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散文

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篇一:適合小學生閱讀散文

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散文

一、 老舍: 《四位先生》 、 《我們家的貓》 、 《五月的青島》 、 《濟南的冬天》等

二、 巴金: 《繁星》 、 《海上的日出》 、 《懷念蕭珊》等。

三、 魯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秋夜》等

四、 周作人: 《故鄉的野菜》 、 《談酒》 。 周作人的散文集平淡沖和部分非常好。

五、 朱自清: 《匆匆》 、 《綠》 、 《荷塘月色》 。等

六、 林語堂: 《秋天的況味》 、 《說北平》等

七、 冰心: 《再寄小讀者》 、 《櫻花贊》 、 《小桔燈》等。

八、 錢鍾書:《吃飯》 、 《說笑》等。錢的散文偏難,建議程度好的同學看。

九、 豐子愷: 《白鵝》 、 《楊柳》等 十、 沈從文: 《時間》

十一、 梁實秋: 《孩子》 、 《談考試》 、 《養成好習慣》等。 《梁實秋散文集》 、 《雅舍談吃》都不錯。

十二、 季羨林: 《清塘荷韻》 、 《聽雨》 、 《漫淡散文》等

十三、 汪曾祺: 《故鄉的食物》 、 《夏天》 、 《冬天》等。汪的《人間草木》和 《知味集》值得推薦。

十四、 張愛玲:《天才夢》 、 《論寫作》 、 《到底是上海人》等

十五、 余光中: 《聽聽那冷雨》

十六、 史鐵生: 《秋天的懷念》 、 《我與地壇》 、 《合歡樹》等

十七、 龍應臺: 《目送》

十八、 張曉風: 《我喜歡》 、 《初雪》 、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等

篇二:適合小學生閱讀散文

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着:“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擡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母愛大如天

身患重病的母親,爲了安撫癱瘓後脾氣暴躁的兒子。爲了面對生活給她的所有苦難,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兒子的脾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始終用平靜的態度去面對這一切。爲了愛孩子,她甚至忘記了自己,臨終前。她並不在意自己的生命,而是掛念着自己的兩個孩子,希望他們好好地活下去。也許只有母親。才能擁有這樣的堅毅和勇氣

有人說。母親是離我們最近的天使。文中沉靜而堅毅的母親,讓我們切地感受到了這句話的意義。其實。天下的母親都是如此,雖然我們各自的經歷或許與文中的母子並不相同,母親愛的表達形式也不盡相同,但是,愛的本質卻是一致的。

母親像天使一般,把我們的健康快樂。當成自己的幸福和滿足。永遠將自己不計成本的愛熱情地奉獻出來,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背影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兩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爲了喪事,一半爲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唸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爲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裏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兒。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兒,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伕行些小費,纔可過去。他便又忙着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太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裏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裏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只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嗎?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着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硃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裏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鬱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着我,惦記着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愛的點滴匯成一生的感動

賞析/邱 敏

這是一篇上個世紀就享譽文壇的著名散文,在當時感動了許許多多的遊子。事隔許多年之後,它仍然讓我們爲之動容,這就是愛的力量。愛不會隨時間流逝。而會在時間裏變得永恆。

一位父親,在兒子外出讀書就要登上火車前。親自幫他選定座位,拜託茶房多照應,又爬上爬下去買橘子。在人們的眼中留下了一個忙碌的背影。正是這背影,深深感動了我們。文章中的父親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極其平常的,極其瑣細的。但是,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包含着對兒子深深的愛意,我們生活中,每個人都擁有這樣屬於自己的愛的背影,每個人的父親都是在默默地爲子女付出。父愛看似平凡而不經意,卻又是無微不至的,滲透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無論我們在什麼時候想起,都能讓我們滿心溫暖,

父親一生都在爲兒子做着基石,把兒子使勁向最理想的高度託,託着託着,不知不覺間自己就累彎了腰,老了。

父愛的高度

好多年都沒有看過露天電影了。

記得小時候,家在農村,那時電視機、影碟機這類玩意兒在鄉下壓根兒就沒見過,更別說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個村子放電影,周圍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趕着去。在那露天地裏,黑壓壓的一片,煞是壯觀。

那時父親還年輕,也是個電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輛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帶着我摸黑去趕熱鬧。

到了電影場,父親把車子在身邊一撐,就遠遠地站在人羣后邊。我那時還沒有別人坐的板凳腿高,父親就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電影結束才放下。記得有一次,看《白蛇傳》,我騎在父親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親一身,父親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說:“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一晃好多年過去了,我已長得比父親還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親的肩頭撐高了。

春節回家,一天聽說鄰村有人結婚,晚上放電影,兒時的幾個玩伴就邀我一同去湊熱鬧。我對父親說:“爸,我去看電影了!”

父親說:“去就去嘛,還說什麼,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不去?。

“你自個兒去吧,我都六十幾的人了,湊什麼熱鬧!”

來到電影場,人不算多,找個位置站定。過了不大一會兒,身邊來了一對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見。如多年前父親的動作一樣,那位父親一邊說着“這裏誰也沒你的位置好”,一邊託着孩子騎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孩子在高處格格地笑着。

我不知怎麼搞的,眼睛一下子就溼潤了。這麼多年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準確代表父愛的動作,眼前這一幕不就是我找尋的結果嗎?

想起了許多往事,再也無心看電影。獨自回家。

敲門。父母已睡了,父親披着上衣來開門:“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電影不好?”

看着昏黃燈光裏父親花白的頭髮和那已明顯駝下去的脊背,我的淚一下子涌了出來,什麼也沒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剛纔出門時父親給我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單薄的身上。

是啊,父親一生都在爲兒子做着基石,把兒子使勁向最理想的高度託,託着託着,不知不覺間自己就累彎了腰,老了。

我知道,這一生,無論我人生的座標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愛的高度,雖然它是無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愛,不知疲倦

賞析/邱 敏

其實所有的父母都像文章中的父親一樣,“一生都在爲兒子做基石。把兒子使勁向最理想的高度託”。讀書的.時候。希望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工作的時候希望孩子進最好的單位,成家之後希望孩子過最好的生活,而他們就一直向上託着孩子。只要孩子能過得幸福,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累,什麼叫做苦。

父母甘願做我們成長的基石。一點一滴地把我們往更高的目標推動。我們在父母的推動下不斷成長。而父母卻因爲長期的勞累一天天老去。

說實話,大人們都很喜歡媽媽,但畢竟與媽媽朝夕相處的是我,而不是他們。他們一定無法忍受。觀察家。的存在。這是個隱形人,媽媽經常跟他談論我們的情況。

“你看看廚房的地面。”往往是媽媽先開口。

“哎呀,到處是泥巴,你才把它擦乾淨,一觀察家”同情地答道,“他們就不知道你幹活有多累?”

“我猜他們就是健忘。”那好辦,把污水槽的抹布交給他們,罰他們把地面擦乾淨,這樣才能讓他們長記性。一觀察家”建議。

很快,我們就人手一塊抹布,照着“觀察家。給媽媽的建議開始幹活了。

“觀察家”的語調和媽媽如此迥異,以致根本沒人懷疑那就是媽媽的聲音。“觀察家”注視着家庭成員的一舉一動,不時地挑毛病、出主意,所以我的朋友們經常問我:“誰在跟你媽媽說話?”

我真不知該如何來回答。

時間流逝,媽媽的言行沒有絲毫變化,但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有了改善,一個偶然事件使我第一次意識到,擁有與衆不同的媽媽是很不錯的事。

我家住的那條街,有幾棵參天大樹,孩子們喜歡沿着樹爬上爬下。如果有一個媽媽逮到哪個孩子爬樹,馬上就會引來整個街區的媽媽們,然後是異口同聲地呵斥:“下來!下來!你會摔斷脖子的!”

有一天,我們一羣孩子正待在樹上,快活無比地將樹枝搖來搖去。剛好我媽媽路過,看到了我們在樹上的身影。當時,大夥兒都嚇壞了。“沒想到你還能爬這麼高,”她大聲衝我喊,“太棒了!小心別掉下來!”隨後她就走開了。我們趴在樹上一言不發,直到媽媽在視野中消失。“哇!”一名男孩情不自禁地輕呼。“哇!”那是驚訝,是讚歎,是羨慕我擁有這樣一個與衆不同的媽媽。

從那天起,我開始留意到,同學們下午放學回家的時候,總喜歡在我家逗留一段時間;同學聚會也經常在我家舉行。我的夥伴們在自己家裏沉默寡言,一到我家,就變得活潑開朗,跟我媽媽有說有笑。後來,每當我和這些夥伴遇到成長的煩惱時,總願意向我媽媽求助。

我慶幸自己是媽媽的女兒,我終於喜歡上了媽媽的與衆不同,而且爲有這樣的媽媽感到十分自豪。

與孩子一同成長的媽媽

文中的媽媽爲了貼近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夥伴、師長、朋友、偶像等多重角色,爲孩子營造了民主和諧的快樂家庭氣氛,使孩子得到了成功的鍛鍊。她始終站在孩子的角度,平等地與孩子交流,所以深得同學們的喜愛。

這位媽媽沒有大人的嚴肅莊重與呆板木然,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以童話般俏皮的語言自覺地融入孩子的世界,她的心態、舉手投足間充滿了兒童的好奇心、求知慾以及無拘無束的猜想。彼此的情趣得以有效的激發。她和孩子交流的語言沒有諷刺、威脅、侮辱、惡意、壓制、抱怨、責罵。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與期望,真誠與純潔,銘刻於孩子的心間。

這種“夥伴”角色的背後,包含了媽媽下工夫研究孩子眼中世界的執著精神,包含有媽媽蹲下身子與孩子交流的真誠和尊重情懷,讓我們既感動又佩服。

父親所做的這一切,都是出於對我們深沉的愛意,爲了我們,他們願意跋山涉水,承擔一切的苦痛。 別人偷走你的夢想》,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從小就有一個美好的夢想,結果被老師偷走了,可是,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夢想,最終夢想實現了,老師也向他道歉,說當時要是按老師的想法就不會有今天的現實。因此,人有時還是要堅持自己的觀點,走自已的路,讓人說去吧。我覺得這本書很感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