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說理性散文怎麼寫

說理性散文怎麼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說理散文,就是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點,又有一定議論說理特色的散文形式。下面是關於說理性散文怎麼寫的內容,歡迎閱讀!

說理性散文怎麼寫

一.導入

散文這一文體在表達上比其他任何文體都要靈活的多,自由的多。可以記敘,議論,抒情綜合運用,用形象化的手法寓道理於形象之中,還可以用生動優美的語言飽含富有哲理的意蘊,這是議論文中難以見到的表達方式,作者加以任意揮寫,再現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客觀物象。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收放自如

“形散”主要指文章內容可以廣泛選材。“神不散”則指中心主旨必須一致。

太過拘謹或太過鬆散皆不能成爲好的散文。

散文可分爲:敘事性散文,議論性散文,抒情性散文。

在高考中議論性散文十分沾光,一是議論便於聯繫話題,二是散文形式較靈活,自由,便於廣泛地選取材料。

二.入格(基本格式)

(一)入題:在散文化的描寫中,用議論提綱挈領,引領全文,或者由新穎形象的比喻入題,直接扣題。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及情感有關。”

(江蘇考生《天平和七絃琴》)

將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首句入題,就形象地點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內在關係—情感與理智對認知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樣的開頭,入題迅速,閃爍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烏雲覆天,暴雨傾盆,當隨着波濤飄搖於還浪上的水手看到明亮的燈塔時,是一種轉折。怪石嶙峋,綠林莽莽,當青衫的騷客吟詠“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時,又是一種轉折。

《轉折》

“你會因喜愛北國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樹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因沉迷於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牆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嗎?你會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經典名著《紅樓夢》嗎?你會鍾情流行音樂而厭煩‘沉悶乏味’的古典音樂嗎?——古希臘哲人曾說,人是感情的動物。因此,面對大千世界,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喜好憎惡往往會影響到對人、對事的看法。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架天平,有個自己的標準,用來衡量周遭的一切。”

(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二)結尾:運用名言詩句或多種修辭手法結尾,彰顯文采,總結全文,達到提升文章主旨的目的。(回映開端,再次扣題)

“寵辱皆忘,看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望庭前花開花落。向太陽揮一揮手,去捕捉理性的靈光。”

《捕捉理性的靈光》

“個性的張揚,猶如大海的浪花;一滴水是成就不了洶涌的,只有千千萬萬的浪花聚涌在一起,才能形成錢塘江潮般的洶涌。個性的張揚猶如香山的紅葉,一片兩片成就不了‘紅雲幾萬重’,只有成千上萬的葉片才能形成萬紫千紅的色彩。

個性的張揚,只有融入到社會中才有風采。“

《飄飛的葉片與大地擁抱》

(三),主體部分:多角度選材,內容豐富,思路清晰,用議論的方式畫龍點睛。

與議論文一樣,散文要求內容充實,選取2-3個具體事例或者描寫片段體現主題,並穿插議論深化對事物的認識。

三.提升(在入格的基礎上,要求藝術性)

(一), 散文是“情”的藝術

記敘文側重敘事,記人;議論文側重說理;散文卻重於抒情。讓情感從筆尖流露,悲傷、憤怒、歡樂、振奮、沉鬱、昂揚都要有所抒發。作者在寫散文時,總是將個人的獨特感受或親情、友情、愛情和摯情毫無遮掩地和盤托出,這是其他一切文體所沒有的,也是散文的特質所決定的。這種“情”的藝術帶給讀者的是獨特的審美效果和藝術感受。

如章含之的《誰說草木不通情—憶冠華》,象是自言自語,更象是與讀者的親切對話。

學生閱讀這一則材料,體會作者,通過文章傳達出來的對丈夫的深切思念。

作者將她對喬冠華的思念之情傾注在院子裏的老梨樹和柿子樹上:“驚喜之餘,我最關心的卻是旁邊小院子裏不起眼的角落裏那另外的兩棵樹……(老梨樹)仍是半邊吐葉,半邊毫無生氣。我又去小跨院中,看到我們臥室外的柿子樹,不覺驚呆了!這棵當年冠華最心愛的也是最茂盛的柿子樹,自他離去之後逐漸枯萎,而今年,它伸展到臥室的屋檐下的全部枝幹竟都枯死了!……這柿樹對冠華如此多情,他走了,它也逐漸失去了生命。但我不知道這柿樹的一半枯死是對有情還是無情?每年我盼望它開花結果,又怕它開花結果。……如今,他走後的第四個春天,柿花終於沒有了,我連當年冠華撫摸過的枝葉也看不見了,它不再給我安慰,也不再給我悲哀,這是對我有請還是無情呢?”

作者覺得“似乎這梨樹真通人性,它的興衰也許顯示着冠華的安危,老喬對梨樹好,他病了,梨樹也病了,他去世了,梨樹也不開花了”!作者在談她的寫作體會時說:“我知道宇宙間是沒有神明的,人並沒有靈魂,草木也不能通情,然而我對冠華那千絲萬縷的情思卻使我在感情上把他生前撫摸過的,鍾愛過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覺得是通着靈性的。”由此她以草木之枯榮寫了他們之間的戀情和她對喬冠華的思念之情。

(二)散文是“美”的藝術

以語言取勝是散文的`亮點之一,或樸素,或華麗,或簡潔都能體現美感。

與散文相比,小說的敘事讓人感到紛繁,戲劇的語言太過口語化,詩歌的語言又太多跳躍性,只有散文的語言,恰如溪中的流水潺緩不段,句句相連,層層相接,卻又句無餘字,篇中沒有剩言。

不同的句式也能體現語言美:長句私風行於水,舒展而流緩;短句如軍號,急促而莊嚴。偶句,自然勻稱而不失“凝重”;奇句,新穎奇崛而不失瀟灑。正是這些錯落有致的句式的巧妙搭配和排列便自然顯示出語言流動般的美。

讓學生自己去搜集好的散文句子段落,體會散文語言的美。並在班上進行交流討論。

四.品讀例文

三月七日水樣春愁

關燈,窗簾也合上。音樂讓每一寸黑暗都有了盈動的生命,身體也蠢蠢欲動地要幻化成音符,然而音樂就是音樂,它自有它的生命,我的身體頂多是一張網,如水的音符在網眼裏魚貫穿過,抓不住時間一樣的抓不住它。

歡樂與憂傷原來是同樣的一種東西嗎?它們從身體最深處涌出來,像水漫過堤圍一樣,我不知道我是快樂還是憂傷,就像我不知道從指間裏流走的,是沙還是疼痛。

它們在我腦子裏拼命地亂舞,我看不清它們是什麼,然而我想寫下來,看是不是音符。我摸黑尋到一個本子,拿起鉛筆,好像寫的是“水樣的春愁”。中午看到公司樓前的樹已頂出了新芽,被陽光撓得“啪—啪”地笑,它們貯存了一個冬的力量,如今開始努力探出身子。是在那一霎,我開始分不清快樂與憂傷的麼?

有三十年的,厚厚一摞的東西,它好像已變成了眼角的皺紋,不要緊,除了眼角,我還有臉頰,還有嘴角,還有頸脖可以讓它們安住。我還有一生,還有許許多多的那麼多的生。

我記得我曾經很窮,我們家都很窮。早早學會騎單車是好幫家裏去十里外的鎮上買肉,一星期一次,拿草繩吊着,一路灰撲撲地來回,人與肉都已看不清顏色。我媽的手藝好,能把補丁打得一米外看不清。記得十歲的時候第一次吃麪包,激動得躲在牀後的角落,哭了。我以爲我會一直窮下去,果然,我也一直窮了下來。我以爲我會一直沒出息,果然,我也一直沒出息。可是,我已經主動地放過了,放過自己。告訴自己,我已經有了很多很多。生活有了已有的該有的樣子了。放過自己,今晚黑暗裏的音樂就變成了一場奢侈盛宴,我站在黑暗裏,挪不動腳,歡欣與憂傷如潮水一樣席捲了我,它們如此豐饒如此洶涌,幾乎就像了眼淚了。

記下音樂,記下陽光,記下這一刻的放任。如同這曲我反覆播放的,《少女的祈禱》,是刻錄的。刻錄。明天該是明天了。

五.小結

我們對散文寫作從內容到形式的訓練都離不開高考作文的要求,首先要審題準,並且在文章中要處處扣題,否則再美的散文也是失敗之作,讓人嘆息。其次力求做到美,從情感到語言均能成爲得分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