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看《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

2016看《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編者語:《漂着金子的河》影片取材自新疆澤普縣“中國最美村官”劉國忠的真實事蹟,通過藝術再造,充分展示喀什農村“維漢團結一家親”的真實情況和新疆幹部“紮根基層、務實爲民”的光輝形象。

2016看《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

  【《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1】

劉國忠,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村黨支部書記,他並沒有尸位素餐,或者是以權謀私。反而在他任村幹部的幾十年中,他以超乎常人的頑強毅力和拼搏精神,帶領黨員羣衆艱苦創業、發展生產,使科克墩村告別了無電、無路和長期喝苦水的歷史,農民人均純收入從貧困逐漸走向富裕,連續30年實現無上訪戶、無刑事案件、無非法宗教活動、無重大安全事故。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他不僅是全地區各族幹部學習的好榜樣,同時也是我們所有平凡崗位上的工作者的楷模。學習劉國忠同志,就要學習他堅定理想信念,紮根基層、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將這些精神引申到我們教育工作者上來,有兩點值得我們深深的反省自己:一是我們的信念,二就是我們的堅持。

所謂信念,就是指我們教書育人的信念,即我們的教育信念。我們是渾沌一日無所事事,每天按時上下班,按時領工資,把教育當做一種謀生的手段,還是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將自己的感情投放其中,耐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而堅持,則指的是,我們是否具有幾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將教書育人這項工作能長長久久的做下去?還是受不了身邊的閒言碎語,受不了工資的微薄,受不了枯燥無味的教書生涯轉而投向其他職業的懷抱?

這些都是我們作爲教育工作者應該考慮並且每天都應該反問自己的問題,或許在我們的教育道路上我們也會出現懷疑出現疑惑,但是劉國忠事蹟的出現,對我們來說,無疑於前方出現一盞明亮的燈塔,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也掃清了我們的一些障礙,我們應該沿着他的光亮繼續向前。

  【《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2】

今年10月24日,剛剛獲得“最美村官”稱號的新疆澤普縣科克墩村黨支部書記劉國忠不幸因交通意外去世,26日,當地爲劉國忠舉行遺體告別儀式,2000多名各族羣衆灑淚送別,上百萬網友點亮紅燭寄託哀思,澤普縣古勒巴格鄉黨委書記陳來羣親自致悼詞,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區委書記張春賢對劉國忠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親自安排相關慰問工作。

我不禁要發問,一個維族村裏少見的漢族“村官”,何以如此贏得民心?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支書,何以感動無數網民?一個身處最基層的“九品官”,何在驚動自治區委書記?然而,答案就這麼正大光明地顯現着,這一切的一切,正是因爲劉國忠用一生來詮釋了什麼是“最美”。

1982年,劉國忠開始擔任科克墩村村委會主任,在1998年,他又任村裏的黨支部書記,要知道,科克墩全村59戶人家,劉家是唯一的漢族人家。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是維族村裏的漢族“村官”,這在整個自治區也很少見。三十年來,這個操着一口流利的維族話漢族村支書紮根南疆,竭盡畢生精力幫扶各族羣衆,紮紮實實地一心爲民,克服千難萬難,先後解決了村裏的通電和灌溉的問題,又帶領村民歷時4年,修了一條6公里的沙石路,徹底改變了村裏“無水、無電、無路”的困境。今年10月,十幾公里的柏油路也終於修通了。劉國忠在任時,敢於帶頭“吃螃蟹”,大膽嘗試新技術,說服村民改變陳舊的農業模式,帶領村裏科學務農致富。如今的科克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人均純收入從1998年的不足300元增加到現在的7400元,全村的人均純收入增長了20多倍,94%的村民住上了安居房。可以說,“最美村官”這個稱號,劉國忠當之無愧。

不自覺地就想起了臧克家的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今天,見蘭考泡桐,人們想起焦裕祿;到大亮山林場,想起楊善洲;聞壽光蔬菜,想起王伯祥。在將來,提到“科克墩”這三個字,人們也會記起王國忠,記起這個“情願作野草”的人。“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他是一個好人!”劉國忠去世後,全村人這樣給他蓋棺論定,他這一輩子值了。

  【《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3】

科克墩村全村只有59戶人家,劉國忠一家是這裏唯一的漢族人家。但這個村子保持了30多年的“六零村”紀錄:零上訪、零刑事案件、零治安案件、零非法朝覲、零非法宗教活動、零重大安全事故。

“有困難,找老劉。”這是各大媒體採訪老劉事蹟中,記者們聽村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羣衆有困難,我不幫一把,誰來幫。”幫助困難羣衆已經成爲老劉“習慣”。“爸爸對自己家總是很苛刻,他自己和媽媽有病,總是一拖再拖不看醫生,我們從沒有零花錢,而對他的農民,家裏再困難他也能擠出點錢來。”老劉小女兒劉小敏,面對記者道出對老劉的埋怨。

在與所有媒體記者討論這個問題時,得到的也是這樣一個共同的答案:是感恩之心讓老劉留下來,是把感恩當成信念支撐老劉留到今天。老劉之所以紮根科克墩50多年,以苦作樂,勵精圖治,就是因爲他心中始終對黨、對全村人民羣衆的感恩,把感恩化爲信念,始終秉持對真理的堅信、對宗旨的堅守、對信仰的堅定。

羣衆在幹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羣衆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老劉用幾十年的操守和追求,給我們回答了什麼是共產黨人先進性,怎麼做到權爲民用、情爲民系、利爲民謀。作爲基層幹部,就要像老劉一樣,始終滿懷對羣衆的無限感情,始終做到本色不變、情懷不變。

作爲廣大基層工作者,接觸最多的是廣大人民羣衆,可能有的羣衆對工作不支持,不理解,我們要學習劉國忠那樣,心存感恩之心,紮根到農村基層,任勞任怨,努力完成好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使命。

更多熱門觀後感文章推薦:

1.觀看電影《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

2.2016看《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

3.電影《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

4.觀看《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

5.精選《飄着金子的河》觀後感

6.看神舟十一號發射觀後感

7.神舟十一號發射觀後感

8.淺談電影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9.2016年國慶檔《湄公河行動》觀後感

10.2016觀《湄公河行動》有感

11.《湄公河行動》觀後感範文2016

12.2016看《湄公河行動》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