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老街尋夢的經典散文

老街尋夢的經典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62K 次

走進樂餘老街,在城市裏匆匆的腳步突然放緩了下來,一幅深藏在民間的老舊的江南小鎮風俗畫,在夏日的陽光下緩緩打開

老街尋夢的經典散文

仰望街頭那座高高的牌樓,樂餘老街四個鎦金大字在豔陽下分外炫亮。呈現在面前的是一羣典型的民國時期建築,逼仄的街道,灰暗的色調,粉牆、黑瓦、石路、排門,廊檐相對,商鋪林立。牌樓下的碑銘鐫刻着老街的歷史:老街始建於民國24年,爲當地一位名叫張漸陸的富紳用兩年時間建成,街長不過三百米

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彷彿沿着時光往回走,那些精緻的小琉璃瓦,殘紅的廊柱,展現着塵煙遮擋不住的舊日繁華,那些店鋪屋頂上的老虎窗,彷彿站立在時間之外,沉默得如同哲人,見證着小鎮老街的滄桑變化。疊靠在門側的老舊排門,顯得厚重而又懶散,像是一冊被人遺忘的關於老街的線裝善本,無言地訴說着老街人家的陳年舊事。

行走在窄窄的老街,恍然走進了歷史的深處,那些抑揚頓挫的商賈市聲、急促的達達馬蹄聲,茶樓酒肆的弦管樂聲尤然在耳。又好像走進了一部老電影的拍攝現場,時常會產生一些入戲太深纔會有的錯覺:跨進殘破的門檻,擡頭望望灰暗的店鋪,坐在櫃檯後面的是戴着藍印花布頭巾的阿慶嫂,抑或是扎着羊角辮的`童年阿嬌?

只是那些穿對襟褂子或者青袍長衫、揹着包袱,揣着銅板銀元從四方趕來的生意人,還有算命瞎子、賣小吃者、補碗人、箍桶匠、衣衫襤褸的乞丐和搖鼓叫賣的貨郎業已散場,留在老街的只有手拿大蒲扇望着街上發呆的店家,廊檐下坐在竹椅上唱茶聊天的老人,三三兩兩騎着自行車或電瓶車的路人和我們這些東張西望的過客。

只是舊時的錢莊藥房、漁行布店也已人去樓空或改換門庭,那些老字號的招幌也已隨着排門的油漆剝落在歲月的積塵裏,換成了統一樣式的白底黑字的木質門牌。

只是老街曾經的繁華不再,買賣人的吆喝早已老去,只有店鋪裏風扇扇葉緩緩轉動的聲響和我們留下的零零碎碎的腳步聲。

做秤的老手藝人還在,戴着老花鏡的老人正低頭聚精會神地爲秤桿上秤花,明瓦上漏下的陽光照着他鬢角的白髮,路人在石板上踏出的聲響和聚焦過來的好奇目光,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專注,好像在一杆秤面前,時間失去了重量,外面世界的喧囂與嘈雜也變得無足輕重了。

與老秤鋪對門的白鐵皮店還在,店裏掛滿了手工製成的鐵皮水桶、水箱、鐵簸箕、鐵勺,鐵盆,店家也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工匠,正手腳麻利地拾掇散在地上的鐵器。這些農耕文化的守望者,手藝代代相承了幾十年甚至百年,讓我們更真切地看到了老街的時光履痕。

老街悠緩的時光和古樸的風韻還在,沒有汽車尖銳刺聲的聲浪、沒有喧鬧擁擠的人羣、沒有急促趕路的腳步,老街自在、平和、恬淡,堅守着一份寧靜和老派,身處其中,好像面對着一條緩緩流動的歷史河流,那些城市裏的繁雜心緒便會像綠茶一樣慢慢沉澱下來,一切都變得閒靜,散淡而又真實。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老房子,都有一條老街,它們是我們心靈深處無法抹去的夢。對於流落成老街客人的人,或許老街也早已隨着老去的歲月褪色成了一幅幅黑白的回憶,但是,再次踏上老街的土地,那些在城市裏匆匆行程中遺失的很多本應珍視的東西,在老街卻輕而易舉地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