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史記 > 《清史稿》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

《清史稿》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時憲三

《清史稿》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

康熙甲子元法上上卷述立法之原,中卷志七政恆星之順軌,下卷志諸曜相距之數。

日躔立法之原:

一,求南北真線以正面位。用方案極平,作圜數層,植表於圜心取日影。識表末影切圜上者,視左右兩點同在一圜聯爲直線,即正東西;取東西線正中向圜心作垂線,即正南北。於京師以羅針較之,偏東四度餘。乾隆十七年改爲二度三十分。

一,測北極高度以定天體。於冬至前後,用儀器測勾陳大星出地之度,酉時此星在北極之上,候其漸轉而高,至不復高而止。卯時此星在北極之下,候其漸轉而低,至不復低而止。以最高最低之度折中取之,爲北極高度。恆星無地半徑差,勾陳距地又高,蒙氣差亦微,其數確準。以此測得申昜春園北極高三十九度五十九分三十秒。

一,求地半徑差以驗地心實高、地面視高之不同。康熙五十四年五月甲子午正,在申昜春園測得太陽高七十三度一十六分零二十三微,同時於廣東廣州府測得太陽高九十度零六分二十一秒四十八微。申昜春園赤道距天頂三十九度五十九分三十秒,廣州府赤道距天頂二十三度十分,偏西三度三十三分。時夏至後八日,日躔最高,用平三角形推得地半徑與太陽距地心比例,如一與一千一百六十二。又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丙申午正,在申昜春園測得太陽高五十三度零三分三十八秒一十微,同時於廣東廣州府測得太陽高六十九度五十四分零八秒三十六微。時春分後八日,日躔中距,推得地半徑與太陽距地心比例,如一與一千一百四十二。乃以太陽最高與本天半徑比例數一0一七九二0八與地半徑比例數一一六二之比,爲太陽最卑與本天半徑比例數九八二0七九二與地半徑比例之比,得一千一百二十一。既得三限距地心之遠,用平三角形逐度皆推得地半徑差。

一,求黃赤距緯以正黃道。康熙五十三年,於申昜春園累測夏至午正太陽高度,得視高七十三度二十九分十餘秒。加地半徑差五十秒,得實高七十三度三十分。減去本地赤道高五十度零三十秒,餘二十三度二十九分三十秒,爲黃赤大距。用弧三角形逐度皆推得距緯。

一,求清蒙氣差以驗地中游氣映小爲大、升卑爲高之數。明萬曆間,西人第谷於其國北極出地五十五度有奇,測得地平上最大差三十四分。自地平以上,其差漸少,至四十五度,其差五秒,更高無差。其測算之法,如太陽視高十度三十四分四十二秒,距正午八十三度,於時日躔降婁宮三度三十六分,距赤道北一度二十六分。北極距天頂五十度零三十秒,用距正午、距赤道北、北極距天頂三度,作弧三角形,求得太陽實高十度二十七分五十三秒。與視高相減,又加地半徑差二分五十七秒,得九分四十六秒,爲地平上十度三十五分之蒙氣差。本法仍之。

一,測歲實以定平行。康熙五十四年二月癸未午正,於申昜春園測得太陽高五十度零三十二秒三十五微,加地半徑差一分五十六秒零五微,得實高五十度零二分二十八秒四十微。此所加地半徑差,仍新法算書舊數加之,其實地半徑與太陽距地心比例,高、卑、中距三限,次年始定,覆推無異,故不改也。至求地半徑差,取春分及夏至後八日,亦仍舊算。其實最高之限,累日測得,不在預定。夏至中距之限既未定,歲實亦轉由最卑而得其準。最高最卑之比例,則在交食也。其廣州府偏西度,蓋先測月食時刻得之。與赤道高五十度零三十秒相減,餘一分五十八秒四十微,爲太陽在赤道北之緯度。知春分時在午正前,以此緯度及黃赤大距作弧三角形,推得黃道度四分五十七秒四十三微,爲太陽過春分經度。次日午正,複測得緯度,推得太陽過春分一度零四分零六秒零三微,兩過春分度相減餘爲一日之行五十九分零八秒二十微,比例得本日春分在巳初三刻十四分十秒四十八微。又康熙五十五年二月戊子午正,於申昜春園測得太陽高四十九度五十四分四十九秒五十一微,依法求之,得本日春分在申初三刻二分五十五秒四十八微。總計兩春分相距三百六十五日五時三刻三分四十五秒,爲歲實;爲法,除天周,得每日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