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細品人生之禪散文

細品人生之禪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前段時間不小心受了點小傷,請假在家休養,傷痛令人心揪,但不免又有幾分竊喜,慶幸傷痛之餘終可靜下心來思考,細品人生之禪。

細品人生之禪散文

溫杯,洗茶,沖泡,看着普洱茶葉漸漸在水中舒展,白的瓷杯,紅褐的茶色,隨即在杯中蘊開,像極了富有禪意的水墨畫,亦如王祥夫先生《繁華落盡始逢君》畫中的意蘊。

隨手打開泛黃的書箋,裏面是多年前某位勵志專家所寫的故事,大概是說:

有兩個人,從小都是第一名,但不知爲什麼,後來,一個變成了富豪,而另一個謹守分寸,卻時常連最基本的生活必需都很難維持。

這本書不是教人快樂,而是教人致富。專家思考良久,終不得其解。

後來,專家帶着這兩個人的兒子來到超市買東西。

此時,專家才驚訝地發現,兩個孩子的金錢觀截然不同。

窮人的孩子拿着零用錢。

“我爸爸說今天只能花100元。”

專家問:“那,你是怎樣掙到這100元的?”

“沒有掙啊,”孩子瞪着天真無邪的眼睛,說,“我爸爸每月都固定給我100元作爲零花。”

只見這孩子很認真地挑選了一包巧克力,外加兩根棒棒糖,還有一支冰棒,剛好差2元到100元,然後滿足地離開。

專家看着第一個孩子買完東西,而此時,第二個孩子,也就是富人的孩子,他依然兩手空空。

“你選好了嗎?”專家微笑着問。

“好了。”孩子指着上面的一包很大盒的軟糖箱,還附有玩具。

“哇,”專家看到這豪華的東西,“這個好棒呀!你也要用自己的零用錢買嗎?”接着問孩子。

孩子點點頭。

“那你都是怎樣掙到的零用錢?”

“我做了什麼事,爸爸就會給我錢。我存了很久,纔可以買這個東西的。”孩子回答。

聽完,專家有了很深的感觸——其實,窮人與富人之間只差着薄薄的一條線。

窮人通常都會像第一個孩子一樣,不斷壓抑自己對物質的慾望,要求自己必須拿最少的錢換最多的商品,都有着實事求是的良好品質。

他不斷地在做“減法”,每月領到固定的薪資,也是用這樣的“減法思維”來應付人生,所以,生活總是感覺剛剛好,亦或緊巴巴。

但故事中的第二個孩子,也就是富人,注重的卻是“加法”。

錢即使不多,但“心”卻沒有上限。或許是慾望,或許是野心,這些促使着他一定要賺“更多”的錢,讓上限提高,看上一件很大的“商品”,看很久,即使依然買不起,也沒關係,他會爲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爲了滿足自己心中的慾望,他會不斷努力,努力賺錢,來買這些不可思議的東西。

爲何要買這麼打的別墅?窮人說:100平左右就完全足夠了!富人說不出理由。

爲何要買這麼貴的`跑車?窮人說:有一臺小型家庭車就可以代步了!富人也說不出理由。

其實,說到底,這只是“減法”與“加法”的差異罷了。

在富人的眼中,只需考慮我還需要“加”些什麼東西在我的生命中,然後便努力達到它,而不去計算到底要怎麼“減”纔會比較慢、撐得比較久。

其實,兩者都沒有錯,也不見得哪個更能決定一生的幸福,但卻決定了自身“財富”的擁有!

亦如王祥夫先生的畫,雖都是很簡單的構圖,卻繁複與簡單,各異其趣,也各妙其妙,不能以此論高下。

幾枝蓮梗,不見田田荷葉,而遠遠甩出的一枝蓮梗,頂着一個蓮蓬,亦有一隻蜜蜂蹁躚飛來,這便是先生“減法”中的“加”,是繁華後的寂寞,亦如“富人”繁華後的低調。

或許,這便是生活中的禪意,該“加”該“減”全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