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留得枯荷聽雨聲散文隨筆

留得枯荷聽雨聲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師傅教導徒兒,做木匠活時,不要處處務求完美,而要懂得留下一道縫隙,以保證做出來的器物不易膨脹變形。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手工技術,卻道出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啓發我們思考:應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缺憾。

留得枯荷聽雨聲散文隨筆

留下一道縫隙,放棄那份完美,你會擁有更多意想不道的東西。如那位不知將美妙的雙臂遺忘在故鄉的那個角落的美神,一件本已殘損的雕像,卻意外地受到了世人的喜愛,並奏響了擁有無數雙手臂的夢幻曲,讓世人充滿了對美的遐想。

像殘損的維納斯一樣美的,還有那些引人入勝的缺憾之作。如曹雪芹作《紅樓夢》只完成了前八十回,但小說的空白結局卻在後世的幾百年間引來了無數的仰慕者爲其續作,不僅原作的魅力未減分毫,反而引起了億萬讀者的好奇,讓我們在遺憾中收穫美好。金庸《雪山飛狐》的結局:胡斐面對着眼前的殺父仇人——自己深愛女子的生父時,心停頓了一下,這一刀是刺,還是不刺?他遲疑了,作者也停筆了。沒有人知道他最終刺了沒,不同的答案在不同的人心中浮現。這個空白的結局,卻被衆人認爲是金庸15部小說中寫得最爲出彩的結局。再如梁羽生的小說《雲海玉弓緣》,結局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團圓,面對着心愛之人陰陽相隔的死別之痛,作者無聲地將深情付諸筆端,沒有多的言語,只留下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一聲默然輕嘆,卻將雖萬言千語也難以言盡之的痛留在了言外,讓我們在這片沉默中無限悵然,弦凝指咽處,別有深情萬重。

或許這些空白的缺憾之處,也正是事物本身的完美之所吧!正如“塞翁失馬”這個經典的中國故事。西方人有臨別贈言:“願你人生的天空佈滿陰雲,以便描繪出燦爛的`雲霞。”中國晚唐詩人李商隱也曾寫道:“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與西人贈言可謂有異曲同工之秒,中國詩歌中對荷花的描繪是很多的,宋楊萬里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纔有蜻蜓立上頭”的青嫩之態,也有“接天蓬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絢麗之景,而李商隱筆下的荷花,早已枯萎,又遭雨打,但依舊可以其樂觀之心聽其清音,這聽雨用的枯荷卻是那小池初生之葉不可比過,那西湖六月之葉難以代替的。

若你的窗後也有一池這般已枯的荷葉,且莫將這暗淡的色彩抹去。留下這一池枯荷,在秋日夜雨中,靜靜傾聽那雨打枯荷的獨特音韻,細細地品味這枯殘之荷的別緻情味。

你會發現,比起完美的風荷,它更有一番難以言狀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