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宋史 > 《宋史》卷四百六十二 列傳第二百二十一

《宋史》卷四百六十二 列傳第二百二十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方技下

《宋史》卷四百六十二 列傳第二百二十一

  ○賀蘭棲真 柴通玄 甄棲真 楚衍 僧志言 僧懷丙 許希 龐安時 錢乙 僧智緣 郭天信 魏漢津 王老志 王仔昔 林靈素 皇甫坦 王克明 莎衣道人 孫守榮

賀蘭棲真,不知何許人。爲道士,自言百歲。善服氣,不憚寒暑,往往不食。或時縱酒,遊市廛間,能啖肉至數斤。始居嵩山紫虛觀,後徙濟源奉仙觀,張齊賢與之善。景德二年,詔曰:"師棲身巖壑,抗志煙霞,觀心衆妙之門,脫屣浮雲之外。朕奉希夷而爲教,法清靜以臨民,思得有道之人,訪以無爲之理。久懷上士,欲覿真風,爰命使車,往申禮聘。師其暫別林谷,來儀闕庭,必副招延,無憚登涉。今遣入內內品李懷贇召師赴闕。"既至,真宗作二韻詩賜之,號宗玄大師,賚以紫服、白金、茶、帛、香、藥,特蠲觀之田租,度其侍者。未幾,求還舊居。大中祥符三年卒,時大雪,經三日,頂猶熱,人多異之。

紫通玄,字又玄,陝州閿鄉人。爲道士於承天觀。年百餘歲,善辟穀長嘯,唯飲酒。言唐末事,歷歷可聽。太宗召至闕下,懇求歸本觀。真宗即位,屢來京師。召對,語無文飾,多以修身慎行爲說。祀汾陰,召至行在,命坐,問以無爲之要。所居觀即唐軒遊宮,有明皇詩石及所書《道德經》二碑。上作二韻詩賜之,並賚以茶、藥、束帛。詔爲修道院,蠲其田租,度弟子二人。明年春,通玄作遺表,自稱羅山太一洞主,遣弟子張守元、李守一詣闕,以龜鶴爲獻;又召官僚士庶言生死之要。夜分,盥濯,然香庭中,望闕而坐,遲明卒。

時又召河中草澤劉巽、華山隱士鄭隱、敷水隱士李寧。巽年七十餘,以經傳講授,躬耕自給。授大理評事致仕,賜綠袍、笏、銀帶。隱以經術爲業,遇道士傳辟穀煉氣之法,修習頗驗,居華山王刁巖逾二十年,冬夏裳衣皮裘。寧精於藥術,老而不衰,常以藥施人,人以金帛爲報,輒拒之。景德中,萬安太后不豫,驛召寧赴闕,未至而後崩。大中祥符四年,賜號正晦先生。上並作詩爲賜,加以茶、藥、繒帛。獨隱辭賜物不受。

甄棲真,字道淵,單州單父人。博涉經傳,長於詩賦。一應進士舉,不中第,嘆曰:"勞神敝精,以追虛名,無益也。"遂棄其業,讀道家書以自樂。初訪道於牢山華蓋先生,久之出遊京師,因入建隆觀爲道士。周曆四方。以藥術濟人,不取其報。祥符中,寓居晉州,性和靜無所好惡,晉人愛之。以爲紫極宮主。

年七十有五,遇人,或以爲許元陽,語之曰:"汝風神秀異,有如李筌。雖老矣,尚可仙也。"因授煉形養元之訣,且曰:"得道如反掌,第行之惟艱,汝勉之。"棲真行之二三年,漸反童顏,攀高攝危,輕若飛舉。乾興元年秋,謂其徒曰:"此歲之暮,吾當逝矣。"即宮西北隅自甃殯室。室成,不食一月,與平居所知敘別,以十二月二日衣紙衣臥磚塌卒。人未之奇也。及歲久,形如生,衆始驚,傳以爲尸解。

棲真自號神光子,與隱人海蟾子者以詩往還。論養生祕術,目曰《還金篇》,凡兩卷。

楚衍,開封阼城人。少通四聲字母,里人柳曜師事衍,裏中以先生目之。衍於《九章》、《緝古》、《綴術》、《海島》諸算經尤得其妙。明相法及《聿斯經》,善推步、陰陽、星曆之數,間語休咎無不中。自陳試《宣明歷》,補司天監學生,遷保章正。天聖初,造新曆,衆推衍明歷數,授靈臺郎,與掌歷官宋行古等九人制崇天曆。進司天監丞,入隸翰林天文。皇祐中,同造《司辰星漏歷》十二卷。久之,與周琮同管勾司天監。卒,無子,有女亦善算術。

僧志言,自言姓許,壽春人。落髮東京景德寺七俱胝院,事清璲。初,〈王遂〉誦經勤苦,志言忽造璲,跪前願爲弟子。璲見其相貌奇古,直視不瞬,心異之,爲授具戒。然動止軒昂,語笑無度,多行市裏,褰裳疾趨,舉指書空,佇立良久;時從屠酤遊,飲啖無所擇。衆以爲狂,璲獨曰:"此異人也。"

人有欲爲齋施,輒先知其至,不俟款門,指名取供。溫州人林仲方自其家以摩衲來獻,舟始及岸,遽來取去。仁宗每延入禁中,徑登坐結趺,飯畢遽出,未嘗揖也。王公士庶召即赴,然莫與交一言者。或陰卜休咎,書紙揮翰甚疾,字體遒壯,初不可曉,其後多驗。仁宗春秋漸高,嗣未立,默遣內侍至言所。言所書有"十三郎"字,人莫測何謂。後英宗以濮王第十三子入繼,衆始悟。大宗正守節請書,言不顧,迫之,得"潤州"字。未幾,守節薨,贈丹陽郡王。見寺童義懷,撫其背曰:"德山、臨濟。"懷既落髮,住天衣,說法,大爲學者所宗,其前知多類此。

普淨院施浴,夜漏初盡,門扉未啓,方迎佛而浴室有人聲,往視,則言在焉。有具齋薦鱠者,並食之,臨流而吐,化爲小鮮,羣泳而去。海客遇風且沒,見僧操緪引舶而濟。客至都下遇言,忽謂之曰:"非我,汝奈何?"客記其貌,真引舟者也。與曹州士趙棠善,後棠棄官隱居番禺。人傳棠與言數以偈頌相寄,萬里間輒數日而達。棠死,亦盛夏身不壞。

言將死,作頌,不可曉。已而曰:"我從古始成就,逃多國土,今南國矣。"仁宗遣內侍以真身塑像置寺中,榜曰顯化禪師。其後善厚者禮之,見額上熒然有光,就視之,得舍利。

僧懷丙,真定人。巧思出天性,非學所能至也。真定構木爲浮圖十三級,勢尤孤絕。既久而中級大柱壞,欲西北傾,他匠莫能爲。懷丙度短長,別作柱,命衆工維而上。已而卻衆工,以一介自從,閉戶良久,易柱下,不聞斧鑿聲。

趙州洨河鑿石爲橋,熔鐵貫其中。自唐以來相傳數百年,大水不能壞。歲久,鄉民多盜鑿鐵,橋遂欹倒,計千夫不能正。懷丙不役衆工,以術正之,使復故。河中府浮樑用鐵牛八維之,一牛且數萬斤。後水暴漲絕樑,牽牛沒於河,募能出之者。懷丙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大木爲權衡狀鉤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轉運使張燾以聞,賜紫衣。尋卒。

許希,開封人。以醫爲業,補翰林醫學。景祐元年,仁宗不豫,侍醫數進藥,不效,人心憂恐。冀國大長公主薦希,希診曰:"針心下包絡之間,可亟愈。"左右爭以爲不可,諸黃門祈以身試,試之,無所害。遂以針進,而帝疾愈。命爲翰林醫官,賜緋衣、銀魚及器幣。希拜謝已,又西向拜,帝問其故,對曰:"扁鵲,臣師也。今者非臣之功,殆臣師之賜,安敢忘師乎?"乃請以所得金興扁鵲廟。帝爲築廟於城西隅,封靈應侯。其後廟益完,學醫者歸趨之,因立太醫局於其旁。

希至殿中省尚藥奉御,卒。著《神應針經要訣》行於世。錄其子宗道至內殿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