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第一次進城散文隨筆

第一次進城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我出生在距離縣城較遠的農村,難得進城,也很少見到城裏人。小時候鄰居家裏來了一個城裏的小女孩,長得十分標緻,她有一雙明亮閃爍的大眼睛,一對濃密的柳葉眉,高而直的鼻樑,白皙而細嫩的皮膚,得體大方的衣着,宛若小明星一般。我打量了一番又一番,簡直羨慕極了。從那一刻起,我發現了城裏人與農村人這麼大的懸殊,也是從那一刻起,我便開始嚮往城裏,很想有機會去城裏看個究竟。

第一次進城散文隨筆

那時父親是個公辦教師,在我們鎮上一個叫四新村的學校裏教書,恰好他們學校有一位吳老師是縣城的,又與父親同住一個寢室,每到星期天都按時回家休息。一次我帶幾個小夥伴專程跑到父親所在的學校裏玩,父親便順其自然地向他介紹了我,以及我很想去城裏看看的願望。這位吳老師欣然答應了帶我一起去他家裏玩,並且決定星期五下午就隨他一起去城裏。

由於是第一次進城,臨走時母親給我換上一套新衣服,還把家裏母雞下的蛋裝進我的書包,作爲禮物帶去,而且千叮嚀萬囑咐我要聽吳老師的話,讓我不要亂跑,我十分高興地點頭答應。

記得那天下午,父親送我們到車站,我愉快地向父親道了別,就隨吳老師上了客車,一路上我的心情十分的激動,天似乎比平時更藍,連空氣呼吸起來都感覺到親切,路邊的大小樹木都在我們的眼簾裏飛奔地着向後移動,不知不覺中,有着一百多里路程的縣城很快就到了。

走在縣城寬闊的馬路上,沒有了鄉村的塵土飛揚。我仰頭看見街道兩旁林立的高樓大廈,密集的商店,店裏五顏六色的商品,還有道路邊炫目的燈光,讓我目不暇接。總之,對於一個農村的孩子來說,這也新鮮,那也好奇,兩條腿似乎被什麼東西絆住似的,不肯往前走。我似乎要把我在鄉下沒有見過的東西,都收羅進我的腦海裏,等回家以後,好在同伴面前像講故事一樣地炫耀。

吳伯伯的家在襄城鼓樓商場西面的,湖北省三建築公司的對面處。那是一個三合院,從一個門進去,一個小院子,左右各住兩戶人家,與門相對處住着一戶人家,這個小小瓦房的小院子裏,一共住了五戶人家,房子很小也很陳舊,每戶似乎都有兩間屋子,廁所是公用的,廚房都各在自己家裏,光線似乎都很昏暗。吳伯伯有三個女兒,老伴已經去世,大女兒知青插隊落戶農村了,二女兒嫁到丹江路那一塊的人家了,小女兒叫吳要明,比我大好幾歲,當時還在讀高中。他們的家裏很是簡陋,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值得我羨慕,反而讓我覺得他們過得也十分得不容易。我也不敢多說一句話,只是默默地看着他們做事。

第二天上午,吳伯伯就帶我去樊城這邊隨便逛逛,中午就到他二女兒家吃飯。現在還依稀記得去他二女兒家的路,那條路彎彎曲的,走了一個巷道又拐進另一個巷道,巷道很長很深,等走到他女兒家裏了,我就已經迷糊了,找不到出去的路了。他二女兒家裏的房子也很矮小,但是到處都收拾得十分乾淨。他們吃東西、穿衣服都很講究,個個言辭似乎很短,不像農村人那樣,見人就像放連珠炮似的說話。他們都是有計劃的,井然有序地過着規律性的生活。

第三天上午,吳伯伯家來了一個小姑娘,她的家在吳伯伯家的對面。小姑娘和我同齡,叫譚光,長得很機靈,也很愛說話,吳伯伯就委託譚光帶我去烈士塔遊玩。譚光雖然和我同齡,但是個子沒有我高,她很隨和,經吳伯伯介紹後,她就高興地拉着我的手和我說話,我們便高高興興地,順着他們家旁邊的一條向東南的小路,朝烈士塔的方向走去。

不一會兒,我們就走到塔的邊沿。我們倆按照墓碑的安放順序,由近及遠地觀看烈士們的墳墓,一個挨一個地讀着每一位先烈碑文的內容,一直不厭其煩地把他們讀完,我們倆才戀戀不捨地回去吃午飯。午飯後,我要回家了,譚光牽着我的手認真地說:“你下個週末還能來跟我玩嗎?”我默默地點了點頭。

這時,譚光母親忙接過話說:“你再住兩天恐怕也不想回去了,我們城裏的好景點比你們農村多,所以好玩的地方自然就多了,生活水平也比你們好一些,你得好好學習,以後爭取進城。”聽了她的話,我感到很無奈和茫然。我當時雖然沒有覺得他們比我們過得好多少,但是心底裏還是覺得有些嚮往。似乎覺得城裏生活,是我這個帶着鄉土氣息的農村娃娃,這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

離開縣城回家的路上,我彷彿聽到小鳥不停地歌唱。此時,我感覺自己就是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藍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我要把我第一次進城的收穫告訴我的家人,告訴我的每一個夥伴。第一次進城,讓我大開眼界,讓我這農村的娃娃看到了自己憧憬的未來,有了這次經歷,我那顆不安的童心不再屬於生我養我的農村,也正是第一次進城,給我這顆童心插上了希望的翅膀。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更加努力,如癡如醉地刻苦攻讀,但終究因爲時代的造就和影響,加上自己平庸淺薄,始終沒有走出農村這塊廣闊的天地,仍然在鄉村當了一個窮教師,過了一輩子農村人的樸實生活。但我並不後悔,因爲這輩子我已經盡力了,這也許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歸宿吧!

田園般的詩書生活,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這裏的空氣更加新鮮,這裏的天空更加蔚藍,就連夜空中的星星,也是住在城裏的人們看不到的。我向往城市的風景,更愛農村的美好時光!(2017、6、12)

◎特殊的“小經商者”

小時候的事情,固然很值得自己回想的,父母的愛必然是永遠不能忘記的。對於一個農村的孩子來說,童年的記憶都是一些關於自己的零碎的事情,很凌亂,但是卻又時常記在心底,畢竟是心靈的一處印記,想抹也抹不掉,並且隨着年齡的增長,就越是時時想起,恰是一杯釀酒,越深越甘甜。

打開記憶的閘門,我似乎又回到了孩童時代。那個時候,我們家裏還特別貧窮,父親在外地教書,工資特少,每月生活費開支罷,也就所剩無幾了,家裏還有我和妹妹弟弟,母親又體弱多病,家裏的一切開支,就全憑母親在生產隊裏掙點小公分來支撐。然而每年年終結算,我們家總是透支,還要倒拿錢給生產隊,這日子再節約也難過呀。

爲了緩解當時家裏拮据的生活狀況,我從七八歲時,就跟着大人們上街學着賣家裏的農副產品等,換取所需的生活用品。最開始學着出售的東西就是雞蛋,當時市場上交易的`雞蛋才五分五一個,我每次只提一小筐,一般只有二十個雞蛋,多了我也招架不過來。到市場上,我只分一次賣十個或者二十個,其它的數量我一概不賣。

這樣上街的次數多了,環境熟悉了,媽媽便給我增加了一個業務,泡黃豆芽賣錢。每次泡好後,一般只有十斤左右,每次都是鄰居的大姐姐幫我提到街上,然後放到她出售的東西旁邊,由她幫我稱秤,我只收錢。時間長了,我也學會了稱秤,後來我也不再求人了,自己找個同伴幫我把東西擡到街上,我自己獨自經營。

由於母親泡的豆芽淘洗得乾淨,並且豆殼都撈走了,看起來很亮麗,所以每次老早就賣光了,別人才賣一角八分錢一斤,我總是賣到二角錢一斤,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後來我上小學了,母親就計算着時間,每到星期天豆芽就泡好了,我按時上街經營,我們家就是這樣,靠着賣雞蛋、賣黃豆芽維持着家裏的一切支出,過着有計劃有規律的,樸素的農家生活。

隨着歲月的增長和視野的開闊,我不再限定自己只去朱集街趕集了,有時候就跑到鄰近鄉鎮的程河街市了,同時所賣的物品也不再只是雞蛋豆芽了,只要家裏能變賣的值錢的東西,都可以拿到集市上交易,從而獲取更多的人民幣,來買家裏鍋上需要的佐料、洗衣服用的肥皂,還有我們學習用的鉛筆和本子。總之,確實緩解了當時家裏的困難。

當然,每次出門也會遇到困難和不順,有時還會給自己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記得有一年秋天,我一大早起來,挑了不到二十斤的麩皮去程河集市上賣,誰知道那天運氣不佳,一直捱到中午的時候才賣出去,不知道是氣昏了還是餓糊塗了,不分東南西北的就往家趕路,不料南轅北轍了。程河街是三面有圍牆的,即南北和西面,我本來應該從小西門出來後,過了唐河才能回去的,哪知道我卻走出了北門,並且一直向北走去,直到走到一座橋上,才知道自己走錯了路,然後帶着沮喪的心情,又返回到街中,再從街南邊的那個小西門摸出去,從下灣河上過河,餓着肚子,拖着疲憊的身體,帶着一肚子的委屈,踉踉蹌蹌地回家了。到家後,已經是下午三四點了,見到母親後,我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母親把我摟在懷裏,心疼地說:“別害怕,我娃兒很堅強,不是平安地回來了嗎?你想吃什麼?媽媽給你做。”聽了母親暖心的話,我便不再生氣了,吃飽了肚子又和往常一樣,高高興興地與夥伴們出去玩了。

就這樣,雖然我在母親的精心指導下經營着這個家,但是依然走不出困境,於是我就想別的辦法,到野外去尋找金子。所以那時一放學,我就和夥伴們去野外地裏挖半夏,它是一種中藥,幾角錢一斤,非常客觀。可是很費事,需要像洗芋頭一樣的地清洗乾淨,然後曬乾,再拿到當時供銷合作社的收購站去賣錢。有的時候也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挖蒲公英和車前草,整理好曬乾,也拿到供銷合作社收購站賣掉,一角錢一斤,以便換取更多的人民幣來補給家裏的開支。

那時還是人民公社化時期,生產隊發放所有物資,都是按照人頭加公分覈算起來分配的。記得有一年剛過完年,我們都等着交學費,家裏沒有什麼值錢的物品了,母親找遍了所有地方,最後才找到了二斤沒有吃完的香油,讓我拿到街上賣掉。其實我作爲一個小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糧油這東西當時不許私人買賣的。

記得那天早晨我剛到程河街不久,就有人來買我的香油,一塊五一斤,我正準備收錢,工商所幹部來了,把我手裏的另外一斤香油收走了,把我也帶進了工商所,然後十分嚴肅地問我:‘“爲什麼投機倒把販賣糧油。”我十分委屈地說:“我要上學,需要書和本子,家裏沒有錢了,我只有把家裏僅有的二斤香油拿來賣掉,我沒有偷雞,也沒有盜笆”。工商所幹部看我人小不像商販,就把香油還給了我,讓我回家。

從工商所出來後,先前買我香油的那個人沒有來得及給我錢,還在外面牆角邊等我出來,他見到我後,高興地說:“小姑娘,我看你既可愛又可憐,所以我不忍心走掉,一直等你出來給你這一斤香油錢。”我眼裏噙滿了淚花,特別感動。心想:這天下還有這麼善良的人啊!我簡直是千恩萬謝,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是眼皮裏噙滿淚花。然後我帶着另外一斤香油沮喪地離開了程河街,拖着沉重的地步履回家了。

有了這次教訓,我再也不敢去賣那時的禁品了。在以後的經商中,我都會邀請我的同學或者朋友一起去上街,再也不會走錯路和受人批評了。就這樣,每到星期天我們都會高高興興地去,快快樂樂地回來。

這種經商生活一直持續到我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後,父親把我帶走了,帶到他教書的學校去讀書了,那是我們小鄉鎮裏的重點中學,從此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再也沒有去經商了,總算結束了我這一生中特殊職業-——小經商者。

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們改變了過去貧窮落後的面貌,過上了今天這樣優越富足的生活,但童年的這段經歷,在我的記憶裏永遠不會消失。因爲,它承載着父輩們的艱辛,彰顯着時代的烙印,記錄着我不可磨滅的童年足跡。(2017、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