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孔子的小故事(通用33篇)

孔子的小故事(通用3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導語:孔子是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孔子的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的小故事(通用33篇)

孔子的小故事 篇1

孔丘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裏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丘以爲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又或者是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丘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裏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麼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爲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纔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丘回到他的門徒那裏。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

孔丘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爲頭頭: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爲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做一個老師已經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法成爲“手”。“手”是被批判的,因爲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着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現那個影子出現得越來越少了。

孔子的小故事 篇2

孔丘在遊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丘覺得奇怪,就問站着的小孩爲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過了一會兒,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裏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丘讓路。孔丘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裏面,爲什麼不避讓車子?”“我只聽說了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

孔丘非常驚訝,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竟如此的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於是讚歎他說:“你這麼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裏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着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孔丘不由感嘆他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

孔子的小故事 篇3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丘,在40多年的辦學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個。子路向孔丘表示,我像一根筆直的竹杆,生來可做一支好箭。

還讀書幹什麼。孔丘開導他說,讀了書就有了學問,就好比在竹箭尾部裝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鋒利的金屬頭,這樣箭就更有用了。子路聽孔丘說得很有理,便拜孔丘爲師。有一次,子路在孔丘家裏彈瑟。他人很剛勇,彈出的聲音也像打仗一樣充滿着殺氣。孔丘是主張“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覺得這聲音不平和,不滿意他說:“他爲什麼要在我家裏彈瑟呢?”孔丘的弟子聽了老師這話,琢磨出這是老師對子路彈瑟作的不好的評論,對子路的看法頓時有了改變,言語中有些不尊敬。孔丘知道後,就對大家解釋說:“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他已經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沒有達到高深的境地。

孔子的小故事 篇4

子夏是孔丘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的去拜望老師,向孔丘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丘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丘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丘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爲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孔子的小故事 篇5

有一天,孔丘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呀?”

他很自豪的說:“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

客人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呀!”他心想:“你大概要提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用問嗎?”於是便回答說:“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錯了,四季!”

“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丘的弟子心想:“我贏定了。”

他正準備帶客人去見孔丘,恰好孔丘從屋子裏走了出來,學生向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

孔丘看了客人一眼,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驚呆了。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學生沒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麼說有三季呢?”

孔丘說:“你沒看到剛纔那個人全身都是綠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就沒有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就算和他吵到晚上也講不通。你吃點虧,磕三個頭,無所謂。”這個故事其實對於我們教育學生或者面對生活,都極有意義!

孔子的小故事 篇6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爲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準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衆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論語。先進篇] "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係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後臺嗎?你的朋友多嗎?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憑藉強力欺負弱小。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爲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着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僞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爲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的小故事 篇7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

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爲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孔子的小故事 篇8

《孔子》其實就是一個個孔子故事的組合,由開始的孔子在魯定公支持下對魯國進行改革,到孔子改革失敗離開魯國,到孔子及其弟子14年周遊列國不斷碰壁,再到孔子耄耄之年被迎回魯國,他一生就在這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當中走完。可是,回顧這個電影,我捕捉到的不僅有故事,更多的是孔子聖人的形象——動盪破碎的山河,一個挺拔的身影帶領着一羣文弱的書生,步履蹣跚地向彼岸走去。

周王室衰微,諸侯爲了稱霸相互征戰,狼煙四起。出身魯國沒落貴族家庭的孔子,對國家和黎元深感憂慮,提出“仁”“禮”的思想主張,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來解百姓於水火之中。可是就像春秋戰國其他的聖賢那樣,諸侯需要的是霸道的思想、強硬的權勢和堅銳的軍隊,孔子的思想主張不被採納,在諸侯國輾轉如喪家犬。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雖曾受諸侯禮遇,並在諸侯國推行主張有所成效,但政治理想最終敵不過霸道。

14年裏孔子和弟子一起奔走列國,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曾捲入政治陰謀而身處旋渦,於晚年返回魯國,不懈教育弟子衆人及整理文獻。最後,孔子在失意中逝世,理想空付東流,還是達不到彼岸。然而,孔子逝世之後,其言行及思想終爲後世所認同並推崇,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孔子被尊諡“大成至聖先師”。

電影《孔子》讓我印象深刻的情節有很多,其中孔子爲救要陪葬的小男孩在朝會上與人激烈爭論,隨魯定公赴齊國會盟的鬥智鬥勇,“子見南子”“好德如好色”一話,都反映出孔子堅守內心世界,堅持政治理想,無畏困難險阻,無畏美色權貴。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孔子,要想懂孔子還是要讀《春秋》,靠電影簡單的鏡頭和淺顯的對話是不足夠的。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孔子聖人的形象無法抹殺。

孔子的小故事 篇9

孔子周遊列國,四處講學,宣揚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車趕路,發現有三個小孩正在玩,其中一個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這個小孩就就是項橐。

車被城擋住了,走不了了。可就是這個小孩仍然在玩着,興致勃勃,就象沒有看見一樣。孔子下車,微笑着說“你怎麼不知道車來了要讓路呢”項橐這才擡起頭來拿起大人的'口氣說:“從古至今,只聽說車要繞城而過,那有城要避開車的道理?”孔子聽了非常詫異,小孩如此能言善辯,而且象成年人一樣鎮定自若。

孔子對這個孩子產生了興趣,決定要考考他,就問道:“你知道什麼山上沒有石頭?什麼水中沒有魚?什麼門關不上?什麼牛沒法生牛犢?什麼馬不能生馬駒?什麼刀上沒有環?什麼活沒有煙?什麼樣的男人沒有妻子?什麼樣的女人沒有丈夫?什麼時候白天短?什麼時候白天長?什麼樹不長杈?什麼樣的城沒有使者?什麼人沒有孩子?”孔子一口起提了40多個問題。

項橐認真聽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門,泥牛,木馬,砍刀,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樹,空城,小孩...”

這些問題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現象,家庭倫理道德等方面內容,內容廣泛,項橐都能對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連說六個“善哉”

項橐並不知道自己面對的就是人們所尊敬的孔子,就反問了幾個問題,結果孔子一個也答不上來。連嘆到:“後生可畏也”。

孔子又說:“我車中有棋,咱們賭一盤吧。”誰知項橐一本正經地拒絕,振振有辭地說:“我不賭博,天子好賭,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諸侯好賭,就無心思治理國家;官吏好賭,就會耽誤處理文案;農民好賭,就會錯過耕種莊稼的好時機,做學問的好賭,就會忘了詩書禮儀,小孩子好賭博,該捱揍。賭博原來就是無聊、無用的事,學它做什麼?”

孔子聽了這些話,由讚賞變成了敬佩,他拜項橐爲師。七歲的孩子從此名聲遠揚,而孔子以聖人之身,不恥以孩童爲師,其舉動也爲天下人稱讚。

孔子的小故事 篇10

有一天,子貢去參觀臘祭,孔子對子貢說:“你看,鄉親們在參加臘祭時,很快樂,有的人喝得大醉,簡直瘋狂極了。你覺得這樣高興嗎?”

子貢回答孔子說:“一個國家的人都像瘋了一樣,我不知道他們爲什麼這樣高興!”

聽了子貢的回答,孔子知道他並沒有真正理解臘祭的意義,就對他講述起來。孔子說:“老百姓辛苦一年了,到了冬天收穫以後,在舉行這樣的祭祀儀式時,人們狂飲,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實際上是報答他們一年的辛苦。同時,辛苦一年,總算獲得了豐收,通過臘祭這種形式,大家放鬆自己,進行狂歡,也是由於君主的恩澤,所以這樣的意義是很大的,這是你子貢不知道的。”

接下來,孔子又講了如何使用民力的問題,以弓來比喻,弓如果一直張着,慢慢就會沒有力道了,比喻老百姓如果一直勞苦而得不到休息,民力不再能夠恢復,這樣是沒有好處的,就是讓周文王、武王來領導,也不可能弄得好。

反過來,如果弓一直落着而不張開來,弓就不能發揮它應有的功用,比喻老百姓一直休息而不去辛勤的勞作,就會懶惰,果真如此,文武兩王也是沒有辦法的。老百姓的勞逸結合,就像弓的一張一弛,這就是文武治民的辦法。

文武治民如此,其實管理亦如此,要善於調節,有緊有鬆。

孔子的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曆八月廿七~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

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當代作家華軒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頌揚孔丘。

孔子的小故事 篇11

《孔子家語》中記載着《孔子見羅雀者》一事。有天孔子跟着他的弟子們又出門了,在樹林裏看到一個篩子被樹枝支着,裏頭有些類似於堅果之類的吃的碎末。順着綁着樹枝的繩子望去,有個人在草叢中躲着。原來這個人是捕鳥的人。孔子看到了就輕輕地走了過去。裝鳥的籠子裏已經有不少的鳥了,撲哧撲哧地上躥下跳,都是黃色嘴巴的小鳥。孔子問捕鳥的人說,“怎麼看到的都是小隻的鳥,是不是大隻的不好抓呢?可是爲什麼啊?”捕鳥的人小聲地回答他,“大隻的鳥比較警覺,不容易抓到。而小鳥看到吃的就兩眼放光,放心地吃了起來,這樣就比較好抓到。要是小鳥像大鳥那樣比較警惕,那我就抓不到鳥了。但是大鳥要是跟小鳥一樣貪吃的話,就很好抓到。”孔子聽到捕鳥人的這一番話,很有感慨,轉身跟自己的弟子們說,“你看,自身保持警惕心就容易躲過患難,如果貪吃的話就容易忘記災患。這是鳥的本性驅使的。跟隨不同的心意去做事情,是福是禍結局就出來了。因此啊,賢德的人要在選擇朋友或老師上要保持警惕的心。你如果跟着年紀大的人常常深謀遠慮多思考就容易保全自己的性命。但如果跟的是做事衝動莽撞的人就容易出事。”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很多人的地方就會有很多學習的機會,所以要謙卑要有學習的心。但孔子還沒說完,擇其善者而從之。這麼多人裏有賢德的人,也有莽撞粗魯的人,在這麼些的人裏面要選擇良師益友,這樣對自己的生命纔會長進。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了。孔子擅於觀察生活,也常常與不同職業的人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一有觸動就會跟自己的弟子分享,抓住契機教導他們爲人處世和待人接物的方法、態度。孔子在生活常常就在做“長者之慮”這樣的榜樣,言傳身教的教導一羣優秀的徒弟們。

孔子的小故事 篇12

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請,到楚國去訪問,途經陳、蔡兩國之間;而陳、蔡兩國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國重用,會對本國不利,所以,他們派兵將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圍困在陳、蔡之間。孔子一行,因此連着七天沒生火做飯;熬的野菜湯裏,也沒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無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卻依然在室內,絃歌不止。

這時,弟子顏回在屋外擇野菜,見子路與子貢兩人在一起嘀咕道:

“先生兩次被魯國驅逐,在衛國也未能待下去,在宋國講學,連背靠的大樹都被人砍倒。到周地拜訪,又受老子的數落。現在,又被人圍困在陳、蔡之間。追殺先生的無罪,欺凌先生的無有禁止;先生倒好,依然在這裏絃歌鼓琴,自得其樂。難道做君子的,就這樣的沒有羞恥心嗎?”

顏回聽到這裏,無言以對。只好進到屋裏,告訴孔子。孔子聽後,推琴長嘆道:“子路、子貢呀!難道你們真的是小人?召他們進來,我有話要跟他們說。”

子路、子貢進屋。子路抱怨地對孔子說:“老師,我們行到這種步田地,可以說是末路窮途了吧!”

孔子聽到這裏,厲聲喝道:“子路!這是什麼話?君子明於道謂之通,昧於道謂之窮。我們抱仁義之道,處在這少仁少義的亂世,遭受磨難,這是很正常的事,何窮之有內省無愧於道,臨難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纔會知道松柏之真強茂。過去,齊桓公因在莒國受辱,反而樹立起王霸之志;晉文公在曹國受欺,因此產生稱霸之心。越王在會稽遭受奇恥大辱,卻使他更加堅定復國的志願。這次,我們遭遇這般磨難,難道不也會是件很幸運的事嗎?”

說完,孔子截然返身回到琴案,操琴而作。子路聞後,也隨之持兵器,昂然合拍而舞。子貢見此,愧然自嘆道:“我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呀!”

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樂,失意也樂,所樂非關得失。有道德怡養於內,外境的得失,不過如寒暑風雨之替換,無足擾亂自心。

孔子的小故事 篇13

話說孔子,娶媳婦時間不長,有一天日頭偏西,急匆匆的往家跑,撞開門就進了裏屋,擡眼正看到他的媳婦正準備換衣服,衣裳剛剛脫盡,被孔子看了個滿眼。當時就急了,說“你這個壞人,一點也不懂禮義廉恥,我非休了你不可。轉身就氣沖沖的就奔了上房,見到老孃把着經過說了一遍。氣憤非常,態度也很堅決,她這麼不知道廉恥的婦人,非休了她不可!老孃聽完以後,笑着問,“你進門的時候,敲門了嗎”?孔子回答沒有,“說你咳嗽一聲了嗎”?孔子說也沒有,老孃說,不是媳婦不懂禮儀,這事怪你啊,人家兒媳在自己的房中換衣服,沒什麼不可以啊?“將進堂,必聲揚”你這樣不懂禮貌的貿然闖進,不能責怪你媳婦。你還整天的講說禮數,口口聲聲要休了人家,這算什麼道理?孔子一想,老孃說的對啊,急忙向媳婦低頭認錯。雖然說是個小故事,這說明一點,人就是人,總是有過錯,有過必改,就是好同志。

春秋列國時候,孔子帶着七十二位弟子,到處遊學,宣講禮儀之術,實際上也是現在的說法。禮,也就是現在的法。某日,來到一個小村莊,村頭東頭有幾間草房,前邊是一個寬敞的院落,是村民們聚集的一個地方。孔子走到這裏一看,嗬!今天來這兒的老少爺們不少啊,正好,演說一通。夫子跟老少鄉親寒暄了幾句後,席地而坐,又講起了,什麼興邦治國,禮儀待人這些大道理。來的時候呢,在路上多喝了許多水,講着講着,尿憋的不行,得找個地方解決啊,轉了一圈沒找到茅房,正房後邊就是一個大水塘,解開褲子沖水塘就撒了一泡,剛提上褲子,打北邊來了背糞筐的老頭兒,氣沖沖的對孔子說“你這麼大的一個夫子,整天到處講禮儀,還讓別人效仿你,你怎麼能往水塘裏邊小解呢?我這一個村子裏的人都吃這水塘裏的水啊。老者說罷,孔子的臉騰的就紅了,回身向老頭兒深鞠一躬,“老人家,你可以按我說的做,別按我做的做。看起來啊。老人家沒話說了。

看看現在的社會上一些現象,現在的說一套做一套,也是孔夫子留下來的呀。

孔子的小故事 篇14

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問孔子,有關他的一些同學們的修養情況。

他問道:“老師,顏回同學爲人怎麼樣?”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顏回的仁愛之心比我要好。”“那子貢呢?”子夏接着問。“他呀!他的辯才比我好。”孔子笑着說。“那子路,子路同學呢?”子夏又接着問。

孔子開心地笑着說:“要說勇武精神,我們都不如他。”“那子張呢?子張難道也有過老師之處?”子夏滿臉狐疑。孔子頓了頓,說:“子張同學,爲人處世,莊重嚴謹的作風,比我這個做老師的要強。”

子夏聽到這裏,禁不住站了起來。他曲躬作揖地問道:“老師,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學,都有超過老師的地方,那麼爲什麼,他們還要師從老師您,學習呢?”

孔子見子夏這樣,忙舉手向下按了按,並和藹地對子夏說:“子夏!你彆着急,先坐下,聽我慢慢說。顏回同學雖然他很仁慈,但是有時他過分的仁慈,導致的不忍之心,使他變得一味地遷就他人,影響了自己對事態作出正確的決斷,從而反而害了別人。所以說,他雖能仁,卻不能忍。(注:佛家有時說慈悲生禍害,也是這個意思)”

孔子接着對子夏說:“至於子貢,他的口才的確很好,可謂辯才無礙。他精通語言的妙用,卻不識語言的侷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辯不能訥。”

“關於子路,”孔子繼續說:“他英勇過人,敢作敢爲,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但是有時不懂得謙沖退讓,持弱守雌,蓄勢而動。這樣難免會意氣誤事。所以說,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張呢,”孔子說到這裏沉了沉,然後說:“他過於莊重嚴謹,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夠和煦接衆 ,不能夠容納有污行的人,讓人見之生畏,敬而遠之。所以,他能莊,不能諧。”

“因此,”孔子最後總結道:“如果將這四位同學的長處都加起來,來對換我的修養,我也是不願意的。這也是爲什麼,他們要一心跟從我,學習的原因。”

孔子的小故事 篇15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昔仲尼,師項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項橐”是燕國一少年。

有一天,項橐見到孔子時說:“聽說孔先生很有學問,特來求教。”孔子笑着說:“請講。”項橐朝孔子拱拱手問:“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聽後說:“你真是問得怪,江河湖海,什麼水都有魚;不管柴草燈燭,什麼火都有煙;至於植物,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也難於開花。”項橐一聽格格直笑,晃着腦袋說:“不對。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孔子嘆道:“後生可畏啊!老夫願拜你爲師。”

從“孔子拜師”的故事中,我們應得到兩點啓示:一是學問(知識)是無止境的;二是要善於觀察、分析、積累。若只捧着現有的知識,坐而不學,將被社會淘汰。要不,孔聖人爲什麼會敗在項少年手下呢?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爲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裏,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長袍,頭髮鬍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着位風塵撲僕僕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爲什麼還要拜我爲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孔子的小故事 篇16

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曾多次拜訪隱士,而到了衛國之後,衛國的男子就派人跟孔子說:“天下有品德的人只要是看得起我衛國,並且願意跟我的丈夫稱兄道弟的人,就一定要來見我,而我也很想見你。”孔子遇到這突來的邀請,先是辭謝,只不過屢次辭謝不掉,就只好登門拜訪,去見南子。

在他們見面的時候,南子在兩個人之間放了一張帷帳,避免跟孔子的直接接觸,孔子進入大門之後,先是給她行了一個大禮,南子也給他回敬了兩次禮。這一段“子見南子”描述,是在我們常說的《史記》中出現,並且記錄的非常詳細,詳細到細節都很生動,給人一種聯想翩翩的感覺,這纔會有人把這起事件聯想成兩個人的風流韻事。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孔子周遊列國,第一個去的就是衛國,誰都知道靈公對孔子那是相當不錯的。但是靈公和南子這一對夫妻品德並不怎麼好,南子是宋國人,只不過是嫁給了靈公,因爲她的美貌深受寵愛,靈公爲其新建了一所宮殿,靈公常常邀請各國來此探討國事。而公子朝跟自己的妹妹南子是有過私混的,常常藉着國事的名義,然後去宮殿裏找妹妹私混。但是這件事情被衛國的太子發現,南子很擔心他會登基之後找自己算賬,因此她需要尋找更多的人來支持自己,而孔子就是一個精神領袖,是一個很不錯的合作者。

孔子本不願去登門拜訪,但是覺得自己現在身在衛國,是想要讓靈公推行自己的道義,而現在他的妻子邀我上門。經過反覆的權衡之下,孔子只好前去拜見。孔子前去的時候,是帶上自己的一個弟子,那就是子路,子路覺得老師去見這麼一個人,對南子感到非常厭惡,深怕孔子會被拉攏過去,因此,子路非常的不悅。

孔子深知自己的不高興,先是發一個毒誓,說自己並不想跟南子有任何聯繫,然後纔是重點,並把自己的思想灌輸到子路身上,跟其授課,在這種情況下,孔子都能從容的授課,可見他教書能力之強。

孔子的小故事 篇17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的小故事 篇18

有一個叫子西的人,做事總是先看中名譽,甚至於沽名釣譽。孔子對弟子說:“誰能夠去勸導一下子西,使他不再沽名釣譽?”

弟子子貢說:“我能勸他。”

於是,子貢就去勸說子西,子西也好像因此而沒有什麼疑慮了。

孔子說:“不受功利所左右,才能胸懷寬廣;保持本性而不動搖,才能保持住純潔的品行。內心不正直,做事也就不能正直;內心正直,做事才能正直。子西恐怕還是難以避免災禍。”

後來,楚國發生內亂,楚國的大夫白公逃到了吳國,後來子西把他召回楚國了。不久之後,子西發動叛亂,結果被殺。

孔子的小故事 篇19

有一天,子路穿着華麗的衣服來見孔子。

孔子看到之後說:“仲由啊,你穿得這麼華麗是爲了什麼呢?在長江水從汶山剛剛流出來的時候,連一個酒杯都無法漂起來;到了長江渡口的時候,兩條船要並列航行都很困難,而且不避風都無法渡過。”

子路問:“敢問夫子說的是什麼意思?”

孔子說:“長江是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它的水勢一開始並不大,後來因爲逐漸地接納衆多的水流,這才成爲一條大河的啊!你現在穿的衣服這個華麗,華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天下人之中還有誰能夠再給你增添點什麼呢?”

子路以爲孔子對他所穿的衣服太華麗而說出這樣的話來,所以,急忙小步地跑到外面,換了一身衣服才進來,並且對孔子表現出很恭敬有禮的樣子。

孔子看到子路還不是很明白他所說的道理,就接着說:“仲由啊,你要記住,我告訴你:說話謹慎的人不會虛誇浮華,行爲謹慎的人不會把功勞據爲己有,表面上很聰明而自以爲了不起的人必然是小人。所以,君子應該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是說話的要領;能夠做到的事就說能做到,沒有能力做到的就說沒有能力做到,這是做事的要領。說話的時候能夠簡明扼要,是智慧的體現;做事不生枝節而簡練,是仁德的體現。如果能夠既能智慧,又能仁德,還有什麼問題可說呢?”

孔子的小故事 篇20

顏子要到西部遊學,臨行前來詢問孔子說:“怎麼樣才能安身立命呢?”

孔子告訴顏子說:“只有四個字:恭敬忠信。”

顏子說:“敢請夫子詳細說一下。”

孔子說:“恭就是把自己的心真誠地拿出來去對待別人,這樣也就能避免被衆人排斥;敬就是要使自己避免苟且而尊重別人,這樣也就能得到人們的喜愛;忠就是從本心出發而且有分寸地去說話做事,這樣也就能使人們願意合作;信就是真誠而且講信用,這樣也就能使人覺得可以靠得住。能夠得到衆人的喜愛,人們願意跟你合作,人們覺得你能靠得住,就一定能避免禍患了。”

顏子說:“弟子銘記在心,今後就以此爲座右銘來安身立命。”

孔子說:“做到這四個字,去治理一個國家都可以,何況個人的安身立命問題呢?”

孔子的小故事 篇21

《呂氏春秋》裏有一段,講孔子周遊列國,曾因兵荒馬亂,旅途困頓,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沒吃下一粒米飯。

一天,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飯,飯快煮熟時,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些白飯往嘴裏塞,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後,顏回請孔子進食,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我剛纔夢到祖先來找我,我想把乾淨還沒人吃過的米飯,先拿來祭祖先吧!”

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不可以的,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問:爲什麼?

顏回漲紅臉,囁囁地說:“剛纔在煮飯時,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鍋裏,染灰的白飯丟了太可惜,只好抓起來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飯吃了。”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對自己的觀察錯誤,反而愧疚,抱歉地說:“我平常對顏回已最信任,但仍然還會懷疑他,可見我們內心是最難確定穩定的。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啊!”

所謂知人難,相知相惜更難。逢事必從上下、左右、前後各個角度來認識辨知,我們主觀的瞭解觀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單一角度判斷,是不能達到全方位的觀照的!

當你要對一個人下結論的時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纔是事實嗎?還是你只從一個面,一個點,去觀察一個人呢?

大多數的人根本不瞭解對方的立場與困難的時候,就已經給了對方下評語了,更何況是在有利益衝突下的場合。

現今的人們擁有高學歷高知識,卻往往過度仰賴高知識,而忘了讓自己在智慧上成長。

很多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要客觀地跳出成見,纔有機會接近真相。

連孔聖人也會對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況我們呢?

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因爲“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對他人產生了某種印象,從而爲他人打上某種“標籤”呢?

孔聖人可以當下就用智慧,輕易瞭解真相,消除誤會,可是我們呢?

有多少人,因爲自己的“親眼所見”,尤其是親密關係裏,從此耿耿於懷,甚至懷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實是自己“看錯了”。

兩個人交流時,其實是六個人在交流:你以爲的你,你以爲的他,真正的你;他以爲的他,他以爲的你,真正的他。

你想,這裏邊會有多少誤會,會有多少誤解?

你總在和“你以爲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嗎?

你是否又覺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的內心的需要是什麼?對方的需要又是什麼呢?

你曾經多少次誤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孔子的小故事 篇22

魯國有父子兩人打官司,季康子說:“殺掉他們。”

孔子說:“不可殺。民衆不知道兒子狀告父親不是好事,已經很久很久了,這是上級官員的過錯啊。如果上級官員有道義,那麼這樣的人也就不會有了。”

季康子說:“治理百姓以孝道爲本,現在殺掉一人而懲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嗎?”

孔子說:“不先用孝道來教化就採用殺戮的方式,這是暴虐地殺害無辜。三軍打了敗仗,不可因此而殺掉軍兵;訴訟之事處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罰進行懲罰。上級官員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從善政,那麼,百姓就會順風而從。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順從善道,然後再設置刑罰來加以懲治,那麼,百姓就能知罪了。幾尺高的牆,百姓不能越過;幾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兒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頂。這是因爲循序漸進。如今的情況是,仁義已經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會不違背仁義呢?《詩經》中說:‘使民不會迷心性。’當初,君子引導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嚴暴戾之法,設置了刑罰卻可以不使用。”

於是,狀告父親的兒子聽說了此話之後,就請求放棄狀告了。

孔子的小故事 篇23

在孔子被圍困於陳蔡之地時,太公任去看望他。太公任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的用心是裝扮得很有才幹以便驚嚇普通的人,注重修養以便彰明別人的濁穢,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舉着太陽和月亮走路,所以總不能免除災禍。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不求聞名於世,你爲什麼偏偏喜好名聲呢?”

孔子聽後內心受到極大震憾,於是辭別朋友故交,離開衆多弟子,逃到山澤曠野,穿獸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樹和慄樹的果子。曾達到進入羣獸不亂羣的地步。這次經歷可謂是孔子的“壯舉”。因爲在此之前,孔子認爲君子是恥於與禽獸爲伍的。但爲了能夠得道,也不得不有病亂投醫,棄禮歸野,在與自然的交合中感受自然之性。

孔子的小故事 篇24

孔子請教桑雽“我屢遭非難,親朋故交越發疏遠,弟子更加離散,這是爲什麼?”。桑雽給他講了一個假國人逃亡的故事:“假國人林回逃難時,拋棄價值千金的寶璧,只揹着自己的嬰兒逃跑。有的人問他:‘是因爲他的價值嗎?嬰兒的價值顯然比寶璧小;是因爲重量的原因嗎?嬰兒的負擔又比寶璧重。拋棄價值千金的寶璧而揹着嬰兒跑,這是爲什麼呢?’林回回答說:‘那是因爲利益的性質不同。’寶璧是身外之物,迫於戰亂災害時,只能拋棄;因爲嬰兒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必須倍加保護。林回的觀點:互相保護是親情的天性,不會因爲任何災難禍害而互相拋棄。親情貴於金錢。”

然後又說:“君子的交誼淡如清水,小人的交情甘如甜酒。然而君子淡泊卻心地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大凡無血緣關係而爲利益結合的,遇到災難時就會瓦解離散。”

孔子聽後突然醒悟,說到:“我會由衷地聽取你的指教!”於是慢慢地離去又悠閒地走了回來,終止了學業,丟棄了書簡,弟子沒有一個侍學於前。但這個求道舉動也只是做了個樣子而已。這其實也是孔子的老毛病,從孔子多次問道於老子也可以看出,雖然表面上顯得很虔誠,對老子的思想很祟拜,但骨子裏卻還是不以爲然。

孔子的小故事 篇25

孔子不明白爲何沒一個國君採納他的主張,於是請教老子。老子對他說:你應慶幸沒遇上治世之君,否則你就有去無回了。你所推行的東西都是別人留下的陳舊遺蹟,好比別人留下的腳印。你拿腳印當腳,脫離了本原啊!孔子聽後,回家閉門三月不出。後來他跟老子說:我終於醒悟了。不能跟上社會的變化,又怎能教化他人呢!

老子聽後說:“好。孔丘得道了!”其實對於孔子的“全盤周化”思想,衛國的師金也給予了嚴厲批評,說孔子是“在陸地上行船,絕對行不通,只能徒勞無功,並且自身也難免遭受禍殃。”孔子雖然也深知做事應該順應時代變化,但他只是認爲這種變化無非是對禮樂進行必要的修正,而沒有認識到應該從根本上破除這些精神枷鎖。雖然這次閉門苦思了三月,好像覺得自己已經得道,其實離道甚遠矣。

孔子的小故事 篇26

孔子義利之辯的故事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爲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 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 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爲。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 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孔子的小故事 篇27

孔子學琴的故事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 師襄學鼓琴。曲名是《 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孔子相師的故事

《 史記》記載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裏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爲什麼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爲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爲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爲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以後《史》、《志》有關章節都有記載。據《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後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

孔子的小故事 篇28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

孔子一直是後世人景仰的對象,他常常被後人供奉於廟堂之上,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是聖人 ,是高呼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一生摯友;是”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的鶴髮老者;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遜學者。他是平 凡人,又是如此偉大。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系宋國貴 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孫,畏懼宋大夫華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魯國。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紇,樑紇爲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紇 於顏氏女野合生孔子。”作爲儒家學說的創始人,身處亂世卻能夠堅持踐行自己的主張,孔子的精神和勇氣實在是令人佩服。古來聖賢皆寂寞,他 們異於常人之處就是要承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孤寂和苦悶,就算千夫所指,就算窮途末路,也要堅持把“仁”推行到底。

孔子生於禮崩樂壞的年代,他爲了讓更多的窮人孩子能夠讀書,在年輕的時候建立了第一所私學,廣招學徒,一時之間竟也譽滿鄉里,成爲德高望 重的萬世之師。春秋戰國時期,國家間戰亂連連國家尚且不能自保,人民自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存的第一條件是食物,糧食對於戰亂中的人民 是極其珍貴的,連飯都吃不起何談國家政治。因此,肉對孔子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孔子受學生,學費就是“束脩”,也就是肉乾。要知 道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春秋戰國,能吃到粗茶淡飯已經很不錯了,能吃到魚、肉更是難上加難。既然如此,又是什麼原因讓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

據《論語》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齊國,聽到舜的音樂“韶” ,三月不知肉味。這裏並不是說,孔子失去了味覺和嗅覺 ,更不是他三個月不知道肉放在哪裏,找不到肉吃,以致不知道肉的味道。而是說孔子他聽到舜的這首音樂以後,他的思想就定在無邪這個境界, 他在這個境界定了多久呢?三個月。整個身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韶樂所帶來的愉悅和回味所佔據縈繞,他可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聯翩, 也可能就是發呆,什麼想不起來,但身心是舒坦的、寧靜的、甜美的,感到極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所以當時的齊國人 都非常敬佩孔子,有如此之高的音樂修養,後人常用“盡善盡美”和“三月不知肉味”來評論孔子向萇弘請教和癡迷於韶樂的這段佳話。

《戰國策》中甘羅一句項橐“七歲爲孔子師”,語焉不詳,爲後世人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間。據說他和孔子之間發生了“車讓城”與“城讓車”之辯 、“落鋤之數”與“落蹄之數”之辯、“沉浮”之辯,都以孔子失敗告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項橐(前494—482)是春秋時莒國人。現在的山東省日照市,據說就是項橐的家鄉。關於項橐的身世,一般有兩種說法。據說項氏家族的老祖宗叫 姬叔度,其封地在項。姬叔度後代項超生項橐等兒子,這是富家子弟出身的項橐。還有一個說法,父親和母親魏氏都是普通農民,他的母親在上山 砍柴的路上生下了他。不管哪種說法都不能確定項橐的身世,他的一切又歸於一個謎。他與孔子“車讓城”與“城讓車”之辯、“落鋤之數”與“ 落蹄之數”之辯、“沉浮”之辯,到最後都變成了一個傳說,關於他的事蹟又成爲了一個千古之謎。

遺憾的是,天資聰穎的項橐12歲便夭折,有人說他是被孔子的學生所殺,也有人說是被諸侯所殺,他的人連同他的事蹟都消逝在歷史的長河裏,給 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猜疑。

孔子的小故事 篇29

孔子爲什麼被稱爲孔老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吟誦起《論語》我們似乎依稀能看到,在三月春風中,一位老師帶領着 一羣學生換上春服,沐浴、歡歌、遠眺,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春遊活動,我們似乎也從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詩的馥郁。

這個春遊的發起者是這羣學生的老師,他的名字叫孔子。讓中華民族在幾千年來刻進了國人骨子裏的名字,這個不起眼的人,創立的儒家學說在後 世成爲萬世吟誦的經典,甚至對其他民族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系宋國貴 族。其祖上是孔防叔,宋襄公八世孫,畏懼宋大夫華督的逼迫,而奔波到了魯國。防叔生伯夏,佰夏生叔梁紇,樑紇爲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紇 於顏氏女野合生孔子。”於是,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在魯國陬邑的一個小城鎮,一家人爲新生命的到來而興奮不已。那麼孔子,叫孔丘叫仲尼,爲 什麼又要叫他孔老二呢?

孔子父親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爲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爲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 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爲孟皮,卻腳有殘疾。渴望生個兒子的孔紇,他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孔子世家》中說“( 叔樑)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在《史記正義》解釋爲:紇娶顏氏女徵在時,年逾六十四,不合禮法(周禮),故曰野合。傳說在孔子 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着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爲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 丁,即爲孔子。

孔子的小故事 篇30

孔子出名的弟子

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徵在移居闕里,並受其教。15歲立志於學,希望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相傳孔子曾經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 。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自十五歲有志於學至此時已逾15年,孔子經過努力在社會上已站住腳,故云“三十而立”。博學多才,成爲當地 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里收徒授業,教學子以“仁義”。凡帶上一點“束脩”的,都收爲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 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相傳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其中最著名的還是孔門十哲:子淵、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 、子游、子夏。《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 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顏回(前521——前490)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以德行見稱,顏回從小就勤奮好學,篤信孔子學說,並“聞一知十”,領會深刻,能夠將孔子的 學說,活學活用。顏回是個很低調的學生,他爲人謙遜,才氣不外露,最開始還讓孔子認爲顏回是個不聰明的學生,但他堅定踐行孔子的學說,理 解深刻,成爲了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屢稱他品格高尚,說 他“三月不違仁”,“不遷怒,不貳過”。

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有,通稱冉有。擅長在政治上摸爬滾打,多才多藝。因爲冉求自身出自於商人之家,長於計算,曾經季 氏宰臣,幫助季氏進行田賦改革,聚斂財富,被老師孔子嚴厲批評過。前487年曾率左師抵抗入侵的齊國軍隊,並且身先士卒,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漢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 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爲“瑚璉之器”。子貢是個政商界的人才,曾任魯國、衛國之相,在曹國、魯國之間經商,“君子愛 財,取之有道”子貢因經商有道,而成爲孔子孔子衆學生中的首富。《論語》裏記載他言行的語錄有很多,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也很高,被稱爲儒商鼻祖。

孔子的小故事 篇31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纔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纔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孔子的小故事 篇32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爲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着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賭,找到了孔子。

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裏卻想不通。他認爲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

孔子的小故事 篇33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衛國從政期間,曾經對一個人用個砍斷腳的刖(yue)刑。

衛國君臣發生動亂的時候,子羔要逃走,來到城門,發現城門已經關閉了。守門的人就是那個曾經被子羔砍斷腳的那個人。

那人說:“在那邊城牆上有個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從缺口過去。”

那人說:“另外那一邊有個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鑽洞逃走。”

那人說:“這裏有一間房子可以躲避。”

於是,子羔進入了那座房子。追兵過去之後,子羔要離開,對那個受刑的人說:“我不能損害國君制訂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斷了您的腳。我現在逃難,這是您報仇報怨的好時候,您爲什麼還會幫助我逃避災難呢?”

那人說:“砍斷我的腳,本來就是因爲我犯了罪,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當初您審判臣的時候,一開始先根據法律尋找減輕臣刑罰的方法,是想要讓臣免於法律的懲罰,這是臣很明白的;在審判完了定罪的時候,要確定刑罰了,您很莊重傷感,都可以從表情上顯現出來,這個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爲私情而要對臣,只是因爲有天生的仁人之心,纔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做。這是臣要使您逃避災難的原因。”

孔子聽說之後說:“善於做官吏的人,盡力樹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於做官的人,總是會多構成怨敵。用公正之心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說子羔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