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寫物散文欣賞:水思

寫物散文欣賞:水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一、關於水和世界的本原

寫物散文欣賞:水思

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基礎,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在人類文明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來,逐水草而居就是人類發展演進的一個重要特徵,自人類產生以來,人類創造的所有文明都離不開水的滋潤。淮南子說:“水,上天則爲雨露,下地則爲潤澤,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正是由於水具有不可超越的屬性,自古以來,人們就開始了對水的深深思考。關於世界的本原問題是任何哲學都不能迴避的問題,把水作爲世界的本原在早期是一個很重要的哲學思想。據考證,把最早把水看成是世界本原的是在《管子·水地》篇。“水者,萬物之本原也。”“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美惡賢不肖愚俊之所產也。”它認爲構成世界的元素是水,誰是組成一切萬物的根本材料。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中“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已成地”、“太一藏於水,行於時”的關於水的論述時稍晚於《管子·水地》,它對宇宙的申城和演化過程做了系統完整的論述。它認爲在宇宙的演化過程中,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子認爲道即太一是世界的本原,道在生成宇宙時先生成了水,水又輔助太一生成天地,然後天地又效法水,輔助太一生成了天地。太一生於水,又藏與水,行於時,反輔太一。水不在太一之外,而且藏於水中,水和太一是混爲一體的。這種尚水思想在古代文化中並不少見;很流行的一種觀點是中國古代都普遍認爲“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世界的本原;西方早期的哲學家泰勒斯認爲水是世界的本原,“水”一方面是自然中的一種元素,另一方面又不僅僅是一種自然元素,它所表徵的是作爲萬物的開端和主宰從而生化萬物且始終保持自生同一性的本原,具有普遍性和流動性;最後泰勒斯的水還具有生命的原則。

二、水的德性

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無生命的物質,但卻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它通常被上升到一種哲學高度,象徵着一種精神品質。老子的《道德經》從深層看就是對水的'德行的展開和深化,整部《道德經》就是圍繞水兒展開的。他的道其實就是從水中提升出來的。水的德性在老子那裏是最完善的,最高的德性。《道德經》第十七章中“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出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最高的德行就如同水一樣,善於滋潤萬物,但又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人們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水最接近於道。王夫之說:“五行之體,水最微。善居道者,爲其微;處衆之後,而常德衆之先。”而孔子更把水的德性看作是德、義、勇、正。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爲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荀子說“水淖弱以清,而好灑人之惡,仁也。”可見中國古代對水的的德性是非常推崇的。水是柔弱的,但又是偉大的。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東西,卻能戰勝世上最剛強的東西,這種以柔克剛的品行一直被道家所追崇。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

水的滋養萬物而不爭、隨方亦圓、懂得變通、寬廣無私、以柔克剛的精神爲歷代人讚揚。

三、水崇拜

圖騰崇拜在世界歷史上是普遍存在的。他不僅代表着一種敬仰和畏懼,還代表着一種精神信仰。在紛繁複雜的圖騰長崇拜中,水崇拜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方式,水崇拜是植根於農業社會生活中的自然宗教,以信仰水的神祕力量,信仰水神等觀念爲內涵,以祈求降雨止雨荷生殖繁衍儀式爲表現形式,隨着社會的發展水崇拜的現象越來越少,但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是很盛行,比如傣族的潑水節白族對水和龍的崇拜以及水災納西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等等。其所表達的思想也漸漸的由水的神祕性的畏懼轉化爲渴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歷來人們都把水看做是一種具有靈性的東西,水以其高尚的德性鼓舞着人。對於水的崇拜的原因我認爲大致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首先可以從世界本原問題思考,關於世界的本原問題不僅是哲學家會思考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會做出思考。在特殊地理歷史環境中,由於生產力不夠發達,對於現實中的某些現象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釋,比如水災、旱災等,就對水形成了一種敬畏心理。其次是因爲水所具有的德性。就像老子認爲水是最接近於道的東西,是至善的一樣。水的德性成爲人們追求的對象,它的至善的品質不斷鼓舞着人們。第三個是,歷史文化傳統。在科技迅速發展得今天,單純的因爲畏懼自然而存在的宗教已經很少了,更多的是一種經過歷史沉澱下來的一種信仰,一種文化傳統,還表現爲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願和決心。

水崇拜的歷史影響概括起來可以分成三點:關於水的各種豐富奇異的傳說豐富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由水崇拜遺留下來的各種儀式各種節日、活動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財富;在水崇拜中體現出來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涵給我們現今的經濟文化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四,人與自然的關係

在人與自然地關係中,人與自然地關係表現的格外突出。縱觀人類歷史,由水引起的自然災害數不勝數。隨着生產力的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越來越頻繁,對自然的影響越來越深刻。自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沒有處理好人與自然地關係,先發展後治理的發展模式讓人類吃盡苦頭,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嘯颱風的破壞程度加大、水旱災害不斷。

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中處理好人與水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中國自古就有大禹治水的傳說。李冰父子建的都江堰到現在還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水利”一詞,中國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孝行覽?慎人》司馬遷在《史記·河渠書》中寫道:“甚哉,水之爲利害也”,“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司馬遷指出了水與人類生存之間的關係,分析了水的有利與爲害的兩個方面,在中國歷史上首次給予“水利”一詞以興利除害的完整概念。興利除害要遵循的原則就是正確處理人與水的關係。水對人類有利和害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只有處理好這兩個方面的關係才能興水之利,除水之害。

雖然人類改造自然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對水的崇拜和信仰日漸消退,但是水崇拜、水具有的德性對我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具有很大的啓示:堅持人自然和諧相處,堅持統籌兼發展,用靈活的方式,聯繫和發展得眼光處理人與水的關係。都是我們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中藥堅持的。

水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理解它處理好人與水的關係還需要人類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