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美麗的長春我的家散文

美麗的長春我的家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在中國北方,在遼闊的松遼平原腹地上,有一座年輕的省會城市正在迅速崛起。從清政府1800年設立長春廳至今,在短短的二百餘年的時間裏,她從無到有迅速成長爲中國北方的森林之城、汽車之城、科技之城、電影之城,它就像一顆鑲嵌在東北大地上的寶石,時時閃爍着迷人的光彩。她的成長和崛起,不僅僅是改變了這座城市,也影響了億萬中國人的生活,她就是我的家鄉長春市。

美麗的長春我的家散文

她是一座森林之城,她是一座綠色之城。當南來的第一縷季風拂過楊柳枝頭的時候,千萬棵梨花、杏花、京桃花已經悄悄的爬上了枝頭,不待楊柳睜開朦朧醒睡的眼瞼,一夜之間她們就花滿枝頭。從寬闊的勝利大街到幽靜的牡丹衚衕,從百萬平米的梨園到幾平米的街心花園,全都湮沒在花海之中。潔白的梨花、粉紅的杏花、紫色的丁香花,把城市裝扮的五彩繽紛、奼紫嫣紅。伴隨着溫柔的春風,陣陣花香瀰漫了整個城市,片片花瓣在整個城市裏飄散。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詩人韋莊也寫不盡這裏的風流。長春人愛美、愛花、愛樹,是發自內心的愛,經過數代人的努力,不僅建成了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園,也建成了中國第二大的市內公園,既100多平方公里的淨月潭森林公園,200多萬平方米的南湖公園。這兩大公園的落成,爲這座城市的發展奠定了綠色基調。長春人並沒有就此止步,在擁有幾十座城市公園的基礎上,又開始了伊通河生態景觀的建設工程,要在沿河兩岸再打造上百個城市公園,爲這座城市增加新的綠色、新的溼地。行走在這座城市裏,從來就不缺少色彩,春天梨花飛舞、夏天湖水盪漾、秋天紅葉滿山、冬天霧凇樹掛,人們發自內心的喜歡這座城市、也在精心的裝扮着這座城市。

她是一座汽車之城,她是一座客車之城。1956年,在這裏誕生了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爲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提供了重要的運輸工具,也開啓了中國現代化工業生產的新紀元。從當初的年產三萬輛汽車到現在的三百萬輛,使它成爲了中國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在當今的中國,每生產五輛汽車,就有一輛來源於長春的中國第一汽車股份公司。與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同時建設的還有長春客車廠。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長春客車廠已經成爲了中國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地,從普通的鐵路客車、高速動車組再到城市地鐵,中國現有運營的軌道客車有一半來源於長春客車。或許你沒有開過一汽生產的汽車,但是你一定坐過長客生產的客車。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裝備之城,全市每三名就業人員當中,就有一名從事與其有關的職業,這座城市的近一半的人口與它息息相關。長春人爲擁有這兩個產業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她們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自己的產業。從最早的解放牌卡車到現在的智能紅旗轎車,從綠皮的普通客車到白色的'動車組,她們用汗水和智慧續寫了中國製造的輝煌。當一輛輛汽車從自動生產線上駛下,當一組組動車從車間緩緩駛出,她影響的不僅僅是億萬人的生活,也推動着這個國家快速的前進。

她是一座科技之城、她是一座創新之城。在這座城市,或許是汽車、客車的名氣太大了,以至於把其它產業給遺忘了。其實不然,在這座城市裏,還有兩個小而精的企業也赫赫有名。始建於1934年的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是中國北方的重要生物製品生產基地,它研製生產的病毒性疫苗和基因重組類產品,是人類預防治療疾病,不可或缺的產品,尤其是高科技基因重組類產品,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是替代進口同類產品的首選藥物。在半個多世紀裏它生產的億萬支疫苗,守護了千千萬萬人的健康,爲人類的生命和健康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您曾經打過的疫苗,或許就有它的疫苗產品。製造了中國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的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在半個多世紀裏一直在爲中國的航天、光學事業默默無聞的工作。或許他們做的工作過於尖端了,就連長春本地人對他們的工作都知之甚少。一顆吉林一號商業衛星的成功發射,使它聲名鵲起,名聲大振。許多人都會驚訝,一個生產汽車的城市居然能夠製造出衛星,是的,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顆,以一個行政省份命名的商業衛星,它的確產自於中國長春。它是長春科技創新的最新成就,也是長春人的另一個驕傲。

她是一座電影之城、她是一座文化之城。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先後拍攝和譯製影片近2000部。《五朵金花》《上甘嶺》、《英雄兒女》等一大批優秀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人到中年》、《開國大典》等經典影片繼續書寫它的輝煌。今天的電影城,不僅是拍攝製作電影的地方,更是長春人休閒娛樂的樂園,在這裏不僅可以看電影,而且也可以拍電影。長春之所以能夠快速的發展,得益於她擁有雄厚的教育科技基礎,她擁有吉林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等46所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達到了100萬,長春是中國大學校生占城市人口中比例最高的城市,在近五百萬的城市人口之中,有五分之一是在校大學生。在這個城市裏行走,到處能看到朝氣蓬勃、青春洋溢的面孔,他們是這個國家的未來,也是這個城市的未來。一百多個獨立科研機構,一百多萬專業技術人員,是這個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是他們在推動着這個城市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長春,這座沒有一片秦磚漢瓦的新興城市,用百年時間書寫了中國城市多個第一的傳奇。她是中國第一個由外國專家規劃的城市,她是中國第一個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她是中國第一個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她是中國第一個規劃水源地和公園的城市,她是中國最早普及電力、有軌電車的少數幾個城市之一。今天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她沒有停滯,沒有懈怠,在飛速發展的新時代,繼續書寫她傳奇的篇章。這是一座創新的城市、這是一座文化的城市,也是一座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