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與邊疆散文

我與邊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我與新疆共命運,心連心。

我與邊疆散文

我從小就生活在歷史悠久、地域遼闊、草原迷人、空氣清新、瓜果飄香、歌舞引人的新疆。而我的家鄉早已不是從前的模樣。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大多數人心目中的新疆還停留在巍巍大山,一望無際的荒漠上,停留在一曲羌笛,幾聲胡笳的悽美音色裏,而如今的新疆已不再是故人眼中的模樣。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是我國不平尋常的30多年,也是新疆不平常變化最大的30多年,這更是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30多年。不說別的變化,最簡單的衣食住行就是變化最多的了。

衣:從“基本穿暖”到“穿的舒適”。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是30多年前我家鄉的真實寫照。家裏面孩子多的穿衣服就成了父母頭疼的問題,穿衣服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縫縫補補老三穿。現在隨着生活的逐漸改善,從前的灰、白、藍已不是新衣的主調,從前的老中山裝也不是款式的主調。現在服裝店已遍佈街道,品牌服裝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不再僅僅是穿暖,更主要的是品質需求,以前在商場從穿着打扮就可以分辨出個人的'職業,而現在根本分辨不出來,因爲人們都身穿同樣的品牌服裝,可能就是個小商販你也會認爲是個大老闆。

食:“從填飽肚子”到“吃出營養”。

30多年前出門常說的問候語是“吃過飯了嗎?”之類的話當初的農村過着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家家戶戶吃的是玉米麪做的饅頭,喝的是玉米糊糊。肉?想都不要想,那都是是奢侈品。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有葷腥的菜。現在我的家鄉經濟狀況好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沒有買不到的食物,和城裏人沒有什麼區別了,現在出門的問候語就是“吃什麼葷腥了,看你滿嘴的油水”。(然而“吃”也不在是永恆的主題)(這句話過渡的很好,會出彩)。

住:從“土房子”到“生態家園”。

以前我們一家幾口人都住在一間土房子裏,每天夜晚陪伴我學習的就只有煤油燈,現在煤油燈也退休了,人們的生活也變的優質化。土房子變成了抗震安居房。當然我家也是,電燈替換了煤油燈、沙發替換了木質椅子、茶几替換了圓木桌子、液晶電視替換了黑白電視、引進了先進的互聯網,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智能手機替換了大哥大,隨身攜帶。家家有了敞亮優雅的客廳。更多的驚喜還是一進門,滿眼都是綠色,院子裏種上了綠色無公害的蔬菜,還有最愛吃的葡萄,在葡萄架下面擺着桌子和椅子,夏天乘涼最合適不過了,成了名副其實的生態家園。

行:從“11路車”到“私家車”

人的雙腿就像阿拉伯數字11以前的交通出行基本是靠11路。小時候常會說一句話“我閉着眼都能走到你家”這說法一點都不誇張,改革開放後,極個別人家有了自行車,大家都羨慕的不得了,那時候我的家鄉也沒有像樣的柏油路,每當下雨時,路最泥濘最不好走,也沒有像樣的雨傘,最好的雨衣就是尿素袋。(現在腳下的路越走越實,越走越平,越走越寬)(這句話雙關,應該也會出彩)。鄉村道路四通八達,我家門前的路也都變成了柏油路,現在出行,自行車,摩托車,已經不是傳說。就連我家也買了“四輪車”上街購物走親戚上下班再也不用等公交。我也在這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漸漸的成長,伴隨着小樹得一層又一層的年輪漸漸的長大。新疆我最愛的地方,成長的地方,我得家鄉,你的發展讓新疆的大地灼灼生輝!

對於我來說,新疆就是一個大家。而我就是一個小家。這個大家養育了我這個小家。新疆沒有發展,我們的經濟就不會發展。當然也靠了改革開放這個平臺,改革開放就是一個臺階,一個把我們推向發展的臺階,一個強大的基礎。沒有發展,何來高樓林立的城市,日新月異的新農村,四通八達的公路,正因爲新疆發展了,我們的生活就隨着發展越來越優越。這個大家帶着許許多多的小家一起發展,一起致富。我們不能忘了本,不能忘記新疆纔是我們的根。

我與新疆同在,我與新疆共命運,心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