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小學最美孝心少年事蹟材料

2017小學最美孝心少年事蹟材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經典名句。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小學最美孝心少年事蹟材料,歡迎大家閱讀!

2017小學最美孝心少年事蹟材料

  【2017小學最美孝心少年事蹟材料1】

蘭煥香,女,13歲,壯族,系橋鞏鎮毛塘村委白山村人,就讀於來賓市興賓區橋鞏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六班。養母殘疾多病,養父早年因病去世。

2004年剛出生3天的蘭煥香被遺棄,被患有貧血且天生殘疾的養母抱回了家。養父母家是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無兒無女,對於抱養的蘭煥香,養父母視如親生。雖然家境貧寒,但在養父母的呵護下蘭煥香健康快樂的成長着。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本該有一個快樂童年的她,命運再次跟她開了一次玩笑。2013年,作爲家裏頂樑柱的養父被查出肝縮水晚期,醫院告知做治療已是徒勞。兩個月後的一天就撒手人寰離開了人世,那時蘭煥香只有九歲,從此她們母女便相依爲命。

養父的突然離世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養母成了蘭煥香的唯一依靠,由於養母是殘疾人,平時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農活,如何撐起這個家?農村孩子早當家,懂事的蘭煥香沒有被困難壓倒,主動承擔了家裏的家務活,學會了煮飯、煮菜、種菜、淋菜等。每天放學回到家,別的同學都在家裏看電視或者三五成羣在村裏玩耍,而蘭煥香卻忙着煮飯、摘菜、淋菜、洗菜、盡最大的努力幫助養母減輕勞動負擔,看着自己種下的菜一天天長大,蘭煥香臉上露出了充滿希望的笑容。

2015年9月份,蘭煥香從村裏的教學點來到鎮中心小學就讀五年級,寄宿制。第一次離家上學,而且晚上住校,一個星期只有到週末纔可以回家,在學校的日子裏,她把對家的思念轉化到學習上,時常提醒自己:唯有發奮學習才能回報養父母的養育之恩。爲此她努力學習,積極向上,成績在班級裏總是名列前茅;她生活節儉,從不攀比,別人每年過節都有新衣服穿,她常年就是那幾件,但是她從不埋怨;她助人爲樂,看到別人有困難時總是第一時間跑去幫忙,看到同學們提熱水回宿舍無力時主動的幫忙搭一把手;她拾金不昧,雖然生活清貧,卻能在撿到別人丟失的錢物後主動交給老師;她與人爲善,謙和有禮,與每一位同學友好相處,是同學們心中的最佳夥伴。

在學校她是個勤奮努力的好學生,回到家裏她又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常看見養母偷偷地流淚,心裏很傷心,就想盡辦法讓養母開心起來,她聽老師說,一個人心情好了就能減輕病痛,就給養母講學校裏的新鮮事兒,想盡辦法讓養母開心,爲了不讓養母太累,週末回到家先都是搶着做家務活。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她還只是個13歲的孩子,有時也會羨慕同學們和爸爸媽媽去外面玩耍,可是蘭煥香知道她與別人不同,她雖是領養的孩子,但是在她心中養母就是她最親的人,對她而言只有家人健康纔是她最大的幸福,這個不幸的孩子比同齡人承受的太多太多,卻對生活有着美好的嚮往,做完作業忙完家務後就抽空和村裏的小朋友玩玩遊戲,在學校下課時無憂無慮地玩耍,天真無邪的笑容,那時的她纔像個真正的孩子!

她雖然沒有像她的名字所寄予的那樣事事如意,卻有着一顆如如意般溫婉純粹,沒有任何雜質的心靈。她的事蹟也許並不能驚天動地,卻讓我們處處感動,她用一顆善良的心和那雙稚嫩的小手向我們詮釋了當代少年最美的精神風貌!

  【2017小學最美孝心少年事蹟材料2】

張微是鐵嶺經濟開發區第四小學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現年12歲,家住開發區茨榆臺分場。因爲奶奶生病,家裏債臺高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掙錢還債。本該在懷裏撒嬌的她過早地成爲一名留守兒童,比同齡人的個子稍矮一點,身上穿的衣服整潔,梳着一個馬尾,顯得活潑幹練。如今她和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雖然她是一位留守兒童,但絲毫不影響她成長、求知、和積極進取,這反而成了她向上的動力。因爲平時就懂事,所以在學了《弟子規》後,她真正落實自己的行動,成了我校人人學習的楷模。

在家裏,她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她的爺爺在家種了二三畝田和一片小菜園,平時農活特別忙,張微經常放學回家到菜園幫爺爺除草、澆水,家務活她可是包攬了,經常漿洗爺爺、奶奶和自己的衣服。冬天小手凍得通紅,鄰居的嬸嬸、阿姨都心疼地幫她洗衣,可是她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真能把衣服洗乾淨呢!她家在村裏的最南端,幾間簡陋的房子裏面光線有點暗,斑斑駁駁的牆壁上貼滿了獎狀……屋內整理得井井有條,打掃得乾乾淨淨。她經常展露廚藝,給爺爺奶奶變着花樣做。她做的麥面煎餅,黃黃的、脆脆的,外殼裏面還有軟軟的韭菜餡,爺爺經常誇讚她是一個手腳麻利、會做飯的孩子。因爲有了她在,家裏處處顯露着鄉村人家的'淳樸、幸福、和諧。

“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這是小張微最令奶奶感動的一句話。星期天,當同齡的孩子拿着新買的玩具跟小夥伴玩的時候,她一早便挎上小籃子到山裏採藥去了,黑藥、柴胡、黨蔘、血蔘、天麻、桔梗,這些中草藥在張微眼裏都是寶貝。

在張微的家裏,燻黑的牆上畫着一張記事表,上面寫着張微的名字,名字後面對應方格上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微說平時她只要幫奶奶幹一件事就在上面畫顆星,每月一總結,看能得到多少顆星星。“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是張微寫在作文中的一句話。而對爺爺的教誨,她同樣回報給深深的感激。這份愛與感激,都珍藏在這位12歲女孩的日記裏:“親愛的爺爺:是您教會了我面對挫折不要後退,是您告訴我做人以誠信爲本,做人應該有顆真誠的心。生活中的一切坎坷困難,我並沒有屈服,因爲有您的陪伴,一切困難都不再是困難。”

在學校裏,她是個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一絲不苟;興趣濃厚,精益求精;學習刻苦,勤思善問;發展全面,成績優異。學習上, 求知慾強,課堂上, 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她的學習非常用功,會擠時間學習,家裏的凳子經常是她的寫字桌;板車頭是她看書的好地方,學校圖書室是她的樂園。她閱讀了許多書籍,寫下了約十八萬字的讀書筆記,學習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學生中名列前茅。特別她在班級開展的“貧困兒童互助”活動中,經常拿出自己積攢的錢給困難的同學買學習用品、課外讀物,幫助他們搞好學習、生活。課外, 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閱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解決。 從不與人斤斤計較,總是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別人,無論誰有困難, 都會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

她是同學眼中的好榜樣,教師眼中的好學生,鄰居嘴裏的好孩子……她過早地“成熟”了,懂事了。儘管飽受生活艱辛,小張微始終認爲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能與家人在一起,她說無論走到哪裏也不會忘記家人,因爲家人是她最大的牽掛。願她健康、快樂地成長。 如今, 她正憑着自己頑強的毅力,憑着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暢遊。 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同時,又在道德的高峯上越攀越高!

中華民族是個古老的民族,“百善孝爲先”,是我們民族優良的傳統,她會把它發揚光大,從她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