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挖田鼠散文隨筆

挖田鼠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農村的老家,人們把田裏偷吃莊稼的老鼠叫田鼠。田鼠與我們常見的老鼠無異,只是體形大些,尾巴略短。較爲有區別的是田鼠聰明,它一般選在堤坡或高崗不易水淹的地方做窩,且有兩個出孔,一個直上直下,一米左右深。它是不會向四面擴展的,這便是它的糧倉,偷來的玉米、高粱、豆類等,分門別類儲存好,決不混雜。另外一個出孔是斜着進去的,入口處往往鼓起一個土堆,土是田鼠挖倉時的產物,窩做成,斜口隨即堵死,以防蛇類進去爲害。田鼠一家大小從此不再出來,一個冬天躲在窩裏,食用鼠倉裏豐厚的儲備。

挖田鼠散文隨筆

兒時的我,正長身體的時候,趕上了上世紀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災害,樹皮、草根、燒火用的棒骨頭,都成了上等代食品而難以尋覓。那時,誰若在田裏發現個田鼠洞,比發現個寶貝還高興,先要做一番遮掩,免得再被別人發覺,然後匆匆回家,取杴把鼠倉裏的糧食挖出來,埋在火裏燒爆米花吃,那個香,不亞於明朝皇帝朱元璋喝的珍珠翡翠白玉湯。那時我還小,力氣還沒大到能把鼠洞裏的糧食挖出來,發現後跑回家告訴父親的事是能辦到的,那個高興勁兒,就如同立了大功一樣。挖田鼠,要的是糧食,命是不要的,鄉親們說,若把田鼠打死,明年我們就沒的挖了。雖然,它如過街的老鼠一樣,本應入在人人喊打的行列,可在那個特殊的年月,人們的思維方式也是特殊的`。田鼠並不知曉人們還會網開一面,一旦發覺將要被從深洞裏挖出,瞅準個機會,趁你不備,從杴底下鑽出,落荒而逃。

但也有例外,記得那是個初冬天氣,田裏早已光禿禿沒了任何莊稼,我和幾個玩伴放學後揹着竹筐拾柴,驀然間就發現一個倉洞在柴下立着,高高興興跑回家,就做了父親的嚮導。父親挖洞很小心,開挖之前,先用一根柴棒插進洞裏,彷彿在給田鼠提醒,不要從這裏出來,以免被鐵杴腰斬。接下來便是渴望已久的糧食了,金黃色的是玉米倉,一粒緊挨一粒擠了滿滿,另一倉是高粱,也如灌腸一般擠滿在倉裏。田鼠是勤奮的,這些糧食,它得一口一口地從莊稼上啃下來,然後再吐進倉房裏,靠着尖尖的嘴巴,一星一點地積存,着實不容易。田鼠啃莊稼,人們挖田鼠,實際上是爲了生存,在相互口裏奪食。

註定失敗的無疑是田鼠,洞裏的田鼠面臨着滅頂之災,一躲再躲,實在無處可逃,便壯了壯膽兒,在父親一杴下去之後破土而出。

怪事便在這時出現了。逃出洞外的田鼠,並沒如其它同類那樣一跑了之,而是立在父親和我之間,兩個前腿呈勾狀下垂,兩個後腿則彎曲着,用膝蓋支撐着身體,一對小眼睛,恐懼地閃閃父親,又轉向我,像在乞求什麼,水汪汪的似有淚花。這是一隻碩大的田鼠,並不肥胖,肚子癟癟的,我納悶,守着那麼多糧食,幹嘛不往飽裏吃啊。

這種情況,父親也很少遇到,他先是愣了一下,止住我正在往外捧糧食的手,說:“留下一點吧,看不見,田鼠落淚了,它是冒着生命危險,爲了裏面的一窩小崽,在給我們下跪呢。”

離開前,父親又把挖出的糧食,往裏捧了兩捧,父親說:“田鼠其實也挺可憐的,這點糧食,它得算計着吃一冬,再說,還有一窩小崽呢,所以瘦得皮包骨,是捨不得往肚裏咽啊。”

就是從那次以後吧,再很少看見父親領着我們去田裏挖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