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北史 > 北史韓褒傳的原文及翻譯

北史韓褒傳的原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原文:

北史韓褒傳的原文及翻譯

韓褒,字弘業,潁川潁陽人也。褒少有志尚,好學而不守章句。其師怪問之,對曰:“文字之間,常奉訓誘,至於商較異同,請從所好。”師因此奇之。及長,涉獵經史,深沉有遠略。時周文帝爲刺史,素聞其名,待以客禮。及賀拔嶽爲侯莫陳悅所害,諸將遣使迎周文。周文問以去留之計,褒曰:“此天授也,何可疑乎!”周文納焉。大統初,遷行臺左丞。

出爲北雍州刺史。州帶北山,多有盜賊。褒密訪之,並豪右所爲也,而陽不之知。厚加禮遇,謂曰:“刺史起自書生,安知督盜?所賴卿等共分其憂耳。”乃悉召兇黠少年素爲鄉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盜發而不獲者,以故縱論。於是諸被署者莫不惶懼,皆首伏曰:“前盜發者,並某等爲之。”所有徒侶,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隱匿者,亦悉言其所在。褒乃取盜名簿藏之,因大榜州門曰:“自知行盜者,可急來首,即除其罪。盡今月不首者,顯戮其身,籍沒妻子,以賞前首者。”旬日之間,諸盜鹹悉首盡。褒取名簿勘之,一無差異,並原其罪,許以自新,由是羣盜屏息。入爲給事黃門侍郎,遷侍中。

累遷汾州刺史。先是,齊寇數入,人廢耕桑,前後刺史,莫能防扞。褒至,適會寇來,乃不下屬縣。人既不備,以故多被抄掠。齊人喜於不覺,以爲州先未集兵,今還必不能追躡,由是益懈,不爲營壘。褒已先勒精銳,伏北山中,分據險阻,邀其歸路。乘其衆怠,縱伏擊之,盡獲其衆。故事,獲生口者,並送京師,褒因是奏曰:“所獲賊衆,不足爲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有詔許焉。

褒歷事三帝,以忠厚見知。武帝深相敬重,常以師道處之,每入朝見,必有詔令坐,然始論政事。(節選自《北史》列傳第五十八)

譯文:

韓褒,字弘業,潁川潁陽人。韓褒從小有大志,喜好學習而不拘泥於章句之學。他的老師感到奇怪就問他,他回答說:"章節句讀的學問,常常聽取您的教導,至於研究比較道理的異同,請(允許)我依從我個人的喜好。"老師因此感到他奇特。到長大以後,廣泛地涉獵經史,個性深沉,謀略遠大。當時周文帝做刺史,一向聽說韓褒的名聲,以客禮相待。到賀拔嶽被侯莫陳悅所害,各位將領派人迎請周文。周文拿(是)去(是)留的計策問韓褒,韓褒說:"這是上天賜給的,還能遲疑嗎!"周文採納了他的計策。大統初年,調任行臺左丞。

出京外任爲北雍州刺史。雍州北面環繞着山,常常有盜賊。韓褒暗地裏查訪,都是豪門大族所爲,卻假裝不知道。對他們多加禮遇,對他們說:"我是讀書人出身,怎麼懂查究盜賊的事情?仰仗各位與我共同分擔憂愁。"於是把那些是鄉里禍患的兇暴狡猾的年輕人都召集起來,讓他們負責照管,劃分地界,有盜掠的事情發生而不能抓獲的,以故意放縱論處。於是那些被任命的人沒有不驚惶恐懼的,都自首認罪說:"以前發生的偷盜劫掠的事情,都是我們做的。"所有同夥,都列出他們的姓名,有的逃亡隱藏起來的,也說出他們藏身的地方。韓褒於是把寫有盜賊名字的簿子收起來,在州門口出文告說:"自己知道自己做盜賊的人,可以趕快來自首,就免除他的罪。過了這個月不自首的,(一旦捉拿到了)要暴屍示衆,沒收財產,妻子兒女歸官,用來賞給先前來自首的人。"十來天之間,所有盜賊都來自首了。韓褒取來寫有盜賊名字的簿子覈對,完全沒有差錯,一併寬宥了他們的罪行,允許他們改過自新,從此盜賊不敢作亂。入京做給事黃門侍郎,調任侍中。

累官調任汾州刺史。在此之前,齊國軍隊多次入侵,百姓不能正常耕作,先前的刺史,沒有人能防禦抵擋。韓褒到任以後,恰好敵寇來犯,於是不告知屬縣。百姓既然沒有防備,因此多被搶掠。齊國人很高興沒被發覺,認爲汾州先前沒有集中軍隊,現在回去一定不會被追擊,因此(防備)更加鬆懈,不築營壘。韓褒已在此前率領精銳的部隊,埋伏在北山中,分別佔據險要的地方,在他們回去的路上堵截。乘着他們的士兵懈怠,放出伏兵攻擊他們,把他們的士兵都俘虜了。按照舊例,俘獲活口的,一併送到京師,韓褒趁機上奏道:"所俘獲的敵人的士兵,不值得以多爲能,俘虜他們而羞辱他們,只是增加他們內心的憤怒罷了。請允許全部放還,用恩德回報仇怨。"皇上下詔書答應了。從此搶掠的事情很少發生。

韓褒先後爲三代皇帝做事,以忠厚而知名。武帝非常敬重他,常常用對待老師的禮節對待他,每次入朝覲見,一定先下詔讓他坐下,纔開始談論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