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孔子的散文(精選21篇)

關於孔子的散文(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散文嗎?狹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行的一種文學體裁。你知道寫散文的精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孔子的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孔子的散文(精選21篇)

孔子的散文 篇1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我們從他那裏得到了很多啓發。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一天,孔子和學生子路遇到兩個小孩,小孩在激烈地爭論,孔子見了想上去爲他們解開疑團,問:“你們在爭論什麼呀?我是孔丘,能幫你們嗎?”小孩聽了,問:“你就是那個魯國的孔丘嗎?”孔子點點頭,兩個小孩聽了,十分高興,其中一個小孩說:“我們在爭論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另一個小孩說:“我覺得中午的太陽離我們近,因爲早上的太陽涼颼颼的,可中午的太陽就不同了,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您是不是覺得熱的比涼的近呢?”第一個小孩連忙否定:“不對,不對,早上的太陽看起來又大又圓,而中午的太陽看起來好小您是不是覺得小的比大的遠呢?”孔子覺得兩邊都有理,就說了聲:“不知道。”小孩聽了,諷刺他:“原來孔子也不過如此啊。”子路十分不解,問:“老師,您就隨便說點什麼,就能把他們騙過去,您爲什麼要說不知道呢?”孔子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在學習上,我們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連孔子都這樣,更何況我們呢?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不要不懂裝懂。

孔子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淺。

孔子的散文 篇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華夏文明,至今不至全然暗喑,多半是因孔子爲普天之下的皇土留下一脈異音,點化了民族。

應運而生的孔子是野合而來,他的出身並非高貴,再者那天生的首上圩頂,使他的人生不爲他人看好。只是這令衆異之的“普通人”卻用他的思想精神狠狠驚豔了一把,對於後世:雕鏤山河,鐫刻人心,永不漫漶。

回憶起幾年前赴山東曲阜——孔子故里遊玩,年少無知哪想細細領略祠堂、學舍遺風,晃晃蕩蕩了幾圈便算是飽了眼福,幸而拍了幾張照片,至今翻出來再看,在爲自己惋惜的同時又敬佩起孔子的智慧。那“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便是有力的佐證。

《史記》中的孔子曾經向弟子提出有關自己信仰的問題,子路、子貢、顏回三人分別作了回答,孔子一一深入剖析,藉此成功引導了三弟子的價值觀。在我們看來,孔子完美的詮釋了一個極具智慧的教師形象,循循善調、溫和恭敬通過慳吝的文字溫暖了衆人的心。“萬世師表”之稱在滾滾歷史紅塵中尋定了孔子。

在極端的蔑視裏有極端細緻的體察與回憶,在極端的憐惜裏有極端的失望與無奈。莊子會,孔子又何嘗不會?

春秋時期,社會熔鑄着兩種聲音、兩番容貌:仁愛與爭霸,細水長流與豪邁壯闊,對人性美的朝覲與對山河主宰權的爭逐。此時的華夏河山,可以是一派祥和的樂土,也可以是屍橫遍野的戰場,歷史最終選擇了後者,戰亂紛紜之際,統治當權者自然是運籌帷幄,縱觀金戈鐵馬,嗜血爭奪來向天下宣示自己的存在。自然而然,孔子的學說被擱置,這是莫大的打擊,意味着孔子被時代拋棄了,他的滿腹經綸被車輪馬蹄搗碎,自古不得志的人在世上註定要以悲劇終結。值得慶幸的是,孔子改寫了人生:他從中變得清醒,“仁義”知道渾然構成張力,生氣勃勃,蔚然成方圓。在此間,孔子的思想在極端的壓榨下探尋極致的光明,即便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的在焚燒着脆薄的精神紙頁,無邊的愚昧更是在時時吞噬着易碎的智慧,這樣的孔子更像是一棵孤獨的樹,卻在不斷生長、加固……

千年前,孔子的精神早已溶於時代的血液奔騰不息,千年後,我亦願仰望孔子的靈魂。

孔子的散文 篇3

很慚愧的,孔子身爲我國乃至世界永垂不朽的一代聖人,但我並不瞭解他什麼。一提起孔子,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幅畫面和,那一句至理名言。

一個晚上,孔子獨自一人站在一塊小山坡上,就是這裏的黃土啊,深深得埋葬着他的一位故友。皎潔的月光披灑在他滿溢的回憶之中。他的眼神變幻着,彷彿是天上飛舞的雲彩,然,卻清澈如水。漸漸地,他像悟出什麼道理似的,雙眸變得像被一層溫暖的月光籠罩一般柔和。然,卻深不見底。此刻,連徐徐清風也不願打攪這般靜謐。終於,孔子的雙頰滑下兩滴晶瑩的淚珠,悲喜交加,長嘆一句。

這句話的意思是時間就像是汩汩涌動的江水一般,不分晝夜地奔跑,奔跑,永不停止。

但我更寧願相信他是在上面我所描述的畫面中吟出這千古名句的。

把玩着手中的鋼筆,我打了個小小的哈欠。在抽屜的裏面,還有一大堆的複習資料在等待我關切的眼神。看來,不上演一場新的愚公移山已不可能。努力吧,離期考已經沒有多少天了。

“呀,七路車來了。”我張望了一下。爲了趕車,我也顧不得那麼多了。這時,不知從哪兒冒出一輛摩托車,它飛速前進,離我越來越近了。我頓了頓。恍惚間,我彷彿看到自己倒在地上,滿地都是妖異的紅玫瑰,煞是豔紅,甚至到了刺眼的地步。此時,摩托車已從我面前掠過,只留給我一陣風,一陣冷徹入骨的風。

我終於明白爲什麼在許多偉人的筆下時間總充當着無情而強大的角色。那麼,對於時間,我們只能把握了。

該奔跑就奔跑吧!該停下來就停下來吧!

孔子的散文 篇4

在一次遊玩中,我意外地“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了玲瓏精緻的亭臺樓閣、清幽秀麗的池館水廊,造型獨特的大假山及古戲臺。嬉戲間,那繞着圍牆建造的孔子學堂吸引了我,於是高興地快步走了進去。

屋內爲灰、白兩色相間,充滿着古香古色。牆上掛着慈眉善目的孔子畫相及其簡介,中間擺着兩排矮矮的几案。門邊的几案上擺着許多畫卷、書案、古書,一派古風。

這時,有幾位學生也進來了,他們唧唧喳喳地喊着:“先生,我們來上課了。”“先生,我也來上課。” 我也笑呵呵地說。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先生,長髮披肩,身着古服,溫柔飄逸中透出幾分儒雅。她親和地爲我換上灰色學士服,繫上黑腰帶,戴上學士帽,我頓時搖身一變,成了孔老先生的學生。

上課之前,先生讓我們給孔老先生行禮,“雙手疊放在胸前——高揖——拜”,在先生的指導下,我們都紛紛把手舉過頭頂,彎腰鞠躬,恭恭敬敬地向孔子像行禮。

正式上課了,我們挺腰跪坐在几案前。先生先向我們介紹孔子的生平,然後要我們跟着讀。我們都覺得很新鮮,拖着長腔邊笑邊讀着。先生批評了我們,並說這樣讀不規範,還不時地糾正我們的坐姿和音量......唉,我的腿都酸了,不時扭動身體,調整坐姿。

隨後,先生讓我們打開几案上的竹簡。我一看,上面佈滿了它認識我,我卻認不全它的繁體字。先生讓我們跟着她讀:“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我們朗朗地讀着,彷彿真到了古代學堂裏一般。如此跪坐一會後,前面的小同學終於坐不住了,站起來滿屋裏跑,大聲喧鬧,還把竹簡頂在頭上玩耍...... 呵,這也難怪呀,我們這些平時在家裏被爸媽嬌慣着的孩子,怎麼能靜得下心,“受這份罪”,老老實實讀“弟子規”呢?

課結束後,先生囑咐我們:“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回去把今天講的內容抄兩遍,然後背下來。想想以前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的,以後要改正。”然後讓我們慢慢站起後挨個點硃砂,寫毛筆字,敲鑼,最後向先生鞠躬後走出學堂......

此次“穿越”,讓我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典雅,也讓我體驗到了古人讀書的細緻化要求。我期待着第二次“穿越”,期待再當一回孔老先生的學生。

孔子的散文 篇5

孔子幼年時極爲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爲“博學好禮”。同時,鮮爲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體是196.8cm),臂力過人,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爲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等爲豪。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爲“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爲中都宰,此時孔子已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爲小司空,不久又升爲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爲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爲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爲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所以說孔子是一代偉人。

孔子的散文 篇6

中華古詩文誦讀工程,在學校掀起了讀經熱潮。社會各界或讚賞,或反對,褒貶不一。

中國現代的語言教育,一味地借鑑國外教育經驗而忽視中國文化的特質。在課程設置上,用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學習外語,卻把中國古典語言視如敝屣,只是作爲現代語文教學的附屬。過去屬於孩童啓蒙的“小學”教育,讀書必備的“經學”常識,變得比外語還要艱澀難懂,令人生畏。一個外語四級的中國大學生,能流利地講說和閱讀外文典籍,卻連淺顯的文言都閱讀不了,“中國幾種重要叢書都末曾見過”(林語堂語)。中國大學生被外國人問起孔子在世界思想家的排名,一定會很自豪地說:“是第一!”當問:“你讀過他的《論語》嗎?”回答是“沒有,讀不下來。”我們又從何驕傲自豪呢?這是中國文化的幸事還是悲劇?

閱讀古代經典,反對者無外以“古代經典的封建糟粕”爲藉口。所謂的古代經典,多是先秦經典,大都產生於春秋戰國。這時是奴隸制崩潰而封建制尚未確立的時代,何來“封建糟粕”?所謂的“封建糟粕”,不過是封建文人因時所需,對古代經典的再發現和新認識。我們現在不必拾人牙慧,完全可以也對古代經典進行再發現和新認識。

現代西方有識之士早就指出:歐洲力量的來源,常是通過古代文明的再發現和新認識而達至,中國要想真正崛起,爲世人矚目,也應如此,要對中國古代經典進行再發現和新認識。中國文化的發展史也證明,文化的每一次進步和創新,都是以“復古”爲名,藉以對古代文明的新認識而達至。當代中國文化要充分發揮他賓的民族性和創造性,取得更大的輝煌和成就,就必需對古典文化進行再發現和新認識。

梁啓超在被稱爲“中國近代史學理論寶典”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中也說:“無論研究何種學問,都要有目的。什麼是歷史的目的,簡單一句話,歷史的目的是在將過去的真實事實予以新意義或新價值,以供現代人活動這資鑑。”現代古典文化研究,背離了學術研究的目的。古代經典不是離民衆越來越近,而是離民衆越來越遠,沒有予以新意義和新價值,仍是照搬古代的經解,還堂而皇之地斥責古代經典有糟粕。所謂的“糟粕”,不過是不同時代的學者予以的新意義和新價值,用以服務當時的社會。現代社會,應該有新認識和再發現,予以的新意義和新價值。著名學者顧頡剛說:“不同時代對孔子思想的闡述都不一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孔子。”

經典該不該讀,問題不是經典本身,而是對經典的註解。學生閱讀古代經典的關鍵,是要對古代經典再發現和新認識,以現代理念重新解經。教育部指定的中學生課外必讀書中,唯一的先秦經典是《論語》,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推薦本是徐志剛教授的《論語通譯》。我們不敢說此書有什麼不對,但可以肯定地說,此書只是延續了封建文人爲當時朝代服務的認識,而沒有用現代理念去再發現和新認識。讓中學生讀這樣的註解經典,自然是不讀爲好。

我們完全可以再發現和新認識這本中國人心目中的聖書 ——《論語》。書中有一句話使人對孔子頗有微詞: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歷來認爲這表明孔子對少數民族的歧視,是典型的大漢族主義。現在,各民族和睦共處,這種歧視性的傳統註解不利民族團結,只會助長大漢族主義。現在的讀來自然不合時宜。

且不說孔子作爲周的臣民,是否會冒殺頭的危險把中原稱爲“諸夏”,但也沒有必要沿用封建文人的註解。我們完全可以再發現和新認識,把這章斷句爲:“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思是說“夷狄都心中有君,不這樣(愛君尊君),是夏朝的滅亡原因”。夏被臣國商所滅,商被臣國周所滅,是同樣的以下犯上,但孔子作爲周的臣民,不便指責周,故只言夏,也是講得通的。後儒的解釋,原因想必是因爲歷朝歷代都是以下犯上取得天下,而不敢直解。

宋儒釋“中庸”爲“不偏爲之中,不易之謂庸”,已把中國人的性格塑造成沒有棱角的“謙謙君子”。我們完全可以把“中庸”重新釋爲“中和之用”。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就是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情緒,審時度勢地採用相應的方法。勇於展示自己的才華,坦然地接受別人的讚美。面對羊,則如羊,面對狼,則如狼。

博大久遠的中國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和靈魂,許多積澱在我們血液中的道德理念已不合時宜。要打破這些精神的枷鎖,唯有從源頭上再發現和新認識。對古代經典的再發現和新認識,不僅僅是當代社會負責,也是我們這代人對古代文化的責任。“通經原以致用”(程樹德語),古代經典歷朝都有不同的解釋。既然宋儒能夠以佛理釋經,爲理學服務,我們爲何不可重新解經,爲現代服務呢?“一個時代應有一個時代的孔子”,如果我們不能重新對古代經典再發現和新認識,予以的新意義和新價值,因其有“糟粕”而拒絕學生接收,也許百餘年後,我國燦爛的古典文化,就象天書一樣,只能當作古董煊耀而不知所云,不知所用。

孔子的散文 篇7

孔子說,"言語:宰我、子貢。"有這二個突出的弟子。這在孔子確認的"十哲"弟子中佔了二個席位,值得後人深思!

“言語”是指善於辭令,口才好,能說會道,鐵嘴銅牙,能言善辯,思路清晰,口語伶俐,有雄論又有哲理。“言語”又是指一個人的特長,也是社會文化中的一個“科目”。有外交口才的人善於辦理外交,善處理國與國之間的問題和磨擦,也能協調各國家之間關係,也能爲本國處理國際上的危機事件。言語是口才。口才好,也是個大才。言語的力量,能打動對方的心,改變對方的意志,甚至能改變國家的政策和方針。言語的力量,有時能瓦解一個民族的文化,能瓦解一個民族的精神,能瓦解一個集團軍的戰鬥力。言語的力量,甚至可以瓦解和毀滅一個國家的統一和存在。言語就是力量。言語就是輿論。言語就是國政。言語就是民心。言語就是人才。言語就是孔門學府的一門特色的文化產品。言語就是在你我他中我想贏。言語始終想做大哥,不想做小弟。言語始終想當主人,不想當奴隸。言語是人話,但有時也不太像人話。言語是一所大學,沒有圍牆和文憑的大學。

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生於公元前522年。小孔子二十九歲。死於公元前458年。孔子死後宰我還活了二十多年,終年約六十四歲。

宰我魯國人,他擅長言語、辭令著名。曾任齊國臨淄大夫,因參與田常反對齊簡的鬥爭,事敗全家遇害,他自己可能逃脫隱居起來了。孔子認爲他很不值得。

魯定公死時(公元前494年),宰我二十六歲左右。這時的宰我是孔子眼中的紅人,孔子在向魯定公推薦七十二弟子時,宰我名列第五位,子貢名列第六位,比子貢高一位。子貢(公元前520--前456年)子貢比宰我大二歲。

爲什麼孔子把宰我排在子貢前面,後人感到有的費解,無論從才能和功勞來看,子貢要高出宰我許多。有一個可能,孔子在向魯定公推薦七十二弟子時,子貢的才能和功勞還沒有體現出來,而宰我的口才、辭令倒被孔子更看好。還有一種可能子貢職業是經商,經商在古代是看不起職業,因而排列在宰我之後。七十二弟子排列不是絕對的,排列後每個人還有很大變化。

宰我這個人,有時與孔子嗑嗑碰碰,他向孔子提出父母過世守孝三年,時間不是太長了麼?他認爲守孝一年也就夠了。孔子批評他不仁,孩子生下來父母懷抱三年,爲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守孝也要三年。

宰我在孔門學府修學經常在大白天睡覺。孔子知道後,批評他如腐朽的木頭,糞土之牆,派不了什麼大用場的人。在《論語》記述中,孔子嚴厲批評過三個人,宰我是其中之一。宰我這個弟子可能是一個“怪儒”,具有反向思維的怪脾氣。

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公元前520--前456年)。春秋末衛國人,小孔子三十一歲。善於辭令,會經商貿易,家富至千金,善於與王候貴族之間遊說。曾任魯國衛國相。相傳曾勸阻齊國田常不要侵犯魯國獲得成功。在孔子的支持下,他在吳國、越國、晉國諸國之間遊說,使之互相牽制,保護了魯國的安全。子貢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外交家。

據《論語》記述,子貢在孔門諸弟子中,以他與孔子的答問爲最多。子貢思路敏捷,理解能力強,追隨孔子一心一意,十分忠心,經得起孔子的批評和表揚,終身佩服顏回。跟隨孔子周遊列國,肯掏腰包,肯出錢,支助遊歷活動。在弟子中爲人大方,不計回報,同學向他借錢借物,他不計利息,也肯無私支助窮困的弟子。子貢在孔門學府和在社會上名聲很好,他不以爆發戶自居,在生活中也不擺闊氣,爲人隨和。孔子不反對子貢的經商剝削做生意,教育子貢取財要有道,買賣剝削也要講信義,不能搞坑蒙拐騙和不涉手段。子貢經商一世,家累千金,沒有不好的名聲。

子貢是在孔門中唯一的一個儒商。子貢是孔子的傑出弟子,後期他的名聲大起,幾乎與孔子齊名。當時官方有人說,子貢已經越過了孔子。子貢反駁說,仲尼如日月也,他沒法與夫子比。子貢有錢但不買賣自己的名氣,在孔門的弟子中,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推崇和捍衛孔子的弟子和宣傳孔夫子主義的弟子。

孔子死後他守孝守墓六年,其它弟子三年。據說墓地也由子貢掏錢建造。孔子與子貢有的像馬克思與恩格斯一樣的友誼。孔子是“無產階級”身份,而子貢是“資產階級”身份。“一無一資”他們倆個人生前結合得相當默契。子貢是有錢人,但他相當講道德和信義,對孔子忠誠不二,又人才難得。像子貢那樣的富商弟子,確實是千金難買的政治與外交精英和經商精英,又是道德道義楷模,後人值得反思和研究。

孔子的散文 篇8

翻閱《史記》,心涌波瀾 ,孔子世家讀後感。 千年歲月,如在目前。

列國紛爭,遍地硝煙。 權奸害國,朝代更換。

時光推延,歷史春秋。 《孔子世家》萬事之聖。

河圖出書,鳳凰來儀。 尼山誕聖,泰山北斗。

闕里孔子,坎坷一生。 三歲喪父,少年喪母。

中年喪妻,晚年喪子。 人生不幸,未能壓倒。

憶孔子昔,慈母垂教。 尋師問難,晝夜苦讀。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十年奮學,博古通經。

自強不息,終成大器。 千古美名,夫子賢聖。

布衣孔子,三十而立。 首辦私學,濟世救時。

設立杏壇,有教無類。 全民教育,名垂青史。

平等教育,彪炳於世。 至聖之師,千古孔子。

哦籲!孔子,倡舉仁政。 以德育民,主張仁愛,

推崇禮樂,和諧大同。 偉大之舉,令人嗟嘆!

嘆惜孔子,生於亂世。 禮崩樂壞,壯志難酬。

周遊列國,顛沛流離。 幾遭不測,抱負不改。

嗟呼!孔子,辛勞一世。 倦鳥知返,晚年歸裏。

刪改詩書,編訂禮樂。 修整春秋,排序易經。

開先學易學之先河, 創先學易學之先聲。

杏壇育人,桃李滿園。 弟子三千,賢者七二。

中華人物,功蓋千秋。 中華文化,名垂萬世。

悲呼!孔子,報國無門。 壯志難酬,心中憂憤。

死前扶門,一曲悲歌。 催人淚下,太山環乎!

樑柱摧乎!哲人委乎! 悽悽慘慘,抱琴而終。

嗚呼!孔子,名垂千古, 星移斗轉,地覆天翻。

滄海桑田,泰山難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再嘆孔子,帝王之師。 臣民之師,天下之師。

孔子的散文 篇9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一本語錄體散文集,作爲一本儒家文化的經典,全書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是儒家思想的集中體現,它包含的哲學思想對我們整個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和價值取向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在《論語》中,孔子及其弟子們談論的話題十分廣泛,涉及修身處世和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但縱觀全書,其全部思想內容可以歸結爲一點,即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應該說,“仁”是貫穿《論語》的一條紅線,無論是關於政治的論述、經濟的論述、法律的論述,或是倫理的、哲學的、教育的論述始終都體現了“仁”的精神。“人者,仁也”,在孔子看來,“仁”是人最高的精神追求,是做人的最高道德標準。

仁者,愛人。孔子認爲,仁者,就是愛人。所謂“博愛之謂仁”(韓愈)。仁,就是對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建立在自重、自愛、自強基礎上的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其核心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孔子關於“仁”的說法是很多的,含義非常廣泛,包括了恭、寬、信、敏、惠、義、禮、智、忠、孝、廉等等。孔子說:“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他又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五者”即恭、寬、信、敏、惠。他又進一步解釋:“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以後,孟子又把這五句話簡要地歸納爲“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針對西周末年那種禮崩樂壞的“亂世”而開出的一副濟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實現天下太平,社會和諧。他主張在政治上實行仁政,與人相處要施行仁愛,個人修身要具備仁德。“禮之用和爲貴”,“禮”作爲仁的重要表現形式,主要是爲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規範人們的行爲,旨在實現人們相處的和諧。孔子十分重視禮的作用,他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不懂得禮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身處世,一個君子首先是懂禮、知禮的,並且要時時處處以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爲,他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他又強調說:“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孔子認爲,要真正施行於仁,必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因此,要真正成爲一個仁者並非易事,他應該“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應該“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應該“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如此,方能實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人生境界。

馬克思主義認爲,存在決定意識。一切思想、觀念的產生都有其客觀存在的基礎。孔子關於“仁”的思想的產生也決不是他主觀的臆想,固然與其身處的社會歷史背景有關,但我認爲更主要來自於他本人對於天道的認識。雖然在《論語》中,我們很少看到孔子關於天道或天命的論述,這主要源於他對於天命的心存敬畏,因而他是持謹慎態度的。他的學生子貢就曾說過:“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他自己也說“予不欲言矣。”爲什麼呢?他感嘆:“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但是,他又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不懂得天命的人,就無法成爲真正的君子。在孔子看來,不懂天道即是不懂人道,這就是儒家所謂“天人合一”的觀念。

馬克思唯物史觀認爲: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演化進步的結果,在從猿到人的轉化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人。我們認爲,孔子關於“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符合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我們的祖先能在兩千多年前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十分了不起的。在孔子看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人必須尊重天道,即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否則就違背了自然規律。那麼儒家的所謂“天道”的具體含義又是什麼呢?《中庸》作了非常明確的闡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爲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龜鱉生焉,財貨殖焉”。儒家認爲,天地之道就是生成萬物。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什麼也不說,春夏秋冬四季照樣運行,萬物照樣生長髮育。孔子正是基於對天地之道——“生成萬物”作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之後,才推導出了人道的思想——“仁”。

孔子認爲,天地是在成就自己的基礎上才成就了萬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真正的仁者,首先是成就自己,因爲只有在成就了自己之後,才能成就他人。“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正如《中庸》上說的:“成己,仁也;成物,知(智)也。”成就自己,是仁德;成就萬物,纔是智慧。

如何成就自己也成就萬物呢?換句話說,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呢?這就需要智慧(成物,智也)。而人的智慧從哪裏來呢?答案就是:學習。所以,孔子歷來十分重視學習,把學習作爲成就自己唯一可行的途徑。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也,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學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是把學習作爲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修養,增加自身智慧的重要途徑。

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作爲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我們應該認真地加以繼承和弘揚。今天我們重新學習儒學,無論是對於個人的立身處世、事業的成功,或是對於執政黨的治國理政,或是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孔子的散文 篇10

孔子說他高徒弟子十人: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關於孔子到底有多少弟子(學生),最早有書上說法的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弟子三千人,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又在《史記.仲尼弟子傳》中說,通六藝者七十七人。

後又有王肅的《孔子家語》一書中說有七十二人,但是他列出的名單是七十六人。

現在通行說法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孔門十哲”。論語本章是說了“孔門十哲”的各自特長。

但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命爲十二位先賢(哲):閔子騫,冉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有子若)、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顓孫師(子張)、朱熹。

朱熹(1130-1200)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後隨父親定居福建。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孝宗初,曾任文職高官。晚年退居福建講學。他是宋代的儒家理學大師。所著《四書集註》被明、清兩代定爲士子必讀的教科書。又著有《楚辭集註》等名著。他在哲學上提出了“理”爲世界的本原。又強調天理至善,鼓吹“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朱熹死後的五百多年後,清大帝乾隆對他很欣賞,以皇帝的權力,把朱熹提升爲孔門“十二哲”之一。現在不管其合理不合理,說明乾隆對孔子及孔子的弟子有研究和獨到。

乾隆是尊孔的,他提出的以“孝”治天下理念,以權力和儒學結合,把儒學文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創立了“康乾盛世”的歷史佳話。清乾隆認定的“十二哲”中,被他去掉了顏淵(顏回),增加了有若(有子若)、顓孫師(子張)兩位孔子的弟子,增加了朱熹這位宋代大儒。

乾隆帝雖然是滿族的中國皇帝,但他對孔子及儒家的學習和研究以及在全國的推行和倡導,在中國曆代帝王中要算是第一人。他比漢武帝還強,漢武帝奠定了儒學爲國學,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乾隆帝開創了儒學爲國學,這是在國學的基礎上又發展了一步。大清王朝爲什麼在歷史上熱鬧了三百年之久,其治國理念支點就是倡導儒家文化及其儒家思想。

司馬遷是一個認真的歷史學家,他說三十五位孔子弟子是他在文獻中找到的,還有四十二位孔子弟子是他從傳說中整理出來的。我們應該相信司馬遷的史學智慧,對於傳說中的四十二位,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司馬遷不會胡編亂造,他寫《史記》化了他一生的心血智慧,他說的一定是有的根據。中國歷史上三皇五帝本來也是歷史傳說,但到我們對其懷疑嗎?

搞歷史就是這樣,一是從文獻中去挖掘,二是從傳說中去整理。傳說也是一種不可忽略的歷史現象。搶救歷史資料是歷史學家的重要責任。司馬遷搶救出傳說中四十二位孔子弟子,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爲他要搞大量的調查研究,化的功夫比文獻上的不知要化多少倍時間和精力。司馬遷是一個有道的歷史大家!

說到有道:有道的人,喜歡搶救歷史的真實。無道的人,喜歡抹殺歷史的真實。有道的人,會盡力恢復歷史的真實。無道的人,會無恥抹殺歷史的真實。尊重歷史就是尊重人性和人生。尊重歷史真實應該是一個人的美德。一個不尊重歷史真實的人,即使他是一個有名的學者或者是有名的高官,在歷史上是不值錢的,要說他值錢只能是一個反歷史主義分子。歷史的本質是真實真相,不是巧言令色,坑蒙拐騙,移花接木,虛漲聲勢。

孔子的三千弟子爲什麼留下的名字和足跡不多,原因可能有三個:

一是社會動亂,許多歷史資料就在動亂中消失;

二是科學不發達,孔子那個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和筆,什麼事情都刻竹簡、木簡上的,很難保存和傳播;

三是秦始皇、項羽燒書、毀城,把許多歷史資料、文獻化成灰盡。在那個動亂和暴政的時代,誰去保存歷史文獻資料,人命都難保,還管那些文獻資料嗎?先秦之前的歷史文獻資料留下來的不多,但雖然不多,足以後人能學習研究幾千年,甚至上萬年。

關於孔子和儒家的大量文獻資料很有可能還在秦始皇的墳墓中。秦始皇十三歲登位之後就開始造陵墓,至秦始皇死時已經造三十多年。在這三十多年中,內墓造好一個就封存一個,封存的墓中有無數的國寶,其中必有文獻類藏室。先秦之前無數文獻可能就在陵墓中,那是原始資料,如果不腐爛的話,現在還“活着”。如果有一天打開秦始皇陵,也許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的資料、文獻重見天日。

秦始皇搞“焚書坑儒”,發生在公元前213年---公元前212年,許多文獻資料包括六國史料早已埋入地下封存。(秦始皇死於公元前210年)。不會因“焚書坑儒”把墓穴中的文獻重新起封焚燒。我推斷“焚書”是焚掉地上的文獻資料,地下的墓陵中文獻資料沒有焚掉。不過上述說法這是我個人推測,沒有什麼文獻可以證明。

我曾經說過,地上的古中國的寶藏該發現的基本上已發現了,地下的古中國的寶藏還有許許多多沒有挖掘和發現。秦始皇陵中到底有多少寶藏,只有等打開後才真相大白,許多先秦歷史之謎纔可以徹底解開。《論語》在秦始皇陵中會不會有?我相信是會有的。孔子弟子的不少資料在陵墓中我相信也會有的。秦始皇是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於一身的一代帝王,他的地下陵墓中很有可能有這些寶藏。

孔子的散文 篇11

留下前年的文化,你站在歷史文化的風口浪尖,讓世人銘記。這個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一個仁義、樸實但又影響深遠的人,一個嚴於教徒的師傅。

留下舉世聞名的春秋,你記錄了歷史。讓人們瞭解到你的思想,即使轉換了時空,他仍然青春永駐,經久不衰。你的後人,記錄你的言行,譜成了富有哲理,至仁至義的論語。讓我們瞭解在千年前的社會史實。“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你講述了小人與君子的區別,其地前往後人廉潔奉公。“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你用最簡略的話語述明瞭學習的重要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你告誡萬千學子,要學並且思考。爲後世之人攀登文學之峯確立正確途徑。你提出了仁的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

造福了古代千千萬萬社會普通民衆。你孔子,一個屹立在世界的人。一個,爲中華民族聲名遠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一個,顛沛流離,卻堅持傳播仁義的人。一個,培養出無數建國人才的人。一個,推動世界文學、政治發展的人。一個,偉大的人。孔子,我們中華民族的子孫一定會以你爲榜樣。學會你的仁義,學會你的慈善,學習你一切一切的優點。勇敢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孔子,我們永遠敬重您。

孔子的散文 篇12

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任憑你叱吒風雲,終究逃不掉歷史的煙塵湮滅。可有一個人物,卻完全不一樣,不僅沒被歷史的長河淹沒,反而越來越深的影響着後人,他就是我們的儒學大家——孔子。

孔子,生長於亂世,爲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而處處碰壁,可他永不言棄,讓自己的思想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

今天,我們重讀歷史,孔子的形象在我們腦海中更是永不磨滅。

今天,我們不僅隨處可見孔子的雕像,更是連初中乃至小學的小朋友都拿着孔子的書籍津津有味的品讀着,何等欣慰。我的學生周明、吳鋮鈺在得知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現代語文》雜誌社舉辦這次以孔子爲內容的作文大賽時,何等高興,急切地要把他們對孔子的感受寫到紙上。衝着這股勁,我事先安排他倆先仔細閱讀有關孔子的著作,充分了解孔子的經歷生平,認識孔子的相關思想,然後再慢慢行文。兩位小作者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終於完成了他們的“大作”——《走近孔子》。文章雖然淺顯幼稚,可也無需我做改動,全是他們的真實之感。文章雖不足以達到較高的參賽水準,可全憑他對國學的這份熱情,我們何嘗不給予他們展示的平臺呢?帶着這種情感,我給兩位學生投了稿。或許,這就是我的初衷吧。

走近國學,走近孔子。我們不僅要把它作爲一個口號,更要向兩位同學一樣,付諸實踐,把自己的體會活躍於紙上。

走近國學,走近孔子,更是我們每個華人的義務與責任。

孔子的散文 篇13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生命也亦如斯,奔流到海不復還。從出生到死亡,從起始到終結,不曾停歇。

長天寥廓,高原風吹皺春潮,暗涌亙古的血性。生生不息的雪山,膨脹着日月的精華,孕育着生命起始的輪廓。水,從巖壁上,蒼茫的雲煙中傾流而下,在悠長的古韻中幻化成生命的起始,亦是水的起始。在蠻荒中開拓,凝成嬰兒的雛型,開啓了命運的齒輪,開始造就靈魂的落差。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忘川之上,騰起龍的身影,絢麗成一種迷幻的奇詭。嶙峋的起伏,是幼年時求知與好奇,迴旋着雄渾的氣勢,帶着對生命的驚奇,嘶吼,奔流。一川煙雨,在粼粼波光種變的浩瀚深邃。水從峽口涌出,帶着千軍萬馬的氣勢,斑駁在朦朧的蒼茫裏。幼年時求索,看一葉泅渡,觀天地遼闊。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千帆竟發,在水道上淡淡哀愁。把酒臨風,望遠去鶴影,俯瞰大江東流;夢迴洞庭,閱盡萬傾煙波,借問魂歸何處;日暮鄉關聽江楓滑落,看漁火閃爍。青春年少,正是大好年華,妄想憑一腔熱血換取江山萬里。信步永姿,遊吟水調歌頭。水在流泄,沿途碰出生命的璀璨。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漸入平原,八百里茫江,漁舟唱晚。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盈盈水汽,嫋娜成九州華夏。泊一葦古風,洗一路風塵。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少年已過,是中年的無奈與惆悵。金戈鐵馬,曾豪邁一方;河山萬里,卻如舊夢過矣。中年,是暮鼓,開始步入結局。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水在漸變平緩。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

入海,帶着平靜與蒼涼。水,洗滌勒平庸、痛苦甚至是輝煌。海風陣陣,銀色的浪,不捨晝夜。誰流成魄。幻成億萬斯年的遙遠與廣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從暮年到生命的盡頭,是水入大海,最終歸於一片蔚藍。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水,從遠古而來,匯成江河,有向遠方奔流而去。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如雪。人的一生,從一個胎盤孕育而來,在羊水中突破,在社會中長大,在奔跑中離去。如水一般,不曾倒流。子曰:己欲立人而立人,己欲達人而達人。水若人生,生若子曰:過猶不及。

半部論語定天下。正如水是人生命的基礎。儒家文化深入華夏,滲入龍的血脈,活躍在九州之上,遨遊於天宇之間!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而仁者壽。東欄一株雪,看的幾度清明春秋。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子曰:恭、寬、信、敏、惠爲仁。我道孔子言天下,便是我心孔子曰。

孔子的散文 篇14

他要走了,讓世人忘記他吧!

曾經,他是個身長八尺的年輕人。他擅長射箭,也好於此。把黑布纏在手上,取一支羽箭,弓弦緊繃,銳利的目光盯在箭靶上。“嗖”,箭就紮在靶心上。他還好仁與禮,在他的心中,有這樣一個大同世界——老人有所依靠,年輕人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幼兒有人扶養,即使是孤,寡,病,殘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若能實現,該有多好。

眼下,正值耕作時節。他拉着車走在長堤上。楊柳似少女,在微風中輕輕起舞,蝴蝶追尋着花香的影跡。春風撩起他的鬢髮,好生俊氣。他四處張望,看看這片土地。百姓的額頭上冒着汗,鋤頭翻出新的泥土,播下希望的'種子。集天地之靈氣,享日月之精華。可是他的希望又在哪呢?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二小天下。泰山山頂直衝雲霄,在他的腳下,是巍峨的泰山,還有無盡的雲海。陽光燦爛奪目,漫漫的雲海上架起座座彩橋。他如此的渺小,這,就是“大”呀!沒有禮的雅,而是害怕。他那麼的渺小,山這麼的大。山頂的風就像一支軍隊,幾次衝殺給他留下的只有孤獨,別無其他。

他下了山,沿着山路走下去,走得更加崎嶇。

他坐在馬車上,他身邊的一行人都老了。額角的鬢髮已經斑白,眼角有了陰翳,衣服已佈滿了補丁。他們走得很慢,走得沉重。在這之前,顏回死了,子路也死了,他們帶走了回憶,給人留下孤獨相伴。當雪花落在他的頭髮上,他的肩上,他的粗麻大衣上,好冷啊!他想起了家,家裏還有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們圍坐在火爐旁,在講什麼呢?他們冷嗎?這是可千萬不要出去呀!會凍着的……

終於,在這麼一個夕陽下,他莊嚴地跪在地上,任由這風沙的拍打。叩首,叩首,再叩首。這是魯國的風,這是魯國的沙。他回來了,他終於要見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了,他們已經分開那麼久了……

後來,在楊柳樹下。髮鬚皆白的他靜靜地坐在那裏,緩緩地翻閱手中的竹簡。旁邊的房子裏,是他的一行弟子們,他們正在整理文獻,而另一邊,是學子們的誦讀之聲,“仁以爲己任,不以重乎……”

看着這些,他說。這路,讓後人去走吧!

孔子的散文 篇15

走進孔子,猶如走進一座知識的聖殿,猶如走進一座巍峨的大山,讓所有人都肅然起敬。因爲,他掌握的不僅僅是知識,有做人的道理,“德才兼備”是形容君子的,但我認爲,孔子才能配得上這四個字。

孔子的學問,那可是大家都知道的,汗牛充棟,學富五車,而從孔子弟子爲孔子的話整合成《論語》一書中,也能多多少少的感悟“孔子學問真是太高了。”

而讓孔子出名的,大多在於他那高尚的品德。

我已經深深的被他征服了,只因他在兩小童辨日中的一句“不能決也”本來可以隨便說一個答案,那兩童也當然會照樣崇拜的他五體投地,而他寧可放棄自己身上“偉大學者”這個名號,也不能把知識的本錢丟了,“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孔子既然說出了這句話,那這句話就是一個紅線,是一個標誌,是一個信念,是一個決定。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讓我敬佩。

我已經深深被他征服了,只因他與項橐之間的故事,孔子對項橐的佩服也完全可以這樣想“拜一個孩童爲師,豈不是丟了我的名聲,管他呢,他還只是一個小屁孩而已。”但他沒有這樣做,卻決定拜一個孩子爲師父,這樣不恥與孩童結爲師徒,反而體現了孔子高尚的品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謙虛求教的品質讓我敬佩。

我不知道爲什麼那麼多人敬佩孔子,也許是他實事求是的態度罷,也許是他謙虛求教的品質罷,也許是他的學問罷,也許是創立儒家思想罷,不管怎樣,孔子的才德讓我從心底深深折服,深深敬佩!

孔子,才稱得上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恍惚間,我彷彿看到了他向項橐虛心求學的場景;聽到了他“有教無類,以仁治國”的教育心聲;觸摸到了一位偉大教育家,思想家的高尚靈魂;我也深深懂得了:聖人並不是被大多數人讚歎而偉大,聖人是因爲徹底了悟到了自己的這顆心而偉大。

孔子的散文 篇16

大聖人孔子當然是人人皆知,可他是古人,我們怎麼會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呢?經過老師的講解和翻閱書籍,欣賞他的畫,我已對他的外貌有了大致的瞭解。他高高的額頭,長長的兩眉,一雙不大不小的富有智慧的眼睛,長長的鬍鬚,身高中等,一副有着博學深思的樣子。

孔子也是一個大教育家,他有許多的弟子,如果用金銀銅牌來決定孔子最喜歡誰,金牌一定是顏回,因爲他最博學;銀牌一定是子路,因爲他直爽可愛;銅牌一定是子貢,因爲他最尊敬孔子。

大家一定有個疑問:孔子是怎樣成爲聖人的?告訴你們吧:自從在匡被圍、伐樹於宋、在陳絕糧後,他才被共稱爲聖人,因爲他通過了重重考驗。

我現在給你講一個關於子路和孔子的故事:從前,子路是一個將軍,回家時他看到孔子在教書,子路覺得一個有點文化的老頭還是挺好欺負的,所以子路拿起劍走到孔子學堂前來回揮舞,孔子見到了不理他。慢慢的,子路被孔子的寬容和大度感化了。當他到學堂請罪時,孔子說話了:你願意做我的學生嗎?子路說:我願意。從那以後,子路不再是隻會舞刀弄劍的匹夫,而是成爲了富有學問的學者。

偉大的孔子爲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教育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孔子的耐心和仁德令我向往,如果世間真有穿越,我願意回到春秋時代,做孔子的弟子。

孔子的散文 篇17

你的熊熊烈火照亮着中國的文學旅程;你的精神的昇華牽動着每個人的琴絃;沒有馳騁沙場的你是英雄者心中的膜拜。

掀開你的頭巾,我才知道“爲政以德”之道;

關注你的舉措,我才明白“克己復禮”之禮;

打開你的心扉,我才感受到“仁者愛人”之理。

一行淡淡的墨跡“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你繼承了周代以來關於德和德治思想的文化傳統,提出了“爲政以德”的主張,構建了以“愛民”“富民”“教民”“安民”“舉賢”“正政”“善政”爲主要內容的“德政”思想理論體系。以德服人是中國傳統政治的核心,你說的“爲政”實在是一種教化之學-----教育與感化,德治思想發揮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借鑑意義。

你彷彿聖人一般,從天而降,衣袖輕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你認爲父母至死,子女應當守喪三年以表孝意,而你的弟子卻反駁道,守喪一年即可,只要心中有孝就可以了。孝弟這個東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看待你所說的“孝”“悌”的觀念,“孝”大可以治國,平天下,小可以修身,齊家。它是傳統家教的核心。這種“孝”強調“父爲子綱”,實際上應當一分爲二的看,既要肯定“孝”的合理性,又要與實際相結合,對父母不能盲從,對父母的不當之處,也可以勸諫,更應注重精神上的“孝”。至於“悌”,你是指善事兄長,聽從兄長,辨證地看,不能一味地盲從,不辯是非地接受順從。這就是復禮,除了禮,還要克己,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站得住,於是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於是也使別人行的通。這不就是你所謂的“仁者愛人”嗎?在你的倫理思想中,“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則,“仁”的首要內容是“愛人”。一次,馬廄失火,你得悉,立即從朝廷回來,“曰:‘傷人乎?’不問馬。”你的這一舉動,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認爲這是重視“人的價值”的驚世之言,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人道主義思想之一。

走進了你,我瞭解了諸多,你不僅是英雄者心中的膜拜,也是我效仿的榜樣!

孔子的散文 篇18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他智哲的話語,闡釋着一份真理。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他的理念,傳達着一份仁愛之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他的志向,透出一份責任心。

一本《論語》,淡淡的墨跡而已,但它所包含的,卻瞭然於心底,感受的是一份靈慧,一份凝重。而令人望而生畏的聖人——孔子的形象也漸漸清晰。

他嚴謹,他尚德,因此,他主張“爲政以德”,認爲拯救道德人心纔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本。他極力維護西周禮法,在他看來禮制代表着西周的“尚德”精神,因而當季氏享用周天子的八佾舞和《雍》歌時,他表示深惡痛絕。對政治主張,他堅定執著。在奔走列國的年代裏,曾受到暴力威脅,他不驚恐,不低頭,對自己的德行能力及政治使命充滿信心,加上得當的措施,終究化險爲夷。他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他實踐了這個道德信條的。

他深邃,他博懷,他認爲教育是培養一個人的最重要途徑。他創辦私學,廣收學徒,有教無類。他因材施教,力倡學思並重,學行並重,因而,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那深邃的目光看到了教育的發展前景,他總結了私學經驗,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獨具特色的教育體系,深刻印象並規定了我國古代教育的發展路向。

他仁愛,他樂觀,他的思想和實踐閃耀着人性的光輝。在他身上,自然流露的仁愛之心,體現着社會的良心和天地間的正氣。他認爲人應積極樂觀地完善,發展。所以,他提倡“剛健有爲”,“自強不息”的人生奮鬥精神;他構設並執着的追求“天下爲公”的“大同”社會理想;倡導“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交往原則以及“厚德載物”的仁愛精神。

他沉穩,他靈動,許多人認爲,保守、守舊是儒家的一大特點,以上古爲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其實,“信而好古”的他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爲最高的道德標準,也發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爲之共鳴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釋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授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爲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如同一汪大海,碧藍澄清,冷靜、寬廣,深深地將我包容……

孔子的散文 篇19

初識你,我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再識你,我明白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了乎”的胸懷;

又識你,我懂得了“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的真諦。

禮,在你的思想中佔有重要地位。當季氏大夫擅自用天子之禮,跳“八佾舞”時,你憤慨地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你建立理想社會的志向是堅定的;你爲恢復周禮代表的秩序是嚴格的。所以,你提出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爲人態度。你主張的是“克己復禮”。

仁,是你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要知道,那時的一匹要比一個奴隸貴。你“不問馬”,並非不愛馬,而是因爲“愛人”與“愛馬”有着內在價值和工具價值的不同。這種思想體現了你的人道主義思想和對百姓的關心愛護。你主張的是“仁者愛人”。

育人,是你用終身去完成的偉大事業。面對一個同樣的問題,你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這是何等的良苦用心啊。在你眼裏,每一個學生都是與衆不同的,所以你就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引導他們。你的72賢弟子,該是幸福的吧?有這樣好的先生,何嘗不是件樂事?你主張“因材施教”。

三千五百年前,來自泰山山脈的北風吹動着你的衣角,但你卻一絲不苟,在多少個斗轉星移後迎送着一個個朝陽。先如今,你的思想依然煥發着耀眼的光芒。噢,仲尼,用你那先哲的智慧去照亮這個世界吧……請讓我們走近你!

孔子的散文 篇20

我以仰望天的虔誠仰望孔子。

一直以爲孔子是個傳奇。在歷史的浩瀚星河中,這顆閃耀至今的星早已被後人罩上了神話的光環,其實,這個千古聖人就在觸手可及之處。仰望孔子,我領悟到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他心底的愛與恨,理想與悲哀。

孔子的愛是“仁愛”。他愛學生,他的愛融在了飢腸轆轆時給學生留下那最後一碗救命的肉湯裏;他愛百姓,他的愛顯現在給人們帶來的大同思想與安居樂業中;他愛國家,他的愛凝練在就算隔着千山萬水也牽掛着魯國的熱忱之心裏。仁者愛人,仰望孔子,我看到了在那個硝煙瀰漫、冷酷無情的年代裏,他的愛如溫暖的陽光,普照人間,包容萬物。

孔子的恨是深沉的。他恨橫行霸道、瓜分國土的“三桓”,恨身處動盪不安、民不聊生的年代,恨自己生不逢時、壯志難酬,徒有一顆火熱之心。盼了許久的祭肉遲遲未到,等到的卻是那冰涼的訣別信物。收起破碎的信仰,埋葬起恨與悲哀,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片他深深眷戀的土地。他的身後,馬在哀鳴,風在怒吼。他的前方,暴雨淹沒了道路。一片迷茫之中,會有多少艱難困苦?孔子,你將何去何從?仰望孔子,風沙淹沒了他的榮辱、他的血淚,只剩下那複雜的思緒,積澱在那些顛沛流離的日子裏。

南子道:“世人或許可以體會到孔子所受之苦,卻無法體會到孔子在苦難中所領悟的境界。”面對爾虞我詐的世界,他堅定“以人爲本”的思想;面對貧困無知的人民,他帶來了“有教無類”的理念。對國家,他推崇“仁政”;對學習,他高呼“因材施教”。在他的君子之道前,“美而淫”的南子也不得不正色;顏回懷抱孔子的書籍,葬身於汪洋大海;子路受敵圍攻,英勇赴死前仍不忘夫子教誨……

於千萬名家皆如此,然孔子對我當代少年,尤爲重要。

仰望孔子,他的形象在腦海聳立,他的理想在心中澎湃。他手中的長卷照亮歷史,座下的弟子的朗朗書聲依舊響徹大地。

孔子,以他的意志、博愛,撼天動地,留下一個偉大的靈魂,書寫一部不朽的傳奇。

孔子的散文 篇21

夫子何爲者?棲息一代中。——李隆基

我奔向曲阜,以我十二分的熱血與熱淚拌和的敬仰和嚮往,以我五千年的思愁鍛鑄的鐵骨和衷腸,以我年輕生命磅礴時空的大智與大勇,從每一道夾滿歷史風塵的磚縫中邂逅的一位久違的聖人……

前方,你的威嚴高高在上,萋萋綠草中仍可想見你當年弟子三千的大家風範;身後,斑斑牆上雖經風蝕卻依然炫目,似乎還可映照出千年閃電雷鳴中巍然不動的身影。你日夜如約地凝望九州的每個角落,因爲每一寸土地無不灌注你博大思想的血液。肯定地,你見過山長水闊的豁達,見過巷陌人家的燈火,見到胡馬嘶風的悲涼,見過仰天長嘯的壯烈。可最終,你依然執著地留在這兒守着。日復一日地傾聽暮鼓晨鐘,接受凡夫俗子的膜拜。

歷史跟你開了一個不完美的玩笑。它讓你一生顛沛流離卻終不得志,死後留給子孫的也只是三間茅屋,一座孤冢。後來秦始皇燒過你的書,更後來漢武帝扶正了你,……可憐的你生前奔波遊歷,身後竟難求一方淨土。

在你墓前,凝視着那荒草掩蓋下的巨大土堆,穿越兩千多年的時空,毀也罷,譽也罷,風雨風雨,你都獨自承受。

堅強如你。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的苦難,卻始終堅強樂道。“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搜有人生的苦難都如同烈火淬鋼般催熟你年輕博大的思想。

寬厚如你。在一個秩序混亂的泱泱大國裏,你仍主張政教分離,“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決不把希望寄託於來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敬重生命的本身;“以直報怨”,張揚生命的尊嚴。追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兼容博大如你。你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你就如同一個坦誠的長者,把愛握己及人乃至整個世界。

我引你爲千古知音!你代表了草根,也代表了賢君。你融匯了國之德本。世事的滄桑與人性的洗煉並不能將你消沉!在冬日,你如冰雪之雕,欲刻欲晶瑩;在夏天,你如萬物之根,俞發俞深蓬!孔子,你是天人合一的象徵。你非中庸,你倡行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你也並非神,不是萬能。百姓對你最懂,所以我們尊你爲聖!

後記:

從那一簇藍瓦黃牆的村莊裏傳來,餘音綿長,和那一條並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蒼茫裏蜿蜒而來又蜿蜒而去,瀰漫着,如麥田上濃得化也化不開的霧氣,我聽見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聲音,一直說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