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明時節倍思親散文隨筆

清明時節倍思親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這是母親走後的第十二個清明,十二年前的清明節操勞了一生的母親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不知爲什麼母親的離去會在清明節那一天。愛人解釋說:媽上班從來不請假,也最怕咱們請假,選擇這一天走,還是不讓我們請假。祭日和清明節是一天,母親不想讓我們爲她浪費太多時間。這不,國家把清明節定爲了法定假日,去墓地看望母親真的不用請假了。

清明時節倍思親散文隨筆

今年的清明節前後借了兩天週六日,我們有三天的時間可以選擇。母親的墓地在順義,我們全家帶上上供的食品驅車趕往母親順義的“家”。

車子停在了山腳下,這是遠離人羣和噪音的山野,母親的墓地就在半山坡上。我們默默地站在墳頭,湛藍的天空高遠而親切,幾朵慵懶的白雲,悠閒自得。四野的羣山,披着一層薄薄的輕紗,那輕紗由近及遠,愈遠愈濃,直至天地共爲一色。青山腰處,溪水潺流,腳邊的野花,粉紅一片。生前母親就喜歡敞亮的地方,我們爲她精選了這樣一個好地方。

一年一祭奠、芳草總萋萋。老公和兒子揮舞着戰備鏟,把墳冢周圍的雜草和幹樹枝清理乾淨,我用清水沖洗了墓碑。我們擺上水果、蜜餞、茶酒,大家誰也不說話,默默地站在那裏。母親的音容笑貌和她生前與我們朝夕相伴的一幕幕就像電影一樣浮現在眼前,十多年了還是那樣清晰。每年的這時候都是兒子打破寂寞,“姥姥:您放心吧我們都挺好的,有了工作也不錯,您放心吧……”兒子還和母親生前一樣向姥姥急着彙報他的事。我知道媽走的時候最不放心的就是她這個寶貝孫子。

該下山了,我才環顧四周山野,映入眼簾的是座座墳前盛開的'鮮花或發芽的樹苗,不遠處正有一家人在墳前植樹。如今人們祭奠的方式越來越文明,敬上一杯薄酒,獻上一束鮮花,供上幾盤果品。免去了往日鬧轟轟的燒香放炮,簡潔而不失莊重。

很多家庭已把掃墓和踏青結合在了一塊,一大家人利用掃墓的機會到郊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一下春天的美景。在祭奠故人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放鬆和休息。春天的陽光,照得人暖暖的,但願母親在另一個世界告別疾病與痛苦也能享受到這樣溫煦的陽光。

“嘰嘰嘰、喳喳喳”,頭上一陣鳥鳴,鳥兒撲哧撲哧飛過,打斷了我的思緒。對此,我突然感到一種莫名的責任:我們該怎樣的活着?讓九泉之下的親人安息!

祭墳歸來,沿途溫暖恬然的鄉村美景目不暇接,這些對於久居城市的我們來說,真是一件莫大的快慰之事——每一條田埂和水溝邊都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野花,金黃的、粉紅的、淡紫的、雪白的,它們在微風中不停地擺動。不遠處有三兩隻燕子停在電線上,彷彿五線譜流動出的音符。

我們的車子停在了一家農家菜館門前,老闆娘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點好飯菜,大家動筷吃起來,看着圍坐在一起的家人,我突然覺得親情的味道在心中瀰漫,心裏熱乎乎的。

人總有一死,親情卻是永恆的,緬懷故去的人,更應該珍惜身邊的親人,這是這個清明節我最大的感受。

清明時節倍思親

奶奶,轉眼間清明節了,以前清明節對於我來說沒什麼意義,但是現在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兩句詩也遊走於心裏。而且感覺今年的清明節尤爲寒冷,天寒,人寒,心更寒,淚眼婆娑,揪心的痛,奶奶現在想你臨走前遭受的那些痛,就特別揪心,似乎離開就是你的解脫,可是真的很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