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春筍散文

春筍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俗話說靠山吃山,山村多的就是山,山裏人祖祖輩輩靠着大山過活,日子簡單樸素、閒適安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紛爭,隨遇而安,猶如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山裏多竹林,鬱鬱蔥蔥,起風,宛如綠色的波濤,層層疊疊地盪漾過去,那青翠欲滴,翠得讓人心醉。

春筍散文

每年驚蟄後,家家戶戶都挖竹筍。竹筍是初春大自然饋贈的山珍,多,且嫩。驚雷初響,筍冒尖,密密的,也有懶得冒頭的躲在大地繼續汲取養分,這些是春筍。冬季有筍,不多,且深埋於土裏,外行很難有收穫,但備受寵愛,因其才藏土中,既鮮又嫩,挖出來去殼,切細,炒兔肉乾,放蒜苗辣椒,下酒最好,也下飯,價格也貴。

挖筍是樂事,也是重農活。勤快的農人起個大早,吃個飽飯,互相邀約,攜帶斗笠、蓑衣、鋤頭、扁擔、麻袋、吃食,徑向大山而去。挖筍有訣竅的,先看後挖,對於有經驗的農人挖筍很有成就感,瞧瞧竹子的枝葉,很快就能確定竹子的根脈走向,順着根脈,瞧,幾片小小的葉片,那是冒頭的筍尖,一個、兩個、三個……呀,那顆竹筍沒有冒頭呀,如何找到的?對於挖筍的高手,看土層往上凸出,或是土層的裂痕,即可知曉下面是否有竹筍。年輕力壯的小夥兒還沒練就這等本事,可就抓瞎啦,只能碰運氣,常常白費勁兒刨出一個個的'坑,甚至還挖到石頭,崩得手臂發疼。筍殼雖厚,卻擋不住鋤頭的鋒利,找到筍兒,挖出完整的筍是很需要技術含量的,先是估計筍的粗細,用鋤頭在其周圍挖出一圈,至筍根露出,高手只要舉起鋤頭對準根部一揮,不偏不巧,正好鋤進根部土裏,鋤柄往前用力一推,筍兒就離地而起了,不傷筍殼一絲一毫。年輕人就毛毛躁躁啦,渾身是勁兒,卻無法做得完美,要不傷了筍身,要不傷了筍根,總是做不到一鋤離地,總要幾鋤才能斷其根。

春季多的是雨水,常常遇上春雨綿綿,山路溼滑,勤勞的農人不怨天尤人,斗笠雨蓑早就備好,雨水足,筍兒肥,豐收的季節要的就是加把勁兒挖筍,不挖,一旦筍兒冒出竹節可就老了,吃不得。筍兒一顆顆堆在一起,力壯的年輕人就裝袋往山下挑,也是,挖筍那麼費巧勁,還不如爽快地挑擔子,蠻勁可還是有一把的。過午是不回的,抑或拿出乾糧吃,抑或搬幾塊石頭,生個火堆,架個鐵鍋,煮上熱乎乎的吃食,順便切進幾塊極鮮極嫩的筍塊,這纔是真正的靠山吃山。筍兒挑下山賣給進山收購的貨商,這也是農人雨季較大的收入了,心裏美滋滋的。

雨季,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有筍菜。春筍個大,肉厚,最宜燉排骨,大塊地切,和大塊的排骨燉在大鐵鍋,柴火燒得極旺,待肉爛,裝進大盆,端上桌,外面天氣尚寒,屋內熱氣騰騰的,圍着桌子,吃着鮮嫩爽脆的筍塊、滲着筍香的排骨,喝些自釀的米酒,孩子們喝着熱乎乎的湯,美味又營養。也可燉鮮魚,放些辣醬,鮮,甜,美。孩子們拿剝下的筍殼捏住尖頭,撕掉粗厚的根部,往嘴裏一放,還能吹出悠揚的哨聲。

大豐收的年景,部分製成筍乾。把筍兒剁根,去皮,削乾淨,放大鍋煮,煮好後撈出晾涼,擺進木板製成的巨大的木缸,擺是很有講究的,一層層筍尖筍根的擺放有嚴格要求,這會影響缸容量和筍的質量。上面壓木板,木板上放大石頭,利用槓桿原理,橫壓一根大木頭,木頭尾部掛上大石頭,這叫榨筍,隔天增加石頭加壓。巨大的壓力把筍壓扁。壓上一兩月不等,趁天放晴,卸去石塊木板,將壓扁的筍兒搬出,置於大篾席上,在太陽底下暴曬,並及時翻面,直至曬乾,筍乾是可以保存很好的,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吃前泡開,燉法最宜。

年復一年的修林、挖筍、制幹,農人靠勤奮的雙手取得收穫,愛筍之士也品嚐到了美味。大山的饋贈是無私的,且無窮無盡的,但這離不開農人的取捨智慧——每年挖筍季節,農人都要留下些健壯的筍兒讓其冒節成長,長成修竹,讓竹林能世代延續成長下去,絕不殺雞取卵,雖是簡單易懂的道理,很多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