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最愛麪條的散文

最愛麪條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6K 次

最愛麪條的散文1

不知從何時起,喜歡上了吃麪條,特別是在山東工作後,就更愛吃了。

最愛麪條的散文

面爲小麥所產,可謂糧食中極品,勁道,精細!

麪條爲懶人所喜歡,因做起來簡單,時間短,因而我也很是喜歡。那一年,隻身一人在外,經常下班回去,樓下市場裏買一把小菜,冰箱裏取一個雞蛋,再加一把小麪條,或是煎蛋面,或是荷包蛋面。有時也會買上二兩瘦肉,做成紹子面,雖不及專業廚師味道,但自認還是比較可口的。

更有幾次,同事拉着去吃正宗的“重慶小面”,吃過後發現味道一般,預測是根據當地口味有過改良。於是決定自己親自做一餐,準備佐料、油炸花生、切丁辣椒、拍打蔥蒜,待一切準備就緒,大火上湯,開水煮之,看着自己下廚的一碗正宗川味十足的麪條上桌,甚至收穫。

一度吃麪條成爲同事的笑話。起因竟是碗八斗,湯爆滿,滿滿有菜,有面、有湯,全部下肚,光碗見底便笑爲食神!同事是驚呼我僅有100斤稍餘的身體如何能吃完,此時也只能自嘲,愛吃麪條而已,且不能浪費。

想起小時候,家裏日子過得緊,老家話叫“有面莫吃饃,有米莫吃粑”。那時只有年三十和初一能吃到老家的“餈粑”和麪條的。四川的.餈粑更是有濃濃的地域特色,也算是土特產一道,此處不作累敘,以後有機再寫出來吧。還是說說麪條,大年初一,早餐一般是吃麪條的,意味家庭合睦長長久久,那時可沒有現在這麼多佐料,一般就是將老家的化豬油、泡菜罈子裏的酸鹽水、老家的青菜葉一加,基本就是一碗豐盛的開年麪條。

多年了,老家一直也是這個風俗,離開家17年,但幾乎每年春節都在家裏過,記得有三年春節沒有在老家過,也按老家的習俗,自己做餐麪條下肚,或許只是拾起那些記憶和懷念麪條的美味罷了。

我愛吃麪條,也源於山東小麥與南方小麥各有不一,因爲日照及生長週期不同,北方的麪食勁道,吃過不易上火發乾,記得小時候吃老家的麪食,老爺子總是說不要多吃,吃多了對胃不好,不過現在老家種小麥的幾乎沒有了,大多估計也是從北方過去的麪食吧。

所以,現在超愛吃麪條,碗雖大,也勿笑,權因味美而食,做到不浪費即是最好的。

最愛麪條的散文2

記得小時候常聽到一句話:過了大石橋,喝不上漿麪條!意思顯然是說,洛陽的漿麪條好吃。認識老公後,在洛陽工作的他曾經專門帶我去喝了一次漿麪條,當時好像也沒感覺有多好吃。

真正愛上漿麪條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那是在一個寒假裏,已經在洛陽工作的我一天到菜市場買菜,看見一位老師傅灌了一大壺漿,我順口問他漿麪條咋做。“今天你算問對人了,我做漿麪條最拿手了。”熱心的老人放下漿壺,滔滔不絕地講開了,“做漿麪條最關鍵的是打漿,漿加熱到冒沫子時就要一邊加食用油一邊用筷子打,直到不再冒沫子便可下面條了。麪條煮熟時將芹菜、預先炒好的肉絲和煮好調好味的花生豆、大綠豆放進去就行了。如果你愛吃辣椒,再放些辣椒油,那味道就更好了!……”

聽了老師傅的介紹,我索性也買了漿,回家試着做。你還別說,第一次做漿麪條就非常成功。記得那時我們住單身宿舍,我叫上對門的小兄弟和樓上的嫂子來品嚐,他們都誇我做的漿麪條好吃。打那以後,漿麪條便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差不多每星期就要吃一回。

在我的影響下,全家人都愛上了漿麪條。去年春節回老家時,我們還提了一壺漿回去,除夕晚上,我做了一大鍋漿麪條,全家人個個喝得滿頭大汗,心裏也熱乎乎的。婆婆笑着說:“除夕夜別人家都吃餃子,咱們家喝漿麪條也怪好,這叫與衆不同!”

後來我們學校寄宿部新來了一位廚師,據說是老城人,難怪他做的漿麪條那麼好吃。每隔一個星期就要做一次。那次,好不容易盼到了星期三晚上,卻改做了糊塗面,雖然味道也不錯,但總覺得不如漿麪條好吃。饞蟲被勾上來了,怎麼辦?於是我跑到路邊一個小推車前,買了一碗漿麪條,加入到站着吃的人羣裏呼嚕呼嚕扒拉了個精光,算是解了饞。

如今只要一提起漿麪條,我就會流口水,因爲那是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