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敘事散文寫人怎麼寫

敘事散文寫人怎麼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敘事散文用於抒發作者主觀,感情的散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敘事散文寫人怎麼寫,歡迎閱讀。

敘事散文寫人怎麼寫

  1白楊河的記憶

白楊街下的白楊河,熟悉,但已別遠。幾年前的冬天,我陪過她;她也冷冷地陪過我。那時,我不清楚她的來歷;她也不知道我從何而來。相遇,就像是前世無緣,今生無分,純粹的兩個陌生人,離着距離。而當這個距離,無法再拉大的時候,大家又以千年世俗的眼光,斜目窺視,生怕沾來晦氣。可以說,那時的我與她,是零度的冰界,在水與冰之間,交集劃線。現在,我能斷言,起初在她的心底,一定認定我是個倒黴鬼,或許猜想我還會使壞暗算她。我對她也是心存如是,她只配在這個冷落的地方橫躺着。

那年冬天的白楊河,已經讓寒光敗落成枯骨殘骸,綠花草木全無生機,一河兩堤是風嘯嘯路悽悽的樣子,極像是個蒼老不堪的老嫗,體態一副歲月滄桑的無奈。河水死寂,水草死寂,路橋死寂,人影飄零。刮來的寒風,噬骨的冷。就連日光,也渾然低落傾斜,沒有一點暖人的溫度。亦說蕭條,是寒凜凜的陰森。又,當這一切掠過心頭時,感覺就像是這個冬天完了,我和白楊河一起完了。

不管什麼原因,我都不忍心,去看她的淒涼;也不想讓自己的一副倒黴相,袒露在她的面前。說實在,這就是一個極其通苦的相處。開始,爲了避開相見的難堪,我乾脆將自己躲進角落,晝夜不出。但最後,我還是沒有憋過日子,還是向日月低下了頭。不過,心裏一直在想,最好兩不撞見,互不感染各自不堪的冷。爲此,我就像是避瘟疫一樣,總是小心翼翼。

隨着時間流水,到頭來,我們誰都沒能躲開,竟然還天天迎面。這下,倒也好,什麼悽啊,什麼冷啊,大家反而都認了。相面相觀,亦有了一個無笑的低頭。然此時,儘管我們有了一些見的婉轉,但橫在我心裏的溝壑,還是沒有完全跨過,還不能騰出一個微笑來。自認爲,主動與她打招呼,是個非常不好的動意,一定會被她看作,我在低三下四地獻諂情,也全然不會去想自己是個何面目。由此,我見到她,仍擺出一副傲氣,一副外強的清高。

至今想來,這實無必要,太無必要。那時,大家分明都到了寒臨蕭極的地步,還全想裝猛,真的是一對沒有情商的白癡。若一遇,乾脆袒開心扉,透出心底,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心思與折騰了。再怎樣,就算當情惡劣,如果相互能在話流中,翻出黃皮紅心,也許就成了相見恨晚的紅顏知己,也許就成了臭味相投、一丘之貉的鐵類,只少不用防着對方,憂憂於心,怯怯而眠。

說穿了,生命還是太脆弱,有時竟不可一擊。當時,我和白楊河若能都想到,維持生命,就是維持希望,這就是爲了支撐明天,那麼時光讓我們所感受的.,不僅僅是蕭落的冷,應該還有希望的暖。至今,我數不清有多少人,清白不清白地欠了我的情與債;我也數不清自己,清白不清白地欠了別人的情與債。過去的賬,我欠下的,一定不會有人忘記;而欠我的,猶如當情白楊河的蕭條,已經零落。我不想,糾結在那些舊賬裏,給明天一個牽絆,更不想在明天的明白裏,還有那些灰塵在飛揚。

我記得,當時有一次,我在白楊河,遇到一個老人在垂釣。我心裏一陣嘀咕,如此死寂的河裏,會有活魚嗎?若有,那也一定是來不及逃掉的沉底的死魚。爲此,我就靜靜地站在老人的身旁看,看看我的斷言是不是正確。最後,卻讓我懊傷在我的斷言裏。河裏,真的有魚,不是死魚,而是能蹦跳的活魚。

我在老人釣到魚的那刻笑容裏,看到了他的嘲笑,直對我的嘲笑。此刻,我也頓起一陣陣浮面的羞雲。而最讓我難堪的是,那老人在釣到魚的喜悅中,對我說的一番話。他說,垂釣雖說是一種消遣,但更是一種用耐心在修養性情中的等待。這種等待,需要你有如水一樣的清靜,纔會讓焦慮與煎熬的時光,帶來希望,帶來喜悅。

當落夜的顏色,漸漸模糊河面時。我與老人才起身離開。突然,我想起一句不是名言的名言:一種希望,叫等待;一種勝利,叫等待。我轉過頭,凝望着老人的背影,似乎聞到了他餐桌上的魚香味,看到了絲絲縈繞的香菸,變成了一朵黎明的彩雲,並在陽光照耀下,活現出一條魚,在碧藍上暢遊。

一晃幾年過去,現在每每想到垂釣的老人和魚,我都會在心裏,看到白楊河春天在起笑,就像是老鐵一樣,一步步地走向我,伸開她的雙臂,遞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

  2一件綿背夾

兒子陪着母親從醫院出來。路過市場時,母親停在一處攤位前,目光在衣架上逡巡着。兒子順着母親的目光看過去,那裏掛的全是綿背夾。母親的視線停在一件紫藍色夾雜深紅花紋的綿背夾上,猶豫起來,而後顫聲問老闆多少錢。老闆顯然沒有聽清,將耳朵湊過來聽。母親再次重複了一邊。老闆說35元。母親一聽,彷彿被蟄了一下,居然不顧老闆的反應,匆匆向攤外走去。

兒子疑惑。母親既然看中了那件藍紫色深紅花紋綿背夾,爲何不買?這就是嫌價貴?

兒子緊走幾步攆上母親,問她爲何如此。母親卻說,她就是隨便看看而已。兒子不信,硬拽着母親回到攤位前買了那件綿背夾。

回家的路上,母親一臉的不快,絮絮叨叨個不停,埋怨兒子擅作主張,鋪張浪費。

此情此景,兒子非但沒覺得委屈,反而爲母親的節儉所感動,禁不住眼眶裏涌起了淚花。

母親是從艱苦生活裏奮鬥過來的,對於勤儉持家的傳統有着深刻的理解,過慣了農村生活。雖然身處農村,穿的衣服洗了又洗,即使褪了色,也捨不得扔掉。家裏窗明几淨,地磚被拖得紅裏透亮一塵不染,以至於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都誇母親精幹,會操持家務。

母親沒有讀過一天書,心裏覺得遺憾,她就下決心讓兒子讀書。雖然家裏很困難,又缺少勞力,但她從不希望兒子因此而輟學。爲了供他上學,母親經常起早貪黑地操持着家務。記得,生產隊那會,母親白天參加生產勞動,夜裏監督兒子寫作業,常常熬到更深夜靜也不知疲倦。她只所以這樣做,不僅僅出於聖神的母愛,更重要的就是,讓兒子有一個好的未來。正是得益於這種嚴肅摯誠的關愛,兒子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學業不斷進步,成了村子裏的第一位大學生,後來走上了工作崗位

母親慣於農村生活,很少到城裏。這次要不是看病,兒子也不可能陪着母親到縣城裏逛街。看完病後,經不住兒子的央求,答應到兒子家轉轉。

兒子是單職家庭。由於買房子等手頭上很拮据,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母親從不接受兒子的接濟,靠養老保險和醫保,生活上沒多大困難,常常還打電話給兒子,問他要不要接濟。每遇此時,兒子被感動的涕淚漣漣。

母親喜歡養花,家裏菊花、君子蘭、牡丹等十幾個品種的幾十盆花,堆滿了狹小的院子空間,閒暇之時,母親常常侍弄它們,已經成了習慣。兒子偶爾回老家看到母親穿行在其間時,心疼地勸母親注意休息,母親卻樂呵呵地說沒事。當這些花次第盛開時,院裏花枝招展,馨香四溢,百鳥翔集,舒冀鳴舞,更甚者,迎來不少觀光者嘖嘖稱讚。由於照顧花卉已經成了嗜好,母親很少有時間串門,更別說到城裏的兒子家了。

這不,在兒子家剛吃過午飯,就叨咕起了家裏的花,埋怨兒子沒有養花的興致,生活忒單調了,沒意思,一刻也不想待。兒子沒法,就陪着母親到醫院領取檢查結果。出門時,兒子叮囑母親穿上綿背夾。母親說,不急,等到天最冷的時候再穿。就把綿背夾裝到隨身帶的包裏。

所有的檢查結果都取齊後,根據醫生開的藥方取了藥,母子倆就向醫院大門口走去。

初冬的天雖不是很冷,但涼風嗖嗖,不注意就會招致感冒。兒子希望母親到自家住幾天再回去,母親卻不答應。倆人就在公交車站上僵持着。正於此時,一位老奶奶漫珊而來,衣着很單薄,似是也在等車。母親見老奶奶形單影隻、形容憔悴,又哈欠連連,頓生憐憫,便走過去問寒問暖。看着老奶奶在微風中不住打顫的窘態,索性將包裏的綿背夾拿出來披到老奶奶身上,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兒子欲要干預,卻被母親的眼神阻止住了,幹張了張嘴,什麼話也沒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