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帝王故事 > 漢文帝廢除肉刑的故事大綱

漢文帝廢除肉刑的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漢文帝是怎麼廢除肉刑的呢?其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漢文帝廢除肉刑的故事

淳于意是西漢初年諸侯國齊國的著名醫生。他年輕時喜鑽研醫術,拜當時著名醫學家公孫光爲師,學習古典醫籍和治病經驗。高後八年時(公元前180年),公孫光又將淳于意推薦給臨淄的另一位醫學家公乘陽慶。當時,公乘陽慶已年過60歲,便收下淳于意爲徒,讓淳于意將過去所學的醫方全部丟棄,然後將自己珍藏的《黃帝》、《扁鵲脈書》以及《藥物方劑》等書傳給他。

三年後,淳于意出師四處行醫,足跡遍及山東各地。

齊文王一直患有肥胖病,所以經常出現氣喘、頭痛、目不明、懶於行動等症狀。淳于意聽說後,認爲文王是形氣俱實,應當調節飲食,運動筋骨肌肉,開闊情懷,疏通血脈,以瀉有餘。可是,當時卻有一位庸醫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了。同時,趙王、膠西王、濟南王等,也都曾請淳于意爲其治病而未成。於是,王公貴族便誣陷淳于意“不爲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官府聽信誣告後,就把淳于意傳到長安受刑。

當時的刑法十分殘酷,老百姓犯了罪,重的要判死刑,輕的也要受到割鼻、砍腳等肉刑。受肉刑的人也因此成了殘廢,苦不堪言。尤其是蒙受冤屈的人,要帶着肉刑留下的標誌,永世無法昭雪。

淳于意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臨被押走時,他感慨地說:“家中沒有男丁,身受意外之災,五個女兒,誰也救不了我!”

較大的四個女兒只知道哭哭啼啼,無法爲父親解憂排難。只有最小的女兒緹縈,雖然當時還不滿10歲,但卻挺身而出,激動地說:“父親,你不要看不起女兒,我一定想法子免除你的刑罰。”於是,她不顧幾個姐姐的勸阻,陪同父親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前往京城。

淳于意被關進大牢後,獄卒不準緹縈探監。於是,她就想直接面見皇帝,訴說父親冤情,但又屢次被宮廷衛兵攔住。緹縈便決定以文代言,上書漢文帝。

她在文中訴說道:“我叫緹縈,是太倉令淳于意的小女兒。我父親做官的時候,齊地的人都說他是個清官。這回他犯了罪,被判處肉刑,我不但爲父親難過,也爲所有受到肉刑的人感到傷心。一個人被砍去腳,就成了殘廢;被割去了鼻子,就不能再安上去。以後就是再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我情願被官府沒收爲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緹縈的信寫得雖然很稚嫩,但卻情真意切,鞭辟入裏。

漢文帝日理萬機,當然不會重視緹縈的書信。但緹縈寫信的事卻很快在朝野中傳開了,漢文帝也有所耳聞。他覺得這個小姑娘很勇敢,事情也很新鮮,於是就命人將信取來觀看,看後他也被深深感動了。漢文帝十分同情這個小姑娘,又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們,對大臣說:“犯了罪該受罰,這是沒有話說的。可是受了罰,也該讓他重新做人才是。現在懲辦一個犯人,在他臉上刺字或者毀壞他的肢體,這樣的刑罰怎麼能勸人爲善呢?你們商量一個代替肉刑的辦法吧!”

大臣們一商議,就擬定了一個辦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來判砍去腳的,改爲打500板子;原來判割鼻子的,改爲打300板子。漢文帝覺得這樣可行,於是就正式下令廢除肉刑。這樣,緹縈不僅救了自己的父親,還爲天下人免除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