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買菜路上散文

買菜路上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8K 次

門口的自由市場因上邊的檢查暫時取締了,據說要到七月十五後才能恢復,以前下班後順手捎帶買菜買水果的方便也就沒有了。

買菜路上散文

早上起來,準備去七九五菜市場一趟,那裏有幾家店裏的肉食點心不錯,蔬菜品種也全。

看時間還早,先鍛鍊鍛鍊,準備去鹼灘一帶走走。

穿過城中村的小巷巷,幾乎每家門口都坐着一個或幾個老人。

他們當中有年輕點的,有稍微老點的,也有很老的。年輕點的穿戴還講究一點,老點的穿戴很隨便,有些衣服顏色已經褪得不像個樣子,且皺皺巴巴的。看着他們身上的衣服,心裏很不是滋味,就想上前去幫他們把衣服捋順,轉眼一想,你和人家非親非故的,又不認識,猛然間上前幫人捋衣服,會不會嚇人一跳。

又一家門前,坐着一堆老人,有四五個老婆婆,都六七十歲了,其中一個年輕點的給一個歲數大的'拽出塞在脖子後頭的衣服領子,邊拽邊說:“你看,這沒個女子咋能行,老了光洗衣服就是麻搭啊!”其他幾個附和着“就是!就是!”

到了畢塬東路上,又碰見了一堆女人,屬於老年人裏的年輕人,也就五十多六十出頭,一個手裏搖着蒲扇,邊搖邊說:“我熱得睡不着,趁老二家的娃娃沒醒來出去轉了一圈,不知老大媳婦起來沒?”

另一個搭話:“你大媳婦早都起來了,我剛纔看見了她帶着孩子走了。”

“唉,你不知道,昨天晚上把人家惹下了,娃今天下午考試,早上不去,她倒不開班,讓我帶。你說,我正給老二家看孩子,吃住在老二家,怎麼能丟下不會走路的孩子去她家?”

“走了就走了,她孃家媽帶一天也正常啊!你兒給她孃家幫了那麼多的忙,她媽帶一天孩子也不虧她。再說,孩子小時候都是你一人帶,人家媽一天逍逍遙遙,光顧着收拾自己,爲了這個孫子,你受了多少苦,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唉……”遠遠地,我聽到了那一聲嘆息裏,含有多麼深長的意味啊!

帶孩子,婆媳間的敏感話題,永遠難以說得清。

人在年輕的時候,是主角,上輩人圍着他轉,兜兜轉轉到老了,成了配角。一切都變了,你得圍着別人轉。老家有句諺語“打牆的土上下翻,藍布衫子換着穿”,誰都會有老的那一天。可是,生活中,不少年輕人怎麼就很難體會到老人的不易呢?

走到三普橋跟前,進了一家熱米皮店吃點早飯。

座位旁邊的兩個中年女人正拉着閒話,一個說:“這兩天沒有一點胃口,吃啥都不香啊!”另一個應道:“我也一樣,一天都不知道吃啥好了。”她們就是五十多一點,都沒胃口了,想想剛纔遇見的那些老人,能香香吃飯的有幾個?

看着夜市攤上那些姑娘小夥子一個個拿着烤肉夾着菜蔬大口咀嚼的樣子,不是一般的羨慕。可是,人稍微有一點年齡,就吃不動了。

吃完早餐,繼續朝西走,到塔爾坡十字西邊碰見我同學的媽媽,她在這裏給上高中的孫女做飯。上次聽同學說,她媽在這陪她侄女,一直沒見着,今天一見,我驚了一跳。她年輕時,可是我們方圓有名的美女,身材窈窕,皮膚白皙,尤其那雙眼睛,重眼皮,花棱深,就像刀割的一樣,又不失天生的自然,眼珠子忽靈靈的,好像會說話。如今,雖然穿戴很整齊,身材發福得不太厲害,但是眼睛昏花了,已經沒有那神采了。起先,都沒認出我,我叫了一聲“姨”,她愣了半天,才答應,隨後拉着我的手說:“姨老了,眼花了,都沒認出你啊!”

接下來,老人拉着我的手訴說自己在這裏的種種不易。因爲兒子媳婦在西安做生意,他們在這裏租了房子讓她給孫女做飯,住了兩年多了,認識的人很少,兒子和媳婦只是禮拜天回來轉一圈,其它時間就她一個人,孫女上高中,功課緊,娃一回來吃完飯就進房間,不是寫作業就是休息,一天和她也說不上幾句話。

“娃呀,姨在這裏像坐監一樣,一天能心慌死,天天盼着回去坐在門前的樹蔭下,多涼快,哪像這裏,悶罐子一樣,快把我悶死了!”我寬慰她幾句,送她到租住的小區門口。

再往前走,一路碰見的大多是老年人,只是老的程度不一樣。有些腳下還稍微利索點,有些人要靠柺杖才能顫顫巍巍地行走。說利索,實際也是左一瘸右一拐的,只是還能顧自己而已。我想,這些大媽大爺們,年輕時也應該都是健步如飛的,可如今,年歲奪走了他們的健康,邁出每一步,都異常的艱難。

這一路的遇見,我的心口一直是堵堵的,多愁善感的毛病又犯了。

上班時,身居校園,看見的都是十七八歲的孩子,和他們在一起,感覺自己也不是有多老,一天忙忙碌碌地快樂着。今天走了一圈,發現周圍那麼多的老年人,更可怕的是,過不了幾年,我也將成爲她們當中的一員。想想,都不敢往下想了。

歸途中,又想起了昨天看的一部老電影,英格瑪·伯格曼1957年導演的代表作《野草莓》,劇中老醫生伊薩克晚年的孤獨,看得人心裏也很難受。

有人說,孤獨是年老時最可怕的處境,我深以爲然。今天一路碰見的老人也各有其難,不知他們的內心深處最恐懼的是不是孤獨?

中國古人講“四世同堂、天倫之樂”是不無道理的,最起碼,吵吵鬧鬧的子孫滿堂能驅趕年老時的孤寂淒涼。可是,在當下,享受兒孫繞膝的能有幾人?大多數家庭早早就空巢了。

老,不可抗拒地一天天來到了,就那樣坐在家裏孤獨寂寞嗎?當然不能!看來,我得好好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