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史記 > 《清史稿》卷二十八·志三

《清史稿》卷二十八·志三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天文三

《清史稿》卷二十八·志三

日月五星恆星黃赤道十二次值宿昏旦中星

日月五星自古言天之精者,知日月五星爲渾象而已。近代西人制大遠鏡,測得諸曜形體及附近小星暈氣各種,古今不同,就其著者錄焉。

日之面有小黑形,常運行二十八日滿一週。月之面以日光正照顯明景,偏照顯黑景。其面有凹凸,故雖全明之中,亦有淡黑雜景。

土星之體,彷彿卵形,舊測謂旁有兩耳,今測近於赤道星面相逼甚窄,於遠赤道所宕甚寬。旁有排定小星五點,最近第一星,約行二日弱。第二星行三日弱。第三星行四日半強。第四星略大,行十六日。第五星行八十日。俱旋行土星一週。

木星之面,常有平行暗景,外有小星四點。第一星行一日七十三刻。第二星行三日五十三刻。第三星略大,行七日十六刻。第四星行十六日七十二刻。俱旋行木星一週。

火星之面,內有無定黑景。金、水星俱借日爲光,合朔弦望如月。

恆星曆象考成雲“恆星之名,見於春秋,而四仲中星及鬥、牽牛、織女、參、昴、箕、畢、大火、農祥、龍尾、鳥帑、元駟、元黿之屬,散見於尚書、易、詩、左傳、國語。至周禮春官馮相氏掌二十八星之位,而禮記月令、大戴禮夏小正稍具諸星見伏之節。蓋古者敬天勤民,因時出政,皆以星爲紀。秦炬之後,羲和舊術,無復可稽,其傳者惟《史記·天官書》,而所載簡略。後漢張衡雲: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爲星二千五百,而其書不傳。至三國時,太史令陳卓始列巫咸、甘、石三家所著星圖,總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隋丹元子作步天歌,敘三垣二十八宿,共一千四百六十七星,爲觀象之津樑,然尚未有各星經緯度數。自唐、宋而後,諸家以儀象考測,始有各星入宿去極度分,視古加密。

“新法算書恆星圖表,共星一千二百六十六,分爲六等:第一等星一十七,第二等星五十七,第三等星一百八十五,第四等星三百八十九,第五等星三百二十三,第六等星二百九十五,外無名不入等者四百五十九。康熙壬子年欽天監新修儀象志,恆星亦分六等,而其數微異。第一等星一十六,第二等星六十八,第三等星二百零八,第四等星五百一十二,第五等星三百四十二,第六等星七百三十二,共計一千八百七十八。蓋觀星者以目之所能辨,因其相近,聯綴成象而命之名。其微茫昏暗者,多不可考。故各家星官之數,多少不能畫一。然列宿及諸大星,則古今中西如一轍也”

又云“恆星行即古歲差也,古法俱謂恆星不動,而黃道西移。今謂黃道不動,而恆星東行。蓋使恆星不動而黃道西移,則恆星之黃道經緯度宜每歲不同,而赤道經緯度宜終古不變。今測恆星之黃道經度,每歲東行,而緯度不變。至於赤道經度,則逐歲不同,而緯度尤甚。自星紀至鶉首六宮之星,在赤道南者,緯度古多而今漸少,在赤道北者反是。自鶉首至星紀六宮之星,在赤道南者,緯度古少而今漸多,在赤道北者反是。凡距赤道二十三度半以內之星,在赤道北者,可以過赤道南,在赤道南者,亦可以過赤道北,則恆星循黃道東行,而非黃道之西移明矣。新法算書載西人第谷以前,或雲恆星百年而東行一度,或雲七十餘年而東行一度,或雲六十餘年而東行一度,隨時修改,訖無定數,與古人屢改歲差相同。迨至第谷,方定恆星每歲東行五十一秒,約七十年有餘而行一度,而元郭守敬所定歲差之數亦爲近之。至今一百四十餘年,驗之於天,雖無差忒,但星行微渺,必歷多年,其差乃見。然則第谷所定之數,亦未可泥爲定率,惟隨時測驗,依天行以推其數可也”

儀象考成雲“康熙十三年,監臣南懷仁修儀象志,星名與古同者,總二百五十九座,一千一百二十九星,比步天歌少二十四座,三百三十五星。又於有名常數之外,增五百九十七星。又多近南極星二十三座,一百五十星。近年以來,累加測驗,星官度數,儀象志尚多未合。又星之次第多不序順,亦宜釐正。於是逐星測量,推其度數,觀其形象,序其次第,著之於圖。計三垣二十八宿,星名與古同者,總二百七十七座,一千三百一十九星,比儀象志多十八座,一百九十星,與步天歌爲近。其尤與古合者,二十八宿次舍,自古皆觜宿在前,參宿在後,其以何星作距,古無明文。唐書雲:古以參右肩爲距,失之太遠。文獻通考載宋兩朝天文志雲:觜三星,距西南星。參十星,距中星西一星。西法,觜宿距中上星,參宿亦距中西一星。今按觜宿中上星在西南星前僅六分餘,而西南星小,中上星大,則以中上星作距可也。若參宿以中西一星作距星,則觜宿之黃道度已在參宿後一度餘,即赤道度亦在參宿後三十一分餘。今依次順序,以參宿中三星之東一星作距星,則觜宿黃道度恆在參前一度弱,與觜前參後之序合。其餘諸座之星,皆以次順序,無凌躐顛倒之弊。又於有名常數之外,增一千六百一十四星。近某座者即名某座增星,依次分注方位,以備稽考。其近南極星二十三座,一百五十星,中國所不見,仍依西測之舊。共計恆星三百座,三千八十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