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年味兒作文精選15篇

年味兒作文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年味兒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年味兒作文精選15篇

年味兒作文1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鄉在陝西。陝西人如今扔把春節叫做“春節”,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春節的傳說——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去新春將來的夜晚,便出來食人,使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野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的'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春節團聚、守歲、掛紅燈、貼對聯、放爆竹的風俗習慣。

年味最濃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鐘聲一響,整個夜晚都成了的世界。,春節不放鞭炮,等於沒有春節。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當然,我是經常有空的。我們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劃火柴一樣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還有點着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的沖天炮;晚上,我們就放煙花,放禮花彈。“滿天星”、“沖天炮”……各個村莊的上空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煙花,耳朵裏傳來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渲染着新年的氛圍。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一輛輛摩托車、小汽車載着歸家的人們,還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貨,也載着人們的期盼回家了!通向細長隧道的巷道,一對對春聯喜氣十足,趣味橫生,一個個“福”字剛勁有力,金光燦燦,一輛輛車上走出了滿面春風的兒女;一扇扇門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樓滿了,一間間屋裏飄出歡聲笑語;路窄了,佔道的是扯不斷的親情。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年味最濃是子夜。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各種小菜擺滿飯桌,,一家人,共敘親情,說着吉祥祝福的話語,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既有了口福,填飽了肚子,還溫暖了心坎。

——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心思涌動,歡歌飛揚,這就是家鄉的年味兒!

年味兒作文2

春節期間,人們一般要走親戚,回老家,於是,我就跟爸爸媽媽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莊,再去媽媽老家洛陽。23號我們和其他幾個人加行李,滿滿當當地駕車去了。

經過一整天的顛簸,來到了河南新鄉三王莊。到家時已是深夜9點多了,一進臥室就看見了我的奶奶——我爸爸的媽媽。她穿着棉襖,正在暖爐旁暖手,一見我來了就很激動地笑了笑,操着滿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來了,她便問我長問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聽不懂的我便找馳哥幫忙。晚上,昌昌來了,他比我大一點,一見我便熱情地帶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裏的.那樣好,小店的炮很單一,大一點的店也沒有什麼好看的花炮,都是響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爲這裏的人十分好客,雖然生活節奏慢,但卻很令很多人羨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點起牀去走親戚,大半的人我那時是沒有什麼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臉,很溫暖。有一次竟被強迫吃了兩次晚飯,使我一連一整天吃不下東西。26號還是27號,我去了洛陽。

到了洛陽,我見了婆婆——我媽媽的媽媽。她很慈祥,一見我們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認得了昔日如此關愛她的婆婆,好在我們的到來令婆婆很高興,晚上,二姨回來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寶寶家,寶寶是我的表弟,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在一起玩,他們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謝。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炮,年都是這樣過的。第二天走親戚,雖沒有三王莊一樣裏的那麼近,可一天下來也忙得夠嗆,一堆作業都沒有做。倒是燴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種不同的菜和肉還有粉絲拌在一起煮,一做出來十里飄香,還有餃子,可讓我好好品嚐了一頓。

一回家,我就瘋了似的趕沒做完的作業。唉,春節就這麼過了。

年味兒作文3

新年到了,我們身邊的年味越來越淡,大家都用上了現代化的過年方式,過年的感覺就跟平時的生活一樣,新年我來到了哈爾濱的雪鄉,感受到了和寧波不一樣的年味。

走進雪鄉,即便是天上下着大雪,我們也感到了絲絲暖意,家家戶戶的都掛着一對對紅燈籠,貼着窗花和對聯,看這幅對聯:

心想事成

萬事如意步步高

一帆風順年年好

寓意着主人對新年的期盼。

雪鄉木屋的'屋頂上都積着至少有六七十釐米厚的積雪,好像只有在童話故事的才能看到這樣的房子,我和老爸老媽走進一家小院住下,東北人十分好客,看到我們這麼冷,便馬上燒火炕,邀請我們到炕上暖和暖和,一會兒工夫,殺雞做菜,然後在炕上架上一張桌子,爲我們擺上了一桌豐盛的菜餚,我對在炕上吃飯感覺十分新鮮,我先是跪在炕上吃飯,吃了一會兒,感覺跪着挺累的,於是又換了一個姿勢,兩腿伸直離桌子遠遠的,一會兒又覺得不方便,還是盤腿坐着吧,哎呦!還沒十分鐘呢!腳真麻呀!腳一動就像針刺一樣,還是站着吃,我來回折騰着,不過,雪鄉這農家菜的味道可真不錯!

晚飯後,我邁出小院,一股喜慶的氣氛撲面而來,一座座相連的雪屋,一家家炊煙裊裊,一戶戶張燈結綵,這不是一個城裏孩子經常能看到的景象。

晚上睡覺,更是別有趣味,不是像家裏那樣一人一張牀,而是大家都睡着一個炕上,一人一個炕位,就佔一個被窩的位置,我和老媽剛好睡着炕邊上,那個炕熱得我睡不着,整個人都睡着被子外,在窄小的位置上翻個身也不容易,炕上雖然鋪着被鋪,可還是很硬,半夜就腰痠背痛的,南方人根本就睡不習慣,凌晨時分,炕漸漸冷卻,一股寒氣鑽進了我的衣服,我連忙鑽進被子蓋好,漸漸地進入夢鄉睡着了。睡火炕的感覺是上半夜熱死,踢被子,下半夜凍死,搶被子,這是在家睡覺體會不到的趣味。

雪鄉,雖然是旅遊景區,卻給我家的溫暖。雪鄉,雖然氣溫很低,卻使我們的心燒得火熱。

走進雪鄉,我感受到了別樣的年味。

年味兒作文4

當村頭巷尾響起了“信號”,家家戶戶貼上了吉祥的春聯,掛上了紅紅火火的燈籠,這讓我們知道“過年啦”!

我早早的起牀了,興奮的穿上了我心愛的新衣裳,頭上還戴了個漂亮的髮夾。姐姐掏出了她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準備大顯身手。只見她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一氣呵成,一幅漂亮的對聯就完成了,於是爸爸把它貼了起來,然後再掛上兩個大燈籠。

媽媽則在廚房裏忙得不亦樂乎,經過一上午的.辛苦,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就做好了,有象徵年年有餘的清蒸桂魚,有象徵團團圓圓的釀豆腐,有象徵紅紅火火的燈籠蝦,有象徵八方來財的醬豬手……我數了數,足足有十道菜,聽媽媽說十道菜寓意着十全十美。我們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了起來。

吃完年夜飯,盼來了最期待的時刻—辭歲。我和姐姐拎着一個袋子出門了,我們每到一個鄰居家會都作揖並送上祝福:祝你們過紅年咯!他們會給我們壓歲錢或零食,很快我們的袋子就裝滿了。此時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春晚開始啦!春晚開始啦!”姐姐大叫起來,大家都坐下來吃着零食看起春晚來。春節聯歡晚會有很多精彩的節目,有趣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奇妙的魔術,搞笑的相聲,動聽的歌曲。一則令人揪心的武漢疫情報告,卻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不知不覺中新年的鐘聲馬上就要敲響,大家看着屏幕一起數着,3—2—1,新年好!

此時,外面響起了爆竹聲,我出門一瞧,只見轟轟的爆竹聲把黑暗的夜空照亮啦,瞬間夜空變成了煙花的海洋,煙花把夜幕裝扮得格外耀眼,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煙花飛舞迎新年”。

看見這一幕,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年味兒作文5

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雖然時間是一年一年的流逝,但年味兒卻不曾衰減……

備年貨、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晚是每年過年都必不可少的流程。

過年最熱鬧的,當屬除夕夜全家團聚吃團圓飯了。夜色還未降臨,爸爸和媽媽就早早地忙碌在廚房中,準備着豐盛的年夜飯。隨着飯菜逐漸備齊,兄弟姐妹們也陸續趕到。熱氣騰騰的餃子,新鮮多汁的魚,肥瘦相間、令人垂涎三尺的灌腸,讓人慾罷不能。吃年夜飯,看春晚。

我們家的團圓飯分爲兩桌:一桌是大人們的,另一桌是小孩子的'。大人們邊聊邊吃,可小孩子哪有這麼多話說,早就爭先恐後的吃完飯,跑出去放鞭炮了。小孩子放鞭炮自然是不放心,還得由爸爸領着。這時,爸爸將早已準備好的各種鞭炮搬到了樓底下,仔細的拆開包裝,擺到地上,再找出導火線,拿出打火機,點着之後迅速地跑向一邊,而這時孩子們早已捂好了耳朵,只待鞭炮噼裏啪啦的響。之後再是煙花,爸爸還是同樣的操作,導火線點燃了,火花一點一點的蔓延到中心,只聽“咻——砰!”的一聲,煙花在夜空中炸開,綻放出巨大的令人炫目的光彩,剩下的煙花也逐次的發射到了空中,只留孩子們在地面上發出驚歎的聲音。

到了第二天——大年初一。早晨,我們一家早早地來到爺爺家,給爺爺奶奶拜年,我也如願收到壓歲錢。爺爺會拿出嶄新的春聯,讓我幫忙貼到了大門上,然後語重心長的對我說:“貼春聯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過年習俗,應當傳承下去。尤其是你們這一輩的人,太看重時尚,而忽略了傳統文化。”我看着門上的這幅對聯,陷入沉思。

是啊,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許許多多的老一輩留下的習俗逐漸走向落寞。作爲新一輩的年輕人,我們應該盡力維護、傳承、發揚,讓年味兒更濃厚!

年味兒作文6

放假嘍,要過年嘍,我們的心裏那個美啊,那個甜啊。大清早,我跟着外婆來到農貿市場。只見農貿市場非常熱鬧。有又香又鬆的瓜子,有又甜又軟的糕點,有又脆又甜的凍米糖,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箱箱疊得像城牆似的水果,一攤又一攤。“老闆,這給我來兩箱!”“老闆,可以便宜一點嗎?”一走進菜市場,進入我耳邊的是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人們拎着包,提着籃,個個笑容滿面,在採購年貨呢!人們的臉上、包裏、籃子裏,每個攤子上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我家也充滿年味。要過年了,全家總動員,把房子裏裏外外、上上下下、前前後後打掃得乾乾淨淨。接着就是到超市去買各種各樣的年貨啦!一進超市大門,我被嚇住啦!只見超市裏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每個人的購物車裏都放滿了大包小包的商品。就連收銀臺前都排起了長龍。我和弟弟推着購物車跟隨着爸爸媽媽在人流中穿梭。經過精挑細選,我們買了肉、海鮮、水果……還有我們愛吃的零食。看着貨架上那琳琅滿目的商品,真想都搬回家。

大年三十最忙的應該就是媽媽。她有一個艱鉅的使命——燒年夜飯。隨着媽媽忙前忙後的的身影,廚房裏飄出了陣陣香味。小雞燉蘑菇、春筍鹹肉、可樂雞翅、炸春捲……看的我眼花繚繞、垂涎三尺。最讓我期待的`是吃年夜飯啦!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看着面前色香味俱全的菜餚,恨不得下一秒都往自己嘴裏塞。看着弟弟左手拿着雞腿,右手拿着飲料,嘴裏還叼着可樂雞翅,那樣子真的太逗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發紅包咯。哈哈哈,我又有自己的小金庫啦!春晚那觸動人心的小品、優美的舞姿、驚豔的雜耍……還有那搞笑的相聲常常逗的我們哈哈大笑。心裏被幸福填得滿滿的。除夕的夜晚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快樂和回憶。

年的味道,在我們臉上洋溢着,在年夜飯的香氣中飄蕩着,在春晚的歡歌笑語中迴響着……

年味兒作文7

過年過的是年味兒,印象中年味兒最濃的莫過於老家那暖和的竈屋。

竈屋就是廚房。每逢過年,燒火的活兒就屬於我和堂哥。第一次燒火時,面對那個黑乎乎的`洞,我束手無策。奶奶幫我們點好了火,我們只需把火柴塞進去就行了,可我看着竈膛裏跳躍的火苗,卻總是擔心它舔到我的手,小心翼翼地把手湊近,又猛得離開,這樣重複了好幾次,只好抓起一把幹稻草胡亂塞進去,大多數稻草都撒在了外面。堂哥倒是不怕,一抓一把塞進去,很快火苗就喂“胖”了,他看了一眼快被我折騰沒了火苗,說:“你當這是投球呢!照你這樣弄,明年都生不起火來!”說着,就抓着我的手往裏面送,我嚇得驚叫一聲,立馬甩開他的手,將雙手背在身後,怎麼都不肯拿出來。堂哥只好幫我塞幹稻草。接着塞樹枝,這我倒不怕,因爲樹枝長嘛。拿着樹枝東戳戳、西戳戳,倒有點兒像夏天挑西瓜似的。

到了晚上,竈屋才真正熱鬧起來。奶奶、嬸嬸、媽媽,還有我和堂哥這兩個小雜工,全擠在竈屋裏。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話果然不假。聽奶奶她們仨,從東村說到西村,從幾十年前的舊聞說到現在的新事,一邊嘴裏說着,還不忘繼續手上的活兒,和麪、切菜、炒菜、擺盤兒,有條不紊,一點兒不見匆忙。但她們說的事兒卻是幾年沒變的事兒,我和堂哥無聊地嚷道:“行了,行了,這話都說過多少遍了,去年,前年,都是這些事兒。飯什麼時候好呀,都快餓死了!”媽媽眼睛一瞪,嗔怪道:“就你最餓!繼續燒鍋!”奶奶則掀開大鍋蓋,嚐了口肉,說道:“好了,肉爛乎了,出去玩吧,別擱這礙事兒了!”我倆剛起身,準備跑,嬸子朝我們招招手,給我們一人夾了塊剛出鍋的肉。我們把肉含在嘴裏,哈着氣,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離開竈屋,一股涼氣撲面而來,身上再無剛纔的燥熱之感。

而竈屋裏,煙氣嫋嫋,空氣中瀰漫着鍋裏熟透了的肉的香味,咕嘟咕嘟的水聲混在奶奶她們的笑聲裏,就成了我心底最濃的年味兒。

年味兒作文8

現在常聽人提起:現在過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春節將至,感覺確實如此,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車水馬龍、鋼筋水泥,攪亂了年的聲音、色彩和味道。

社會物質富裕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階段,這固然讓人欣喜,但物質富裕並不能掩蓋民族文化傳統和風俗。人類的需求是分和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我們的物質需求漸漸的都能滿足了,精神需求卻突然變得非常空洞。

但是,讓我感到異常的是,我們的春節越發變得無人問津起來,但類似西方的聖誕節、平安夜卻在中國大受追捧。爲什麼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遭受拋棄,而西方節日卻大放異彩?我想這與大部分中國人的虛榮心態有關,什麼叫聖誕節?我們開始好奇,好奇了就開始研究,研究了就開始體驗,體驗後就越發的感受到一種新鮮感,越發的感覺到自己與國際接軌了,自己越來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是什麼理論認爲我們能夠過一過老外的“春節”就一定是現代人了?反而,這是一種對傳統文化極度不尊重的行爲。

其實,過年是生活本身的結晶,年味兒同樣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過年是一種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暫時歇息一下,開春了再走。過年是一種企盼。子女求學求職在外,過年就是回家,長輩盼望見到子孫,過年就成了願望。過年是一種鄉愁。浪跡天涯、絕少歸期的海外遊子,在客鄉複製了傳統的春節,西方國家唐人街的慶賀倒保留了更多的傳統慶典儀式,以滿足遊子對家鄉和故土的懷念,年節的歡樂中夾雜着淡淡的鄉愁。過年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身份,是我們的精神家園,讓我們體貼細心地守護着她。

總而言之,春節爲什麼在中國越來越冷?這與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瞭解,對於民族風俗的尊重,對於自身存在的那一點點虛榮都存在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難道,我們都搬到國外去過年?

年味兒作文9

春節,真是一個美妙的詞彙。既可以放假,又可以收壓歲錢,真是好事成雙。可是最近網上老是抱怨沒了年味,但因爲本人的錢包有些體力不支,所以也懶得糾結年味這個問題。爲了給錢包補充能量,只好靠一些“非法”手段謀取暴利了(別怪我下手太狠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上網大量瀏覽了一些小手法,,學了一招,拿幾張一塊的試了一個晚上,可以說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爲了孔方兄我認了,我拼了;爲了錢包,我認了;爲了小康生活,我爆發了。當老爸看見我抽風的樣子時,十分淡定地說:“女兒,不早了洗洗睡吧!”

我卻滿臉鬥志的說“爸,我要發達了。”便十分開心地跑回房間,老爸和老媽對視了一下,說“最近孩子都怎麼了?”就一起回房間了。

初一,哥哥先給我壓歲錢,我心想:讓你平時欺負我,我一定連本帶利要回來。於是我在數錢時設下了一個陷阱,故意把一張錢塞回去,本來是五百,再一數就變成了四百了。數完後,我陰聲陰氣地說:“怎麼就四百啊?四很不吉利的。”哥哥說:“不對啊,我明明數的是五百啊!”

於是我把錢折成扇子狀遮住下部分,十分心虛的說:“你看,明明就是四百,小學數學都不過關,再說四真的很不吉利的。”哥哥無奈的說:“你到底要怎樣?”我個個字都咬着說:“一千吧!”

哥哥向後跳一步說:“你打劫啊?”

“沒關係,可以打六折的。”我滿臉正義的說。哥哥鬆了一口氣,又拿出兩百給我。我十分開心的說:“哥,新年快樂。”就拿着錢塞進了錢包裏。看着哥哥的錢包扁扁的,,我的.錢包鼓鼓的,就明白了我的小康社會在向我款款走來,不禁心生感嘆:春天真的要來了。

年,春節,壓歲錢,都是那麼美好,或許壓歲錢不在多少,而在於生活情趣,或許我的小計倆已經被看穿了,但爲了大家開心,或許那一兩百塊錢就不那麼重要了。因此過年的年味兒,也就是人情味了吧!

年味兒作文10

最近陰雨天氣確實不怎麼令人高興,可過年喜氣早已滿滿地擠進了陰雨天空,有時看見了街上人們都提着大包小包東西急匆匆地往家趕,每個人臉上都是笑逐顏開,他們手上還提着新衣服,這不禁使我聯想到過新年穿新衣習俗。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麼高興,不管新衣式樣與品牌,只要是新,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過年最好象徵,是一年裏最好衣服。

早在春節降臨前,爲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家裏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祈求好運。傳統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聯語,什麼“財源廣進”“步步高昇”“富貴滿堂”,反正都是些吉祥話語。

送竈神是過春節前一件大事。聽奶奶說,送竈神是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竈神迴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事情。人們都希望竈神上天能替他們說幾句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些豐盛供品拜祭竈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爲重要。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後,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不僅僅是在過年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爲重要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爲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晚輩,是表示把祝願與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裏錢多少並不重要,主要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爲它象徵好運。

在爆竹聲中,春節就早已過去了,但年味兒仍是揮之不去,仍給了人們無盡回味。

年味兒作文11

“哈哈哈,哈哈哈”,一聲聲歡笑在樓下回蕩,雖然沒有炮仗、煙花,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年的嚮往、期待。我與一衆小夥伴在樓下狂奔,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

新年的杭州比以往更加燈火通明,街道四通八達,縱橫交錯。假如燈火是點,那流動的車輛、穿梭的行人就形成了線。線條優美流暢,點、塊乾淨利落。單看夜晚,天空剛剛拉上帷幕時,火紅的燈籠就一點一點亮起來了,遠方嘈雜的人聲也一點一點變大了……若再晚一點,人羣就像流水,高樓聳似高山。流水流盡了,街邊的燈具也就亮了,商鋪也就關門了,暗黃色的燈光照亮了每一個角落,讓人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感。又過了一會兒,每家每戶開始吃年夜飯,給蘿蔔插上燭火,香,在鐵盆裏燒上紙錢。濃濃的燃燒味兒在屋子裏散開,佔據了每一個角落,有些嗆鼻,但我卻覺得這燃燒的味道是快樂的味兒、也是春節的味兒。

坐在窗邊,望着窗外流動的點、線,我靜靜地聽媽媽講述舊時的年,媽媽說:“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爲那時有吃的、有穿的、有看的、又有玩的,是一年之中最爲高興的'時候了。有時還能見到一年只能看見兩三次的朋友。大家都聚在一起,大人們談論着過去的一年裏發生的事兒,小孩兒們圍在一起,放着煙花,在小道間奔跑,在田野裏遊戲……雖然都是過年,但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靜靜地聽着,無限的感慨涌上心頭:是啊,就像媽媽說的雖然都是過年,但感覺是不一樣的。以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吃上好吃的東西就已經很開心了;而現在,因爲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衣服,好吃的東西隨處可見,所以對過年時穿新衣,吃好吃的期盼也就變淡了,只留下對親人的祝福,來年的展望。

同樣的春節,不同的期盼,從祖輩對小家的期盼,到現今對大“家”的期盼!

年味兒作文12

“可以開飯啦!”

“哦!馬上來,還有幾個字,馬上就好!”

嘴裏說着馬上就好,而腦子卻在飛速運轉着,這個字怎麼寫啊!怎麼就想不起來了呢?算了,吃飯去,想起來再寫吧,這嘀咕剛結束,就想起來怎麼寫了,跑回書房,又添了幾筆才放心的去吃飯。(原諒我,身爲初三黨,小小的發個牢騷。)

走進飯廳。誒?大姐呢?這纔想起來,大姐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她在和姐夫還有姐夫的家人過除夕呢!外婆說,他們年初一應該會來拜年的。

年夜飯像往常一樣,熱鬧、美好。只是,怎麼都比往年吃的快了些。吃完飯,着實有些無趣,於是我們兄妹幾個三三兩兩的到街上去了,走了一圈發現別人都在熱熱鬧鬧的吃着年夜飯,就我們幾個,像瘋子一樣,不在家裏等春晚,在空空如也的大街上瞎晃悠,實在無聊透頂,無奈,只好回家了。

回家路上看到有人在放孔明燈,二姐說,我們也去放吧!於是,我們就在外婆家的小店裏找出了那幾個壓箱底的孔明燈,找了空曠的地方,點燃底下的蠟燭,放飛來年的新夢想!

這麼美好的場景怎麼能不發條微博呢,寫下一句:我們是除夕夜,在大街上放飛理想的有志親年!點擊發送,瞬間就有了好多個贊。可能是習慣了歡笑,每年的除夕夜都是我最期待的時刻,可是如今,越長大,越青春,這年味兒好似被所謂的青春,給取代了。

人依舊是那些人,我們的.大家庭依舊那麼美好,可是總感覺少了些什麼,對,是往年的那份的親近,它好似被時間拐跑了,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不知是否還會回來,我期待它能夠華麗的歸來!

年味兒作文13

物理學以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次所需的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太陽的週期爲一年。若以百年來計,人生亦僅僅三萬六七四的悠悠櫛發歲月。

竊以爲,所謂年味,即歲月的滋味。想榛榛莽莽的上古之初,天真未泯的先祖們或許未識時間的奧義,卻仍爲這年復一年的匆促而嘆息。“瞻彼日月,悠悠我思”,《詩經》中古老的辭章典載了文明之初大夥對年味的最原始的認識,這不復重頭的日子,全留在了日升日落,晦明更替裏。

要說這年味,也確在這周而復始的往復與逝者如斯的遺失中吧。

記憶中的新年,總是一樣的在喧鬧中伊始,在一片混沌中不知怎麼時間地倏忽而過。柴火薰過的臘肉醞釀着豐腴的滋味,塵封着經年歲月的酒香氣醉人,場院裏曬着的紅辣椒,細數着一年裏最輝煌的季節。年的滋味,在於那份返濮歸真的悠閒,酒喝也喝不完,將大夥喜氣盈盈的臉集成了紅色,木雕的大圓桌上擺滿了最豐盛的食物。大夥將一年的祝福都彙集成一句句道也道不完的情義,留在人心裏回味。

唯有在新年裏,時間的滋味才能被完整地細細品味,,此時的大夥大可什麼也不想,暫時遠離現實的'塵勞。在親戚朋友的寵愛中體會到自已幸運的身世。即使濫情一番,耽溺一回如花美謄,似水流年的自憐自惜,或是空坐着,獨自回味這份殷實而富足的滋味,也會覺得意味深遠。人生又何必終日奔波忙碌,追尋那些不可得的?抓住眼下的光陰,抓住此刻的情深意重,抓住這光耀如銀的白晝亦是一份所得。

古代唐宮中以女工揆日之長短,用線來數算花騰日喧之永晝。長安城裏的麗人繡罷梅繡牡丹,直繡到——風荷舉。山鄉水廓的婦人或工於織絛或工於織素,直織到經冬復歷夏。每穿針一引線,都是一段情長意牽的完成,而我也欲讓這年復一年的滋味能更深遠一些,縱然年年歲歲反覆,縱然這歲月無情。

年只有短短十幾天就過去了,而年的滋味卻無窮無盡。在這一刻,民風是最近古的,情味是最濃烈的。年給人最深的滋味莫過在歲月無情,而人卻有情吧!可愛又可哀的年歲呵?

年味兒作文14

一年一度的新年即將到來。這天,我們一齊隨着牛通社的小慧姐姐來到了嘉善的碧雲花園。參加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

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然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聽牛通社大哥哥介紹,這天年俗活動主要有:寫春聯,打年糕,做臘肉,採草莓。然後聽見消息我們興奮不已。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打年糕了。首先,我看見一個石頭做的大缸,還有一個個性大的木錘子。只見示範的兩個阿姨,一個掄起木錘,重重地砸了下去,年糕中間立刻變成了一個大坑,另一個阿姨沾了點水,把年糕翻了個身。只聽“咚”一聲,錘子又落了下來。然後我們一個個都圍着石缸,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最後輪到我了!我學着阿姨的.樣貌,與兩個小朋友一齊合作,把錘子舉得高高的,用力往下砸。呀!年糕變成扁扁的了。我們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漲紅了臉,一錘一錘地敲打在黏糊糊的米糕上。原先年糕是由糯米、粳米和水,摻在一齊,靠着這木錘子敲打才誕生的,還是挺費力的。

打完年糕,然後我們又圍着圓桌開始製作喜糕了。喜糕的原材料和年糕一樣、然後我們先把麪粉均勻地撒進模具,再倒出,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米糕捏一小團,放進模具,最後敲打模具,將喜糕整個兒倒出來,放在一張糉葉上。只見碧綠的糉葉襯着雪白的喜糕,有的像魚兒,有的像小花,有的像葫蘆,還有的像壽桃。一個個是那麼小巧精緻,讓人饞涎欲滴!我們眼巴巴地看着阿姨將喜糕放進了蒸籠,等待着熱騰騰的喜糕早些出爐,好讓我們一飽口福。噢!香噴噴的喜糕出爐啦!我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製作的那一籠,立刻放進嘴裏。軟軟的喜糕,甜中夾雜着桂花的香味,真是美味極了!

年味兒作文1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熟悉的詩歌裏那清清柔柔的暖意,帶着記憶裏鞭炮的喧鬧,透出一絲香郁而醉人的、似曾相識的年味兒。

中國傳統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從除夕夜一直延續到農曆的正月十五。這一個舉國歡樂的時刻,從那絢爛了眼睛的七彩煙花、從那震動耳膜的爆竹聲中開始,在這一片偉大的華夏民族的土地上、天空裏,只刻畫一個表情——喜悅,只傳播一句祝福——新!年!好!

記事起,還小。記得每到年夜爸爸總是在十二點前一會兒走出家門,等着午夜來臨時第一聲鐘響好點燃早已擺放在院子的爆竹煙花。而我們全家人總要守着供桌,看着那青煙嫋嫋,用力地聽着聽不懂的奶奶、媽媽的禱告,直到凌晨兩三點纔去休息。這就是“守歲”。何爲“守歲”,對於年幼的我來說,帶着濃濃的、好奇的、哈欠連天的倦意和激動興奮得難以平靜的渴望——渴望什麼?就是記憶裏最深的'“年味”了。

守過了“舊年”迎新年。早起賀春的人們比鳥兒還歡。我也是早早被爸媽喚起,雖不捨那暖暖的被窩,卻更愛這春風送來的喜慶。不需要刻意修飾,青春本就是最靚麗的裝扮。

正月裏頭件事,必要告祭先人,以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敬重。然後我總會帶着點兒小女兒的情態,給長輩奉上一句酥柔的祝福。眼前那隱在皺紋裏的彎月、竹節般粗壯有力的手掌、水晶般清清淺淺的笑……腦海裏,即成永恆之印象。正月初二直至燈照枝頭鬧春意,不論是隨爸媽走親訪友,亦或是自由放飛,其樂,拌上這年味爲佐料,勿需言語,看笑顏如花,聽歡聲如歌。

而今,中國年一如既往,即便有了新意,在我心中的味道依然如初:甜蜜、溫馨、幸福。長大後,那濃濃的年味兒成了我無法抹去的一份溫暖的記憶,正如兒時那般對過年的祈盼。

我心有個中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