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元明坳上的牧歌散文

元明坳上的牧歌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去元明坳的頭天,正值端午節,大雨瓢潑,忽撒撒一天一夜。次日清晨出發,查天氣預報,耒陽中到大雨。我想,真是苦也,好不容易組織作協會員去採風一次,卻遇上雨天。本以爲會有不少人缺席,意外發現,不但三十五個報名的到齊,且來了四個文學愛好者。於是,未免有了幾分感動。

元明坳上的牧歌散文

大巴車從市區出發,經京珠高速,過新市街,穿高爐,越馬水,到亮源,元明坳遙遙在望。讓人興奮的是,太陽驅散了烏雲,露出甜甜笑容,心情頓時晴朗起來。清風和煦,蟲鳥啾啾,野菊飄香,雞犬相聞,宛若走進田園詩的意境。採把黃菊於手上,不由想起陶淵明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不是詩人,過上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卻是心底的渴望。尊敬的陶公,且讓我帶上你的詩句,來一次“採菊元明山,悠然見關塘”。

元明山不矮,海拔八百多米,乃耒陽第一峯,終年雲霧纏繞,鬱鬱蔥蔥。關王塘不小,面積一千五百畝,乃耒陽最大的中型水庫,四季清澈冰涼,碧波盪漾。山纏綿着水,水依偎着山。山體連綿起伏,呈弧形展布,山勢陡峭,發遠古風韻。水意含情脈脈,煙波浩淼,露現代風情。遠遠望去,條條梯田,從山腳盤繞到山腰,層層疊疊,高低錯落。不時有老農,扛着鋤頭,耕作于田間,揮汗於菜地。於是,便有了一份久違的觸動,便有了一種詩人的情懷。一邊是萬頃碧波,一邊是青山如黛。微風拂面,幽香撲鼻,宛如置身仙境,陶然心醉。人生得此,夫復何求!

車停半山腰,有一學校,喚作元明小學。青磚瓦屋,綠樹成蔭。村莊讓城市吸空了,只有七八個留守孩子,朗朗讀書於此間。房屋破舊不堪,院內幽深寧靜。正是假日,教室空蕩。村民三三兩兩,或擺桌於一旁,打着牌,或置竹椅於草坪,曬着太陽。學校只有一教師,校長是他,班主任也是他,任課教師還是他。有人感嘆這個教師太傻,爲何不找關係調進城?我卻羨慕他,能隱居世外桃源,淡泊名利,遠離世俗,過一種牧歌式的'田園生活。我曾經一直夢想,當名鄉村小學教師,一邊教書一邊寫作,過着與世無爭的日子。然而,命運作弄人,讓我不得不置身勾心鬥角的官場。這,也許是種宿命吧?而我身邊,這些文朋詩友,今天隨我而來,正是厭倦了那種浮躁的都市生活,渴望一次強烈的精神皈依。

山道彎彎,我們向頂峯攀登。怪石嶙峋,古木參天,楠竹片片,泉水潺潺,到處是芳草氣息,到處長鳥語花香。半透半紅的楓樹,伸着長長的葉片,圍着窄窄的山路,襯托青翠的草地,充滿着無限的韻味。突然,在梯田纏繞的山坡,出現幾頭水牛,兩個牧牛的孩子,仰面躺在一尊巨石上。那姿勢,顯得悠閒而恬靜,那意境,震撼了每個人。我們悄悄站在梯田邊,不敢高聲,生怕破壞了這幅美妙的畫面。樑瑩玉大哥輕輕說:“這就是一首詩,田園詩!”我要鄭百惠拿來相機,趕緊拍下這首詩,而我自己,則恍如隔世,走進了屬於自己的那個牛背上的童年。那是牧歌的童話世界,有嫋嫋的炊煙,有婉轉悠揚的笛聲。那是一段多麼讓人依戀的時光,而那樣的時光,再也回不來了!

途中,同行的周治中,一位癡迷文學的鄉村中學教師,向幾個文學青年介紹,說他愛上文學,源於讀初中時在報紙上看到我的一篇散文,他至今記得那篇散文的名字《故鄉的炊煙》。是《故鄉的炊煙》,讓他認識到文學的魅力,散文的魅力,吸引他走向了文學的道路,這一走就是十多年。而我們的王文華,則說她女兒愛上文學,是因爲她寫的那些詩歌。有人總是感嘆,耒陽文學不景氣,至今沒有一個大作家,沒有一箇中國作協會員。其實,耒陽不乏很有文學才情的才子,我相信只要他們堅守下去,是可以衝出耒陽的。但是,正如我的文學老師、著名作家樑瑞郴在給我的詩集《睫毛上的村莊》作序中說的:“在今天這樣的社會,當我們生活的空氣中,每一寸地方都瀰漫金錢氣息的時候,我們文學創作者,簡直就是某種精神的殉情者。所以,我常常想,我是該鼓勵文學青年爲文學而殉情,還是告誡他們憣然醒悟呢?”

登臨絕頂,突然雲開霧散。東面,是安仁縣境,山水和村莊,一片連一片,如詩如畫。據說若是秋高氣爽的晴日,可以看到安仁縣城,看到公路上奔馳的汽車;西面,俯視着我們耒陽的亮源、馬水、洲陂鄉地帶,散散落落的村莊,彷彿鑲嵌在山嶺的明珠,隱隱現現,炊煙裊裊。青山如黛,關王塘水庫,如一面懸着的明鏡,將這片絢麗的山區襯托得愈發豔麗。山頂,映山紅是元明坳上的一道風景,可惜早過了開花期。不過沒有關係,山上還不少的野花,知名的不知名的,正在爭相開放,有的雪白,有的金黃,有的淡紅,紅中帶着嬌豔,任山風吹拂,散發迷人的馨香。不時能看到野草莓,紅得透亮,紅得毫無雜色。這是沒有任何污染的草莓,這是大自然的原生態,這是元明坳給我們最好的恩賜。

元明坳雖然偏遠,養在深閨人未識,但只要你來過,就會成爲嚮往和懷戀,牧歌一般纏繞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