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年味兒作文集合15篇

年味兒作文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味兒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年味兒作文集合15篇

年味兒作文1

寂,一片寂靜,亮了大燈的堂屋裏,取香,上香,燃香,亮香,作揖,上香,拖着年已古稀的身體,數十年在這無鞭炮聲的大年三十夜裏,獨自過無味的年。

靜坐,思緒卻已飛回到那棟老房子,回到那一個,我叫“爺爺”的人身邊。記得年到十二月七之時,和爺爺一起趕集去。那天總得要起早些,天尚是矇矇亮時便出門去,銜着那小竹籃去買豆。早些去時買來的豆新鮮,熬出的十二月八粥好喝。買來豆後,便把家裏的盤盤罐罐,搬到院子裏的水井旁,我搖水,爺爺洗豆。到了下午,院子裏的`幾家人會聚在一起,各自拿出自家一年來收成中最好的五穀雜糧,鄰里之間相互交換,摻到了粥中去,別有一番風味!到了晚上,小火溫熬的香粥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小的心一晚上都不能平靜。

十二月八,是年的前兆。十二月八的粥香帶來了年尾的絲絲幽香,而緊接而來的便是小年,廿四的小年起,年便是真的有了年的味道。

自廿四始,和爺爺上街去時,總會遇到一些老書生端着臺硯,持着狼毫大筆,捋開紅紙,爲求聯者書寫一副副大紅聯。偶爾還會遇上賣樹人,拖來一皮卡的常綠鬆,買來種下以祈求來年鵬程萬里,好運常來,健康比樹。小年後的每個早上,不待太陽照進屋內,我就會被爺爺和鄰居家老人的打紙聲給驚醒。曾經爺爺拿着紙月子,唸叨着“一拍三個,一張九排”一遍遍地教着我。如今,孫子連祖人都不願祭拜,何求他學會打紙?大年三十前的日子,看不見那些楷正行草的手寫春聯,尋不見曾經爲千萬小朋友追捧的煙花、擦鞭、禮花,也聽不見那“篤篤”的溫暖的打紙聲……它們一起被封存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了。

繼續在記憶中搜索。我偶遇了幼時和母親一齊去看年會的場景,時已久遠,記憶卻似陳罈佳釀,歷久彌新。

這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凌晨,東方的魚肚白迎來新年的晨曦時,家家戶戶便燃起了那萬響長鞭,迎接新年的到來。早早地,我著了大紅襖,新帽新鞋新形象,和父母一齊拜了鄰居家的年,踏在紅紅的鞭末子上看年會去。手裏還啃着小籠包,腳下卻不敢有絲毫的停歇,直奔區政府廣場,那兒是年會的舉行地。廣場前,政府大樓上莊嚴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其下掛了幾個大紅燈籠,更是莊嚴中透出了喜慶。沒至場開,廣場上便圍滿了人,人羣身上散出的熱氣驅走了冬日的寒風,喚來了暖陽。“鏘”的一聲鑼響,龍珠先行,神龍後動,珠龍互戲半晌,至高竿奪珠之時,人羣中更是掀起一個高潮,緊接的便是民歌賀春,晚稻大戶講經驗,村村拔河,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映出過年的熱鬧與喜慶。

年味,還表現在……“老頭子,二更天了,我來換你”說着,老伴從裏屋出來,“唉,這年哪裏有年的味道啊!”是啊,年無年味,怕是味已逸散於時光的碎片之中了。在這寂而無聲的夜裏,我回味着,那記憶中的年味……

年味兒作文2

馬上要過新年了,媽媽也早早的到了外婆家,準備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直到有一天,我和樂樂在裏面看電視,玩得不亦樂乎時,媽媽突然說:“豆豆,出來包餃子了。”

我興奮地應了一聲,“哎!來了!”然後叫上樂樂,跳着出去了。我很喜歡做事,特別是做吃的這一類東西(無奈我是一個吃貨)。我們倆飛一般的跑進廚房,看外婆製作餃子餡,外婆把蔥、蒜、豆腐這些東西全部切碎,我盯着他的刀,好快好快,不一會兒就把這些餡都切得碎碎的、小小的。然後就開始製作肉餡了,外婆先把一大塊豬肉放在砧板上,然後用刀把肉切成薄薄的小片,然後在砧板上剁啊剁啊!花了好大一陣子,才把肉剁成小碎末,可是還不夠,她把肉翻了一個面,繼續剁着,終於切到能夠吃起來不那麼大塊了,才把肉放在盤子裏,把之前切好的蔥、蒜、豆腐放進去,再加上外婆自己做的.祕製辣醬放進去,加上適當的鹽、醬油,餃子的肉餡就完成了!“終於輪到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候了!”我心想。媽媽早已在外面等候。

我們倆乖乖坐好,等外婆把東西拿進來,過了一會兒,外婆手上拿來了餃子皮,餃子餡,還有勺子,居然還有一碗清水。我問媽媽,爲什麼要清水啊?媽媽告訴我,在餃子皮外圍抹上水餃子更容易成型,包起來更輕鬆,就不用擔心肉會灑出來了。媽媽說:“你們兩個自己包的自己吃,想包成什麼樣都行!”我先試了一個最普通的包法,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肉,放在餃子皮的正中間,然後用手指沾了一點水,抹在餃子皮周圍,將餃子皮最頂端擰起來,然後用手將分開的口疊進去,最後用手捏幾個花紋出來,餃子完成了。媽媽看了,對舅媽說:“豆豆包的好好呀!”有人誇獎我了,我心裏暗喜。接下來我和樂樂盡情發揮想象力,包出了許多奇形怪狀的餃子,媽媽和舅媽還一個勁的誇讚我們倆呢!把所有的餡兒包完後,我迫不及待的想看我們的成果,看了之後,我大吃一驚,我們倆真是什麼都能報出來,球形、元寶形、芋餃形的,還有大餛飩的樣子和草帽形,這些都是媽媽叫我包的,樂樂居然還包出了海星!

收拾完之後,我心裏一直有個解不開的疑惑,我去問媽媽:“媽媽,爲什麼過年就一定要包餃子,吃餃子呢?”媽媽回答我:“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食物,深受老百姓的歡迎,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爲必不可少的美味,大年初一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說大過年的吃,總是‘初一餃子’打頭兒。按照習俗,過年時講究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子爲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爲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喜慶、吉祥的東西包進去”媽媽說完,我的知識也豐富了一大截。

今年春節自己包餃子,既增強了我的動手能力,又增長了我的知識面,讓它更加豐富,也讓我知道了好吃的東西做起來是多麼的複雜。這次讓我受益頗多,我多麼希望明年春節我還能包出好吃的餃子,讓我把“年味”包進去!

年味兒作文3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霜雪未融,暖陽依舊,桃花十里,逢故人,迎新年。此情此景,年味兒依舊,我心所向。

春節將至,我們一家便“抄起傢伙”搬移回到老家衡陽,探望親人,體會年味。這不,正值臘八,大街小巷便已是張燈結綵,熱鬧非凡,一眼望去,一條街都是些年貨、雜拌,以及各種新奇的玩意兒,別提多有意思了。這一天裏,老人們還會搗鼓些瓶瓶罐罐,將臘八蒜吶,蒜蓉吶,都統統倒入罐中,再放上些醋,拌勻了,密封起來,以求入味。等到過年了,再取出來,那時蒜味兒淡了,醋味也淡了,少了嗆鼻的氣味,卻添了些許香味,那味道纔是讚不絕口。不過,我們時常會耐不住性子,好奇地戳破密封條,在被辣椒薰的“潸然淚下”後被長輩訓斥一頓。即便如此,那時的我們依然樂此不疲。

看着大人們爲了籌備吃穿用度的年貨而忙得焦頭爛額。最高興的恐怕就是我們這些孩子了,大人無暇顧及我們,我們便上街撒野,捉迷藏,猜燈謎,甩響炮,偷吃蜜餞,都令我們不亦樂乎。在歡聲笑語中,迎接盛大的春節。那啊,是年味兒。

清晨的第一炮將我們從夢中喚醒,彷彿宣告着着“年”的降臨,又彷彿象徵着忙碌的一天的到來。天微亮,晚輩們便將包餃子、包子材料準備好,肉餡啦,韭菜啦,紅豆啦,擺的滿滿一桌。一家人熟練地揉捏着麪糰,不出一會兒,幾百個鼓鼓囊囊的“白肉球”便成形了。我們不會包,到也依葫蘆畫瓢,捏出了幾個怪模怪樣的“扁豆”。不過終究耐不住性子,在收了紅包後,便上午成羣的跑沒影了。直到暮色垂簾,油香四溢,我們才循着香味。回到家中。那兒,是年味兒。

剛進門,撲鼻而來的糖味兒便饞得我們“口水直下三千尺”。可那些糕點,甜食是用來供奉竈神的',我們只能眼饞的看着。外婆見人齊了,笑咧咧的,將大家聚於供臺前,親自點上香,開始拜佛禱告,祈求安康。一縷縷,煙香繚繞,靜人心扉,虔誠安詳,那是年味兒。

經過虔誠的祈福,終於開始吃團圓飯了,大家圍坐在桌前,只見幾盤魚肉,幾籠包子,一碟晶瑩餃子等佳餚,擺的滿滿一桌,還有一大鍋老火湯。大家動筷子,互相敬酒,其樂融融。外婆將臘肉啦,青菜啦,蔬果啦,“嘩啦”一聲,全倒入老火湯中,一鍋端。霎時,老火湯沸騰了起來,那氣勢活像“鴻門宴”一般,蘸上自家拌的辣椒,那味道,也真是堪比《舌尖上的中國》!餘香繚繞舌尖,那啊,便是年味兒。

吃完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溫情脈脈的談笑風生,陳年舊事,雞毛蒜皮,過得去的,過不去的往事,似乎都成了談資。遠在他鄉的兒女,爲這一場團聚,千里而來,獨守空房的父母,爲這一場團聚,喜笑顏開。年味兒,何嘗不是家人團聚之樂。

不過,我們可沒這閒情雅緻,撒開腳丫跑向屋外,看着千家萬戶所燃放的煙花,交織繚繞,看着火花星子在天空中綻放一輪月圓,時而如天女散花,時而若羣星璀璨,將沉寂的夜色照亮如同白晝。幕幕絢爛,倒映在孩子們的眼眸中,那,是童年的倒影。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年月更迭,年味兒卻是久久不散的,徘徊於心,我們顛簸一生,所尋的,何嘗不是,久違的年味,遙遠的故鄉,熟悉的故人,一段溫暖的過往。

年味兒,我心所向……

年味兒作文4

今年年初三午後,我們全家到位於溫州龍灣八甲的舅公家拜年。沒過一會兒,就聽見舅公在樓底下興奮地叫我:“外面有舞龍燈啊,快去看啊!”我一聽到“舞龍燈”這三個字,就像過敏了似的激動地跑到樓下。

雖說我已經看過兩次舞龍燈了,一次是在初二晚上,另一次是在初四早上,但那兩次都沒有看完整,所以我早就想看一次完完整整的舞龍燈了。這一次聽到舅公叫我時這麼激動的聲音,我想我可能能實現我的願望了。

走過了好幾條巷子,拐了好幾個彎,我終於來到了一個四岔路口。這個路口平時並沒有多少人來往,但是今天卻是人擠人。我趕緊找了一個能夠“一覽衆山小”的地方。這時。我看到了我有史以來看到的最隆重的車隊。一輛輛寶馬、奧迪、萊克薩斯從身邊開過,裏面都坐着革命老軍人或是老人。我張大着嘴驚歎,舅公卻說這纔剛剛開始。

煙花在旁邊轟隆轟隆地響着。滿地的煙花碎屑,襯托出了濃濃的年味。首先看到的,是國旗國徽隊,八個人拿着國旗和國徽,似乎很嚴肅的樣子。後面是軍樂隊,幾十號人分工明確,指揮的指揮,敲鑼的敲鑼,聲音之響,快把我的耳朵都給炸聾了。還好,總算走遠了。

接下來看到的.,是我只在春晚裏看過的東西——孔雀舞。春晚裏,楊麗萍跳的孔雀舞,巧妙地運用手指的蠕動,把孔雀演的惟妙惟肖。我從沒想過能夠近距離去觀看。幾十個姑娘在寒風凜冽中,脫掉了外衣,看到的是一片驚豔的藍。她們翩翩起舞,唯一的遺憾便是沒有像孔雀一樣開屏,其他簡直堪稱完美。

後面一個隊,牌子上寫的是“活龍”,這就讓我納悶了:難道龍在世界上也有化身嗎?不容許我胡思亂想,“活龍”隊已經來到我的面前。我看到它便開懷大笑。原來,此“活龍”非彼“活龍”也,這個活龍是將假的龍浸泡在水裏,製造出龍在泡浴缸的假象。

後面便是最激動人心的舞龍了。纔沒走幾步,我就看見了舞龍燈的場面:那樣多的人們,那樣多的氣球,那樣熱鬧的氣氛。他們舞龍的時候,一起喊着“一,二,一,二”,拿着龍燈的手不停地在上下起伏着,穿着襯衫的背冒着熱汗。我看呆了,自己的手也不停地上下動了起來。往天上看,彷彿像是幾條真的龍奈不得天上的寂寞,來人間過快活日子。

另外的十一個生肖估計是嫉妒了,也下凡了。看,他們緊跟在龍的後面,向我們走來。每一個動物都做得栩栩如生,每一根羽毛,每一處鬢髮,都毫不含糊。每一個動物上都坐着一個小孩兒,彷彿是神在騎着他的坐騎。

一陣殺氣突如而來。是誰?放眼望去,啊,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徒們跑來了!他們有的打滾,有的連翻,有的拿出寶劍,左一刀右一刀,士氣高昂,讓人害怕而又欽佩。

突然,我彷彿看到了一輛飛機在接近地面飛行,定睛一看,原來是在展示未來的航母。航母大大的甲板上停着數量飛機,每輛飛機後面都站着一個小孩。小孩神情莊重的站在後面,彷彿承擔了中國未來的希望。

離開八甲,我的耳邊還盪漾着鞭炮聲和音樂聲。再見了,龍燈;再見了,八甲:我們明年再見!

年味兒作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一年中我最期待的節日。

一進臘月門,在外漂泊了一年的遊子都迫切的想要歸家,提前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要帶回家的年貨,時刻關注着回家車票的情況;在學校的我們,也按捺不住回家的喜悅,早早地就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只等着學校一聲令下——放假回家;而在家的父母,也是掰着手指頭倒計時,每天到集市上或是超市裏逛一圈,生怕落下什麼似的。

到了臘月二十,大人們就開始在廚房熱火朝天地忙活起來。天剛亮就吃完了飯,開始忙碌。提前發酵好的麪糰在面盆裏躺着,鼓鼓的,軟軟的,惹得我總想在上面戳一戳,於是媽媽常會以一種警惕的目光瞟向我。家務活,我是個外行,看到媽媽在面板上用力地揉着麪糰,汗水沁滿她的額頭,我疑惑地問:“爲什麼還要這麼用力地揉麪,軟軟的不是更好嗎?”“用力的揉麪是爲了讓蒸出來的饅頭更有嚼勁,更好吃。”媽媽幹活真麻利,不一會兒,一個個小麪糰被揉成了饅頭的形狀,整齊地排在面板上“醒”着,“醒”好了之後才能放到大鍋裏去蒸。記得當時家裏還是燒柴火,大人們就把那些又長又粗的柴火劈成一截截短而細的,讓我們這些小孩子守在竈臺前看着燒火,生怕我們到外面“惹是生非”。竈內搖曳的火苗,向我們展示着它生命的激情,窗外嫋嫋的炊煙手舞足蹈地飛向瓦藍的'天空,將天空襯得更加明淨。

趁着蒸饅頭的間隙,大人們又拿出了一些食材,他們分工明確:有和麪糊的,有切藕片的,有調餡的……全都準備完了以後,就坐在一起來夾藕合,兩個潔白的藕片夾着滿滿的肉餡兒,看着就很有食慾。不一會兒功夫,它們就一排排地躺在一邊的盆子裏了,旁邊的油鍋漸漸升溫,年味兒也開始慢慢變濃。夾好的藕合裹着一層面糊放進滾燙的油鍋中發出〝滋滋〞的聲響,隨即沉入鍋底,隨着藕合表面逐漸變成金黃色,又會慢慢地浮上來。炸好的藕合用漏勺盛出來後,再下入另一鍋。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前去,拿起一塊咬在嘴裏,雖然燙得我直吐舌頭,但是那味道,真好吃啊!

除夕下午,我們一家人會圍在一起包餃子,我在旁邊看着媽媽嫺熟的手法,不禁想親自動手試試,包完一個之後,大家看着那餃子的樣子,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隨後手把手地教起我來,雖然包出來的餃子還是有點兒不盡如人意,但相比之前還是有了很大進步的。

晚上,吃完餃子,大人們圍着電視,磕着瓜子、花生,有說有笑的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一羣小孩子在大門口追趕打鬧,好不熱鬧。每當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時,我們都會停下來靜靜欣賞,一年之中,今夜的煙花總是格外的美。

晚上要熬夜守歲,我常常到十二點多才去睡覺,可是第二天起牀卻精神十足。換上新衣服,看着媽媽在廚房端出來一盤盤餃子,嘴裏不斷催着:“快點收拾,等會吃完飯我們好去拜年”。

初二之後,就開始走親戚了,慢慢的到了十五,年也就要過完了。而我們還是意猶未盡,心裏還是記掛着那些沒放完的鞭炮,沒吃夠的美食……

年的味道,真讓人回味啊!

年味兒作文6

大年三十,是個值得喜慶的日子,因爲一年又要結束了,馬上要迎來新的一年。

妙趣橫生貼春聯

中國人過新年,總要講究“喜新厭舊”,這樣才能事事順利。這不,媽媽拿來一副春聯,正喊着讓我貼春聯呢!“貼春聯咯!”我嚷着跑過去。

說幹就幹,我搬來了梯子,拿了膠布,不等媽媽說什麼,拿起春聯不管三七二十一,看都不看就貼了上去。“等一等,別……”可惜媽媽還是晚了一步,我已“眼疾手快”地貼了上去。看媽媽那神情,我迷惑不解,還以爲自己貼得不錯。我還沒開口問,媽媽就發話了:“貼春聯是要從右往左貼的,你把順序反了!唉,白白浪費了一對春聯!”第二次,聽完媽媽的介紹,我慎重其事,上次有了許多經驗,於是小心翼翼地貼了上去。耶,大功告成!心裏暗暗想:等會兒去找找貼春聯的小知識。

果然,說起貼春聯,可有大學問了。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要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貼對聯時應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呀!

團團圓圓年夜飯

度日如年,終於等到了晚上。吃貨們一年到頭,終於可以“大顯身手”了,它就是年夜飯。

大人們一般都會在晚餐上燒自己最拿手的好菜,什麼紅燒螃蟹啊、清蒸河蝦……而我則最愛吃媽媽燒的紅燒肉了。六點半,客人們都到齊了,我們便開始“大飽口福”。我和夥伴們一手拿着蜜汁雞翅,一手拿着雞腿,樂呵呵地啃了起來。大人們也一邊談笑風生,一邊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這一年的成果。這濃濃的親情在餐桌上永久地迴盪着。

噼裏啪啦放鞭炮

雖然現在提倡不放鞭炮,但是還是掩藏不住這喜悅的節日的心情,耳邊時不時傳來陣陣鞭炮聲,空氣裏也已經瀰漫着幽幽的火藥香。正如魯迅在小說《祝福》中寫道:“舊年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我和弟弟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纏着外公去放鞭炮。只見外公拿着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嗖”的一聲,一束鞭炮在空中咧開了嘴。“哇!好美!”我們都不禁叫了起來。“砰砰砰”又有幾束飛上了天,我們幾個孩子都在屋裏高興得手舞足蹈。

歡天喜地看春晚

放完鞭炮,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機,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等待着春晚到來。突然廣告一停,春晚終於開始了,我們都樂得合不攏嘴。春晚的舞臺絢麗多彩、變幻莫測的場景是那麼的隆重而喜慶,準備充足的.演員們把精心準備的節目一一呈現給大家,有陣容宏觀的集體舞、幽默搞笑的小品、相聲、悅耳的獨唱、目不暇接的雜技表演、還有耳目一新的國寶歸來《絲路山水地圖》等等。而我卻對小品和相聲情有獨鍾!終於等到了一個小品《真假老師》,簡直樂翻天了。特別是賈玲的動作和語言,更讓我笑得噴了出來。真可謂“臺上一刻鐘,臺下十年功”,別看他們在臺上談笑自如,其實背後不知演練了多少遍,因爲一上了臺就不能出一絲一毫的差錯啊!

我們都玩到了深夜才散。啊,這濃濃的年味兒將會永遠地傳承下去!春節就這樣悄然而至,又這樣漸行漸遠。讓我想起了著名的詩句:“春天何其多,屬於你的春天有幾何?春天把希望給人,你給了春天什麼?”

年味兒作文7

爆竹聲中除舊歲,每歲末,都忍不住狂喜春節將要到來。因爲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它最受重視,它最爲隆重。我能領到大筆的壓歲錢,吃到好吃的糖果,看到美麗的煙火。但春節,真的還如以往那樣隆重,我還像以前那樣渴望它的到來嗎?不了。

兒時的春節年味兒很濃,大家總是樂呵呵地聚在爺爺家那小小的老屋子裏。一起看電視,一起吃奶奶做的菜。村裏的小孩很渴望煙花在空中綻放的一瞬間,所以不時的擡頭,向窗外張望着,生怕錯過了什麼。放煙花的.總是大人,向着焦急的小孩略帶恐嚇地說:“我要點嘍,小心啊!”小孩好像沒聽見,癡癡地望着天。“吱——砰!”煙花在空中傲然綻放,把夜空裝點的美麗,婀娜。孩子們快樂的大叫:“放鞭了,真好看!等會兒,還要放啊!”

吃完餃子,拜完年,所有的人都在一起打牌打麻將,“呵呵。”的笑聲不時飄出窗外,與煙花閃耀後留下的幽香混在一起,縈繞在每個人身旁。

大年初一時,就悠悠哉哉地逛到街上,編算着哪些收到的壓歲錢去買菸花,哪些錢買心儀的物品。那時的春節會熱鬧好多天。

就是這樣,簡單而又幸福。

現在我長大了,但過春節時那濃濃的年味兒卻只在記憶中存在了。

貼福字,貼窗花,打掃一下房間,年前的溫馨已漸漸淡去。

“媽,一起貼窗花吧,快過年了!”

“幹什麼啊!這麼早起牀,幹什麼不好,讀英語去,快去!”

“哦。”

回到爺爺家,已不見以往熱鬧的場景。爺爺坐在椅子上,靜靜地曬着太陽:“來啦。”“嗯。”

晚上,很多人都來爺爺家吃年夜飯,可是好像少了些什麼,那其樂融融的氣氛呢?飯桌上的飯比以前更豐盛,然而,在城裏買來的熟食卻比奶奶親手做的少了一些幸福的味道。親戚朋友匆匆吃完飯,拜過年:“呀,時間不早了,那我先回去了啊。”爺爺擡頭看看錶10:30:“哦。回去吧。”

爸爸會和往常一樣放點菸花製造一點快樂。禮花衝進蒼穹"啪"爆開,接着又一顆跟上來,在天空中炸開。煙花很美,迷亂了天,看花了眼。卻不曾引來孩子們的目光。

“我放煙花啦,可好看了。”大人不在用恐嚇的語氣來說而是有一點的請求。“噢,知道了,別吵啊,我在玩遊戲呢!”大人停下剛想邁出門的腳步:“呃。那看看春晚再放吧!”於是,村子的上空漸漸變得安靜了,滿天閃爍的星光是那麼美,月光淡淡,夜風吹拂着大地,泛起了一陣幽冷。夜色依舊這麼美,可是。

就這樣,大年三十便過去了,人們好像並不在意,只有天真無邪的小弟弟在日記本上寫到:“過年,是個多麼無聊的日子啊!”

年味兒,什麼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菸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甭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

然而,現在的過年的年味兒在哪裏?我疑惑了。

年味兒作文8

家鄉的新年有着一股萬象更新的氣味,承載着悠久的中國文化傳統。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臨近臘月,故鄉那股濃濃的年味已經隨着冬天那一陣陣凜冽的寒風緩緩向我們飄來。剛進臘月,每村每家每戶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須在這段時間裏殺豬。這殺豬啊,是把一頭已經挑選好的豬,一個人拽着它的尾巴,兩個人拽着它的耳朵,往一個專制木板一放,一刀結束了它可憐的生命,只聽見一聲撕心裂肺的叫聲,然後再燒一大盆熱水,把這豬往熱水裏一放,再經過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臘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婦天還沒亮就起來,爲着早上這一碗碗美味的臘八粥做準備工作了。臘八粥就是用各種米、各種豆、各種乾果熬製而成的,不過多久,一碗美味的臘八粥就出爐了。

在臘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節的前奏。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頓飯,互相說說話,聊聊天,從這以後,全市戒備,大人們開始爲辦年貨而操心了,而小孩子們也開始爲壓歲錢能收多少而擔心了。在春節前家裏必須要經過一次大掃除,意味着除去這一年中不順心的事,還要把家裏的各種東西給擺出來。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團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個團圓飯。桌子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食物,什麼牛肉、土豆、青菜、蘿蔔樣樣都有,平時見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這春節期間它卻不怎麼感冒,沒有任食慾,這可能就是大人常說的年飽吧。在團圓飯中最重要的就是魚,它預示着年年有餘。這魚頭一定要對着長者,大人們喝點酒,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愛的飲料,大家互相說着祝福的話語,其樂融融,到處都有濃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剛黑,鞭炮聲便響個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點左右,家家戶戶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禱新的一年自己能紅紅火火。那一夜整城幾乎徹夜未眠,一直響到接近凌晨。

正月初一也是十分熱鬧。一大早各家各戶都在自己門口貼上嶄新的對聯和一個又大又紅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春節的新衣服給穿了出來,臨近中午,就要開始拜年了,提上年貨便向目的地走去,這小孩想收壓歲錢必須得磕頭,大人則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熱鬧。

這正月後面幾天也就是到處拜年、吃飯,你有可能在到處拜年的途中收穫很多見識。

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綵,玩花燈的隨處可見。在這一天,廣場上真叫人山人海,廣場上人們專門留出一片燃放煙花的地方,只聽一聲巨響,精彩絕倫的煙花表演也拉開帷幕,紅的、黃的、綠的什麼顏色都有,它們在空中翩翩起舞,做着不同的姿勢,彷彿一顆顆璀璨的小太陽在空中熊熊燃燒,分外漂亮。過元宵必須要吃湯圓啊,那甜美的湯圓吃起來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節正式結束了。因爲學生們在這一天就開學了,大人們也開始正常上班了,雖不捨,可這春節也已離我們漸漸遠去。

年味兒作文9

說來幸運,在學習了許多抽象的地理知識之後,我有幸真正來到了這片黃土高原,來體驗這和生它育它的環境如出一轍的渾厚滄遠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的年味兒。

車子向西駛離華北平原,隨着路途漸遠,一望無際的平原被起伏的山區所代替,天幕也隨着日頭的落下而被渲染上了暗意。經過一番風塵顛簸,我與夜色一同來到了黃土高原之上。

我很快被迎進了家裏。爺爺奶奶此時已經是白髮蒼蒼,但在新年到來之際依然顯得精神矍鑠。同他們問候後,我便安頓睡下了。

第二天就是除夕。上午灑掃完畢,下午,我們再一次驅車出行,欲往黃土高原一探究竟。車子在盤旋的山路上一點點爬升,我的耳膜開始脹得生疼,手機上顯示此時的海拔已經超過了20xx米。放眼望去,車窗外已然是遼闊的黃土高原。泛白的天空下,黑色的飛鳥被慢慢吸入流雲。深深的窯洞在暗綠的草樹之間遠近錯落,黃色的塬、墚同冰雪交織着,形成一片奇異的景觀。遼闊的黃土大地承載着這景觀向遠處生生不息地延伸

車停在村落不遠處的山路邊,我可以看見窯洞門上貼着的紅對聯,洋溢着生活的幸福和平安的渴望,在暗淡的天地中顯得格外醒目。正當我爲這片黃土出神時,車後忽然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回頭望去,竟是一大羣山羊躍動着滾滾前進,如同潮水一般將我們的車包圍起來,其間夾雜着顫顫抖抖的叫聲大概也是慶祝春節的囈語吧。身穿紅衣的牧羊人經過時還向車內的我們擺了擺手,嘴脣動了幾下,似乎說了一句新年的祝福。我有些驚喜和感動,揚起頭衝他笑了一下,很想對這個淳樸善良的牧羊人也說些什麼,但沒等我們搖下車窗,他就隨着羊羣離去了。

很快又是夜晚降臨,我心中留存着對聯和牧羊人帶給我的.溫情的年味兒,不得已地離開了這片黃土。回望去,那片村落在天色轉暗之時恰好亮起了依稀的燈光。未經夜的允許,一粒煙火在寒風中搖擺着升起,化爲紅色的光明綻放在黑暗的天地之中,彷彿清晨的鐘鼓,喚醒了整片黃土高原。很快,十幾串爆竹彼此呼應着炸響了起來,各色的煙花從千家萬戶的門前升起,一道道流星扶搖而上,短暫地隱入夜空後,忽然龍騰馬躍般潑灑出火焰的浪潮,似輪盤旋轉舒展,各以自己獨有的色彩在黑的底色之上恣意塗抹,遠遠望去,宛如一地絢爛的春花。煙花爆竹交織錯落、此起彼伏、聲震千里,不曾讓這片黃土高原一刻停歇安息下來,反而升騰着濃郁而獨特的年味兒,讓黃土高原粗獷闊大的氣息震顫着我的心。

我轉過頭去,眼睛卻有些溼潤大抵與世界同行的人都會這樣吧。在這片渾厚滄遠的黃土高原上,沒有高樓大廈的遮擋,我目視一切,並真切地感到,我們並不是過着只有五個人的春節,而是五千,五萬,乃至全國的一場浩大盛麗的集會中國人民同心同結,普天同歡。我有如身處美好祈願的洪流中,浸潤在黃土高坡獨特的年味兒裏,被裹挾着奔向了未來。

有了今日黃土高原帶給我的驚喜、感動與幸福,我對新年更是充滿篤定。相信今後無論是否逢年過節,我都將與世界同行,與世界共享着喜悅和快樂。無論何時我心中都洋溢着這份獨特的年味兒,經久不散。

年味兒作文10

去年春節前十多天,爸爸說,我們還是回家鄉過年吧,深圳過年太沒有味道了,家鄉的年味兒要比深圳濃得多。我問爸爸,什麼是年味兒呀?爸爸說,年味兒啊,就是過年的味道。你回去就知道了。

我從小在深圳長大,對家鄉實在沒有什麼印象,過年呢,更不要提了,根本不知道家鄉的過年是什麼味道。於是,對於回家鄉過年滿是期待,恨不得一下就飛回家鄉。但爸爸說,離過年還早呢,我們慢慢玩着回去。我們由長沙再到湘潭再到邵陽,然後到了爺爺住的那個叫源頭的小山村。

沒有深圳的高樓大廈,沒有深圳的車水馬龍,沒有深圳的霓虹閃爍,故鄉有的是連綿的羣山,崎嶇的山路,稀稀落落的村莊。但是,在這裏,我確確實實體會到爸爸所說的濃濃的年味兒。

先說家鄉的打餈粑吧。故鄉習俗,過年是要打餈粑的。打餈粑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糯米用水浸泡好,然後放在蒸籠裏蒸熟。用木杓把蒸熟的糯米一杓杓倒在一個很大的石臼中,兩個身強力壯的.男人用兩根比我小腿還粗的木杵往石臼裏使勁搗,大約幾分鐘後,糯米搗成了糊狀,就把它用木杵挑出來,放在一個簸箕裏,女人們就蘸一點米粉,把糯米糊揉成一小團一小團的,再把它壓扁,做成圓圓的餅狀,餈粑就做成了。打餈粑時,竈裏的柴火是紅紅火火地燒着,蒸籠裏的熱氣是撲撲騰騰地升着,男人們把石臼搗得轟轟的響,女人們手忙腳亂地揉着餈粑,我們小孩子呢,就在那裏亂竄着,笑着叫着添着亂,一派過年的熱鬧景象。

再說說殺過年豬吧。故鄉過年,不論家中富有或貧窮,都是要殺豬過年的。一大早,爺爺就請了兩個殺豬的屠夫過來了。大家把豬從豬舍裏趕出來,那豬可真夠肥大的,爸爸說,起碼有300多斤。一個屠夫上前抓住豬的耳朵,另一個屠夫從後面抓住豬的尾巴,把豬按在一條凳子上。這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說,你到屋裏去,太血腥了,兒童不宜。我滿心的不情願,但又怕爸爸罵,只好走進屋子裏面,耳朵裏卻聽見豬淒厲的叫聲。過了一會,豬不叫了,我又偷偷地跑了出去,看到豬已經被宰掉了。屠夫們忙亂着,把肉切成一塊塊的,放在桶裏醃着,爸爸說,這是用來熏製臘肉的。連村裏的幾隻狗都趕來湊熱鬧,在那裏亂竄,一個屠夫飛起一腳,把一隻狗踢得汪汪叫。就連空氣中都洋溢着過年的熱鬧氣氛。

當然,年味兒最濃的還是放鞭炮了。我們知道,在深圳過年是不允許放鞭炮的。但家鄉就不同了,大家說,過年不放鞭炮,等於沒有過年。所以家家戶戶過年都要放鞭炮,放得越多越有面子。這可樂壞了我,從一回家,就跑到村裏的小賣部買了很多的鞭炮。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當然,我是經常有空的。我們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劃火柴一樣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還有點着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的沖天炮;晚上,我們就放煙花,放禮花彈。那時,恰好是我爺爺的70大壽,煙花爆竹多得不得了,讓我放得不亦樂乎。但爸爸說要我注意安全,少放爲佳。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的晚上,各個村莊的上空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煙花,耳朵裏傳來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那種熱鬧的情形,真是讓我興奮不已。

至於提着鞭炮去拜年,收到壓歲錢和無數的紅包,我就不多說了,總之,去年過年我真正體會到了爸爸說的過年的年味兒。

年味兒作文11

年味兒是什麼?有人說是媽媽蒸的的大紅棗糕。

年味兒是什麼?有人說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餃子。

年味兒是什麼?有人說大年初一,家家戶戶,走街串巷的那一句過年好。

而我們現在,也許會回答是腦海裏記憶中的年味兒。

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那時候家裏生活條件並不好,吃的、用的都是很平常的,穿的是姨媽家姐姐們留下來的衣服,每到過年,不管家庭條件怎麼樣,都會給小孩兒們買新衣服,那是最令人激動的,可是現在人們生活好了,過年的氛圍卻淡了,人們都在忙着工作忙着各種事,過年似乎已經是個形式。

回憶起小時候,一件一件“大事”涌上心頭。一進臘月,人們都開始爲過年做準備。最標誌性的界限就是臘八那天,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早上,家人提前把豆子都泡上,到了晚上,用小火熬上很久,喝一碗濃濃的臘八粥,就開始進入過年的行程中了。接着的一段時間,大人們就開始規劃怎麼過年,去市場逛逛,哪的蔬菜又鮮又便宜,哪的豆腐又嫩又滑,哪的豬肉紅肉多,都提前踩好點,提前採購,萬一遇上大雪,價錢要漲很多。

臘月二十三,要祭竈,提前準備好又甜又黏的芝麻糖,孩子們都圍着打轉,有時候忍不住偷偷摸上一摸,被大人發現,會吵一頓,說要等竈王爺吃完,纔可以吃,是對竈王爺的.尊重,竈王爺高興了,會去玉帝那爲全家人祈福,後來大了才明白是竈王爺去請求玉帝派神來除夕,幫人們消除災難。

臘月二十四開始就離年越來越近了,掃房子,拂塵,把家裏裏裏外外打掃一遍,大人小孩齊上陣。準備好年貨,把餃子餡提前盤好。最累的又是最有成就感的是發麪,蒸年糕,蒸棗花糕。奶奶經常在捏花糕的時候叫上我們來學習,就看着奶奶把面滾成圓圓的一條,用刀在面背上劃幾條花紋,然後把面左彎右彎,用筷子在中間一夾,在把紅棗按在中間,一個漂亮的棗花糕就做成了,我們學會了會忍不住做上幾個,就等着花糕出鍋了。好不容易等到大年三十,貼對聯,家裏頓時喜慶起來,貼對聯要提前打好漿糊,凍得手通紅,但很開心。晚上吃上一頓團圓飯,全家人這時候才閒下來,嘮嘮家常,吃上一盤熱騰騰的餃子,爸爸們喝上點酒,這個年就圓滿了。全家人歡聲笑語,結束了一年的辛苦,迎來新的一年。

大年三十晚上,我們就把新衣服放到被窩抱着,等着起五更,大人們熬一宿等着零點的鐘聲,放騙炮迎新年。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聽見外面鞭炮聲聲,此起披伏,不用大人叫,自己就從被窩鑽起來了,穿好新衣服,等着媽媽忙完燒香祭拜,就可以出門家串戶去拜年了,掙糖果,掙壓歲錢,過了大年初一就跟着大人開始走親戚,新的一輪壓歲錢接踵而至,雖然那時候錢不多,卻很開心。

年就這樣過去了,年味兒漸淡,大人們紛紛開始打算着工作,開始了新的一年的計劃,爲來年的生活打拼。

年味兒作文12

年近了,人多了,村子裏怎麼也靜不下來了。

我是等不及的,一放寒假就回來了。一年就這麼一次,怎能不叫人激動呢?

撣塵是不用說的,不過我可不喜歡拿着個掃帚慢慢地掃屋裏,掃屋頂纔是我最樂意的。也不用爬到屋頂上,只要用超長的大掃帚就行。這是最髒的活兒,我爭着要幹,奶奶只得給我戴上個大草帽,用來防灰。拖着那有些笨重的長掃帚,在屋頂上來回擺動,瓦上的灰塵像雪一樣紛紛揚揚地落下來,不,應該是“撒鹽空中差可擬”。一會兒,屋檐下便被灰塵蒙上了一層灰紗,讓我的眼睛都難睜開。閉着眼睛掃,那“嚓嚓”的聲音還挺有節奏。

家對面的那個魚塘,平日裏一聲不響,過年時就給我們帶來大驚喜。一大早抽水機就開工了,魚塘裏的水越來越低,最後只剩下一片淤泥,魚兒們掙扎着,跳躍着,最後翻着白肚皮躺在淤泥中,偶爾甩甩尾巴。爺爺早已全副武裝——黑靴子,黑皮褲,像個漁民似的。踩進泥漿裏,頓時淤泥淹沒到膝蓋,一步一陷地,頗有點紅軍過草地的風範。抱着幾條大魚上來時,爺爺已滿身淤泥,魚挺着個啤酒肚甩着尾巴,泥甩到爺爺臉上,他卻樂開了花。大人們聚在一起圍着那幾條大魚,稱了又稱,我纔不在乎大魚呢,連泥帶水地挖上來幾條小魚,養在個盆裏,雖沒有金魚漂亮,但也小巧玲瓏的,比那翻着白眼兒的大魚有趣多了。

包包子自然是少不了的。說到我家包包子,真的是圖個樂趣。平時外面的'那些精緻的包子吃慣了,過年再吃自己家的包子就沒多大勁兒了。也不知道是面沒有和得好,還是餡子出了問題,確實不大可口,像個“死麪疙瘩”。但沒有包子,哪像過年?爺爺還是使勁兒揣好面,奶奶也精心準備好肉陷兒,菜餡兒,豆沙餡兒。正正經經地包上一天包子,平時都用不上的蒸籠一齊開工,幾個粗壯的木頭熱火朝天地燒上一天。這纔像個紅紅火火的年。晚飯時蒸包子,紅燒魚,用魚滷燒一把香菜,包子香噴噴地蘸着魚滷吃,耳邊還是那熟悉的“新聞聯播”的聲音,電視裏報導着各地的年味兒,那時候才別有一番滋味兒。

年味兒越濃,鞭炮聲越響。大伯大媽從城裏回來時總會帶上些小鞭,那種又長又細、拿在手裏“吱吱”的小鞭是我唯一敢玩的。把頭子一點着就行了,火星子從頭那邊直噴出來,甩起來像一條熒光在空中游動。最搞笑的就是小狗了,它平時是我家忠誠的衛士,英勇無畏,卻怕炸鞭。一到晚上,鞭炮聲多了,它就像個逃兵似的溜進家裏,躲在桌子底下,低着頭,耳朵垂在兩邊,像犯了什麼錯似的,全無平日神氣活現的威風。

喜歡看遠處的煙花,炸的聲音很小,煙花一飛沖天,綻放在夜空中,如星星一般璀璨,像春花一樣絢爛。猶如曇花一現,眨眼又凋謝,散入人間,消失在那萬家燈火中……

邁向繁榮的腳步快了,今年老家的房子也拆了……那青青麥田後,再也不見那裊裊炊煙和那個蹦蹦跳跳的我……

我那伴着年味兒的童年呵,一去不復返。

年味兒作文13

玻璃幕牆隱匿了泥土芬芳,智能手機替換了家人親切的交談,微信紅包也沖淡了緊攥在手心的喜感。有人說,家鄉的年味兒已消散殆盡。真是這樣嗎?帶着些許疑惑,我在臨近新年的臘月,走上了家鄉小縣城鎮坪的街頭。

清晨鬧市

天剛剛亮,魚肚白的天空,薄霧暝暝,但此時的菜市場早已人潮如流,人聲鼎沸了。各類店鋪早已經開張了生意,農副產品、蔬菜攤、水產類、肉類應有盡有。

慈祥的老爺爺老奶奶,精明能幹的大媽、行色匆匆的年輕人,側着身子匯成了一股洪流,在各類攤位前的彙集,在狹窄的過道里涌動,洪流裏還夾雜着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新鮮的菜薹兒!快過年了,只賣六塊一斤!”“臘豬蹄子,五十五塊一斤!”還有自產自銷的鄉土貨,“現做的洋芋粑粑,還是熱乎的!”“餈粑!”“自家的豆腐乾,香的很,來兩斤?”

當然,這中間還有討價還價的熱鬧,充滿鄉土味兒的樸素交流簡單直白:“這把蔥算我兩塊嘛!”“不行!最少也得四塊。”“就三塊吧,大過年的!”“好,要的,賣給你!”

攤販們一般在六點左右就擺好了貨物,但到九點就所剩無幾了。人們火紅的笑臉與各色貨物交相輝映,烘托出一片美好而祥和的年味兒,氤氳在整個菜市場。我聽見聲音一點一滴匯聚成海,每一點都蘊含着對年的期許,家的期望。

正午街巷

家鄉的小縣城袖珍而精緻,筆直平整的柏油街道,兩邊是大理石鋪就的人行步道。一顆顆常綠的桂花樹、香樟樹像列隊的士兵分列兩旁,每一棵樹上都掛滿了火紅的小燈籠,喜慶的.中國結。臨街的店鋪張燈結綵,各色年貨琳琅滿目:款式新穎的服飾,五顏六色的糖果,還有書寫俊逸的對聯,方方正正的福字……

與菜市場不同的是,商販們沒有大聲的叫賣,只是圍着火盆聊着天,十分安閒自若,似乎一點兒也不擔心貨是否能賣出去。但有客人光顧便立即起身熱情相迎。

在這正午的街道,我看到了紅色的新年光影,它疊加在我七彩的童年記憶裏,在我眼前交織,形成了一幅幅斑斕的畫卷,在濃郁的年味兒裏鋪展開來。

光影小城

夜幕四合,華燈初上,整個縣城愈發美麗。看吧,樹上掛滿的彩燈此時已流光溢彩,紅黃藍綠白五色的彩燈交相輝映,既絢麗多彩,又不顯得雜亂無章。最美的要數彩虹橋了,從外面看,整個景觀橋仿似披上了一件五顏六色的毛衣,緊緊將它包裹着。走上橋,更是一片美麗的世界。頂上掛滿了綠色的葫蘆與紅色的燈籠,各色彩燈有條不紊地排列着,柔和的燈光照在人們的身上。行人們彷彿步入了人間仙境,彳亍在這美好的世界,激動地合影留戀。從上空俯視,本來一片漆黑的小城被星星點點的熒光點亮,一條綵帶從河上穿過,整個小城看上去是那麼和諧,美好。我想,年味兒並沒有散。

年味兒散了嗎?也許千人千口,千人千感,年味兒本就是縹緲之感,但我心中年味兒並未散,它只是悄然改換了容顏,匿於喧囂的凡塵煙火間。

年味兒作文14

從小我就覺得,過年這回事,只有在等待的時候,才最像過年,心裏漲滿了期待、歡喜、激動和想象。以爲到了正日子,所有的期待、歡喜、激動和想象都會翻倍的。可是大年初一一早睜開眼睛,卻發現它們全都消失在除夕的夢中了。

小時候的新年和現在的新年是不一樣的。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用精緻的窗花裝飾窗戶,火紅的燈籠掛在門前,從除夕的傍晚開始,炮竹聲就開始擎天撼地般在每個人的耳邊炸裂——那聲音紛紛揚揚,以一種莫名其妙的激情喧鬧着,好像發誓要把所有房子的玻璃震得和它自己一樣支離破碎,把所有汽車的警報器震得和它們一樣響亮。

可是近兩年來,震耳欲聾的炮竹聲離我們越來越遠,只有零零散散的煙花衝向天空,以一種絢爛的姿態獨自爆炸開來,很少有人會察覺,很少有人會欣賞。不像是以前,說個話都要提起嗓門來說,一家人像是吵架一樣興高采烈地拉家常,別提有多開心。媽媽說現在這樣也好,減少空氣污染,清淨。可是這鬧騰騰的炮竹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子人的空蕩與無趣。

除夕的晚上是最熱鬧的的時候,奶奶興沖沖地拿出面板,像是寶貝似的撫摸着它。這面板已經用了很多年,雖然只是爲了擀餃子皮而存在,但它依舊是奶奶不捨得丟掉的老夥計,渾身上下都散發着一種懶得跟人解釋那麼多的.元老氣息。媽媽包餃子的性質也沒有以前那麼濃了,不緊不慢地一個又一個地包着,小時候我會過去插上兩手,包上幾個難看至極並且合不上口的餃子,然後悻悻地離開。而現在呢,包餃子的興趣也沒有了,一個人抱着手機玩遊戲解悶。

餃子的氣味並沒有過去聞起來那麼強大和毋庸置疑,由於年味越來越淡的緣故,連餃子也變得越來越沒有*力。我看着面前白胖胖的冒着熱氣的餃子,竟然一點都不心動,記得以前吃餃子總是吃得太急,以至於好幾次都燙到舌頭。

過年也是一年當中興的時候,從長輩手裏接過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過上一宿,便可以隨意使用。所以大年初一早上每一次我都很用力地把枕頭翻起來,緊緊抓着那幾個紅包,眼睜睜地看着,告訴自己所有的喜悅都會在打開紅包的時候從天而降,這一筆不小的資金從此就屬於我自己一個人。

然而我不能對家人說,我一點都不喜歡過年,我必須要在大年初一那天早上醒來穿上我簇新的衣裳,拱起手來恭恭敬敬地和長輩說“過年好”,必須要和每個人微笑並且用力地擁抱——因爲如果我不這樣做的話,它們每一個人都會對我做出一副很難看很嚴肅的表情。就像長媽媽一定要魯迅在大年初一一早起來對他說“恭喜恭喜”並且一定要吃些福橘。

因爲再也沒有歡快的炮竹聲,年味淡了;因爲對香噴噴的水餃再也沒有太多祈盼,年味淡了;因爲春晚節目再也沒有以前那樣豐富有趣,年味淡了;因爲再也沒有孩童那時的天真爛漫,沒有拿着紅包、塞滿一口袋糖果時的喜悅,年味淡了。

那段難忘的日子就這樣遠去,新年,就像與我們隔着層玻璃,興高采烈的同時,又滿眼憂傷地看着那些傳統的民間習俗靜悄悄地停泊在遠處。

年味兒作文15

老家有句話:大人望種田,小娃望過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農村的生活條件依然很差。我家一年到頭吃不上幾次肉,家裏能發出聲響的就是一臺“襄陽”牌黑白電視機。村子小得很,天天都是那幾張熟面孔,咵的都是那幾句家長裏短。莫說是汽車,貨郎都很少來,孩子們眼巴巴地盼着熱鬧的春節。

中國人講究“食爲天”,進了臘月就開始準備各種年貨,最重要的自然是殺年豬。入了臘月,“殺豬班子”就擡出塵封一年的傢伙什兒挨家挨戶宰年豬。

農人把肉用鹽抹勻,放到土瓷罈子裏壓實了醃製成臘肉。豬頭、豬下水、豬尾巴滷成涼菜。大人說,小娃子吃豬尾巴不流鼻涕,所以豬尾巴就成了孩子的專屬。其他的肉用繩子穿了一排一排吊在屋檐下。肥膘煉出潔白細滑的豬油,剩下的油渣也不浪費,抓來就可食,包“包面”時摻在餡裏更是味美。

上大學到了北方,吃了各種式樣的餃子,卻找不到家鄉的味道。後來,我才知道,差的是那一把豬油渣。

豆腐必不可少。鄉鄰把自家種的黃豆挑到豆腐坊裏打豆腐,豆漿翻煮的香氣混合着柴火的味道飄出去好幾裏地。正好遇上堰塘裏放水起魚,父母就去買兩條肥碩有勁的花鰱,和豆腐一起燉了,簡直就是人世間的極品美味。

老家還愛做黃酒。糯米蒸熟了,拌上酒麴,兌上涼開水,封在酒缸裏,等到過年打開,香氣四溢。別看度數低,多少好漢喝了三碗就東倒西歪。

偶有人開着拖拉機去鎮上辦年貨,拖箱裏載的卻是滿滿當當湊熱鬧的孩子,鎮上不足一里長的街是我們心目中最熱鬧繁華的場所。商戶們把紅燈籠、紅紙、年畫挑得老高老高,就像是在比賽。賣糖果的、賣碗筷蒸籠的、賣饃饃油條的,甚至賣老鼠藥的,把街佔去了大半。小孩子擠在人羣裏,只能透過大人的.腿縫貪婪地觀望攤上五顏六色的商品,還沒吃到糖,卻被拽到剃頭挑子前。剃頭是男孩心中的夢魘,煤爐旁排隊的個個哭喪着臉,鏡子前坐着的幾個也號啕不止。好在剃完頭就會得到熱乎乎的糖油餅作爲安慰,這也是童年難得的美味。

年貨不外乎糖果、瓜子、油條、年畫和紅紙。那時候鮮有人買印刷的春聯,大家都買回紅紙自己寫。父親寫得一手好字,鄰居常把紅紙送來請爲代勞。我和妹妹喜歡給父親打下手,用碟子盛好了墨,把紙裁成合適的規格,再把新買的農曆本翻到“春聯大全”一頁。父親看一眼,說:“九個字。”我們就忙把紙疊成九個格,再攤在桌子上讓父親寫。等我約摸九歲時,父親把毛筆交給了我,雖然寫得歪歪扭扭,卻仍能得到大人的讚揚。

三十兒清早,母親起來準備團年飯,我們也早早起來貼春聯。從廚房端來熬好的米湯,再拿一把高粱尖鍋刷,我和堂弟一個往牆上刷米湯,一個踮着腳站在凳子上貼春聯,沿着院子從堂屋貼到大門,糧倉裏的“五穀豐登”,豬圈裏的“六畜興旺”,也要仔仔細細地鋪貼平整。再撐起紅燈籠掛到屋檐下,濃濃的中國紅就這樣把年味兒鋪了出來。

家鄉盛行中午團年,我們四世同堂,熱熱鬧鬧地圍坐一起,桌上擺放着各色菜餚,火鍋裏熱氣騰騰,孩子們端起酒杯笑嘻嘻地向大人祝酒。

這就是我家的年味兒,也是家鄉的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