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指導(15篇)

中考作文指導(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指導,歡迎大家分享。

中考作文指導(15篇)

中考作文指導1

首先,要把字寫好。作文字體整潔美觀,會給閱卷老師以賞心悅目之感。讓他們在感情上認可你,得高分就難免了。曾有人設喻人的一生100??其中1代表生命,後面的0代表事業、愛情等等,如果沒有生命,其他一切爲零。其實,文章也是這樣,1代表字,後面的0代表文采、感情等等。字潦草得讓人看不懂,文采、感情等則爲零。

事實上,我們在中考閱卷中發現學生並不太重視字跡的清晰,有的把字寫得撐破了格子,甚至某一豎某一捺踩到下面一行字的腦袋上;有的字小得如螞蟻;更多的是自成一家的草書。字跡工整清晰的試卷達不到五分二。那麼怎樣寫好字呢?

①把字寫大一點,可以撐着格子寫,讓閱卷老師看得清楚。

②力求用鋼筆書寫。鋼筆書寫有筆鋒,有力度,美觀新亮。墨水顏色深,老師看上去不吃勁。千萬不要用那種極細極淡的圓珠筆書寫。

③堅持橫平豎直的原則。這樣即使單字不好看,但整體上是整齊的。當然,平時要選好字帖加強練字,使得考試時發揮出來。

其次,文章字數要足。中考作文一般有不少於600字的要求限制,達不到要求,閱卷老師第一印象就不舒服,得分率自然降低。那麼怎樣能達到字數的要求呢?

①適當增加描寫成份。一般可以增加環境描寫,人物的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這樣不僅抻長了篇幅,而且還會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②增加所敘事情的數量。寫一件事感到文字數量不足時,就可以根據作文要求考慮寫兩件事或三件事。如果是議論文的話,可以適當增加論據,或從另一個角度深入一層地論述論點。

③增加對照的成分。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對或相反的事物存在,將某些對照的事情添寫進來,往往會使內容更充實、中心更突出。

④多分幾段,增加篇幅。批閱一篇文章,一般說來,看字數總是不考慮每段後面的空格的。因此,在不影響意思的完整表達時,多分段不失爲明智之舉,例如,可將人物之間的對話用分段的方式來排布等。這樣,多分段不僅可以彌補字數不足,還可以收到利於閱卷的奇妙效果,使閱卷老師很輕鬆地把握你文章的思想內容及結構。

再次、要善於捕捉寫作靈感。作文是在題目後靈感的結晶。並不是刻意怎麼審題,選什麼材料。而是隨靈感的突現,水到渠成的結果。靈感常常呈跳躍性、短暫性和不穩定性。如果不及時捕捉,靈感就會消逝。再冥思苦想,短時間內難以記起。在考場這種特定的緊張氛圍中,越急就越打不開思路。因此,當靈感出現時,我們應立即捕捉,可用極簡單的字詞或特別的符號將點滴靈感火速記下,然後針對捕捉的靈感進行聯想選材,把顯現在頭腦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迅速文字化、條理化,就能寫出高質量的中考作文。

第四:寫好文章的開頭。看人是否漂亮首先是看臉,不然,當今的整容業也不會這麼火爆。同樣,老師看作文,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開頭一段話,如果開頭漂亮,給人以先聲奪人、耳目一新之感,閱卷老師給出高分是自然的。難怪古人把文章開頭稱爲鳳頭。

請看20xx年山東中考滿分作文《美的發現》的開頭:

在我的記憶中,有許多美的瞬間,有春天的百花盛開,有夏天的濃濃綠色,有秋天的累累碩果,有冬天的銀裝素裹??但我覺得那一瞬間是最美的!

第五、主體部分要有亮點。一般的名篇佳作,也並非通篇精美,它們之所以出名稱佳,也只是其中有一個或幾個精彩的片斷或精警性的詩以出名稱佳,也只是其中有一個或幾個精彩的片斷或精警性的詩句。這些就是文章的亮點。中考作文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增加亮點:

1、加強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寫人敘事一般人總能做到,比精彩就在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上。環境描寫能營造出一種特有的氣氛,使閱卷老師的情緒受到感染。細節描寫猶如萬綠叢中的一點紅,顯目耀眼。平時上課時老師津津樂道我們拍掌叫好的不都是一些精彩片斷或細節嗎?

2、適當運用成語、熟語、歇後語、古典詩詞等,恰當運用修辭手法。運用成語、熟語、歇後語、古典詩詞,可以讓閱卷老師感到你知識豐富,積累深厚,自然產生敬意。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偶、設問、反問等使文章的語言生動形象,對閱卷老師產生巨大的感染力。

3、恰當運用抒情議論。抒情可以使文章的感情得到昇華,議論常起到畫龍點睛、深化主題的作用。這寫文字看似短少,但磁力大,它往往能像閃光的珍珠一樣博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第六、結尾要簡潔。文章的結尾可運用抒情議論或者描寫文字,將主體內容作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的點示或推演,呼應題目,透出主旨,可以收到豹尾一擊,動人心絃的藝術效果。

上文僅是一些實踐經驗的總結,當然,要真正寫好文章,需要同學們平時多閱讀、善觀察、勤寫作。只有這樣,考試時,靈感纔會涌出,筆下才能生花。

中考作文指導2

“動”要與“靜”結合

花草、樹木及建築物等,在我們平時的觀察中往往是處於靜止的狀態,而聚散的雲彩,風雨中搖曳的花朵、樹葉和小草等卻處於活動、變化的狀態。我們觀察景物時,既要注意它的靜態,又要注意它的動態。若只寫靜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定。動筆時,需把這兩者結合起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兩相對比,相互映襯,這樣繪景纔會生動、活潑,寫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樹和望海亭,它們是“靜”的,而望海亭上空飄動的雲彩卻是“動”着的,它們“一會兒像人,一會兒像狗,不一會兒又變成了一匹奔馳着的棗紅馬,再過一會兒又變成了一隻引頸鳴啼的雄雞……”小作者把動態和靜態結合起來描寫,靜態美和動態美交相輝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愛。

“濃”要與“淡”結合

質樸的語言勾畫出景物的特徵。怎樣做到“濃”和“淡”相宜呢?“濃”絕不是事無鉅細都需花費筆墨,“淡”也絕非都寥寥數筆,簡筆勾勒,而應該根據主題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進行選擇。對於那些與主題或所要表達的情感關係密切的景物要潑墨濃灑,也就是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進行觀察,從性質、形態、大小、色彩、聲響、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繪,使之鮮明、具體和生動。與主題有着間接關係的則要淡墨勾勒,使之簡潔、傳神。

春水和春日的特點,簡筆勾勒,傳神地勾畫出了春景的輪廓。接着濃抹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和迎春圖。在描畫春風圖時,爲突出春風的和煦、芳香和悅耳,首先借助觸覺寫“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其次,藉助嗅覺寫“新翻的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最後藉助聽覺寫鳥兒“清脆”、“宛轉”的鳴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這樣,從多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具體生動,美妙感人。

“景”要與“情”結合

景物是客觀的,但若不能給“景”自然地烙上“情”印,這樣的景物只不過是蒼白美麗的“軀殼”,難以達到感人的目的。其實描摹景物的過程本身是寫作主觀感受的過程,正如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與情是密切相關的,情由景所揹負,景爲情而浸蘸,情是靈魂,景是載體。這就要讓景與情有機融合,只有在描繪客觀景物的同時,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

那麼如何爲情感的抒發找好“婆家”使之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關鍵要挑選好景物,所選取的景物具有的特點必須與作者抒發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處,正所謂“亮景寫喜情,暗景寫悲情”。例如:魯迅在《故鄉》第五段中,他是這樣描寫故鄉的:“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着……”這枯萎的野草,沒能享受陽光雨露,在寒風的摧殘下,只能是“斷”了,“抖”着,一個“斷” 字,何等傷痛;一個“抖”字,何等悽慘;由靜到動,何等傳神。此情此景,“我”心傷故鄉之情,已躍然紙上。在寫景的字裏行間,自然滲透感情,景與情可謂是有機交融。

“定”要與“移”結合

描寫景物往往處在一個“定點”的位置來進行,而這是遠遠不夠的。景物是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即使表現同一事物,立足點、角度不同,呈現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隨着觀察點的變換,迥然不同的景物就會撲面而來,千姿百態的景象就會呈現在面前。因此,這就需要把定點與移動觀察結合起來。

如何採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呢?

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化情況交代清楚,使讀者知道是在什麼地方觀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觀察點時,要按一定的順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

如作家老舍《濟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點到移步換景,即從城內寫到城外山村雪後的景色,在不同的觀察點,描寫了濟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寫城內又從不同角度,即從俯視的角度寫陽光下的濟南,從仰視的角度,寫小雪點染下的山景。這樣濟南美景的整體感就凸現出來了,這就生動形象地再現出冬天濟南“溫晴”的特點。

“虛”要與“實”結合

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現實之景。“虛”景即指未出現之景,也就是聯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發聯想凸現出已逝之景,未來之景,或引發想象,創造出新景象,並將不同時空領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寫,這就是虛實相生法。虛實結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體感,同時達到深遠境界。

“車輛”,聯想到“綢帶”、“小船”,這種虛實相間,使被描寫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園中滿樹的果花,想到“彷彿樹上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種由實到虛,再造出新畫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麗,使文章的境界開掘更深。

中考作文指導3

  【技法揭祕】

我們常常爲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表演捧腹大笑,只因爲他倆幽默搞笑的表演讓人忍俊不禁。不僅精彩的小品有如此奇效,幽默搞笑的文章同樣具有吸引力。所以,要想提高考場作文的分數和人氣,幽默搞笑不失爲一種有效的方法。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幽默來源於生活,家庭、校園、社區,到處都有幽默之花在悄然開放,把它們用活潑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下來,不矯情,不造作,幽默之花也就由生活之野移栽到了你的作文之田了。

當然,即使幽默搞笑,也不能低級趣味。無聊的冷笑話不是幽默,時興的惡搞不是幽默,代表邪惡的狡猾不是幽默,挖苦諷刺不是幽默,嘲笑缺陷不是幽默,油腔滑調不是幽默,插科打諢不是幽默。幽默既要使人忍俊不禁,又要使人支頤沉思。幽默應以善意爲內質,以高雅爲外衣,以搞笑爲手段,以激起讀者閱讀的興趣、給人以教益和薰陶爲目的。

幽默搞笑的中考作文因其特殊的魅力而讓閱卷老師青睞有加,毫不吝惜地把高分甚至滿分送給這種開遍語言智慧之花的作文。

  【中考兵法】

幽默搞笑的語言耐人咀嚼,耐人回味。如何讓作文的語言幽默起來呢?以下技法可供借鑑。

1.妙用成語

作文中的成語用得太多或死板會使文章呆滯、枯澀,失去美麗的光澤,而在特殊的語境裏,巧妙引用或改用,幽它一默,卻能讓文章增添亮色。如:“拉嚴了所有的窗簾,開亮了所有的燈,準備了鋼絲——要扎壞蛋的眼睛,羽毛球拍——用來砸壞蛋的頭……一切準備完畢,‘萬事俱備:只欠壞蛋’,足足等了一晚上,卻沒有見到壞蛋的影兒……”這裏將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加以巧妙改動:情趣頓生。

2.大詞小用

違背一個詞的傳統用法,以突出其新的意義,把大詞活用爲小詞,以增強語言的幽默感和表現力。如:“她昨晚沒來參加聚會,我們都怪她背叛了老朋友,原來她是突然病了,真是差點製造了一樁冤假錯案。”“冤假錯案”本指因未弄清事實而定性錯誤的案件或是故意製造的陷害他人的案件,這裏用於朋友間小事上的誤會,大詞活用爲小詞,頗能引人發笑。再如:“老師走出教室的一剎間,一場激烈的‘大戰’便開始了。肖強、餘抗兩君是死對頭,也是班主任的‘心頭大患’,以致大家感嘆,既生強何生抗?這不,兩君又不知爲啥雞毛蒜皮的小事‘開火’了。只要他倆發生‘戰爭’,誰也阻止不了,誰也不想自討沒趣。於是乎,我們的書便在這場‘戰鬥’中化作‘槍林彈雨’.飛來飛去,遭了大殃,嗨,自認倒黴吧。”文段中大詞小用的詞語俯拾皆是,讓人目不暇接—;“大戰”“心頭大患”“開火”“戰爭”“戰鬥”“槍林彈雨”,增添了文章的幽默色彩。

3.巧用新詞

隨着社會特別是網絡的迅速發展,也隨着外來文化的逐漸滲透,在我們的語言中,誕生了許多新詞妙語,如果能將這些新詞妙語恰當地運用到我們的作文中去,就會讓文章幽默詼諧起來。如:“他的動作簡直帥呆了!”如果將“帥呆”改爲同義詞語“很帥”,表達的俏皮之感會蕩然無存。再如:“一切即將過去,神馬都是浮雲。”如果將網絡語“神馬都是浮雲”換成莊重語“什麼都是過眼雲煙”,意思相同,卻失去了幾分活潑和詼諧之氣。

4.巧用修辭

①仿擬:模仿已有的詞句,加以改造,臨時造出一個新的詞句的修辭手法,分仿詞、仿句、仿文三種。仿詞就是仿照現有的詞語,臨時創造出新詞語,如:“過去不識字的叫文盲;現在不懂科學技術的叫科盲。”“科盲”仿“文盲”,語言新鮮有趣。仿句就是仿照已有的句式、語氣、修辭等,臨時創造新的句子,如:“調皮的小東說:‘是昨亦考,今亦考,明日亦復考,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考試自得其樂也。’”仿擬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句子,風趣詼諧。仿文就是仿照原作的語言形式,改變原作的內容,創作出體式相同、風格迥異的新詩文,如有人仿擬劉禹錫的《陋室銘》寫出了《教室銘》《學生銘》《官位銘》等內容、立意迥異的饒有趣味的短文,讓入一笑之後陷入沉思。

②雙關: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種修辭手法。如:“一位顧客說:‘老闆,你賣的豆漿爲什麼這麼稀,價格又這麼高?’老闆回答:‘人們不都說物以稀爲貴嗎?’”老闆所說的“物以稀爲貴”採用雙關手法,爲其投機取巧辯護,利用這種幽默形式來化解矛盾。

此外,如果恰當運用反語、誇張、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也能產生幽默效果。

5.巧塑人物,令其幽默

描寫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時,根據人物形每本身的特點,儘量讓他(她)的語言、動作、神態幽默好笑。《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爲什麼令人難忘?除了他悲慘的遭遇外,我想他極富個性而又好笑的話語、神態、動作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吧。你聽他說——“不多,不多,不多也!多乎哉?不多也!”多麼有趣的一個人啊!你再看他的動作——“排出九文大錢”,多麼乾脆利落,又多麼令人忍不住發笑啊。

中考作文指導4

  技法概述

有人曾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將文章的立意、結構和內容三者之間的關係形象地比喻爲人的靈魂、骨架和肌肉。一篇文章中,立意和結構再好,如果沒有內容(即材料)去體現,也是水中月、鏡中花。所以說文章的選材十分重要,決定着文章的成敗,也決定着文章水準的高下。中考時,怎樣才能使文章的選材別有洞天呢?

  一、擷取時代“浪花”,選材鮮活典型

考生要及時捕捉到那些新生事物,敏銳地擷取時代的“浪花”,選擇鮮活典型的素材。考生也可根據對社會的觀察,選取具有時代特點的人物事蹟,選取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選取不爲人知的新鮮事物,選取引人深思的社會現象,使文章內容能牢牢吸引讀者的眼球。

  二、選取動人鏡頭,選材真實感人

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最能撥動讀者感情的弦,引起讀者的共鳴。所以考生在寫作時,要根據寫作需要,認真選擇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間、動人鏡頭和感人畫面。

  三、大膽轉換視角,選材新穎別緻

“乾花不如鮮花美。”選材要與時俱進,具有時代氣息。由於考生生活閱歷淺,不是每個考生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這時,可以大膽轉換視角,棄故納新。有些內涵豐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轉換視角,從新的角度來挖掘,必能出奇制勝,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避開人云亦云,選材獨特創新

人人皆知的材料,衆人都關注的材料,用這些材料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考場作文選取的材料越典型越獨特,文章就越能產生強大的說服力。考生如何在選材上做到典型獨特,言他人所未言,選他人所未選呢?這必須要經過“放棄——選擇——再放棄——再選擇”的過程。要放棄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選擇突出自己體驗的材料,經過幾輪精心的篩選,留下那些典型獨特的材料,則能使文章在選材上“以一當十”,收到震撼讀者的效果。

  真題再現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時候,我們在自然山水中尋覓陽光,在親朋好友中尋找陽光,在偉大人物中尋求陽光……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陽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請以“我也是一束陽光”爲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2)不少於600字;(3)文中不出現含有個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試題解讀

20xx年紹興卷作文題的獨特之處是將學生視角引向“自我”,發現自我之美,自我之長,抒寫自我之價值,這是對引導學生關注外在世界的傳統教學思維的一種突破。

從作文題的形式上看,20xx年和20xx年一樣,迴歸到命題作文這一傳統的考查方式。從命題思路和風格上看,題目貼近學生,引導學生審視自己。而且文學色彩較濃,富有詩意,這也與前幾年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在延續20xx年的形式的基礎上,20xx年又有了些許創新,即提示語的使用。前幾年的作文題,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基本上是直接出示作文題,而20xx年在作文題前增加的一段提示語:“很多時候,我們在自然山水中尋覓陽光,在親朋好友中尋找陽光,在偉大人物中尋求陽光……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陽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審題的難度。優美雅緻的提示語,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考生的審題思維,便於考生打開思路,從親身經歷的生活中搜尋和組織寫作材料。同時有利於考生克服考試緊張心理,調整考試情緒,使他們漸進作文思維的亢奮狀態。

這個命題在考查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也注重了正能量的宣揚。人間處處溫情在,社會處處有陽光,它反映了社會的溫暖和諧。而“我”也參與了其中,享受陽光的同時奉獻陽光。引用到文中,結合現實,就是旨在倡導學生要有愛心,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能獻出愛心,有自信,樂於助人。

審題時,從“陽光”這個意象中,考生不難聯想到光明、快樂、溫暖、愛心、奉獻、力量、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充滿青春活力……從而進一步聯想到“陽光”可以是生活中具體發生的事、存在的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指代,甚至可以引申到平凡、微小和偉大等。當考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發散時,文章的立意和選材可能就會有新意了。當然,關鍵在於學生從哪個角度切入進行寫作。

在審題過程中,考生還不能忽視“也”這個關鍵詞。“也”表示同樣,蘊含了所寫內容表象和實質有差異,但經過寫考生獨特的感悟、認識和昇華終於有了感悟這個意思。一個“也”字,要求在具體文章中有考生認識的轉變。整體而言,這個作文題能引領考生關注生活,關注自我,從身邊小事中逐漸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成長,在寫作中完成一次對自我及身邊人、事的觀察與體悟。

作文想拿高分,除了要審準題外,還要有新意、有特色,具體來說就是選材獨特、寓意深刻、文字具有表現力。選材上要新穎,不要僅從日常生活中提取,可以活用社會熱點中的材料。材料豐富鮮活,視野更開闊。當然要記住最核心的一點:無論用何種文體,考生都要寫真情實感的作文,應展開具體細膩的情感體驗描寫,或通過敘議結合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某一

中考作文指導5

科學安排、合理利用,在這有限的時間內中等以上的學生成績就會有明顯的提高,爲了複習工作能夠科學有效,爲了做好中考複習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爲各位考生準備了中考語文複習課件.

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

材料作文,是根據所給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的一種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 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題者已經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給考生了。一般來說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 兩部分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記敘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語式材料和圖畫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更有利於考生髮揮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 可以通過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解讀,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寫作。

如何寫好材料作文:

一、抓關鍵詞,仔細分析命題者的思想傾向和感情傾向

命題者在命制試題時,往往將自己對材料的理解認識、感情傾向融合在材料與提示中,因此,要想準確恰當的審題立意,必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仔 細分析命題者的意圖。如以下材料:周國平曾經這樣說過:狂妄的人自稱命運的主人,謙卑的人甘做命運的奴隸。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他追逐命運,但不強求;接 受命運,但不膽怯。走運時,他會揶揄自己的好運;倒運時,他又會調侃自己的厄運。他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他只是做命運的朋友罷了。

材料雖然提出了對待命運的三種態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謙卑”兩詞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命題者意在讓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隸”的做法, 而贊同“做命運朋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聯想生髮就會得出以下理解:“做命運的奴隸”,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在失敗、厄運面前一蹶不振,當然爲人們所捨棄。 而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的咽喉”,像司馬遷那樣“腸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畢竟生活得太過沉重。而把命運當作朋友,坦然樂觀 的面對命運所給予的一切,往往會生活得既積極又滿足。就像堅定樂觀的霍金,面對不幸命運,帶着感恩的心態坦然地接受一切,積極樂觀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義

當前中考[微博]材料作文要求從材料中尋找一個恰當的角度。提取出一個話題,自擬題目寫作。因此,審題立意成爲寫作的首要問題。而材料對主題的 確立有着客觀的、不容更移的“制約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視出來的中心。往往脫離材料另起爐竈,造成“跑題”。請看下面的作文題:

獨木不成林/只有千樹萬樹緊相依,纔有那陣陣松濤/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萬朵壓枝低,纔有那滿園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點萬點長聚首。纔有那 萬頃碧波。//親愛的同學,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爲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諧相處。才五彩斑斕。

要求:①根據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自擬題目寫作;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字數不少於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則材料往往是多義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題意圖、最能體現材料指向的意義。上例所給材料是一首詩,理解詩的主旨才能確立寫作的主題。這首詩的主 旨體現在最後兩句:“生活正是因爲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諧相處,才五彩斑斕。”根據材料中的這個關鍵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 作”、“和諧相處纔有美好生活”、“團結就是勝利”、“集體就是力量”等寫作話題。

三、比喻、寓言類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過尋找與生活的對應點,深入理解題旨

寓義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是隱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寓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如以下材料:

一羣刺蝟冬眠,天氣寒冷,他們相互之間捱得很緊,結果相互之間刺傷了對方;他們相互之間離得遠了,就感覺不到溫暖。最後他們選擇了一個不遠不近的恰當距離,相互之間既不刺傷對方,又能互相得到溫暖。

這則材料主要意思是刺蝟之間應該保持恰當的距離,但僅僅看到這點還是不夠的,還應該進一步找到所對應的現實生活:父母與子女應該保持恰當的距 離,朋友之間也需要保持恰當的距離,個人與金錢、權勢之間也應當保持一個恰當的距離……這樣與現實生活一比較、對應,就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許多共同點,這 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依據和基礎。

四、選擇恰當角度

對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會有不同的選擇角度,要選取那些最能表現題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則材料:

猶太人經常鼓勵自己,“沒有賣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說:如果沒有賣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讓它發芽,幾天後可以賣豆芽:如果豆芽賣不動。那乾脆 讓它長大,用來當豆苗賣;而豆苗賣不出去,則可以移植到花盆裏。當做盆景:如果盆景也賣不出去,那麼就再次移植到泥土裏,讓它長大,幾個月後。它就會結出 許多新豆子……

請認真閱讀以上材料,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寫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這則材料的意思是:當你遭遇挫折時,不要輕言放棄,只要及時調整心態、改變自己,機會遲早會眷顧你的。材料的中心是“豆子”。並不是“猶太 人”。而有些考生則認爲這則材料反映的是“猶太人做生意精明”,結果從這個角度人手。作文嚴重脫離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題旨的基礎上。選擇正確的角 度進行寫作,是這類材料作文寫作成功的保證。

希望這篇中考語文複習課件,可以幫助更好的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

中考作文指導6

中考作文是限時作文常見一些考生的作文草草結尾,甚至只寫了半篇,這顯然是沒有分配好考試時間,作文時間不夠造成的。所以,除了要注意科學分配考試時間以外,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寫作速度。

那麼怎樣才能寫得快呢?

分析一下社會上文章寫得快的人,大致有這樣三個特點:

(1)平時練得多。有一位香港作家,就是寫《金陵春夢》唐人,有十多年的時間,每天寫一萬多字的文章,平均每小時寫兩三千字。他寫作時在桌子上放一隻表,以便加強時間觀念。我們平時如果經常練習寫作,種種詞語種種句式,種種篇章結構,甚至一些想法,一些材料,經常運用寫起來自然就快了。應考前時間短,雖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抓主要方面練一練,還是有好處的。

(2)心中有預製構件。新聞寫作都要快,有一位記者在介紹寫作經驗時說:在寫作方法上,我常愛搞點預製構件,即在採訪過程中或採訪回來的路上,腦子裏把某些材料構思成整段文字,並及時記錄下來。寫稿的時候,常常能整段搬上去。這樣不但寫稿時省時間,更重要的是這些文字往往比較生動,富有感情色彩,因爲是在腦子熱的時候寫成的。其實,許多下筆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他們心裏裝的不是一盤散沙,而是一塊塊觀點材料統一的預製構件。準備應考作文,也應當造點預製構件,即圍繞一箇中心,先做片斷練習,然後組裝成文。這種練習做多了,可以在已有的基礎上,變換角度,改換文題,組成新的文章。

(3)走熟路。記者寫新聞,祕書寫公文爲什麼快?爲什麼換一個作家去寫這類文章,一開始倒寫不快?因爲記者、祕書常寫這類文章,熟悉這類文章的路子。應考作文是急就章,應當走熟路,不必獨闢蹊徑。有人講過一個爬山的故事,上山時走的緩坡,因爲路長,到了山頂已日薄西山,因爲急於下山,決定開新路,下陡坡,反而被圍在半山腰下不來。作文也是這樣。平時作文要注意創新,特別是自由命題作文,課下的不限時作文,可以足夠的時間獨出心裁,失敗了沒有多大關係。但是,考試作文,還有平時或工作以後的應急寫作,爲了不誤事,最好走熟路。

作文得高分的祕密

你有沒有發現,只要是龍的傳人,就會長着黑眼睛、黑頭髮和黃皮膚。爲什麼呢?就是因爲我們炎黃子孫都有相同的血緣,有着一種共同的遺傳因子。

其實,在我們炎黃子孫身上,還有一種文化的遺傳因子,這就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字漢字,正是這種象形方塊字,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兄弟姐妹緊緊的聯繫在一起,把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前後粘連在一起,再也無法分開。

你從小受到的最早的中國文化的啓蒙,也許就是漢字。當你的父親或母親抓着你的小手,叫你伸出食指來,在茶杯裏蘸上一點兒茶水,在桌上從左至右畫下歪歪的一橫時,你就開始接受中國文化最原始的精華了。請不要小看這一筆一劃,就在這看似簡單的橫、豎、捺中,你開始成熟起來、存積在你身上的遺傳因子也開始顯出它的作用,你,漸漸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一個有炎黃文化傳統基因的中國人

你看,寫好漢字,將關係到我們作爲一箇中國人的傳統,這是多麼重要!

可是現在許多同學不注意漢字的書寫,特別是在作文本中,字寫的大的大、小的小;有的歪到外婆家去了;有的一腳踢到了下面一行字的腦袋上;有的呢?就象螃蟹,張牙舞爪的不甘心待在格子裏,要爬出來咬人似的!有的同學認爲要把字寫好,挺麻煩的。但是我卻要說,把字寫好了,老師在看你的文章的時候,就不會感到麻煩了。非但不感到麻煩,如果你的字寫的乾乾淨淨,好會給老師一種好感。一有好感,就出現了感情分這個東西。也就是說,他在感情上就喜歡你了。你想,這樣一來,你的得分是不是會比那些沒有得到老師好感的學生要略高一些呢?

那麼,怎樣把字寫得好一些,怎樣使老師對你的書寫有感情呢?請按照以下幾個方面試試看。

首先,儘量把字寫得大一點,撐着格子寫。有很多的同學,特別是女同學,習慣把字寫得像芝麻一樣小,一個格子起碼可以裝小她四五個字!我們做老師的改這樣的作文卷,簡直要象福爾摩斯似的,拿個放大鏡才行。我想格子有多大,你就可以寫多大的字。字寫大了,地方寬裕了,才比較容易安排字的結構。

第二,不要用那種極細極淡的圓珠筆,因爲那樣的筆寫出來的字,老師看起來挺費勁的。特別是一些年紀大一點的老師,眼睛不好使,看這樣的文字就特別累,一累,感情就不好了。你說是嗎?再說,用細而淡的筆書寫,對你自己的眼睛也有傷害。最好用那種顏色比較深的,筆頭也比較粗的圓珠筆。筆頭一粗,你就自然會把字寫得大一些了。

第三,經常注意一些漢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把握好了,字就好看了。譬如,上下結構的字雪、雷上面的雨字頭應該寫得稍大一點,把下面的部分蓋住,這個字就會好看一些;左右結構的字,如果偏旁在左邊,偏旁應該稍稍高一些;譬如說:山字旁,口字旁的字偏旁就應該擡高一點;而那些偏旁在右邊的字,偏旁又最好往下掉一掉。又譬如斤字旁、月字旁等,如果在右邊,都應該往下掉一掉。

第四,平時多注意一些身邊經常出現的字體,譬如商店的標牌呀、報紙上的標題呀,或者老師同學們寫的漂亮字呀。做一個有心人,看到好的字用手在空中比劃比劃,這樣就記住了,在寫作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好看的字學着寫下來,久而久之,你的字就會好看起來的。

別忘記,你的字一好看,老師給你的感情分也就上去了。

中考作文指導7

《中考考試說明》中對作文語言的要求有兩個方面:

一、最基本語言要通順

最好的辦法是:把自己寫過的作文認真誦讀,發現不流利的語句,改到通順爲止。

二、在通順上追求有文采。

根據同學平常的作文實例進行深入細緻的剖析,提出四點建議,以期提高大家的語言運用能力。

1、具體化

在文章中加入適當的描寫,就能使人讀起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考卷發下來了,我的語文得了90分,我非常高興。可有幾個同學卻說我是抄的,在我的面前說了許多諷刺的話。我下決心要把語文學好。

這段文字缺少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環境渲染,因而無法展現生動具體的形象。文中盡是粗大的線條和輪廓,只能給人一種膚淺的感受。顯然,這種空談似的敘述是不能吸引讀者的。

成績公佈了。哈哈!90分,萬歲!我真想叫出來、跳起來!有幾個同學走過來,我正微笑着準備迎接他們的祝賀,哪知鑽進耳朵的卻是一串嘲諷:“瞧那模樣,麻雀變鳳凰了!”“哼,抄來的分數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我頭皮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陽光一下子變得冷颼颼的。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不,我不能哭!我這隻麻雀一定要變成金鳳凰!

2、精美化

不在於“面”陳述的冗長而在於“點”(用一個詞寫活一個人物,用一個句子抓拍一個鏡頭,用一個細節揭示一種心理,用一段文字傳遞一腔情韻。)在需用上修辭手法。

汽車駛在上學的路上,我心裏很不是滋味,真的捨不得離開家裏,可我不得不走,看着媽媽幫我打點好的行裝,她把我該帶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了,不覺耳邊又響起她說的話:到學校後要聽老師的話,該吃什麼就吃什麼,別捨不得花錢。她還說,有空她會來看我的。

此文段顯得很冗長、拖沓,毫無文采,雖然敘述了近百字但還是給人一種沒表達完整的感覺,效果當然是事倍功半。如果去掉那些瑣屑的老調重彈的細節,用含蓄而又抒情的語言去展現人物的內心,就會給人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間,達到意猶未盡的效果。

駿馬總要揚轡奮蹄追日月,雄鷹總要振翅高飛掛藍天,羽翼未豐的我,也要掙脫父母堅實的臂膀,飛向我神往已久的藍天。此刻的我有一絲興奮,又有一絲緊張;有一絲激動,也有一絲迫不及待。可當汽車行駛得越來越快,家越來越遠時,母親的叮嚀又響在耳邊:“孩子,一定要聽老師的話……”

3、個性化

我們可運用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潮詞彙,可對成語、俗語、詩詞名句等進行巧妙的化用,這樣的個性化語言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輝,光彩照人。

數學課上,老師在上面不厭其煩地講着數學題目,我們學得實在是太枯燥。好多同學都沒有聽講,開始講起了悄悄話,大家的心早就飛了!因爲明天就是“十一”黃金週了。

這樣的語言實在沒有新意,老套得成了博物館的古董,枯燥得令閱卷老師不想往下讀。試想,陳舊的內容用平庸的語言表達出來能有什麼吸引力呢?如果用另外一種新穎的語言來表達,定會令人耳目一新,新鮮的語言甚至可以將一篇內容平淡無奇的作文“點石成金”。

“X+Y=Z。”數學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唾沫橫飛、口乾舌燥。倒黴!又是讓人死掉幾個腦細胞的數學課!“哼!什麼‘X+Y=Z’,還不如‘枯燥的平方+乏味的平方=數學’!”同學們牢騷滿腹,都有點兒坐不住了,紛紛開始認真地開起了小差。明天就是“黃金週”了,大家早就盤算起自己的“假日總動員”了!

4、風趣化

幽默必不可少,調侃必不可少,它是輕鬆的逗趣,談笑間體現一種思想的深邃,它往往能夠讓人在忍俊不禁中咀嚼出語言的奇妙與靈動。

老師說文言文要過三關:背、默、譯。我有辦法對付——混!就說背吧!背不出我就壓低聲音咕噥。背《愚公移山》時,我就混得讓老師不耐煩了:“算啦,這次算過關,下次不行!”

這是一段很真實的素材,只是缺少細枝末節,使原本應該很出彩的情節變得十分呆板,毫無生活的激情和活力,無法彰顯童心與童趣,所以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閱卷老師眼中也會如過眼雲煙,註定得不到高分。

過三關?那好,請看我“巧過背誦關”——“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前幾句要吐字清晰,增加透明度!)“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中間幾句節奏要快,滾瓜爛熟!)“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究竟是孫子有了兒子,還是兒子有了孫子?不妙,壓低音量。)“孫又生子……子又生子……孫子兒子……兒子孫子……”(聲音已經低到極限,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是背書還是念經。)“行啦行啦!這次算你過關,下次可不行!”老師終於掛起了“免戰牌”。

對照自己的語言,看看以上幾種毛病是不是也在你的作文中出現過。如果有,就在平時的作文學習和訓練中有針對性地改善和提高。相信只要努力鍛造你的語言,它就能爲你的考場作文披上靚麗的外衣,增添奪目的光彩!

中考作文指導8

1、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每一個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形象:文明自律的,粗俗放任的;勇於進取的,畏縮不前的;朝氣蓬勃的,萎靡不振的……

請以“形象”爲話題,不拘文體,寫一篇作文。

要求:結合現實生活,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氣象學家發現,全球的氣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複雜系統。一個地方很小的一點變化都可能在其他地方引起巨大的變化。例如在巴西一隻蝴蝶煽動翅膀的氣流可能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有人把這種現象稱之爲“蝴蝶效應”。

生活中,這種“蝴蝶效應”比比皆是。請你以“生活中的‘蝴蝶效應’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聯繫現實。②題目自擬。③文體不限。④不少於800字。

3、從下列兩個題目中,任選一個,按要求作文

(1)健康,是人們的追求。健康的身體,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愛好……請以“健康”爲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不少於800字。

(2)請以“酸甜苦辣纔是生活”爲話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800字。

4、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據悉,1月24日,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一隻小鳥飛進賽場,被高速飛行的網球擊中墜地死亡。接下來瞬間的一幕讓人深深感動:擊中小鳥的運動員扔下球拍,跑向小鳥,俯身跪地,雙手合攏,又在胸前畫了一個十字,表示懺悔。

人生有多少一瞬間發生的事情,有的蘊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發着自私卑鄙的惡臭;有的詮釋着人類高尚的節操;有和踐踏着公衆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過(自己的或他人的)不少難忘的“一瞬間”,請以“事發一瞬間”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聯繫現實生活,把話說開。②題目自擬,文體不限。③不少於800字。

5、閱讀下面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世人說:地球上最寶貴的是生命,擁有生命才能擁有一切。學者說:生命是生物體所具有的活動能力,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詩人說:有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卻永久地活着。

請以“生命”爲話題,寫一篇作文,可以談見解,也可以敘事或抒情。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右側站立,左側急行”是乘坐傳送式電梯的國際貫例。目前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瞭解這一國際約定俗成的規則。北京爲保證地鐵有序有效的運行秩序,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今年1月5日開始推行這一文明乘梯規則,與國際接軌。中國加入“世貿”後,有很多“約定俗成”是需要我們重新認識與不斷學習的,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交往中,也有許多的規則是需要我們不斷了解,不斷學習的。“不斷了解,不斷學習”是一個人、一個羣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成長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請以“不斷了解,不斷學習”爲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容必須是“不斷了解,不斷學習”的範圍之內。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準抄襲。⑤不少於800字。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說,我年輕時候曾經有過許多夢……

有人說,年輕是個多夢的季節……

夢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五彩繽紛,有的撲朔迷離,有的神奇變幻,有的驚心動魄……

有句歌詞說:我的未來不是夢……

請以“我的夢”爲話題,寫一篇感情真摯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位老農拿着一把菜刀,使勁地砍一棵歪棗樹,口裏唸唸有詞:“叫你不生棗子!”母親正在和一隻母雞生氣,它不生蛋了,天天呆在窩裏孵蛋。大冬天,母親拎住了它的翅膀,說:“把它浸到溪水裏。”

棗樹被砍後真的來年枝頭結滿了棗子,母雞浸了水後,果然又開始生蛋了。世上的萬物實在有些奇怪,竟然應了那句“苦難是金”的老話。

請以上面的材料所說的內容爲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覺、看法,也可以編寫故事等。所寫內容必須在“苦難是金”的範圍之內。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

9、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常見這樣的孩子,自己有了成績,有了榮譽,就歡呼雀躍,神采飛揚;別人有了成績,有了進步,卻往往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甚至冷嘲熱諷、挖苦、嫉妒,很少真正從心底裏爲別人喝彩。其實,隨時發現別人的進步,爲別人的成績而喝彩,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健康的心態。

請以“爲別人喝彩”爲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1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國入世,將帶給中國人全新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準則,中國人將真正成爲人類精神家園的建設者和創造者。作爲中學生,你應該具備中國入世後所要求的綜合素質。請你以“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爲話題或以“新世紀需要的人才”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兩個話題任選一題。②文體自選,題目自擬,角度自定。③不少於800字。

中考作文指導9

審題(學會咬文嚼字)

1、先關注已給定詞語。 “SSS的感覺”,“的”字之後“感覺”是關鍵詞,是題眼,這時一種內心感受,是一種個體特有的知覺。

2、關注填補詞語,一般適宜填寫名詞或形容詞。可以是單音節詞,亦或雙音節詞語。

3、填好詞後,把標題作爲一個整體,文題選擇好了,在起點上你就高人一籌。

確定半命題的幾個原則:

(1)熟悉。選自己熟悉的,你才能順利地寫下來。

(2)個性。選自己最強感受的事或人。

(3)視角。發散思維,確定構思,深入挖掘。

範例:

《被愛的感覺》、《被騙的感覺》、《被寵愛的感覺》、《被刺痛的感覺》等

選材常見問題

1、選材過大(需化大爲小)

2、缺少細節(需引入描寫、抒情、議論)

3、選材太俗(需立意高、遠,“新”不代表沒有人寫過,而是視角不同)

4、脫離生活(需從自身出發,觸類旁通,引入身邊事、熟悉事)

關注

1、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

2、適度求新,標新立異(比如:你最先想到素材拋棄不用,啓用聯想、想象想到的已有材料作爲素材。)

3、發散思維,多角度入手

(1)寬想。面對題目中的關鍵詞,首先要進行輻射性思維,多角度地聯想、想象,並將與話題有關的思想、具體材料大致羅列下來,從而找到源頭活水。

(2)精思。面對羅列的材料要根據中心進行精心選擇,多中選優,優中選深,深中選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現一個主題,防止“意多亂文”。

(3)實寫。寫“實實在在”的東西,寫出“真情實感”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讀者。把自己親歷之事或耳聞目睹之事用細緻的筆墨表達出來。

思路:

按主題準備材料——總有一個適合“它”

友情親情、理想目標、情趣愛好、道德品質等。

1、要學會一材多用。

2、增加細節描寫。

3、增補多個鏡頭,比如場面描寫、環境描寫、心理刻畫。

4、知覺效應。比如聲音、顏色、變化、類比等。

範文:較量

午後的陽光從窗口透進,照在我身上,那種愜意的感覺不由讓我暗自感嘆這世間竟有讓人如此享受的時刻。偶然想起自己已升入初三,即將面對的種種現實,不由讓我倒吸一口涼氣。想想以前給自己定的目標,如今又有幾個實現了呢那次不是因爲怕苦怕累懶懶散散造成的換句話說,懶惰,我真的擺脫不了你嗎

心裏暗自立下誓言,我這一次一定要戰勝懶惰,決不輕言放棄。坐在書桌前,面對着堆積如山的作業,心情頓時壓抑的很。埋頭扎進這題海中,眼前盡是一個個字母公式,朱自清郭沫若在我跟前搖搖晃晃。不知多久以後,我的手早已有些發酸,腦子正處於一片混沌之態,擡頭望向窗外,這初秋時節的午後是天高雲淡,在望向那一隻只高飛的秋雁,彷彿已隨它們南去。此時,我已陶醉在這美景中,享受着陽光的沐浴,忘記了作業,忘記了剛纔的決心,我被這“宜人的美景”所收買了。第一回合,以失敗告終。

慢慢回過神來,除了對自己的抱怨不滿就是再次不要其煩的下決心。重新投入到刻苦學習中,再次面對這一道道惱人的題目。我漸漸靜下心來,“87.5、x、y”轉眼,已經是一個小時過去了,作業也完成了一大半。看看錶,3點40分。突然想起這正是

xxxx節目。我都盼了一週了啊!有回頭看看這還未完成的作業,我有些猶豫,“到底去不去看呢我寫了這麼長時間也該休息一會兒了吧!也不能總學習的對不對休息一下沒關係的。”說着,我走向電視機,剛想打開,手停在了空中,“我爲什麼總是這樣呢整天懶懶散散的,什麼都做不成,剛纔明明說好的這次一定要堅持到底,打敗懶散的”這時候,空氣彷彿也凝結了,撲撲的心跳聲像是在等待我的迴應。一邊是寫作業的手痠疲勞,一邊是看電視的悠閒自在;一邊是擺脫懶散的首戰告捷,另一邊是半途而廢的慘痛失敗。我在這二者之間徘徊,不經意間想到了柳永的《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古人尚且爲學習如此勤奮,我面對這小小的誘惑算得了什麼呢現在這點苦累又算得了什麼呢於是我決然回到書桌旁,選擇了繼續戰鬥。“懶散,我要離你遠遠的。”

再次擡頭,已是傍晚時分,我已將“敵人”通通消滅。我想,這一次,懶散,我打敗你了。

伸個懶腰,窗外已是滿天紅霞,美麗至極。我不由感嘆“我與懶散的較量何止今天的這一次時時刻刻,懶散都在我們身邊。外界的誘惑,就像午後的陽光,儘管舒適愜意,卻強烈的讓你睜不開眼睛。可是倘若你抵制這誘惑,得到的不只是傍晚的霞光美景。同樣,你戰勝了自己,戰勝了你的懶散,你的人生將不留遺憾。

中考作文指導10

一、自然真切的情感體驗。

蘇軾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認識事物時緣於我們站立的角度不一,得出的結論也會迥然不同,我們評判一篇文章的優劣時,也是如此。但是,在諸多的評價標準中,“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寫作者的情感如潺潺的水流,或急或緩,急時水花四濺,緩時波瀾不驚,看似不同的狀態,卻都聽從於內心的節律、心靈真實的聲音。感動人心懷,引起人共鳴的是作者情真意切的生活體驗,這樣的情感毫無矯揉造作之態,因爲這是作者抒寫自己生活的感受,是對世界、社會、人生觀察後的提煉。一篇文章情感所達到的感染力,並非是幾段華麗的辭藻可以比擬的,語言往往只能暫時地迷惑讀者,而情感卻可以俘獲讀者的心,當然這取決於寫作者的姿態,一個寫作者只有以自己的心靈去貼近生活,纔會發現生活中溫暖、感動的瞬間,也纔可能感動自己,打動讀者。我們且看一看王家錚同學《溫暖的記憶》中的幾處文字:

門口的麥當勞叔叔依舊駕着腳,滿面笑容地坐在那裏,熱情地迎着過客。隔着透明的玻

璃可以看到裏面的人們享用食物的情景。一位媽媽臨窗而坐,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飛跑

過來,稚氣的臉上閃着大大的笑容。媽媽寵溺地抹掉了他嘴邊的番茄醬。

天氣微寒。而心卻不禁因看到的這一幕溫暖起來——曾經,我與媽媽也如這對母子一樣,坐在這溫暖的大廳裏。

這是一段典型的細節描寫。小作者隨着由外及內的視覺轉換,先用“駕着腳”“笑容滿面”簡筆勾勒了麥當勞叔叔的熱情,自然令人見其形而暖於心;繼而描繪了餐廳內一對母子的溫馨一幕,媽媽“微笑地看”“寵溺地抹”,兒子“飛跑”和“大大的笑容”,見其景而感於心,看到這一情景的小作者的心霎時被溫暖俘獲了,暖流如漣漪在心中盪漾開去。這一眼前的溫暖勾起了作者記憶深處溫暖的印記,因而下文溫暖記憶的敘述和對如太陽般溫暖的母愛的歌頌就會更加顯得自然得體。

我記得那是一個明媚的冬日。溫暖的陽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得媽媽金燦燦的 ,我從未覺得媽媽竟如此像太陽。

讀到此處,“母愛如太陽般的光輝溫暖人心”是那麼擲地有聲,我們是否也被作者的真情所折服了呢?

二、平而不淡的內容選擇。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我們的寫作可以選取那些氣勢恢宏、波瀾壯闊的事件,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返身關注自己周身的生活,從細微處去見精神,從平淡中去悟事理,因爲只有關注自己生活的人,纔會去關注天下。如果我們能在爲衆人忽視的平淡細微的生活裏,用心覺悟出生活的另一番滋味,那麼文章方顯生活的純美。江瑋傑同學的《期待之後》可以給我們這樣一種寫作的思考和借鑑。文章沒有宏大的敘述,只是寫了一段日常瑣事——父親邀我和他一起散步。生活中我們和父母一起散步的記憶不可勝數,然而都全然忘卻了,因爲這些經歷確乎平淡以致於你的內心沒有給它們停留的空間,最終煙消雲散,遺忘殆盡。可是,江瑋傑同學從平淡的散步中,卻明悟出期待之後的意義:

我忽地明白,花苞有了期待之後,鼓起了勇氣,才使大自然萬紫千紅;雛鷹有了期待之後,下定了決心,才能飛翔於藍天之中;種子有了期待之後,堅定了毅力,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期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期待之後,付出於實際行動,這纔是最重要的。

三、閒淡隨意的敘述筆調。

19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畢業於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他沒有像他的大部分同學那樣選擇一條榮耀輝煌之路,經商發財或者從政成爲明星。他平靜從容地選擇了瓦爾登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和閒適。我們的寫作,猶如梭羅選擇的生活,自由自在,簡樸自然,隨意從容,如是,我們的心靈得以自由舒展,我們的思想得以縱橫馳騁。刻意而爲的寫作,往往會適得其反,還記得“東施效顰”的故事嗎?西施的一顰一蹙,美在其中,引人駐足,是自然之美也;東施刻意模仿,裝腔作勢,令人厭惡,是造作之醜也。我們寫作可不能學那“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的西施,不故弄玄虛,不刻意雕琢,只須娓娓道來,自然寫之。林叢竹同學的《開窗》就是這樣一篇自在隨意的範文。全文從起牀說起,寫到開窗,詳細描寫自己嘗試打開窗的過程,我們來欣賞其中某些文字:

我心想會不會還不夠用力,於是雙手抓緊把手,用上全身的重量,試圖將把手壓下去。可是無論如何,它都沒什麼反應。

我又重複了幾次,均無成效。等了半天,我已是十分焦躁,甚至有了砸窗的慾望。……

於是我靜下心來,開始觀察那扇窗。出於嘗試,我將把手向上一推。沒想到,它居然被推動了。最終,輕輕鬆鬆,窗戶就這樣開了。

中考作文指導11

(一)材料的含義明顯。

如:球王貝利在比賽中共射進一千多個球,有一次,記者問他哪一個球最精彩,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說:“下一個。”

這樣的具體文字材料或畫面,不需要怎麼分析,一看就明白七主旨,那就是:一個人在功成名就後,不能被鮮花和榮譽所牽累。應永不滿足,不斷進取。

這類材料作文,一般能抓住中心闡發即可。

(二)材料零碎,但有聯繫。

這類材料,少則二則,多則五六則,或互爲對立,或互爲關聯,或互爲相輔,或互爲統一,但總有其組合在一起的共同性或聯繫點。如:

1、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2、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級,一級一級,是樂趣也是苦趣,好像從我有生命以來就在登山似的,邁前腳,託後腿,纔不過走完慢十八盤。(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3、人們只要從洶涌浪濤中掌握了一條前進的途徑,也就戰勝大自然了。(劉白羽《長江三峽》)

這三則材料表面上看各自獨立,毫無關係,但只要仔細琢磨一下,觀點就會水到渠成。材料1是講要樹立遠大理想,確立具體的奮鬥目標。材料2是講登山的艱辛。而材料3的中心是掌握規律。至此,中心論點就瓜熟蒂落了,那就是——立志、攀登、規律。

(三)材料觀點隱晦,但要抓住關鍵字眼或細節。

這類材料作文,着重考查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有位名叫亞克敦的英國人,他的書齋裏雜亂的排列着各種圖書七萬多卷,而且每卷書上都有他的手跡。他零零碎碎地記住了不少知識,可大家問他什麼,他總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他活了六十多歲,讀了一輩子書,卻什麼也沒留下來,被人們稱爲“書櫥”。

這樣的材料雖好懂,但觀點很隱晦,只有通觀上下文,認真細緻地閱讀或觀察材料,尋找、抓住關鍵性字眼或重要的細節,才能挖出材料本身所蘊含的觀點。

1、“雜亂地排列着各種圖書七萬多卷”“被人們稱爲“書櫥””,說明主人興趣很廣,但讀書沒有選擇。

2“每卷書上都有他的手跡”,可問他“他總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讀了一輩子書,卻什麼也沒留下來”,亞克敦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只博覽羣書而不能精讀,蜻蜓點水,因而學而不成。

這樣抓住關鍵字眼或細節一分析,觀點就水落石出了。

(四)材料是非不清,要求評理。

這種類型主要是考察學生分辨是非的辯證能力。

如:針對校園罰款問題,學校和社會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爲不能罰,學生是消費者;另一種意見認爲不但可以罰,還要重重地罰,罰得他心疼纔會吸取教訓。對此,你有何看法。

對這樣的材料,首先要將兩種觀點分別進行分析、比較、辨別,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分辨是非。要選擇正確的觀點,做到有理有據,自圓其說。

(五)材料角度的多面性,要確定最佳觀點。

蘇軾曽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個材料,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觀點,這就是所說的“見仁見智”。

如:一次,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一臺大型電機出了故障,技術人員修理了兩個月,也未找到毛病。這時,一位瘸腿駝背的德國移民在電機旁仔細進行觀測、記錄、計算,時間不長,他用粉筆在電機外殼上畫了一條線,很有把握的說:“打開電機,吧劃線處裏面的線圈減少十六匝就好了。”許多人半信半疑,但按他的話做了以後,電機果然修好了。公司非常滿意,經理問他要多少報酬,這人毫不客氣的說:“畫一條線要一美元,知道在哪裏劃線,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周圍的人聽了深感吃驚,但精明的公司經理不但照付一萬美元,而且還重金聘請他做了公司的顧問,他就是從小被人訕笑,而在逆境中頑強奮鬥,最終登上科學高峯的德國科學家卡爾。斯坦門茨。

這種材料,可以從不同的人物和主旨上分析、研究,列出不同的觀點,然後比較,鑑別出最佳觀點。可以是”在逆境中頑強奮鬥”,也可以是”知識改變命運”。

(六)材料屬比喻性,需挖掘引申。

這類材料一般有針對性、社會性,尤其對青少年具有導向的功能性,對青少年的爲人處世、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諸多方面都有教育意義。

如:有個人曾對蠶蛹破繭時的痛苦掙扎於心不忍,於是用剪刀剪破繭殼使之早點出來,結果幫了倒忙,因爲蛾只能爬一會兒就不壽而終了。

對這樣的材料,首先最關鍵的是弄清材料的本意,再理清材料的喻意以及兩者之間的聯繫點,由此及彼地聯想現實生活中的與之相關的問題,然後引申闡發。就這則材料而言,“蠶蛹”只有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生命才能發出輝煌。由此推出,一個人要想成才,就必須經過一番跌打滾爬,經得起暴風驟雨的洗禮,經得起困難與挫折的考驗,否則永遠不能成爲事業的成功者。正如古人所說的“保劍峯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則材料巧妙地對學生進行了成才觀的教育。另外,還有一個觀點:尊重客觀規律,不能憑感情意氣辦事,否則會事與願違,受到法律的懲罰。

(七)提供一篇文章或一個片段,要求補寫、擴寫、改寫、續寫。

此種材料可以考察學生的思路以及圍繞中心重新選擇材料、組織材料的能力,尤其考察學生的想象能力。不管什麼要求,首先應領會原文的主題和全文的脈絡,依照原文寫作意圖和要求或補寫、或改寫、或擴寫、或續寫。這樣,一篇有分量的續寫文章一定能大功告成。

中考作文指導12

一、關於記敘文:

記敘文是指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等類的文章,在表達方式上以記述爲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並沒有截然的劃分。它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多樣的文體。古代的記、傳、序、表、志等,現代的消息、通訊、簡報、特寫、傳記、回憶錄等,都屬於記敘文的範疇。

二、知識點歸納:

(一)記敘文知識點歸納:

1、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1)順敘:

按照事情發展的本來順序進行敘述,依次從開端、發展寫到高潮、結局,文章的層次、段落和事情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這就是順敘。順敘是最常見的敘述方式。

(2)倒敘:

把人物、事件的結局,或人物經歷、事件過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就是倒敘。倒敘有造成懸念、引起讀者興趣、啓發人們思考的藝術效果。

(3)插敘:

在敘述進行中暫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事,然後再把原敘述繼續下去,這就是插敘。插敘有追憶往事、補足有關情況的作用。

(4)補敘:

在敘述結束後,又對前面的有關情節進行內容上的補充,這就是補敘。

2、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1)敘述:

把人物的經歷、行爲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表述出來,就是敘述。

(2)描寫: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形態、動作、或景物的狀態、特徵等,具體細緻地描繪出來,就是描寫。小說中運用描寫比較多,一般記敘文則只是在敘述中穿插一些描寫。這些描寫,按對象來劃分、大體可歸爲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類。

(3)抒情:

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文章中直接公開地表白自己的喜怒愛憎感情,就是直接抒情。這種抒情方式在詩歌和抒情散文中運用較多,一般記敘文不宜多用。否則令人產生做作、乏味之感。

間接抒情:

將感情滲透在寫景、敘事、說理之中,邊敘述邊抒情,邊描寫邊抒情,邊議論邊抒情,就是間接抒情。這是記敘文的主要抒情方式。採用這種方式抒情,可熔情、景、事、理於一爐,使文章更顯得豐富多彩、富有情味。

(4)議論:

議論是論說文的主要表達方式,在記敘文中,它只是一種穿插在敘述和描寫中的輔助手段,一般表現爲對文中敘述的事物畫龍點睛式地發表議論,即夾敘夾議。

3、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4、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從描寫的疏密來看又可分爲概括介紹和細節描寫。從描寫的角度看還可分爲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等。

5、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

關於象徵手法:

以茅盾的《白楊禮讚》、周敦頤的《愛蓮說》爲例,作者不是單純地讚美白楊、蓮花,而是借這些物來讚頌某些美德或具備這些美德的人。這種寫作手法,通常稱爲“象徵手法”。“象徵手法”在詩歌、散文中是常見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來讚頌美好的事物,體現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有時也可用來諷刺醜惡的事物,抨擊不合理的現象,它既可以通篇運用,作者並不點明,由讀者自己去體會象徵的含義,也可以只用於某些章節片段,由作者直接點明象徵的含義。恰當地運用象徵手法,可以把抽象的精神品質,化爲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從而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把不便於明說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來,賦予文章以深意,從而給讀者留下咀嚼回味的餘地。

(二)小說的要素:

小說是一種散文體的敘事文學樣式。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個基本要素。

(1)人物:(主要人物的確定要看該人物能否表現小說的主題思想)

(2)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3)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描寫——(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比如春夏秋冬,風雨雲雪,以及山川,平原、草地、小河、公園等。)作用是爲了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

社會環境描寫(主要是指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小說中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如社會背景、歷史背景、時代背景等。)作用是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推動情節的發展。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與其它文體中的環境描寫的區別在於,它是爲塑造人物服務的,是人物個性形成乃至於人物存在的理由和依據;而其他文體中的環境描寫一般沒有這樣的功效,至少這樣的作用不是主要的。例如寫景散文中有很多環境描寫,並且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爲主,但它不一定以塑造人物爲旨歸,而往往是藉助於景物描寫直接抒發對這景物的感情,或者對這景物的象徵物的感情。即所謂的“借景抒情”。

中考作文指導13

中考作文七例“常見常犯”的錯誤

一、動筆草率。

進入考場,瀏覽完作文題目後,要給自己充足的構思時間,不要急於動筆。考場作文沒有“好做”“不好做”之分,因爲“好做”“不好做”是相對的,對全體考生來說也是公平的。考場作文的成功,指的是發揮出自己平時或比平時多出3-5分的水平。寫作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最可怕的是寫到一半,又想另起爐竈。時間沒了,心情壞了,鬥志也丟了。筆者的經驗是寫作時要打簡單草稿,讓腦中浮現出基本脈絡和框架,防止“擠牙膏”,寫寫停停,邊寫邊改。要貫徹一種構思、一種主題。一旦構思已定、主題確定,就要盡潤色之能事,加以拔高和提升。

二、入題太慢。

考試作文入題要快不可拖,講究開窗見日、簡潔明快、一針見血。有的考生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開篇古今中外慢慢道來,沒有注意整體佈局,反而頭重腳輕、主次不分、拖沓費解。考場作文最忌在開頭大段引述命題背景材料,大段地引用讓行文顯得呆板空洞,容易使閱卷老師產生“先入爲主”的不好印象。要讓入題新穎準確,平時可以有針對性地訓練“一句話”開頭,引用式、並列式、情境式、襯托式、先聲奪人式等開頭方法,如有學生在《生日》一文中這樣開頭:“16歲的生日,點燃44支蠟燭。”獨立成節,開宗明義,簡潔明快,且有懸念有意味,引人思考。

三、審題馬虎。

審題是寫好每一篇考場作文的第一要旨。審題出現的毛病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完全拋開題目、另起爐竈而造成離題;另一種是爲了標新立異、另闢蹊徑而造成偏題。作者要扣題,筆者的經驗是看到題目後,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寫的優秀作文,看有沒有可以再利用再生髮的;二是行文時注意“一步三回頭”“回眸一笑百媚生”,如題目是“壓力”,寫作時就要儘可能在段落里扣住“壓力”,但又不侷限用“壓力”一詞,要善於“換一種說法”,如表現“壓力”的詞語還有“喘不過氣來”“初三初三,火海刀山”“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等等。

四、行文平泛。

行文平泛,沒有出彩之處,自然不能給評卷老師留下深刻印象,你的作文成績也只能在保守分和平行分之列。如果你的作文有一處寫得精美,就能起到“一美遮百醜”的作用。要做到語段(或語句)精美,就要在構思、表達、佈局上有獨到見解。如開頭段可提出問題,平地生雷,引人注意;中間段可巧述故事,深入淺出,引發思考;結尾段可畫龍點睛,顧盼生輝,深化主旨。這個亮點還可以是細節,如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一個精彩的比喻,一個超常的搭配等。閱卷老師一般是S型的掃描全文。這就要求你要儘可能讓精美的語段(語句)達到無敗筆廢字的極致,讓評卷老師愛不釋卷,念念不忘你的敏捷才思,甚至他會摘章尋句,當成範例,成爲教學之素材。

五、立意低俗。

對“寫作”作出明確要求:“抒發真情實感,提高品位。”“提高品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思想健康”。“思想健康”不是要你說客套話、寒暄話、場面話,“健康”是針對“病態”、“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線是不能欣賞違背法規校紀和偏離公共道德的事。戀愛題材是考場作文的禁區,無論考生寫得如何纏綿悱惻,真摯動人,因其行爲是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所不允許的,這類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網絡題材在考場裏也不受歡迎:一是目前對學生作文使用網絡語言這一做法衆說紛紜,難有定論;二是學生沉溺於網上虛擬空間倍受垢病,不能成爲導向。

六、引用錯訛。

在評卷場上讓老師們“津津樂道”的一般是考生張冠李冠、貽笑大方的句子,如有的考生這樣寫道“冰心老人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句出自清朝樑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考生卻因教材《憶讀書》的錯誤聯想,把它記在冰心的名下,讓人笑掉大牙!筆者的建議是:初中生寫作,全文都在寫自己的話,難免膚淺無味,恰如其分地引述定能增加文采。但是考生在引述時要注意:一是加強平時的積累,儘可能避免犯顏色、形狀、聲音、時令、數字等常識性錯誤;二是儘可能避免“爸爸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我在電視上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等大篇幅的引用;三是如果對引用的詩文詞句記不清,考生可以這樣交代:“有一位名人說過……”做一個老實人,即使仍然出錯,一定會得到閱卷老師的諒解。

七、材料無序。

現在很多考生都有寫作散文化的傾向,最常用的就是類似朱自清《春》中“幾幅畫”式的構思,有的老師撰文稱其爲“板塊組合式”結構。這種結構有很多好處,比如說條理清晰、方便閱讀。但在採用這種結構時,將材料無序和空泛的羅列卻是很多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所在。糾偏的方法,一就字數而言,並列的篇章要控制在3-4段,太短言猶未盡,太長過於冗繁;二要有共同指向,不能多主題,而且要注重“小標題”或支撐句的錘鍊;三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組接,或時間順序、或事理因果、或層層遞進、或由小及大、或由淺入深……只有這樣,閱卷老師才能透過文字發現作者的“匠心”。

中考作文指導14

展示虛幻天地,即在作文裏寫想象的內容。這種內容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但又與現實密切相關,要以現實爲基礎。寫作時,可以採用聯想的方式,由某人某物聯想到其他的人事物,前者是基礎,後者是發展、是重點;也可以採用虛構、夢幻等想象的方式,虛構情節,夢境顯示,創新出新的意境和形象。

在一篇文章裏,可以局部是虛幻的,也就是說某些段落或某個部分是虛幻的,它可以使文章頓然增色,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聯想,擴展文章的內容。例如,安徽省中考作文題《可愛的家鄉》,有一位考生就寫得很有特色,作者從兩個方面敘述家鄉的可愛,一是家鄉的山可愛,二是家鄉的水可愛。在寫家鄉水的可愛時,就運用了想象的方法,請看這段文字:“聽老人們說,一到冬季,天上的仙女們每晚都要來這裏沐浴,於是玉帝就讓龍玉按時送來熱水侍候,無名河變成了仙女河,變成了四季如春的曖人河。”這段文字,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關係,但更多的內容則以想象爲主,交代了無名河得名的原因,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河上仙女沐浴圖,給人以神祕之感,增加了閱讀的情趣。

有些中考作文試題,本身就要求考生寫成想像式作文,文章內容是由虛幻構成的,現實的內容只是個引子或緣由。這就要求考生,要展開想象的翅膀,以豐富虛幻的內容來結構文章。例如有一篇中考作文《美好的夢》就採用了這種寫法,文章除首尾而外,都是由夢境構成的,首段有“我進入了甜蜜的夢鄉……”過渡轉入下文寫“夢境”,想象極爲豐富,情節曲折生動,考生徜徉於月球之上,征服月球,寄託了美好的理想,神思飛揚,暢想無限,趣味橫生。

寫想象作文要注意一點,就是無論如何虛幻,都要合情合理,切忌脫離生活,從而削弱了藝術魅力和可信度。

語文看圖作文臨場應對方法

看圖作文的“圖”,主要有圖表、畫圖和漫畫三種,出現在中考[微博]作文題中的,主要是漫畫。

做中考看圖作文,具體的操作程序是讀題、析圖、立意、擬題、構思、修改、定稿。“與衆不同”的關鍵之處是要仔細觀察畫面和準確理解畫“意”,先抓好讀題和析圖兩步,然後才構思成文。

第一,讀題

讀看圖作文的題目,主要是瞭解文題中所提出的要求,明確所規定的體裁,以便有目的有重點地去看圖。

第二,聯繫題目析圖

做看圖作文要學會讀圖。當圖映入你的眼簾,你應該馬上有這樣的意識:這一幅圖是一個故事;這一幅圖是一篇說明文;這一幅圖是一篇寓言;這一幅圖是一個比喻……於是,你便可以就像材料作文、命題作文、自由命題作文一樣開始寫作。

在看圖作文中,析圖是關鍵的一環,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關鍵性環節一樣。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從如下角度去“析圖”:

1、看“情節發展”

這適用於對多幅有內在聯繫的組合漫畫的審讀。

2、看事物變化

適用於畫面中立體事物變化鮮明的漫畫材料。

3、看人物對比

適用於閱讀以多個人物活動爲主的漫畫。

4、看背景映襯

適用於人物活動中環境設計鮮明的漫畫的閱讀理解。畫中的景,畫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視的烘托、反襯的作用。

5、看比喻手法

適用於整體構思有明顯而強烈的寓意漫畫的審讀。

6、看整體意念

適用於理解含蓄的令人回味的漫畫,作者在這樣的漫畫中往往運用比擬、象徵的方法表現主題。

析圖並理解其含義是看圖寫議論文的重要關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順利通過。因此考生要儘可能多地掌握“析圖”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紹的以外,還有類比聯想法、喻義探求法、比較排除法、對號入座法、寓言點題法等都可以運用。

中考看圖作文,在看懂畫面之後,第二關便是構思、寫作了。就寫作的過程講,看圖作文與其他形式的作文一樣,離不開立意、構思、表達的程序。另外說明一下,看圖作文有一個重要的過渡性環節,就是必須對圖進行一番說明、介紹或描繪。看圖作文的特殊性表現爲,材料中所給的單幅漫畫、多幅組合漫畫,以及用來說明、評論對象的攝影作品、美術作品、科學圖畫等,不可能作爲材料直接引進文章。它們需要一次“再處理”,由作者在觀察、理解、提煉的基礎之上,用文字敘述出來。這些敘述文字,如果放在記敘文的開頭,就成了一種解說性的鋪陳;如果放在議論文中,這種開頭就往往於解說中順勢帶出作者的觀點。

中考作文指導15

一、相關角度的相似想像

相似性想像就是從同一或相似的事物出發,選擇與原有想像角度相關或相近的角度,加工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這裏所說的相似,既指其外形相似,也包涵其內在神韻的相類似。

如“瑰麗的朝陽冉冉升起,彩霞像縷縷金絲浮游中天。”“太陽照着雪皚皚的山峯,發出無數條耀眼奪目的光束,像串串珍珠撒向大地。”這裏由彩霞滿天想像金絲浮游中天,由太陽照耀雪峯的光束想像串串珍珠撒大地,這是取其形似的想像。茅盾在《白楊禮讚》中寫道:“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樹,它在西北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跟北方的農民相似;它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壓迫不倒,也跟北方的農民相似。我讚美白楊樹,就因爲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這裏由白楊樹聯想到北方的抗日軍民,聯想到民族精神,這是取其神似的想像。

二、變換角度的求異想像

求異性想像,就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礎上,超越現有的想像方式,變換角度,再加工改造出新異形象的思維過程。在科學幻想小說、神話、童話等體裁中,這種想像常常作爲一種主要表現方式。如科學小品《黃河象》就是根據一頭大象化石“斜斜地插在沙土裏,腳踩着礫石”的姿勢,去想像這頭大象在二百萬年以前失足落水的具體情景,這就是超越現在的想像方式——推想。又如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寫小姑娘每擦一根火柴,眼前就出現一種幻覺: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鴨,美麗的聖誕樹,慈愛的奶奶……這裏借幻覺想像表達作者對資本主義的深沉控訴。有時爲表達作者的感情,使詩情詩意更突出,詩歌中也常用假想、幻想的寫法。如毛澤東《念奴嬌·崑崙》:“安得倚天抽寶劍,把爾裁爲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寰球同此涼熱。”詩中作者將自己的感情和心志直接放在假想的意境中去表現,這是多麼神奇的想像啊!

三、多個角度的發散想像

發散性想像,就是由一個目標或思維爲起點,讓想像者根據各自不同的知識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的方向,順應各個角度,加工創造出各自不同的新形象的思維過程。想像時應考慮多種因素,想像各種可能,甚至包括某些人認爲可笑的不切實際的方法,最後運用邏輯知識來判斷篩選。如《1+1=?》的作文命題,有的小作者根據想像的不同方面賦予“1+1”不同的內涵。(1)“1+1=2”,由此我們可以想像到一些機械的呆板的人。(2)“1+1>2”,由此我們可以想像到一些團結起來力量大的典型事例。(3)“1+1<2”,由此我們可以想像到一些雞多不下蛋的典型事例。(4)“1+1=?”,由此可以想像經營投資者的失敗和成功,這個數字對他們來說可小、可等、可大,甚至可小多少倍,大多少倍。(5)“1+1=1”,由此可以想像一些學生的心態:一個家長+一個老師=一張天羅地網;一場考試+一個分數=一根繃緊的心絃。也可想像到一些成人的做人準則:一貫的誠實+一貫的清廉=一個正直的人;一點衝動+一點不成熟=一個不小的錯誤。更可想像到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個社會的進步:一點犧牲精神+一點主人翁態度=一箇中華民族的騰飛。(6)“1+1=3”,即一種思想+一種思想=三種思想。(7)“1+1”可以組成不同的漢字,可以是上“十”下“口”的“田”字;可以是一個“十”加兩個“一”的“王”字;可以是一個“十”和兩個“一”的“豐”字;可以是一橫一豎的“十”字……總之,通過發散想像可以把一個簡單得無法再簡單的數字題,想像成複雜得不能再複雜的大啞謎。這種發散性想像可以使文章情趣盎然,意蘊深遠,真可謂奇花競妍。

四、相反角度的逆向想像

逆向性想像,就是一反平常角度,從相反方向着眼,改變習慣思路,加工創造出與一般形象相對的、富有創意的新形象的思維過程。它的核心就是標新立異,這也是創新思維中最重要的思維方法。沒有求異便沒有創新,法拉弟從電能生磁想到磁能否生電,從而發明了發電機。愛迪生從聲音可以振動想到振動是否可以產生聲音,於是發明了留聲機。任何發明和發現,任何科學理論的建立,都是建立在求異思維的基礎上的。

辯證法告訴我們,世上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統一的。但事實上人們總是習慣於認識事物的此一面,而忽視其彼一面。若從彼一面去探索,就會有新穎獨到的發現。如人們運用逆向思維對一些成語大膽提出了新的見解:班門弄斧/弄斧就要上班門;一失足成千古恨/失足未必千古恨;開卷有益/開卷未必有益;學海無涯苦作舟/學海無涯巧作舟;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溼鞋/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這山望着那山高”,自古被用來諷刺干一行怨一行,見異思遷的人,可以新解爲一種永不知足的精神,一種對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種不斷創新的精神,一種力爭上游的精神。這就運用了逆向思維,對褒義成語大膽質疑,給貶義成語賦予新意,使保守觀點翻出積極的意義,反彈琵琶意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