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的四年級元宵作文彙總六篇

實用的四年級元宵作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2K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元宵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四年級元宵作文彙總六篇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1

早就聽說今年元宵節有擡閣。擡閣,因四個人扛擡着一個閣子式的臺櫃而得名。可我還從來沒有看過,今晚我可要好好看一看啦!

吃完晚飯,我興沖沖地跑出家門,來到勞動路口,只見大街上人山人海,最前面的位置已經被佔領了,我擠都擠不進去。人們一邊討論着今年的擡閣是什麼樣的,一邊翹首等待。爲了我們能看得更清楚,媽媽還特意搬來了一把椅子。

大約等了40多分鐘,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來了!來了!”人羣中一陣騷動。只見一輛警車徐徐地向前開,後面就是彩車。今年是馬年,所以,每輛彩車上都有栩栩如生的駿馬,有的是一馬當先,有的是羣馬奔騰。看得我眼花繚亂。華麗的彩車過後,擡閣終於來了!第一桌是“九龍造天台”,接着,就是“霞客遊天台”、“杜鵑仙子”、“和合二仙”……一桌桌擡閣裝飾得五彩繽紛,演員們也都扮演得惟妙惟肖!看,“濟公斗蟋蟀”來啦!一個小男孩穿着濟公的衣服,正下方有一隻金色的大公雞,正在啄着什麼,再往左邊看,有一隻蟋蟀。在木頭上活靈活現地搖來搖去;還有“嫦娥喜迎親人”,一個女孩身着彩裙,一陣風飄來,綵帶飄動,好像馬上就要起飛。真美啊!還有一副對聯,我和你們分享一下:“古有嫦娥奔廣寒,今有玉兔登月球 。”這使我想到了去年登上月球的“玉兔號” 月球車。 古代人民的想象如今已成爲了現實啊。每一桌擡閣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是一個個流動的舞臺。這擡閣真是好看吶!

擡閣是天台的傳統文化,是天台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詩人這樣寫道:一雙紅袖舞長空,恰似嫦娥奔月宮。萬人仰望雲中戲,民間巧藝奪天工。天台的擡閣真是名不虛傳!我們要把家鄉的文化傳承下去,讓中華民族的文化騰飛起來!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2

爸爸每天都會去菜市場買菜,但是今天回來卻只買了一袋糯米粉,我捏了捏糯米粉,擡頭看着爸爸,問:“這是要做什麼呀?”,

爸爸拿來一個大盤子,倒了一些糯米粉,說:“包元宵啊!”。我恍然大悟:今天是元宵節呀!然後對爸爸說:“等面和好了,一定要教我包元宵哦!”

到了中午,爸爸在廚房叫道:“臭小子,一起來包哇!”聽到這句話後我火急火燎地衝到廚房,挽起袖子就要幹,“等等,洗手。”爸爸一句話潑了我一盆冷水,澆掉了我一半的熱情。

終於開始幹了,爸爸從盤子裏扯下一塊略小於乒乓球的麪糰,我也扯了一塊,但覺得小了點,又從盤子裏扯了一塊兩個黃豆大小的麪糰補了進去,爸爸看見了我剛纔的作爲,笑着說:“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計較。”我點點頭,又照着爸爸的動作把它揉圓,但是麪糰和橡皮泥不一樣,一定要輕輕地揉,否則就會裂開,揉圓柔軟了之後,我就開始了下一步,就像做瓷陶的一步工序——將食指放置麪糰正上方,用大拇指在外面轉,裏面的食指和外面的大拇指一起輕輕的轉,轉出一個洞之後,放糖,把洞裝滿就行了,不能多,不然,就包不起來了;最好不要放太少,否則看上去就不飽滿,吃起來就覺得比例不對,味道有欠缺。然後後用大拇指和食指從洞四周往裏轉,封口後在輕輕揉一揉,揉成型,放在乾粉上滾一圈就好了。

試了幾遍以後,我包元宵就很熟練了。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3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正好是星期日。媽媽提議要在家包湯圓,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我也提出了要幫媽媽包湯圓,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下午,媽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皮和餡,準備包湯圓。我在湯圓麪糰裏揪下一個小麪糰,放在手掌上搓圓,用大拇指在中間按一個小窩,然後把紅豆做的餡放進窩裏,再一點一點地包成一個圓球。我因爲把餡放得太多,餡都被擠出來了,我再輕輕地用小勺把餡盛出一些,再用麪皮補上,輕輕搓成球形。媽媽說:"包湯圓時餡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話餡會流出來,太少的話就沒味道,一口吃不到,第二口咬過了。"我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吸取上一次的教訓,小心翼翼地,第一個湯圓做出來了,胖乎乎的,像一個小雪球。我又開始包第二個湯圓。這次有經驗了,放的餡不多不少,剛好合適,我用均勻的力把湯圓粘好、搓圓,比第一次包的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塊湯圓麪糰做起來。這一次就要比前兩次熟練,不僅速度更快,形狀也越來越漂亮了。真是熟能生巧,反覆幾次,我終於學會了包湯圓。我一連包了許多,盤子裏擺滿了我和媽媽的作品。媽媽直誇我真能幹,我聽了心花怒放,高興極了!

包好了湯圓,我和媽媽一起把它們放進鍋裏煮,看着一個個湯圓從盤子裏滑落到水中,濺起一朵朵純白色的`水花,我心裏很興奮:馬上就能吃到湯圓了。 於是我趕緊抓起勺子輕輕攪動起來。一條條“小魚”在水中上下翻飛,就好像調皮的孩子在玩耍,你追我趕,樂此不疲。

過了幾分鐘,湯圓漂起來了,就說明它煮熟了。我趕緊撈出來,給家人都盛上一碗,我自己也捧着一碗湯圓吃了起來。白白胖胖的湯圓,樣子十分可愛。我盛起一個,輕輕咬了一口,豆沙餡立刻流了出來。甜甜的味道,真是好吃極了。

湯圓雖好吃,來之卻不易呀!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4

心裏正想着,突然“轟”的一聲,把我嚇了一大跳!擡頭一看,一個和天上飛的小老鼠似的亮點在我的頭頂上轉着往上竄,然後炸開一個煙花,五顏六色的,我高興地喊:“哇!好大好美的一個花呀!”

今天是元宵節,是允許放鞭炮的最後一天,吃完晚飯後,我約着樓下的小朋友出去放煙花。

一到樓下,就在十九中門口看見許多許多大大小小的煙花堆在那兒,很多大人也興高采烈的圍着,心裏想:今天可以放個夠、玩個痛快了!

心裏正想着,突然“轟”的一聲,把我嚇了一大跳!擡頭一看,一個和天上飛的小老鼠似的亮點在我的頭頂上轉着往上竄,然後炸開一個煙花,五顏六色的,我高興地喊:“哇!好大好美的一個花呀!”

我看到旁邊有一個象電視機那麼大的箱子,就問媽媽:“那個箱子裏到底有多少個花呀?”媽媽說:“你自己數數呀!”我跑過去數了數,一共有四五十個呢!一個叔叔說:“來,咱們把這個最大的放了!”我們都退到後邊,叔叔點燃了引信。“啪”,“啪”“啪”,一個個花蛋打到空中,又一個個炸開,紅的、綠的、藍的,還有銀色的、金色的,象五彩繽紛的小星星落了下來,真美啊!

天上的煙花一個接着一個,我心裏想:爲什麼每次都是大人放呢,我們小孩兒自己放自己的吧!於是,我們就拿出我們自己的小煙花,放了起來。我們先放的是我的電光花,我和我的兩個好朋友一人兩根,我們找了個大人,幫我們點上,電光花開始噴花了,亮閃閃的,象銀色的小星星一樣跳躍着,太美了!我們又放了一些蝴蝶花、七連珠等小煙花,一個比一個更美麗!

今天我們玩的真高興啊!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5

“今天還要包元宵啊,真麻煩!”奶奶生氣的說到,雖然她很不情願,可她還是和我一起包了元宵。

只見奶奶迅速將糯米粉從袋子裏倒進了裝滿水的鍋裏,然後拿出一雙筷子開始攪拌糯米粉,隨着筷子的旋轉和了水的糯米粉慢慢的變成了一個還是半成品的麪糰。接着奶奶拿出筷子,讓“麪糰”冷了一會兒,然後把自己那雙佈滿皺紋的手,飛快的和起了面。我看的目瞪口呆,呆若木雞,心想着:“奶奶已經老了,可她幹起活來爲什麼還是那麼快呢?”

過了一會,我從“夢”中“醒”了過來,對着奶奶說到:“讓我來試試看吧!要想寫出好的作文,也要親身嘗試呀!”奶奶轉過身,讓出了位置。我滿懷希望的向鐵鍋走去,然後伸出手向麪糰戳去,麪糰上出現了幾個眼兒。奶奶溫柔地對我說到:“要把麪糰的四周向中間捏,不是用手去戳。”說着,她伸出手,手把手的教起了我。可我好像天生就不適合和麪團,無論奶奶怎麼教都教不會,最後我乾脆把麪糰給了奶奶,讓她自己和去了。

和好了面之後就該包元宵了。奶奶從大面團上扯下了一個小麪糰,然後在手裏搓了搓,讓它把表面上的麪粉全都充分吸收了。接着她再把麪糰捏成一個窩窩頭的形狀,再從小盆裏抓一點兒餡兒放進去,最後食指、大拇指並用,把麪糰的口封了起來,然後把它放在手裏搓一搓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來就該我來試着包元宵了,“哼,這有什麼了不起,我看了一遍就會了!”我在心裏想着,然後扯下一團面隨隨便便地包了起來,結果包出了一個“露餡將軍”最後還是要奶奶來救場。

至於我包了多少個元宵我就不說了,雖然這次我包元宵沒能比過奶奶,可是至少在奶奶的教導下,我學會了怎樣去包元宵,貴在參與呀!

四年級元宵作文 篇6

剛剛送走了喜氣洋洋的春節,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如期而至。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在農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

夜幕降臨,竈臺上的鍋不緊不慢地吐着熱氣,隨着熱氣飄來元宵的香味,讓我不斷地嚥着口水,不停地問: “奶奶,元宵好了沒有?” “好了!”奶奶一面高聲答應着,一面用托盤託着五六碗元宵,笑眯眯地向我們走來。我連忙迎上去,拿走了一碗最多的元宵,獨自在一邊享用起來。五六個元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擠在一起,活像團團圓圓的一大家子。我用勺子舀起最上面的一個元宵,放在眼前細細打量:它圓圓的身體,潔白的皮膚,讓我有些不忍心下口。輕輕湊到元宵前,咬上一小口,黑芝麻餡就涌了出來。我一點一點吮淨了勺子中的黑芝麻,再小口小口地吃完了餘下的元宵。

飯後,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姑父、還有小弟弟走出家門,觀花燈,猜燈謎。大街上人山人海,熱鬧氣氛讓我們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一直鬧到了9點才依依不捨地回家。

今年的元宵節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