學科之間的溝通與互補。隨着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科學研究越來越向交叉和邊緣方向發展。在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更加註重實用性,研究的種種侷限也被極大地打破了。地質災害研究發展到今天,地理學與地質學的.內容已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必須與水文氣象、土木工程、數學、力學等學科交叉才能更加全面認識災害的形成機制,也才能提出更加科學的防範措施;二是研究方法的改進:要努力探索更先進的模型試驗方法、高效數值試驗技術以及野外探測技術;三是拓寬研究領域:開展海底滑坡泥石流災害、冰雪崩災害乃至外星地表災害研究。在研究中,何思明有着非常明確的方向,那就是緊緊抓住國家需求,向實用化、技術化方向發展。使自己的科研成果應用到更多的工程項目中去,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何思明,這個大山裏走出來的科學家,正在以自己的辛勤的汗水和創新的智慧,回報着養育了他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