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有關於讀書的散文參考

有關於讀書的散文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學者如取水,終日取而不能逾其量。操瓢者止於瓢;操盎者止於盎。故善學者不自溢其器。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有關於讀書的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於讀書的散文參考

  有關於讀書的散文一:

當過中學語文老師,記得當時教育孩子就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入手,這也是上學時老師告知我的。教學實踐中也是這樣做的,我們的教育估計外國的教育一般也就是遵循這麼四個字。“聽”就是要聽課,要求學生能夠會聽課,能聽明白,這還不夠,要能聽出其中的重點,也就是心理學上講的全息聆聽,而這一點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人是大耳朵聆聽,也就是說,不管對方說什麼都像錄音機一樣全盤錄製下來了;還有就是小耳朵聆聽,這就是把自己感興趣的話,跟自己有關係的話聽到了,而其他卻都沒有聽到,而全息聆聽則是通過自己的耳朵能夠聽到對方說話的重點和說話者背後的動機,俗話說:言爲心聲,語言是心靈的外在表現,但是因爲時間、地點、聽衆的不同,一個人內心的情感表達是有所保留或者是有所側重的,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傾聽,能通過外在的語言能夠像X光一樣窺探到說話人內心的真實意圖,這是需要慢慢學習的。

“讀”一般認爲是用眼睛來閱讀,讀什麼?讀書,說白了就是讀文字,但是讀書獲取的信息量要跟“聽”比起來可就慢得多了,但是讀書的好處的不被說話人的語調和情感左右,是靠自己平心靜氣地去體會,所以儘管是大家共讀一篇文章,感受卻是不同的,共讀一篇小說,其中的人物形象是不同的,這就是所以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林黛玉形象的原因。讀書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展開自己想像的空間,讀書的享受自是因人而異,感受會有所不同。在電腦發明之前,人類文明主要是靠紙質的書來傳承的,這就是我們的記憶裏關於讀書的名言熟記於心的主要原因了。前天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中國之聲》廣播,餘秋雨先生開頭就說,書能給大地保存火種,能讓我們擺脫平庸。漢朝的劉向也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宋代蘇軾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詩句,說明我們對書的依賴。而今則不同了,網絡成了大家生活中離不開的伴侶了,網路里有大量的信息供我們享用,詩歌散文、小說戲曲、新聞視頻、圖片地圖、古今中外,只要你想要的幾乎在網絡上都能看到,所以人們現在對書的依賴慢慢減弱了,去年西方一個有着百年曆史的報紙最後被網絡衝擊得關了門,但是這也是在讀,只不過不再是讀紙質的書了,而是在電腦顯示器上進行閱讀,看到的不是可以摸得到的紙和實實在在的文字和圖片,而是一些光和影的顯現,只要沒有電,一切都找不到了,所以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看書,而且可以帶着隨時隨地的看,不用帶電腦和電源。

莫言的獲獎,對我有很大的啓發,莫言雖說喜歡看書,也有幫人家推十圈磨纔可以看一頁《封神演義》的艱難經歷,也曾經看遍了周圍幾十個村子的書,但是就成爲一個文學大家來說,總覺得還不夠,因爲古人們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但是莫言跟一個臺灣作家交談時說,你在看書閱讀的時候,我在用耳朵閱讀,這話的意思是說,他雖然沒有更多的書可以閱讀,但是他可以從大人們的口中聽一些故事和傳說,這也對他後來的創作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和聯想,從人們的述說中也能夠摸索到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故事情節,這些都是他創作的基礎。

實際上我們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知識都是來自於別人的口頭傳授。不是有句流行的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人點悟。”讀書就是吸收別人的思想,行路就是參加實踐增長閱歷,閱人就是知道人性、人生、通過交流獲得別人長期獲得的經驗。人不像書那麼容易讀,內涵也豐富得多。最後就是要靠名人,一個旁觀者,一個經驗豐富而又有愛心的高人給予指點,事實上很多人距離成功就是一層窗戶紙的事,點破了你就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捅不破你就會永遠在原地打轉轉,所以名人或者說是高人點悟就會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文學就是人學,你讀了再多的書,不能跟社會實踐相聯繫,對人不瞭解,你寫出來的東西,就沒有市場,就沒有讀着,因爲讀書的還是這些活生生的人啊!

在用眼睛閱讀和用耳朵閱讀之間還有一點區別的是,我們所閱讀的書,是那些讀書人寫出來的,也就是比我們早的讀書人寫出來的,書中自然留有他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我們讀人家的`書,必然受到作者思想和格局的侷限,如果我們聽別人講,或者靠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去挖掘,就會從生活中找到屬於大衆的寶貝,那可是原生態的好素材啊!文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如果我們不從生活中去尋找、採擷那些製作精美項鍊的一個個的散落在地上的“珍珠”,就不能寫出感人的作品。因爲經過了我們的加工創作,那就是高於生活的作品了,這些作品的原材料都來自於羣衆、來自於生活,人們會喜歡,人們會用心去品讀,而不是無病呻吟,乾巴巴的沒有味道,人們會感到距離自己的生活太遠而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和信心。

也見過讀書很多的人,說起一些名著中的人物和情節,侃侃而談,但就是寫不出東西來,那一方面是體悟不夠,只能傳達而不能創作,再有就是一個勤奮、愛好和愛心的問題了。生活中我們都是追求真善美的,但是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一些我們所唾棄的、不齒的惡行、惡人、惡事,這就需要我們用我們的手,把我們發現的真善美的東西變成一篇小說,或者是一篇言論,這就是我們的責任和愛心了,但是這需要我們在聽、讀、看、悟的同時,要把它變成文字,這就需要愛心作支撐了,要想經常寫就需要勤奮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實際上創作是一件很清苦的事情,沒有點愛心是很難堅持的。

莫言把來自於民間的東西稱之爲“天籟,”雖說不是四面見線的那種,但是總能感動人,能把讀者或聽衆帶到那塊實實在在的土地上去,能嗅到泥土的芳香,也能聞到混着泥土的青草味,那纔是人們所需要的。現在我們都提倡綠色食品,吃無公害蔬菜,而那綠色就在田野,就在民間,就在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間。生活是最大、最好、最經典的一部書,你讀懂了你就是生活裏的強者,就是高人,你寫出的作品就會有市場,就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和擁戴,所以我們還是把眼睛轉向我們周圍的人,轉向我們生存的大地,轉向我們豐富多彩的、鮮活的現實生活,那就是我們的樂趣、營養、底氣。

  有關於讀書的散文二:

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以前常聽到鏗鏘有力的回答,少不了報國、民族崛起之類。沒想到私心在時代發展中膨脹,答案越來越紛雜。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聖言在飽受爭議後還是一句紋絲不動的公理。讀書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唯一線路,縱然甘爲凡夫,動物要馴化,人要教化,受教是人生的定式。

因爲母親是小學教員,鄙人在五歲,尚未完全開智的年齡就坐在了廠辦子弟學校的課堂第一排。

從那時起,我知道戒尺打在掌心很疼,面牆體罰很丟人,眼淚嘩嘩地流,很冷。

我一生的苦從讀書開始,而鄉下的堂兄說他的苦從放牛開始。我羨慕他在黃昏下放牛的逍遙,他羨慕我在課堂裏有滋有味地啃着書。多少年以後,我告訴他教科書中的文字如干澀的草,他奇怪地說了一句有趣的話,讀書要像牛一樣反芻咀嚼。

圈養在學校裏反芻咀嚼一冊又一冊課本,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在窗外變化着。

如今,我不斷地問自己,遠遠超過十年的寒窗,還能記住些什麼?求學過的校名,待我好的老師,同窗和女生,佐羅、少林寺、霍元甲,山巔、田野、自行車,最難忘的是逃學,逃過慌張後的快樂。

而讀過的那些教科書,大半已被歲月稀釋了。

我在教科書裏試圖尋找自己的快樂,可整個時代許許多多時間淹沒在枯槽的死記硬背中,消滅着我們的想象力,和結婚生子一樣成了硬性階段。

雖然擺脫不了現行教育的模式,更無力審判,但在高中時期已經萌生了強烈的鄙視,輕蔑“書中自有黃金”之說,輕蔑改變身份命運的世俗嘮叨。按自己快樂的方式讀書,特別是那些令我心馳神往的課外讀本。

教育是從興趣開始,在先生的鼓勵、鞭策和喚醒中感受生命的內涵,它培養的是思考力、自信心,完成的是人格教育。

我抵禦着課堂中盲從,如果爲求職而爭取好成績的話,我們的教材豈不下好、膚淺?我實在不願用幾張試卷來總結青春,於是,將教師們口口聲聲不務正業的批判置於腦後,依然我行我素瘋狂地挑燈閱讀課外書籍,在乏味的課堂裏,另一種本領成長起來,那就是自學。

是的,站在講臺的老師不能讓學生與聖賢之間搭建完整的橋樑,那麼就只能靠自己。現在四十多歲,在修爲層面尚不敢言不惑,在我看來,自學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習慣。我的高傲與叛逆讓老師們視爲異端,甚至家訪動員我的父母也說,讀不好課堂的書就沒有未來,就沒有日後優良的生存狀況,他們實在不願看到從前的乖孩子變得不乖。

感謝我的老師們,他們擁有凡塵間通常的善良,我憑着讀書時代超常的記憶力將學歷記錄拖到了瀋陽,成爲一名普通的大學生。

當我開始寫書時,在外人看來是閱讀了足夠的書,其實書是讀不夠的。不過天下書籍無數,不是本本可讀,本本能讀,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讀不必讀的書,對生命顯然是無辜的消耗。

原先書籍也像物質一樣匱乏,現在書又像物質一樣極大豐富,只是相當的書同樣在遭遇着污染,精神污染遠比物質污染更可怕,愧對紙張,愧對書的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