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史》卷三十五 志第五大綱 ◎兵衛志中○御帳親軍漢武帝多行幸之事,置期門、佽飛、羽林之目,天子始有親軍。唐太宗加親、勳、翊、千牛之衛,布腹心之地,防衛密矣。遼太祖宗室盛強,分迭剌部爲二,宮衛內虛,經營四方,未遑鳩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際,摘蕃漢精銳......

  • 《遼史》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聖宗二四年春正月甲戌,觀漁土河。林牙耶律謀魯姑、彰德軍節度使蕭闥覽上東征俘獲,賜詔獎諭。丙子,樞密使耶律斜軫、林牙勤德等上討女直所獲生口十餘萬、馬二十餘萬及諸物。己卯,朝皇太后。決滯訟。壬午,樞密使斜軫、林牙勤......

  • 《遼史》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下四年春正月丙申,射虎東山。二月丙寅,修遼陽故城,以漢民、渤海戶實之,改爲東平郡,置防禦使。夏五月庚辰,至自東平郡。秋八月丁酉,謁孔子廟,命皇后、皇太子分謁寺觀。九月,徵烏古部,道聞皇太后不豫,一日馳六百里還侍,太后病間......

  • 《遼史》卷五十 志第十九大綱 ◎禮志二○兇儀喪葬儀:聖宗崩,興宗哭臨於菆塗殿。大行之夕四鼓終,皇帝率羣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門,就轀輬車,藉以素裀。巫者袚除之。詰旦,發引,至祭,凡五致奠。太巫祈禳。皇族、外戚、大臣、諸京官以次致祭。乃以衣、......

  • 《遼史》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興宗三十六年春正月己卯,如混同江。二月庚申,如魚兒濼。辛酉,禁羣臣遇宴樂奏請私事。詔世選之官,從各部耆舊擇材能者用之。三月丁亥,如黑水濼。癸巳,遣使審決雙州囚。壬寅,大雪。夏四月乙巳朔,皇太后不豫,上馳往視疾。丙午,皇太......

  • 《遼史》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聖宗七七年春正月甲辰,如達離山。二月乙丑朔,拜日,如渾河。三月辛丑,命東北越裏篤、剖阿里、奧裏米、蒲奴裏、鐵驪等五部歲貢貂皮六萬五千,馬三百。丙午,烏古部節度使蕭普達討叛命敵烈,滅之。夏四月,拜日。丙寅,振川、饒二州飢......

  • 《遼史》卷二十八 本紀第二十八大綱 天祚皇帝二五年春正月,下詔親征,遣僧家奴持書約和,斥阿骨打名。阿骨打遣賽剌復書:若歸叛人阿疏,遷黃龍府於別地,然後議之。都統耶律斡裏朵等與女直兵戰於達魯古城,敗績。二月,饒州渤海古欲等反,自稱大王。三月,以蕭謝佛留等討之......

  • 《遼史》卷三十二 志第二大綱 ◎營衛志中○行營《周官》土圭之法:日東,景夕多風;日北,景長多寒。天地之間,風氣異宜,人生其間,各適其便。王者因三才而節制之。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漁以食,皮毛......

  • 《遼史》卷一百 列傳第三十範例 耶律棠古蕭得裏底蕭酬斡耶律章奴耶律術者耶律棠古,字蒲速宛,六院郎君葛剌之後。大康中,補本班郎君,累遷至大將軍。性坦率,好別白黑,人有不善,必盡言無隱,時號強棠古。在朝數論宰相得失,由是久不得調,後出爲西北戍長。乾統三年,蕭......

  • 《遼史》卷一百二 列傳第三十二大綱 蕭奉先李處溫張琳耶律餘睹蕭奉先,天祚元妃之兄弟也。外寬內忌。因元妃爲上眷倚,累官樞密使,封蘭陵郡王。天慶二年,上幸混同江釣魚。故事,生女直酋長在千里內者皆朝行在。適頭魚宴,上使諸酋次第歌舞爲樂,至阿骨打,但端立直視,辭......

  • 《遼史》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聖宗三五年春正月乙丑,破束城縣,縱兵大掠。丁卯,次文安,遣人諭降,不聽,遂擊破之,盡殺其丁壯,俘其老幼。戊寅,上還南京。己卯,御元和殿,大賚將士。壬辰,如華林、天柱。二月甲午朔,至自天柱。三月癸亥朔,幸長春宮,賞花釣魚,以牡丹遍賜近......

  • 《遼史》卷六 本紀第六 穆宗上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諱璟,小字述律。太宗皇帝長子,母曰靖安皇后蕭氏。會同二年,封壽安王。天祿五年秋九月癸亥,世宗遇害。逆臣察割等伏誅。丁卯,即皇帝位,羣臣上尊號曰天順皇帝,改元應歷。戊辰,如南京。是月,遣劉承訓告哀於......

  • 《遼史》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大綱 道宗二八年春正月癸丑,如鴨子河。二月,駐蹕納葛濼。三月戊申朔,楚王蕭革致仕,進封鄭國王。夏五月,吾獨婉惕隱屯禿葛等乞歲貢馬、駝,許之。六月丙子朔,駐蹕拖古烈。辛丑,以右夷離畢奚馬六爲奚六部大王。是月,御清涼殿放進士王鼎......

  • 《遼史》卷三十一 志第一大綱 ◎營衛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處,熙熙于于,不求不爭。爰自炎帝政衰,蚩尤作亂,始制干戈,以毒天下。軒轅氏作,戮之涿鹿之阿。處則象吻於宮,行則縣旄於纛,以爲天下萬世戒。於是師兵營衛,不得不設矣。冀州以南,歷洪水之變,夏後始......

  • 《遼史》卷八十二 列傳第十二 耶律隆運(德威滌魯制心)耶律勃古哲蕭陽阿武白蕭常哥耶律虎古(磨魯古)耶律隆運,本姓韓,名德讓,西南面招討使匡嗣之子也。統和十九年,賜名德昌;二十二年,賜姓耶律;二十八年,復賜名隆運。重厚有智略,明治體,喜建功立事。侍景宗,以......

  • 《遼史》卷一百五 列傳第三十五 ◎能吏○大公鼎蕭文馬人望耶律鐸魯斡楊遵勖王棠漢以璽書賜二千石,唐疏刺史、縣令於屏,以示獎率,故二史有《循吏》、《良吏》之傳。遼自太祖創業,太宗撫有燕、薊,任賢使能之道,亦略備矣。然惟朝廷參置國官,吏州縣者多遵唐制。......

  • 《遼史》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五年春正月辛巳,党項小斛祿遣人請臨其地。戊子,趨天德,過沙漠,金兵忽至。上徒步出走,近侍進珠帽,卻之,乘張仁貴馬得脫,至天德。己丑,遇雪,無禦寒具,術者以貂裘帽進,途次絕糧,術者進珝與棗;欲憩,術者即跪坐,倚而假寐。術者......

  • 《遼史》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大綱 ◎曆象志下○朔考古者太史掌正歲年以敘事,國史以事系日,以日、月、時系年。時月不正,則敘事不一。故二史合爲一官,頒歷授時,必大一統。遼、漢、周、宋,俱行夏時,各自爲歷。國史閏朔,頗有異同。遼初用《乙未元歷》,本何承天《元......

  • 《遼史》卷五十五 志第二十四 ◎儀衛志一遼太祖奮自朔方,太宗繼志述事,以成其業。於是舉渤海,立敬瑭,破重貴,盡致周、秦、兩漢、隋、唐文物之遺餘而居有之。路車法物以隆等威,金符玉璽以布號令。是以傳至九主二百餘年,豈獨以兵革之利,士馬之強哉!文謂之儀,......

  • 《遼史》卷五十 志第十九 ◎禮志二○兇儀喪葬儀:聖宗崩,興宗哭臨於菆塗殿。大行之夕四鼓終,皇帝率羣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門,就轀輬車,藉以素裀。巫者袚除之。詰旦,發引,至祭,凡五致奠。太巫祈禳。皇族、外戚、大臣、諸京官以次致祭。乃以衣、......

  • 《遼史》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耶律斡特剌孩裏竇景庸耶律引吉楊績趙徽王觀耶律喜孫耶律斡特剌,字乙辛隱,許國王寅底石六世孫。少不喜官祿,年四十一,始補本班郎君。時樞密使耶律乙辛擅權,讒害忠良,斡特剌恐禍及,深自抑畏。大康中,爲宿直官,歷左、右護衛太保。......

  • 《遼史》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大綱 天祚皇帝三保大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肆赦。初,金人興兵,郡縣所失幾半。上有四子:長趙王,母趙昭容;次晉王,母文妃;次秦王、許王,皆元妃生。國人知晉王之賢,深所屬望。元妃之兄樞密使蕭奉先恐秦王不得立,潛圖之。文妃姊妹三人:長......

  • 《遼史》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 聖宗五十六年春正月乙丑,如長濼。二月庚子,夏國遣使來貢。丙午,以監門衛上將軍耶律喜羅爲中颱省左相。三月甲子,女直遣使來貢。乙亥,鼻骨德酋長來貢。夏四月癸卯,振崇德宮所隸州縣民之被水者。丁未,罷民輸官俸,給自內帑。己酉......

  • 《遼史》卷四十一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西京道西京大同府,陶唐冀州之域。虞分幷州。夏復屬冀州。周《職方》,正北曰幷州。戰國屬趙,武靈王始置雲中郡。秦屬代王國,後爲平城縣。魏屬新興郡。晉仍屬雁門。劉琨表封猗盧爲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於此遂建......

  • 《遼史》卷三十九 志第九大綱 ◎地理志三中京道中京大定府,虞爲營州,夏屬冀州,周在幽州之分。秦郡天下,是爲遼西。漢爲新安平縣。漢末步奚居之,幅員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險足以自固。魏武北征,縱兵大戰,降者一十餘萬,去之松漠。其後拓拔氏乘遼建牙於此,當饒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