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古裝平遙散文

古裝平遙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壹

古裝平遙散文

若去山西,少不了在平遙落個腳。去的次數多了,到平遙彷彿是探視年長卻神采不減的故人。

平遙古城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傳說是大將尹吉甫築就的夯土城垣,明朝洪武年間擴建成今天的面貌,形似烏龜,故俗稱“烏龜城”。

久遠的記憶固化成城牆、樓臺屋舍,我坐上人力黃包車在里弄輾轉,尤同跟隨着時光一起倒流,迴歸到祖宗們活着的日子,渴望隨時從某個角落蹦出許許多多的古人來。

一個民族的回望僅靠文字顯然是不夠的,步入平遙,在歷史立體的站姿裏,滿含愧色地矗起我們的驚歎。

厚實的青灰主色調在提示我們活着要象祖宗那樣知書達理,城牆上三千垛口,七十二座小敵樓,竟是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雖然沒有實質上意義,但是這座古城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一種外在表達。在我們被西方文化薰染時,不知有多少西方人在苦讀東方的聖賢書,其實連我們自己都懶得之乎者也啦。

在速度時代,我們要不斷地回首,看看什麼不該遺失的卻失去了,原本熟悉的卻轉眼陌生。

  貳

平遙,中國古代城市建築珍貴的活體,在北方城市中如此完整的幾乎是孤本。

我開始步行,開始用我的手和腳來接觸平遙的身體。腳不痠痛,心卻開始痠痛。

類似平遙這樣的城市在中國曾經是普遍概念,人心的暴力是多麼可怕,若暴力的血腥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可以嗅到,那多麼可悲,亦可憐。

傳統文化一旦被外來文明或世俗拆遷,無疑是一種自宮。

對於古裝的平遙,從熙攘人羣中燦爛的表情裏,我們還依舊不吝惜自己的情感,說明我們的`行囊中還有鼓鼓的舊情。

  叄

同樣被戰火與動盪清洗過的平遙依然四平八穩地盤踞在晉地。

古城的磚瓦間,可以看出晉人的性格、精神的濃度,也可以察覺到他們的情緒以及活躍的生命體量。

農耕時代一路跌撞走來的東方民族,有太多的掛念寄生在我們的顱腔。因爲躲避貧困,我們闖東關、走西口和逃荒,因爲要馱回財富,晉人的雙腳踏遍整個江山。他們在閉關鎖國的社會背景下,就以開放的襟懷在一個內陸省份締造了相對獨立的商業化陣營。

中國長期被輕商意識籠罩,山西缺天時,又缺地利,卻上演了不可思議的晉商神話,或許正是山西天不時地不利的缺陷,將人的智勇逼迫到了一個極限,所以中國首家,也是最大的一家經營匯兌業務的票號並沒有出現在早己資本主義萌芽的富庶的沿海地區,而是在山高水遠的山西,這便是日昇昌票號,堪稱中國票號博物館。由此,喬家、曹家、常家、渠家、師家等商家大院攻佔了我們的眼球也就不足爲奇。

  肆

平遙沒有好酒,貪杯的人漏財;平遙也沒有下酒的好菜,沒有好酒豈能有好菜?平遙的碗砣是給裝卸貨物的苦力吃的,平遙的牛肉是商賈遠行時的咀嚼的鄉情,平遙人的胸口掛着護身的算盤。時到今日,歷史在這裏檢討對商業英雄們的忽略,以奸註釋,以缺失道德蓋棺的商人們在這座古城壯威的氣宇中翻案了。

中國的商人首先是懂得道義的文人,讓我感慨的是晉商以行商的忠誠巋然成爲傳統精神的堅守者。

財富最終的歸宿竟是文化。於是,我每當離開平遙時都不由自主地一步一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