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壓力的議論文

壓力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壓力的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壓力的議論文

壓力的議論文1

依稀記得周再生主任在培訓課上對我們這一批新學員說過這樣一句語重心長的話:“做事一定要認真,但做人不要那麼認真。”又依稀記得課本上有這麼一句至理名言“向前走一步就是謬誤”這兩名話講的就是要把握好度,令我深受啓發。

“沒錯,做人要適度。”我對自己說。想想人生路漫漫,人不能無度,做人要適度。“度”在《新華字典》裏是這樣解釋的“度量,能容受的量。"而我認爲度就是目標,人失去目標則迷失方向;度就是方法,做人要審時度勢,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適當的方法;度就是節制,無度則放縱。想想世界上那麼多人之所以無法達到人生的目標,要麼是目標不明,要麼是方法不當,或許兩者皆有之。我們常說,做人要適度,就是要把握好人生的底線,這條線就是度。做人的目標不要太高,過於偏離實際情況;做人的方法不要過於勉強;做人的原則不要過於鬆弛,毫無節制。我們作爲活生生的一個人,做人不能無度,也不能過度。過度就是脫離實際,好高騖遠,自不量力,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辦法或規章。過主雖然讓人看起來感覺很好,目標美好,但往往是無法達到理想的目標,目標如同水中撈月,竹籃打水--一場空。人的目標若太過於遙遠,就會讓人過度勞累,過度勞累就會讓人喪失心志,是對自身的催殘,最後不但目標沒達到,還落得個身心兩空,損夫人又折兵的下場。人有時候,過度與無度的效果是一樣的。人最難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適度。適度,體現了一個人做事的水平,體現對事物的判斷,體現對事態發展的把握,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對自身能力的衡量。

做人要適度。如今想想周主任以前說過的那一句話是多麼富有哲理性。我們是屬於剛脫離學校的新人,缺乏工作經驗,醫療技術能力處於萌芽階段,不可對待遇抱於過高的要求,要正確衡量自身目前的價值,不可一蹴而就就希望自己成爲一名出色的醫護人員,要一天比一天適度的提高,一天一天制定適度的目標方可。而人要做到適度,最關鍵的還是不斷的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方可。

壓力的議論文2

一個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離開不了的東西,象親情,友情,愛情等等。

但不可否認的是,壓力也是你一生中離開不了的東西。

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當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定時,壓力的作用效果就只和壓力有關。壓力可以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也可以讓一個人痛苦百倍。壓力太小,人就很容易失去原來的*。可當壓力太大的時候,心有會很累很累,心情很煩躁認爲自己一無是處。只有自己會給自己增添或者釋放過多的壓力的人才會獲得真正壓力帶來的好處。

父母是壓力的來源之一,但他和其他的不一樣,那種壓力只是希望你可以在你未來的人生中獲得更好的東西,比現在他們給你的還要好。那種壓力是父母對你關愛的另一種表現。

老師也是你在初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壓力來源,他鼓舞着你,希望你有一天可以爲祖國進一分自己的力量。

同學中的壓力不僅來源學習,其中還包括其他人對你的影響,使你無時無刻不在檢討自己是否有事情作錯。是否給他人帶來其他不好的影響。

總言之,只有會生活的人,纔會瞭解壓力的作用效果所帶來的真諦。

壓力的議論文3

辯證看壓力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歡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極少有人願意爲他人所逼、受環境所迫。但是,外界壓力是客觀存在的,一般來說不受人的主觀意願支配,具有某種必然性。換個角度,用發展的、辯證的觀點看,外界壓力也有可能是人們獲得發展與成就的機遇和先導,並不一定都是壞事。

②從歷史上看,生存壓力帶給人類發展進步。在惡劣環境下,有巢氏“構木爲巢以避羣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鑽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飢餓之下,神農氏“制耒耜,教民農作”。可見,外在壓力迫使人類學會了 、 種糧食。人類社會能有今天這樣發達的科學技術、生產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與人類克服外來壓力的奮鬥過程相關。

③對於做學問來說,壓力之下能產生出重大成就。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曹植的七步詩,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壓力下產生的。曹植富於才學,受其父曹操賞識,然而卻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稱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於七步之內成一詩,否則處死。曹植於悲憤之下,寫成了著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面對生死而成就的詩,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爲中國文壇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諱言,如果沒有外界的種種壓力,許多人生活的基本軌跡就是循規蹈矩、安於現狀,而不是改變現狀、推陳出新。鐵人王進喜當年說過:“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有了壓力,就有了革命、創造、發明與發憤的動力,就有了創作和改變的願望與毅力。壓力能夠使人明確前進的方向。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壓力能夠讓人生髮出超常的毅力。被動和逆境給人寶貴的磨鍊機會,使人更能堅強不屈,表現出堅韌的美德。因此,壓力能夠激發出人們平常難以顯現的智慧和創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對壓力會有不同的態度,當然結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樣面對苦難和不幸,有的奮力抗爭,成了強者、智者、英雄;有的則被壓垮,成了乞丐、懦夫、失敗者。如同巴爾扎克所說“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面對壓力,我們應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抓住機遇,有效應對,使壓力變動力,從而激發出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潛力。

1.(1)閱讀理解第二段劃線句,在空格處寫上相對應的內容。

在惡劣環境下,有巢氏“構木爲巢以避羣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鑽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飢餓之下,神農氏“制耒耜,教民農作”。

外在壓力迫使人類學會了蓋房子、煮食物、種糧食。

(2)關於第三段,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

A.本段畫線句中三個分號“;”運用的錯誤,應該爲頓號“、”

B.本段畫線句運用排比修辭手法,強調對做學問來說,壓力下產生重大成就的例子有很多。

C.本段畫線句屬於事實論據。

D.曹植的七步詩不屬於理論論據。

2.第①段劃線句在文中的作用是強調外在壓力的客觀存在,且給人以逼迫感,無人喜歡。從而爲辯證看壓力做鋪墊,自然引出(中心)論點,並照應標題中的“辯證”。

3.請談談你對第④段中劃線句子“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的理解。

只有在順境中看到隱患,在逆境中看到希望,明確前進的方向,才能成爲真正的強者。(或:真正的強者善於在順境中自我加壓,發現隱患,在壓力之下尋找脫困的出路,把握前進的方向。)

4.第⑤段主要運用了對比論證,理論論證等論證方法,作用是形象有力,褒貶鮮明地使作者的觀點“不同的人面對壓力會有不同的態度,當然結果也就大不相同”一目瞭然,增強了說服力。

5.(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用發展的、辯證的觀點看,)外界壓力(也)有可能是人們獲得發展與成就的機遇和先導,並不一定都是壞事。

(2)本文的論證結構是(C)

A.總分總結構 B.並列式結構

C.層進式結構 D.對比式結構

壓力的議論文4

世人渴望成功,但面臨壓力,許多人都會退避三舍,紛紛揚帆去尋找另一個“勝利”的渡口,殊不知這是“臨淵驅魚,向叢驅雀”,殊不知壓力其實是一座架於成功與平庸之間的便橋啊!爲什麼?且聽筆者的一番分析。

壓力是什麼?是螞蟻身陷火境,但最終它們衆蟻脫險;是羚羊面臨懸崖,但最終它們斑羚飛渡;是白鶴鳥瞰深淵,但最終它們羣鶴翔空。壓力意味這什麼呢?——苦。咖啡是苦的吧,但西方人讚不絕口。茶是苦的吧,但東方人視爲己友。壓力似乎並不是學生專有的怪圈,它儼然也能讓人取悅一時。事實上壓力的降臨並非是上帝在有意愚弄世人,而是蒙於“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初衷。

壓力催化人的意志,蕩擊了人的潛能,這道獨好的風景只有智者才能洞悉到。試想一個人在黑暗中探索勢必會有一股強勁的壓力,在這股壓力的刺激作用下定然會需要另一股內力與之抗衡,自然而然,人的毅力、韌性、各種內在尚未開發的潛在,有時充當了這一角色,自然而然,在長時間的磨礪中,一切能得以外現,個人的素質衝破了平庸的桎梏,因而孱頭也能變作兇猛的闖將,庸者也能超凡脫俗。

遊弋泱泱歷史之海,側耳聆聽天下士之成功警言:曹雪芹說,是天堂地獄般的變故使他倍加努力的投心紅樓,是壓力之橋使得《紅樓夢》誕生。司馬遷說,是宮刑讓他覺悟世事,激起他的創作心潮,是壓力之橋使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問世。嚴文井說,是四次落榜讓他立志做一文學家,是壓力之橋使他闊步走向成功。盲人埃裏克說,是自身的缺陷讓他創造了征服珠峯的奇蹟,是壓力之橋讓他抵達了珠峯之顛。

壓力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成功,讓我們直視壓力,在壓力這座橋上飽覽世間成功的畫卷。同學們,讓我們把壓力化作動力,打開成功的大門!

壓力的議論文5

關於壓力,可分爲好多種,有社會競爭的壓力,學習的壓力,缺乏自由的壓力等等許多。這些壓力都來源與生活和這繁雜的社會。

常常聽有別人說: 哎呀!壓力太大,受不了啊。 或者是 怎麼這麼忙啊!連個休息的空都沒有! 等。豈知道,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出生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已經收到了壓力對自己的警告。而這些壓力,將會一直的陪伴我們到老 都無法抹去。

學生每年不是都要面臨着各種考試嗎?臨考前,既忙着又忙那的,想必心情也很糟糕吶!現在的孩子們生活雖然比原來的那些長輩小時候的生活條件好的沒影兒,但是他們所享受到的童年中的.快樂卻是少了很多,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爲人才。所以他們就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學這學那。就算是自己的孩子對這個極其的不感興趣。這真像是孩子們揹着永遠也還不清的債!長輩們小的時候,生活都很貧困,但是他們所獲得的快樂是獨一無二的。白天雖然要幹農活,但是許多人在一起幹活,說着話,不也很好?夜晚他們可以欣賞月色,抓蛐蛐,和鄰居家的孩子在一塊玩,這樣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在現在來講,有些遙遠了。

每當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那憂鬱的眼神和口中的說詞;每當孩子的成績比別人差時,父母的那接二連三的嘆息聲;每當孩子的名次不佳時,家長的呵斥聲。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種無形的壓力。

生活中不能缺乏壓力,生活也因壓力而精彩!但是生活中也不能全都佈滿壓力。化壓力爲動力,或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壓力的議論文6

壓力我們是經常會體會到的,因爲壓力可以創造成功與勝利。

初三的教室靜悄悄的,此時已是炎熱的夏日,使人變的睏乏與浮躁,而初三的教室卻不是這樣的而是精神和緊張。炎熱的氣溫在初三的學生們的氣壓下夜不得不下降幾度。面臨着即將來臨的中考,這被看成"人生岔口"的十字路口的接近。每一條路都會有不同人生。每個人生的結果都不一樣的面前不由的緊張,焦急就像自己站在威氣凌凌的巨龍下一樣,強大的壓力使得我們無法呼吸。

在學校,同學們都忙碌着自己的工作,沒有了交流與嬉笑。只有給心裏帶來壓力的冰冷空氣。每天一張張的模擬試卷使的我們的信心慢慢的減退着,以前那豪言壯語,在此時顯的是多麼可笑與幼稚,彷彿那只是我們還是嬰兒時那“咿呀“無人能聽懂的叫聲,一切都成了起伏不定的大海,海嘯前的強風,促使波浪夾帶着大海那不堅不催的銳力向我們撲面而來,“昔日的戰友們“已經有的倒下了。有的逃走了,只有一部分的人在準備着,等待着,壓力會越來越大人會越來越少,在中考的大門打開前我們這些“殘兵殘將“將要,也必須要將那強大的壓力轉化爲動力。我們就是一臺機器,壓力是原料,動力是成品。(壓力+努力=動力與勝利)就想括號裏的公式一樣,壓力不能消失,只有它和努力才能合成我們的動力與最後的勝利。

所以讓我們記住:壓力=動力和努力;壓力+動力=動力+勝利

壓力的議論文7

對於現在大多數中學生來說,他們現在的生活雖然比他們的長輩年輕時好很多,也幸福很多,但是他們享受的童年的快樂少了很多,因爲長輩們小的時候是在田野、草木的陪伴下度過的,而我們的童年則是在父母的期望和壓力中度過的,因此對於每位學生來說都是一種重擔,那麼這種重擔來源於誰呢?有的人會把這一切歸於老師和學校,但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真正的壓力來源於現代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爲了適應國家的不斷髮展,所以教育程度也在不斷地提升,正因爲如此學生受到的學習壓力也在隨着教育的提升而不斷提升。

壓力的根本原因雖來自社會,而這壓力的傳導者是學生的家長,現在各個家庭裏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當然父母就會將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而這些無邊無際的期望對於孩子來說或許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壓力。每當孩子的成績不理想時,父母那憂鬱的眼神和口中的說詞,每當孩子的成績比別人差時,父母的嘆息聲,每當孩子的名次不佳時,家長的呵斥聲,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其實,這種來源於社會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我們國家的人口,因爲我國人口過多,所以就業也就比較困難,因此這種困難變成了競爭,而競爭更深入就變成了對每一個人的壓力。

說到這好象是人們自己把壓力帶給自己似的,其實不管怎樣既然時代選擇了你,讓你來到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那麼你也必須勇敢面對壓力,面對壓力給你帶來的一切困難與不便,悲觀者會說:“壓力會隨着時代的發展而與日俱增”,但是俗話說適者生存,如果你不去面對壓力你又怎能在這世界上生存呢?怎樣在這社會上立足、佔有一席之地呢?既然你出生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那你就必須學會接受這一切生活所帶來的壓力,接受一切不快,用“以不變應萬變”的老套着數來對待壓力。

壓力的議論文8

通過進行分析發現,不同程度的壓力會對人們的人格產生不同的影響,對於高三學生來說,正處於人格完善的時期,如果由於承受的壓力的原因使得學生過度的消極、暴躁等等形成不好的人格的話,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本文通過對高三的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總結不同高三學生所面臨的壓力所在。從而進行好的引導,讓學生可以正確的面對壓力,將壓力轉化爲動力,培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高三學生壓力調查

本文采用自編高考壓力量表(信度係數α=0.8521,重測信度爲0.8102,P=0.000)。隨機選取某市重點中學、普通中學、在農村的省重點中學、普通中學的高三文、理科班各一個班,然後進行測試,去掉無效試卷,共377份,)本"高考壓力量變表"的理論得分最低分爲17分,最高分爲68分,調查結果顯示最高分爲56分,最低分爲27分,感受到的高考壓力均分爲39.36分。

(一)城鎮與鄉村的學生

通過採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具體的調查、研究、分析發現,農村與城市學生在高考壓力量表上所得均分分別爲40.44和38.27,鄉村學生相較於城鎮學生來說承受着更多的壓力。來自農村的學生生活條件往往都比較差,生活水平比較低。因此,農村家庭的學生都把考上大學作爲唯一的出路,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但是,在城鎮中的學生的生活條件都比較好,而且,即使不能夠考上大學,在城鎮,也能夠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家裏也能夠有足夠的收入、人脈,來保證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工作,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鄉村學生都要承受着更大的壓力。

因此,需要對他們作出適當的引導,讓他們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更加從容的應對壓力、面對高考。

(二)省重點中學與普通中學的學生

經過實際的調查發現,省重點與普通中學學生在高考壓力量表上所得均分分別爲38.28和39.45,普通中學的高三學生比省重點中學的學生承受的壓力大。這是因爲,很多普通中學的學生認爲自己比較差,沒有太大的優勢,不相信自己在實際的高考中能夠比省重點中學的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受到這些想法的影響,他們都承受着更大的壓力,希望自己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但是又缺乏自信。因此針對普通高中的學生要進行適度的引導,讓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優勢,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

(三)文科班與理科班的學生

通過對實際的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文、理科班學生在高考壓力量表上所得均分分別爲38.64和40.00,發現理科班的學生比文科班的學生承受着更大的高考壓力。理科班的學生一般來說比文科班的學生的成績要好,很多選擇文科的學生都是因爲自己的數學、物理、化學成績太差而不得不選擇文科。所以,文科學生有很多都不會認爲自己能夠進入大學進行更加進一步的學習,因此,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家長也不會有太大的期望。所以,文科的學生也不會有太大的高考壓力,比較開朗,作業也會比較少,空餘的時間也比較少,更加善於交際。而在理科班的學生,學習成績相對來說比較好,也會有比較大的高考壓力,比較沉默寡言,不善於交際。

(四)男生和女生

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男、女學生在高考壓力量表上所得均分分別爲39.27和39.47,女生承受的高考壓力要比男生承受的高考壓力大,因爲,隨着年齡的增長,很多男生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男生更善於理性思維,因此思維更加的嚴謹、有邏輯,而女生相對來說比較差,比較不擅長這些理科方面的學習,因此,女生會承受的高考壓力也會比較大,更加容易煩惱,希望自己能夠跟男生一樣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而男生相對來說比較自信、活潑、更加擅長交往。

二、針對高三學生壓力的建議

(一)教師的積極引導

一些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因考試連連失利、再加上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自卑、焦慮、抑鬱,甚至絕望,失去自信。一旦學生失去了"信心",所有努力都將付諸東流,這是一個絕不能忽視的問題。這時教師應及時採用"激勵"的方法,讓學生更加自信。教育學明確指出,鼓勵、表揚永遠是樹立學生信心的主導方向,使學生自信後再給予其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引導,努力尋回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及時予以時間的科學安排、學習方法的科學指導,使其制定出相應的適合自己的複習計劃,然後腳踏實地做好高考前的衝刺複習。

(二)讓專門的心理老師來排解高三學生的負面情緒

有一部分學生的高考壓力太大,使得不能夠認真的學習,對這一部分同學要讓專門的心理老師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及時消除負面的情緒,積極應對高考。在平時,要讓這一部分同學也要多與周圍的人交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正確的思想。

三、總結

通過上文的實。際的調查問卷,對於城鎮和鄉村的學生、省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的學生、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學生、男生和女生分別承受的不同程度的壓力進行了分析,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這些不同程度的壓力會對學生的人格產生的不同的影響,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對學生做出引導,更好地進行心理引導、培訓,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面對壓力,更加從容地應對高考。

參考文獻:

[1]王亞南。高三學生的高考壓力與人格現狀研究[J].心理科學,20xx,01:104-105.

[2]董凱。對高三學生生存狀態的研究[D].蘇州大學,20xx.

壓力的議論文9

寒風白雪,橫掃萬里,覆壓一切,唯青松抵擋無窮壓力,蒼翠挺拔,構造了一幅冰封千里,青松傲立的琥珀世界;大漠黃沙,朔朔烈風,如飢虎惡獅吞噬一切,唯白楊任風沙肆虐,傲然挺立,在金色世界中展現一道亮麗風景。風雪爲壓力,鬆楊似人生,鬆楊因風雪而雄偉,人生因壓力而精彩。

《南華經》雲: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多麼愜意。老子小國寡民的理想藍圖,淵明桃花園裏覓寧靜,多麼令人神往。那卻只是莊周夢蝶的瞭然一夢,神思嚮往的海市蜃樓。壓力如明月清風,日光夜空,充斥天地間每個角落。令人無處可躲,無處可藏,便只能坦然面對。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尋找光明;壓力給了我生命的坎坷磨難,我卻用它精彩人生。只有承擔起那無可躲避的壓力,才能充實人生。

自古英雄多磨難,誰曾想到,天才音樂家貝多芬竟是聾的,如此的壓力讓生命有太多不堪承受之重,但第九交響曲的激昂澎湃卻在闡釋着另一種偉大。在世態炎涼的社會中穿行,在熱潮冷諷的人羣中流浪,流言蜚語,似六月裏的陰雲,梵高衝破重重阻礙,以神來之筆令人瞠目結舌,既而刮目相看。人皆言是壓力摧毀了梵高,我卻說是壓力成就了梵高。是壓力讓他們穿雲拔月,是壓力讓他們與衆不同,是壓力讓他們神采奕奕,是壓力讓他們精彩人生。

長沙故地,賈生不堪生命的壓力終日看杜鵑啼血,鬱鬱而終;東坡居士卻拍大板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氣勢恢宏。留給後人幾許嘆息,幾許哀愁,幾許讚美,幾許探究。終於在夕陽黃昏,柳暗花明之時大徹大悟:生命因壓力而精彩。

明月朗照,清風習習,豔陽在天,星空璀璨。讓我們可觀可感可聞可撫,驀然發現,壓力不正如清風明月一般時時縈繞在我們身邊嗎?自然因風月而柔情萬種,生命何嘗不是因壓力而溢彩流虹。

壓力的議論文10

中學生取消早、晚自習和雙休日補課,看起來時間寬鬆了,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反而是增加了壓力,因爲學生必須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自主學習,這樣一來也許有的學生會比以前用更多的時間來複習。同時中、高考迫在眉睫,複習時間一天比一天少。學生和家長不能只看到考試的壓力。爲了更有效地學習,必須關注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狀況。怎樣來減壓,現介紹幾種簡單方法:

轉移視線。心裏不要總是想着考試的事,可散散步、聽聽音樂或和家長聊聊天,甚至可以看看電視,但不要看電視連續劇。音樂儘量選擇節奏比較舒緩的輕音樂,以免音樂把心情搞得更糟。這樣暫時把注意力放到別的地方,可以有效地起到緩解壓力的效果。

調整心態。心理壓力過大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對事物看得過重引起的,如中考、高考前自己告訴自己,這次一定要成功,要不然就完了,這樣反而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發揮。所以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相信天道酬勤,考試時自然就能正常發揮了,甚至會超水平發揮。

找人傾訴。這是一個排除內心壓力和煩惱非常有效的方法。向老師或家長把自己的心情和苦惱說出來,與他們更好地溝通;找一個可以耐心傾聽自己訴說的朋友,把苦惱與困難都說出來,也許朋友不能幫你解決什麼問題,但他幾句安慰的話一定可以讓你感到輕鬆。

適當鍛鍊。在連續學習兩個小時以上時大腦開始變得疲憊,效率就開始下降,這時不如出去活動一下,跑跑步、踢踢球或者洗個澡等等,甚至去空曠的地方大聲地喊幾聲,發泄發泄一下心情都有減壓的效果。

好書幫你。一本好書更是可以讓人受益終生,優美的散文、詩歌不僅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更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煩惱和憂愁。學生可以暫時拋開教科書,看一些別的課外書,放鬆一下心情,但必須保證自己不沉迷於看課外書。

壓力就是動力,但是過大的壓力只會是百害而無一利。減輕壓力的方法還很多,關鍵靠學生自己控制。學生必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忌煩時抽菸等。學校、家長和學生必須爲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老師不要一味地強調考試,家長不要一味高標準地要求孩子,學生要自己控制好自己的學習和休息,以減少壓力。相信學生在適當的壓力下會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壓力的議論文11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爲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新型人才,增強綜合國力,全社會對“減負增效”形成了共識。“減負增效”是指通過減輕同學們的心理負擔和課業負擔,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減負增效”對於青少年的學習和發展是十分必要的。減負首先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如今有不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誤認爲只有考上大學,找到一個鐵飯碗,纔是最好的出路,因此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這就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壓力。而青少年本身的承受能力並未得到全面的鍛鍊,十分脆弱,極易造成心理髮育不健康。前不久發生在浙江金華的中學生徐力因不堪忍受母親的苛刻要求,心理失衡而將其母打死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不能不給人們敲響“減負”的警鐘。

減負還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長期以來,應試教育如同緊箍咒,使得學校教育成爲一種短期行爲,只是把精力集中在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上,因而佈置了許多機械、重複性的作業,忽略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由於課業負擔繁重,可供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減少了,想闖一下“第二課堂”,卻沒有時間。妨礙了學生拓展興趣愛好。著名華裔科學家楊振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中美兩國學生的最大差別之一,便是中國學生興趣比較狹窄。據報載,美國小學生日平均勞動時間爲1,2小時,在新加坡學生每週至少要下一次廚房,而在我國,學生的日均勞動時間竟不足12分鐘,這與課業負擔過重有着密切關係。長此以往,過重的課業負擔將影響到青少年的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以及青少年的生存能力與社會竟爭力。大半個世紀前,魯迅先生就吶喊過“救救孩子”,今天減輕學生繁重的課業負擔正成爲學校工作的當務之急。

如今,不少同學對“減負增效”還缺乏正確的認識,誤認爲減負後就一點兒壓力也沒有了,可以無拘無束地玩了。於是放學後便出入於遊戲廳,回家把書包一扔就看起電視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是有悖於“減負增效”初衷的。要知道,減負是形式,增效纔是最終目的。倘若減負後我們失去了上進心,失去了動力,哪裏還談得上提高學習效率?新世紀的祖國建設需要大批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同學們在“減負”的情況下,能夠自我加壓、自我激勵,樹立遠大的理想,刻苦學習,課後自覺學習各種新的知識,掌握更多更新的本領。我們還要利用充足的課餘時間,多讀課外書,多思考、多鍛鍊,開拓“第二課堂”,拓寬興趣愛好,全面發展自己。

總之,我認爲“減負增效”是減量不減質,減壓力不減動力。現在,“減負增效”已逐漸深入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心中,得到全社會的支持,它爲青少年創造了“天高任鳥飛”的大好條件,我們要把握時機,“大鵬同風起”!

壓力的議論文12

高三的光榮緣於那條荊棘叢生的人間小道。衝過去,你就是王,至少是這條小道的王。那時你所獲得的不僅是王者的榮耀,還是世人的欣羨。倘若,不幸的你被擠了回來抑或是永遠地留在了這條小道上,那麼我們也只能夠暫時或永遠地站在臺下爲那些王歡呼、吼叫。青春的歲月是彈指即逝的一瞬間。在一次次的抉擇後我們踏上了這一道——華容道,成敗在此一役。成,則魚越龍門;敗,則迴歸自然。於是,高三也就成了壓力的載體。至於壓力的輕重,那不是個人可左右的。

壓力是人通往前方的一重門。其本意是好多的,即對人塗脂施粉。問題的根本是量的問題,所謂量變導致質變嘛,就是這個道理。

壓力是書桌上一摞摞的書本,一張張的捲紙,一夜夜的秉燭——換來的是一副副的近視鏡,一道道的紅叉號,一滴滴的傷心淚。於是,生理上倦了,心理上殆了,雙重的壓力讓我們有些無奈。眼前那座本就令人心懼的高山,此時更顯得神聖不可登攀,眼睛眩了,心胸悶了,便有了逃避的念頭,待回頭卻又慶幸不曾是現實。當然了,這壓力源自內心,正如“你快不快樂取決於你心中的標準”。所以,那些不甘於生活重壓之下的朋友自可任己墮落,於紛繁的現實中享受嘈雜抑或於無時無地中享受心靈的寂寞。然而,這一切又不是易求的,除非你無血無情亦無念,因爲那壓力本是寄予你的俗願,自有它不可泯滅的被動性、現實性。倘若那完全始於個人的追求,自無壓力可言,應是心靈的動力吧。

高三是秋晨淡淡的霧,朦朧而真實着。微風過處,霧濃霧淡,信手在半空中拈來一片落葉,放在脣間,冰涼而氣息着。倏忽,折射來一束光線,串着玉珠,落在地上溼潤潤的。平日忙裏偷的那片刻的悠閒,不妨到大街上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曬曬那顆久已沉鬱的心。興許一天的好心情也會就此開始。不過,好的心情需要用心呵護才能持久。所以,輪番考試中沒有必要爲一次的勝利歡天喜地,正如不要爲失敗而哭泣,畢竟這不能決定什麼,要取得最後的勝利就不能只爭一朝一夕。

如果壓力註定不可避免,那麼就讓我們坦然面對;如果正面壓力過大,那麼就讓我們換一種姿勢,側身而過。或許,你會驚奇的發現有壓力的的生活會別有一番情趣!

壓力的議論文13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有壓力。生活中有酸甜苦辣都需要我們在成長中度過。在成長中有了壓力我們纔會有動力,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回有許多的煩惱,這也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去克服,我們在學習中有了壓力,纔會使我們有了學習的動力,生活中有了壓力可以使我們成長,成熟。這也能夠使我們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生活中有了壓力,但也需要動力。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煩惱。但也有了壓力,也就使我們慢慢的克服啦。

快到考試啦。每個人都在緊張的複習中,這科那科的作業,使我們忙的不可開交。有時候寫作業寫到深夜,每個同學幾乎都有這樣的想法。如果考試考的不好家長會生氣,老師的臉色也會很不好,這樣的話也只能使我們努力在努力。

就這樣慢慢的讓我們懂的了成長也需要壓力,只要有了壓力我們才能一步步的成長起來,爲祖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成長中需要壓力,也需要動力,成長中如果沒有了壓力就像魚兒沒有了水一樣。

面對壓力不要退縮和害怕,應該鼓起勇氣去面對,去克服,那麼膽小的人磨練的更加堅強,敢於鬥爭,奮力向前,才能不斷進步。這樣的話只要有了動力,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壓力的議論文14

近來,無論是在電視裏、報紙上,還是在人們的口頭中,到處都在呼籲“爲學生減負”。“爲學生減負”一時間成爲社會上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的確,我們學生面臨的壓力太大了,負擔太重了。我們不但需要面對中考、高考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所帶來的壓力,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盡最大努力,從而不辜負老師、家長對自己的期望。減負,對於我們學生來說實在太重要了。然而,在減負以後,卻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一些學生玩心大增,藉口全面發展,提高素質,整天泡在遊戲機廳、錄像廳,學習上不思進取,最終荒廢了學業。

那麼,我們到底是否需要一個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呢?以我之見,壓力大了的確對我們不利,可是沒有一點壓力也是萬萬不行的。“沙之未能成石,缺乏的就是壓力。”其實,有壓力並非是壞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壓力是催化劑,對人來講,它能夠催人上進,奮發圖強;對國家和民族來講,它能夠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崛起乃至騰飛。

孟子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就是說,要生存發展,就要有憂患意識,就要自加壓力,莫沉酒於安樂之中。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自以爲是,花天酒地,最終成了吳國的階下囚。但勾踐在這樣的壓力中越發堅定了復仇信念,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最終大敗吳國,成爲一代霸主。

越王勾踐的故事,不正說明了人只有在壓力下,才能掙脫安樂的囚籠,走出困境,勇敢地向前邁進嗎?

我們學生,就好比正在知識海洋裏航行的船,只有藉助於風力才能向前行進。如果風太大了,就會把船的桅杆吹斷,造成船毀人亡;如果一點風都沒有,船將會停滯不前,甚至後退,永遠都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社會上的好心人一齊呼籲爲我們減負,我們衷心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關懷和幫助。但是,作爲新一代的青少年,爲了美好的明夭,爲了民族的希望,我們必須自我加壓,負重前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進取的力量,我們纔能有力量建設自己的國家,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