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男送客散文

男送客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在北方一些地方流傳着一個風俗習慣,結婚的時候,女方父母及其他家人對挑選“男送客”很講究,在我們這地方通常都叫“男送”,這是男女雙方家庭成員第一次正規接觸,尤其是女方的孃家人第一次登門,顯得尤爲重要,雙方都很重視,不能稀裏糊塗的。所以,女方都好好商量着選好一、二名“男送”,選好後,就提前通知本人,說哪天兒子結婚,請他當男送,以便準備好。到了結婚這天,“男送”就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把新娘送到婆家。

男送客散文

“男送”的挑選大致有個講究,一般挑選新娘的長輩、兄弟或叔伯兄弟,有時,自己家門上沒有合適的人選,當不了“男送”,就在離得比較近的親戚中選一、二人擔當這個重要角色。過去挑選的“男送”都是儀表堂堂,能說會道,對男方的故意“刁難”善於應付,還要酒量大,能在婚宴的酒場上運用自如,避免酒量小應對不了,給女方丟了面子。如今選“男送”要求條件不是那麼高了,可對“男送”的酒量更加重視了,總是挑來挑去,挑選出酒量大的當“男送”,這樣纔有底氣。

這“男送”確實不好當,到了結婚這天才能“檢驗”出合格不合格來。大凡當過“男送”的都知道,當陪送着新娘向婆家走的那一刻起,心裏就開始惴惴不安了,起初,就怕忘記什麼事,忘說什麼話,有什麼失誤,後來就怕酒喝多了失態,更怕喝醉了失禮。而在喝酒這件事上,男方想的與“男送”想的恰恰相反,都想方設法讓“男送”喝多了、喝醉了,這樣才能證明男方有能喝酒,會勸酒的。會陪“男送”,也就有了誇耀的資本和婚禮中的笑談。因而,男方都挑選能喝酒、能說會道的陪着“男送”喝酒。

結婚這天,“男送”先是陪同新娘來到婆家,婆家按照貴客的禮數熱情招待,上茶敬菸。“男送”則帶着新娘父母的囑託和交代,向新娘的公婆多說些謙遜友好之類的話,還要說,新娘從小在家嬌生慣養,缺乏教育,什麼都不會做,有些禮節也不懂,避免不了有些失禮的地方,也難免有些不會做的事情,還望您二老多多包涵,多對她教育,成親了,就是實親戚了,都是自己人了,她有些做不好的,直接對她說就行了。新娘的公婆也會友好地說,很好,很滿意。一切都在熱烈、歡慶、友好的氣氛中進行。說過了這番話,再拉拉家常,就該安排入席了,過去大都把“男送”席安排在自己家裏,現在大多都安排在酒店的主桌。

在農村的婚宴上,兩個“男送”一般安排在東西兩個桌對着坐,在城市裏,“男送”一般安排在主桌的主客位置上,這就是今天酒席上的主角,“男送”入席後,男方陪“男送”的馬上就落座了,婚禮“大戲”馬上就開演了,這其實就是在禮貌語言掩護下的喝酒比賽,是“說”的比試,“酒”的較量,也是一攻一守,一般陪“男送”的是攻方,“男送”爲守方,也有顛倒過來的。我就遇到過一次,“男送”酒量很大,處處緊逼着陪客喝酒,直到把陪客喝醉了,“男送”一點沒事。不過,在大多婚宴上,都是陪客使出渾身解數,竭力勸酒,“男送”想盡辦法找藉口,盡力敷衍,推讓着,開始儘量少喝,而不是不喝,到了後面,酒量儘量放一放,有時在酒桌上暢飲幾次,既展示出“男送”的大酒量,又表現出大氣、大度,往往會博得喝彩。否則,整個喝酒過程始終畏畏縮縮,也是不合格的'“男送”,大多“男送”都是到了喜宴高潮時,就基本放開喝了,加之陪客的一勸,便酒興大發,許多“男送”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失去了控制,往往喝得酩酊大醉。所以說,“男送”很難當,喝酒的分寸很難把握,喝少了被認爲“小家子氣”,喝多了就失態進而失禮,常常街坊鄰里傳爲笑談,有些“男送”經典的故事還會傳到十里八鄉,當“男送”不可小視,關乎着自己的形象。

“男送”還擔當着“止壺”的權力,其實,就是其字面意義,停止喝酒的意思,等到喝的差不多了,兩個“男送”一商量,或一使眼色,主“男送”就說:“好了吧,不喝了,準備上飯吧。”陪客再勸說着喝了這杯酒,喜宴就結束了。“男送”還會被邀請到家裏坐坐,在農村就叫做吃第二道飯,這時候,又是男方親人的一番勸酒,許多“男送”都是在這個時候經不住這麼多人勸酒,招架不住,而喝多了。

“男送”是歷史的傳承和延續,也是喜宴的主角和必須,好“男送”會被人們傳爲美談,不稱職的“男送”會被人們傳爲笑談。“男送”的責任重啊,“男送”的角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