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郎山,那一片竹林散文隨筆

郎山,那一片竹林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郎山,低小,玲瓏,是我近處的風景。它,靜靜地臥在秋浦河玉鏡潭畔,與當年岳飛練兵的平頂山隔凹相對。

郎山,那一片竹林散文隨筆

當地人說起郎山,多數是說郎山有一個神洞。儘管郎山我去過N次,但對於郎山洞的神祕,我一直沒有探測過,它到底有多深,有多遠,洞裏世界對我永遠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一般來說,凡是洞,似乎都有其神祕性,都有其美麗的傳說。譬如:水簾洞,魚龍洞,大王洞……當然,郎山洞也不例外。洞天福地,是仙界,我輩自然不可企及。

我只能站在郎山洞口,洞口藤蘿披蔓,雜草離離,朝洞裏看去,洞身一如龍形,蜿蜒而窈然,潮溼而陰晦。靜靜地諦聽,則會聽到洞內滴水的叮叮咚咚。不經意間,還會見到幾隻蝙蝠,盤旋在洞口,飛入眼簾。想起古有見蝠見福的喻意,不由暗生一絲喜悅。

其實,最讓我喜悅的,還是郎山的那一片竹林。

郎山,那一片竹林,依山而存,傍山而立,遠看是山,近看是竹林。雖然,它不能和我早前在索道上鳥瞰到的九華閔園竹海相媲美,但是,在我的家鄉卻也頗具撼人的氣韻。

我們都知道,竹是一種常綠植物,以根而蔓生。只要根不死,它就會給春天一個驚奇:滿山遍野的筍。

還有就是,竹報蒼生。回想童年時的生活,我們坐過竹椅,我們睡過竹榻,我們用過竹籃,即使現在我們還依然用着竹筷,依然吃着竹筍……看來,竹之於人類惠澤之多矣!

我對竹,有一種天生的喜愛和敬意。這不單單是竹給予我物質上的享受,還在於竹給予我精神上的濡染。東坡居士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看來,與竹爲友,可以讓人超越物質,讓人澄淨脫俗。

走進郎山,走進那一片竹林,說實在的,我有一種心靈上異樣的寧靜。也許正是那種遠離喧囂、撇開煩擾的寧靜,讓我放飛着思緒,放飛着宿夢。

郎山,那一片竹林,它曾無數次地勾起我最初的眷戀。回想那時,我曾不止一次地帶着我的學生們,在郎山,踏青,秋遊,野炊。是啊!那一片竹林裏,融入了二十多年前師生的往日情懷。又一次,獨行郎山,不由口占小詩一首:再行郎山逸興濃,踏步巉巖尋舊蹤。鳥鳴幽竹似曾聽,不覺恍入初遊中。

郎山,那一片竹林,綽約的風姿,也曾撩撥着我的情思。曾經一直心儀着曹雪芹筆下的“瀟湘館”,心裏也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天能去北京,一定要去一去大觀園,感受一回瀟湘館的唯美。那年冬天我像做夢一樣,真的去了北京,然而,匆匆地去,匆匆地回。如果我能多待半天,我想,我一定要去一趟北京西南宣武區南菜園子街的大觀園。我很遺憾,我錯過了大觀園裏的`“瀟湘館”。於是,每一次到郎山,融入那一片竹林時,我就兀自感覺自己也恍惚是“順着腳一徑來至一個院門前,只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自然也就夢想着瀟湘館裏蜿蜒曲折的小徑,婀娜搖曳的翠竹,還有黛玉述說的纏綿而絕望的哀怨……不想,郎山竹林裏,不經意間的一聲的鳥鳴,總把我從《紅樓夢》裏突然拽醒。那清脆的鳥鳴似乎告訴於我,欲夢還休!欲夢還休!

好在我那淡淡的惆悵,不知不覺間,隨了那一片竹林清風而散去,散去。

於是,隨意地徜徉於那一片竹林裏,你就會發現,那一片竹林,因了風而顯得更加靜虛起來。風,在郎山凹裏流着,流過這翡翠的竹林,撥動了竹枝,撥動了竹梢,演奏着天籟之曲,像笛音,像笙歌,像宗次郎的《故鄉的原風景》。那竹林天籟,自然會把你牽引到“竹林七賢”、“竹溪六逸”之清雅靜虛、恬淡空靈的禪境中。

其實,人在塵世裏,都難免總會遭遇寂寞,遭遇孤獨。不過,寂寞和孤獨,又往往需要以另一種寂寞和孤獨來安頓和慰藉。這就如心病還需心藥醫一樣。那個寂寥的週末,我突然想起要去郎山,出門時,也就是隨手帶了一本薄薄的書,是簡媜的《只緣身在此山中》,去往郎山,獨坐在那一片靜虛的竹林裏,靜靜地諦聽竹林清風,靜靜地品讀簡媜,品讀簡媜的《竹濤》、《山水之欸乃》、《行徑紅塵》……於是,我感受到了一種少有的性靈的慰藉,我更感覺到“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郎山,那一片竹林,在郎山,也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