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春風嫵媚黑龍關散文

春風嫵媚黑龍關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說來慚愧,雖然身爲房山土著人,對於房山的人文地貌卻不甚瞭解。第一次聽說黑龍關,是在一次網聊中,說那裏的龍神廟自元朝起至今,數百年來,一直保持着二月二祈雨的民俗,而且逢祈輒靈。那是怎樣的一塊風水寶地?對於黑龍關的好奇心,長了草般蔓延,想要一睹其真顏的願望與日俱增。

春風嫵媚黑龍關散文

偶然的機會,讀一本《燕鼎》雜誌,有一篇介紹房山佛子莊鄉人文風情的文章,詳細介紹了黑龍關,文章的作者沈眉老師,居然是熟人,於是,不待遲疑,聯繫沈眉老師做嚮導,來一次實地考察,零距離一睹風水寶地的神韻。

時間定在陽春三月的一個週六,約定一羣好友,由沈眉老師帶隊,驅車前往黑龍關。並把這次出行擬一個非常有文化範兒的主題:黑龍關遊學之旅。

一行人驅車在108國道一路馳騁,大石河七拐八拐不離左右,路旁的山峯或舒緩,或冷峻,不斷變換着姿態一路隨行。正是初春時節,山還沒有完全返綠,但陽坡面的山荊樹已經露出星星點點的新綠,正是:“山雖無雨潤如酥,翠色遙看近卻無”。山桃花最是耐不住寂寞,在山的峯隈間,飄紅漾粉,“佔盡東風第一枝”當不爲過。

一路觀山看景,不覺到了佛子莊鄉政府大院,遊學之旅由此爲起點。

爲了能更加深入瞭解佛子莊鎮的歷史上的前世今生,佛子莊鄉政府爲我們準備了佛子莊史實類圖書《天夢之鄉佛子莊》。

一書在手,跟着沈眉老師穿街過巷,經過了黑龍關新街,村裏的房屋都是傳統的磚木結構,屋頂是青灰色的石板,院落隨坡就勢,院落大小、房子的規格相同,但與一般北京郊區的坐北朝南的型制不同,一律坐西朝東。問其根由,慄老師說,這是黑龍關的地形決定的:這種坐西朝東的格局,按風水講:是背後有高山,左邊有水,右邊有矮山,房子朝向山和水的出口,極符合中國傳統的風水學。

出了新街,沿108國道轉過一個彎,便來到了黑龍關的'老街,村口的玄帝廟前一棵古柏綠意盎然,但卻掩飾不住歲月給予的滄桑,在已經斑駁的廟門前,門檻已經腐朽,門柱的石刻經不住風雨的侵蝕,紋路被磨礪得不再清晰,但它們依然兀立在那裏數百年,護佑這裏的一方淨土。護佑這裏的生靈綿延不息。

沿一條不太寬闊的街道進村,村的房子一律臨街,木門,大門成亭檐設置,門楣的磚雕,雕些纏枝蓮、喜鵲登梅等吉祥圖案,門內有影壁牆,通常都是兩進的院子,磚木結構,青灰色的石板覆頂,也有些門面講究的,門面裝飾更加講究,大門是重檐的硬山頂,與青磚灰瓦的房子相映襯,同規制,院落再增到三進,或是四進的院子,雖然年代更迭,依然可以窺見昔日的富庶。全村最豪華大氣的要數李家大院,坐在古氣十足的門墩上、倚着大門拍照留念,或許是“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雖然也是李姓的女子,在李家門口逗留半天,終於也沒能跨入家門。

一行人走走停停,來到了村子的中心,一個用大小石塊碼起的土臺,沈眉老師要大家猜它的用途,大家七嘴八舌給出了各種答案,由於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優勢,我這時顯得“見多識廣”,一下子就猜出這是個老戲臺。抵不住“豬豬姐”的攢輟,手腳麻利地爬上老戲臺,靠着戲臺的牆,揣着手,曬着太陽,滿面笑容的陷入遐思,居然暢想到自己年老的樣子。

沿村裏的街道,東家訪,西家串的,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很有“少小回家老大還”的親切感。特別是沈眉老師熟絡地用家鄉方言跟老鄰居們打招呼,這種親切感就尤爲濃郁。

在村的盡頭,一顆古槐枝幹虯勁,丫杈間剛剛冒出綠豆大小的嫩芽,樹下一個有些破敗的廟宇,古槐的丫杈遮蓋着整座廟宇,這就是村子的五道廟,據沈眉老師說,他小的時候這個廟就是這個樣子,幾十年,或是上百年過去了,和村前的關帝廟遙相呼應,依然頑強地立在這裏,掌管着全村人的生死。走進五道廟,三面牆壁上的壁畫已經部分脫落,但殘留的部分,色彩依然鮮豔,這些壁畫的內容是講述人的生死輪迴的傳說。

走出村子,又見幾個老鄉經過,熱情地跟沈眉老師打着招呼,噓寒問暖,老師也是鄉音未改。

回望來路,心被淳樸的鄉情感動,在這個元代建村的古老村落,歷經700多年,民風樸實,和諧,大凡有居人的院落,都是大門敞開,有人拜訪,主人會熱情招呼,讓進院子端茶遞煙,噓寒問暖的,絲毫不顯得外道(這是村裏的方言,就是生疏的意思)。這樣淳樸的民風,就該是理想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和諧社會吧!

走出那條老街,看一枝早杏在村邊一家牆內伸出,含苞的花蕾與牆外剛剛抽芽的柳枝在一習春風中輝映,兩隻山喜鵲在青灰色的屋頂歡嬉,好一幅祥和的春日鄉村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