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顏延之與謝靈運

顏延之與謝靈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導語:南朝時期,顏延之與謝靈運並稱“顏謝”,那麼他們二人創作風格有何異同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顏延之與謝靈運

元嘉時期,顏延之、謝靈運齊名文壇,以“文章之美”並稱“顏、謝”。從共性上看,二人詩歌都有典麗、繁密、雕琢、“巧似”、重視藝術形式等特徵,但是在詩歌的主題、寫景、內在氣質等方面,顏、謝存在很大差異。同爲元嘉時期的文壇鉅子,我一直很想很想具體的對比下二人在風格上的具體的差異,並試圖找出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一):簡述二者各自的詩歌風格

對於顏延之的詩歌創作, 前賢作了相當多的精闢闡述鍾嶸《詩品》雲 “ 其源出於陸機。尚巧似。體裁綺密, 情喻淵深, 動無虛散, 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 彌見拘束。雖乖秀逸,是經綸文雅才。雅才減若人, 則蹈於困踱矣 湯惠休日 ‘謝詩如芙蓉出水, 顏詩如錯彩鏤金。’顏終身病之” 。由此可見, 顏詩既有對傳統詩歌風格的繼承和吸收, 又有自己的變革和創新, 進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詩歌風格 藻麗、典密、清壯。顏詩的藻麗風格肇端於對前人的繼承和吸收, 具體表現爲下列三種方式。(1)辭藻華美。。如《應詔觀北湖田收》中雲 “飛奔互流綴, 堤毅代迴環。神行將浮景, 爭光溢中天” (2)句子整飾。如“ 伊淺絕津濟, 臺館無尺椽。宮陛多巢穴, 城閱生雲煙, 王酞升八表, 磋行方暮年” 。(3)色彩紛呈。如“攢素既森藹, 積翠亦蔥芋《應詔觀北湖田收》!“ 流雲藹青網, 皓月鑑丹宮

謝靈運作爲中國山水詩的開創者,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被尊稱爲“山水詩鼻祖”,曾流傳下了“池塘生春草,柳園變鳴禽”“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衰”等一系列歷代傳頌的名句。他善於用富豔精工的語言記敘遊賞經歷、描繪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鮮明、意境優美的佳句,其詩充滿道法自然的精神,貫穿着一種清新自然恬靜之韻 味,一改魏晉以來晦澀的玄言詩之風。

  (二):二者在詩歌風格上的異同

  相同點:

首先,他們的詩歌都追求雅麗、繁富。這與二人詩歌觀念有關。謝靈運的詩學觀念中,對華美、典雅的藝術風格較爲重視 ,顏延之也是如此,其《庭誥》雲:“荀爽雲:詩者古之歌章,然則雅頌之樂篇全矣。以是後之囗(原字缺) 詩者,率以歌爲名。及秦勒望岱,漢祀郊宮,辭著前史者,文變之高制也。雖雅聲未至,宏麗難追矣。”可以看出“, 雅”是顏延之文學風格認識中的最高範疇“, 麗”僅次於“雅”,二者構成了顏延之文學風格觀的兩個最高層面。同時,二人才華高妙,學識豐博,重視文學對才學的表現。。如謝靈運在稱讚法綱、慧琳二位法師文章時說:“藻豐論博,蔚然滿目。”(《答綱琳二法師書》)“藻豐”指文章辭采豐贍“, 論博”則指作品中學識淵博。顏延之也重視學識的積累《, 庭誥》雲“: 觀書貴要,觀要貴博,博而知要,萬流可一。詠歌之書,取其連類合章,比物集句。”這些思想對他們的詩歌風格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通過大量運用華美的語彙、典故,顏、謝的詩歌具”

有了華麗、典雅、知識豐富、詩意深奧的共同特徵,而且這一特徵最爲明顯,最容易被讀者察覺。

其次,顏、謝詩歌都有雕飾、巧似的特徵。謝靈運詩歌創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善於雕琢,陳祚明曰: “(謝詩) 鍾情幽深,構旨遙遠,以鑿山開道之法,施之慘澹經營之間。”[3] (卷十七) 謝詩中的語句,由於過分追求妥帖,明顯具有雕飾的痕跡。但謝靈運文學天分極高,通過精心修飾安排,不僅沒有損傷詩歌的藝術表現,反而體現出匠心與巧思的結合。王世貞曰:“(謝詩) 至 麗之極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極而更似天然。”[2 ] (卷三) 而且,謝靈運對景物描寫具有很高的體悟捕捉能力,選景獨到,描寫精工。在雕琢的作用下,謝詩“巧似”特徵非常突出。對此,陳延傑舉例說:“如《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輝’《; 遊南亭詩》‘密林含餘清,遠峯隱半規’《; 遊赤石進帆海》‘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等,並得其巧似雖然雕琢卻自然、精準,這的確是謝靈運詩歌的獨到之處。顏延之詩歌源於陸機,陸機詩歌雕琢之氣已經明顯,顏延之更甚之,。從語言上看,顏詩語句穩妥、工整,雕琢的痕跡更加明顯,如“春江壯風濤,蘭野茂荑英”(《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作》) 句中的“壯”、“茂”二字,細細品味,很見功力,明顯是作者精心推敲的結果。湯惠休所言“錯彩鏤金”之“錯”“鏤”,顯然是針對顏詩這一特徵而言。在景物的描寫上,顏延之更是精心把握,字雕句琢,力求窮形盡相。

再次,顏、謝詩歌都非常重視藝術形式。先看駢對。。許學夷稱顏延之、謝靈運詩歌“其體盡俳偶”[4 ](P113) 。這種說法雖然略顯誇張,卻說明後世文人將元嘉詩歌尤其是顏、謝詩歌當成了六朝駢對的代表。羅宗強先生在《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中提到“(王力先生在《漢語詩律學》中分對句爲十一類二十八門) 除干支對、反義連用字對和飲食門之外,其餘二十五種對元嘉文學中都已出現,而謝靈運詩中就有二十一種”[5 ] (P210) 。的確,謝靈運詩歌不僅對仗種類繁多,運用的頻率也很高。如“心契九秋幹,目玩三春荑”(《登石門最高頂》) ,不僅運用了形體對,也運用了數目對、時令對。

  不同點:

首先,顏,謝在不同的詩歌領域各有所擅。顏的應制詩華彩堂皇, 不惜蒐羅古今而對統治者歌功頌德。顏延之應制,唱和題材的創作比較突出,如:“周御窮轍跡,下載歷山川。”《應詔觀北湖田收》詩句雅麗工巧,不僅能展現出宏大,華麗,高貴的氣度,也能做到壯麗有度,較好的體現了皇家應有的氣派,是非常優秀的.應制詩,展示了作者高潮的文學才華與淵博知識。謝靈運的唱和,應制題材詩比重不大,成就亦不高。他得主要精力放在了山水詠懷詩的創作上,謝的山水詩以清麗取勝, 其景物描繪或清新自然, 或精彩華妙,透露一種傲然不俗的氣質。成就也最高,這一點也是爲後世所公認。

其次,顏詩“尚規矩”,有君子之貌;謝詩則崇尚個性,少規往則。顏延之詩歌崇尚法度,規矩,在結構上無論是組詩還是獨立作品,都渾然一體。劉熙載曰:“顏延年詩體近方幅。”陳廷傑亦曰:“顏詩緣情而發,又頗自檢束,故懂無虛散焉。”這些評價指出了顏延之詩歌講究規矩,整體性強的特徵。然而也因爲如此,顏延之的詩歌顯得華美工穩有餘而個性不足。謝靈運天才俊發,其詩歌發乎性情,蕩人心魄,具有飄逸特徵。

第三,謝詩寫景傾向於自然清美,細膩華麗;顏詩則偏愛沉鬱蒼涼,宏壯開闊之美。謝靈運的山水詩在當時影響巨大,謝靈運的名作《登池上樓》是代表,寫景刻畫細緻,形貌逼真,借物起興,感懷喻志,寫景爲寫情,以官場失意的滿腹牢

騷,寫傷看之情和隱逸之思。謝靈運作爲山水詩的開山鼻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山水詩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謝詩寫景的細膩純美使之成爲山水詩的開拓者,對後世具有巨大的意義。顏延之則更善於寫宏壯之景,如《北使洛詩》中“宮陛多巢穴,城闕生雲煙”二句,在悲涼之中有蒼勁之氣,無一絲纖弱,頗有追步建安,正始的氣度。

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顏、謝的詩歌風格在具有共性的同時也各具個性。他們以典雅、華麗、淵奧、巧似、駢儷、音韻和諧的詩風,影響了元嘉其他作家,推動了元嘉詩風的形成。同時,二人不同的藝術傾向,又從不同方面影響了其他作家,造成了元嘉詩風多樣化特徵的存在。這也應該是元嘉時期詩稱“顏、謝”的主要原因。二人詩風與建安、太康代表詩人曹植、陸機的關係,實際是魏晉、元嘉時期詩歌變化的一條主線,只有將其中的異同辨析清楚,才能清晰把握到這一階段詩歌在重視藝術形式與重視個性的不同道路上的發展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