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百鳥朝鳳》讀後感(精選7篇)

《百鳥朝鳳》讀後感(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百鳥朝鳳》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鳥朝鳳》讀後感(精選7篇)

《百鳥朝鳳》讀後感 1

《中國神話故事》是一本很精彩,很好看的故事書。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54頁《百鳥朝鳳》的故事。

這本書寫了鳳凰的`經歷。鳳凰以前是一隻很不起眼的小鳥,羽毛很平常,但是,它有一個優點,它把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撿起來,存儲在樹洞裏。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都找不到食物,被餓的頭昏眼花,鳳凰連忙把自己多年存儲的食物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災害過去了,爲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選出自己身上最漂亮的一根羽毛,獻給鳳凰,所以鳳凰纔有這身美麗的羽毛。

我通過這個告訴知道了,懷有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會快樂,還會得到大家的尊敬和景仰。

《百鳥朝鳳》讀後感 2

假期我讀繪本故事——《百鳥朝鳳》這本書。這個故事講了鳳凰鳥原是一種羽毛不漂亮,個子小平凡的小鳥,它從早忙利忙着收集糧食,其他鳥兒只顧玩耍,討論誰的羽毛漂亮,還不聽小鳥勸告去收集糧食。有一天,森林着火了,小鳥奮不顧身撲火燒焦了羽毛,鳥兒們爲了感謝它,獻上了自己的羽毛,就這樣它變成了漂亮的鳳凰,冬天到了,平時貪玩的鳥兒沒準備食物它還把食物分給衆鳥,帶鳥兒們學會了勤勞。鳥爲感謝鳳凰紛紛在南羽毛這天朝稀鳳凰,這就是百鳥朝鳳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活着是爲了自己而活,有些人是爲了別人的幸福。爲了自己的人也過的好,爲了別人的人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愛戴和感激。只爲自己的人不會有人喜歡它,記住它。幫助別人,其中所得到幸福的東西是換不來的。

樂於助人不僅僅讓自己快樂,同時也是中華傳統美德,是我們小學生應該做的,因爲我們是少先隊員,是社會主義接班人。

《百鳥朝鳳》讀後感 3

現在很少人願意聽嗩吶了,百鳥朝鳳,是什麼。我也是如此,沒有看《百鳥朝鳳》也不喜歡聽。

吹嗩吶在以前是十分光榮的,尤其是班主坐在太師椅上領吹可是一個嗩吶師傅的榮譽,也是家族的。而《百鳥朝鳳》是師父傳給他一個弟子,傳承他的衣鉢,也就是下一個班主了。

《百鳥朝鳳》是被認爲榮耀,是用於白事的,而卻不是所有人死後都可以演奏的,必須是生前沒有污點,深的大家尊敬的人。而繼承《百鳥朝鳳》的人也不是技藝好就行,還要品行好,真正愛嗩吶的人。

在電影《百鳥朝鳳》中焦師傅傳《百鳥朝鳳》時沒有傳給更有天賦的的藍玉而是傳給了愛嗩吶,有情有義,始終守護嗩吶的遊天鳴。在後來洋樂器和中國的嗩吶衝突時,大家都放棄了,而天鳴始終沒有放棄。最後焦師傅走了,只剩下天鳴一個人在墳墓前吹嗩吶。

以前的光榮和現在衰落,人們的`態度,反映人民如何看待一種技藝,一種文化。天鳴的父親因爲自己沒能吹嗩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天鳴身上,不管他喜歡與否。而後來嗩吶的衰落勸天鳴不要吹了。先前和別人談到天鳴要學《百鳥朝鳳》時多麼自豪而後來的勸說對比明顯,反映他對嗩吶的看法。

天鳴由於不喜歡到喜歡是不得不聽父親的到真正喜歡吹嗩吶。是一個技藝人的初心不變。

真是如此,我們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能保留下來,對他們予感謝,也謝謝這部電影。

文化之路,要的就是堅守,讓我們一起堅守吧。

《百鳥朝鳳》讀後感 4

今天,我讀了一篇神話故事——百鳥朝鳳。這個故事講了鳳凰鳥原來是一種羽毛不漂亮,個子小的平凡小鳥,但它有一個優點:很勤勞。總是把樹上掉下來的野果藏在洞裏,到危急關頭時,就把野果分給鳥兒們吃。有一次,森林大旱,什麼食物也沒有了,鳥兒們會餓死。就在這危急關頭,鳳凰鳥把洞裏的野果分給大夥們吃。爲了感謝鳳凰鳥的恩情,鳥兒們都在自己身上拔一根最漂亮的羽毛,織成一件色彩斑斕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把它奉爲百鳥之王。

事實告訴我們,看人和事物不可以只看外表,要實質。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平凡人只要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勤勞樸實,就往往在日常的平凡中做出受人尊敬的不平凡事來。我們要學習鳳凰鳥這種居安思危、熱心助人的精神。

樂於助人是人們都應該做到的行爲,今天我就讀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名叫《百鳥朝鳳》。

從前有一隻小鳥,它長的非常普通—羽毛灰不溜秋,嗓音也不好聽,但他有顆善良的心,很愛樂於助人,可因爲它太普通了,所以常常被人忽視,要收我要有好看的羽毛,好聽的聲音,那該有多好啊!可是,我什麼都沒有。小鳥很傷心。有一天,森林裏要舉行晚會,所有的鳥都很開心都想去看晚會,但是有一隻喜鵲是森林糧倉的'保管員,守着一個大糧倉,這個糧倉是發生旱災時森林所有鳥兒的‘救命糧’,十分重要,一定要寸步不離的看管着,可是,喜鵲也想去看晚會,於是就求那隻小鳥幫他看管,樂於助人的小鳥答應了。

那天,整個森林十分熱鬧,小鳥邊看糧倉邊聽音樂,正當小鳥聽的入迷時,糧倉發生了自燃,火一下燒了起來,“救火啊!救火啊!……”小鳥大叫着,但音樂生太大了,根本沒有人聽到小鳥的喊聲。於是小鳥奮不顧身的撲進火苗中,用自己的身體撲打火苗,火把他的羽毛燒焦了,但它還是沒有放棄救火,等小鳥醒來看到自己的羽毛被燒得長短不齊,便大哭起來。鳥兒爲了感謝它,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羽毛做成漂亮的衣服送給它,並讓它做了百鳥之王,它就是後來的鳳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活着是爲了自己活的更好,有些人活着是爲了別人的幸福。爲自己的人也許過的好,爲別人的人得到的是別人的尊重,愛戴和感激。只爲自己的人不會有人喜歡他,記住它。 幫助別人,其中所得到的幸福是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

《百鳥朝鳳》讀後感 5

這本書是死黨送的,拖了很久纔看。這一看就入迷了,有空一定得去看下電影!

故事都很樸實,語言雖然會有粗俗,卻也真實提現中國農村的人文風氣。除了百鳥朝鳳外還有四個短篇故事,都讓人震撼。

先說喊魂把,這個故事是我最沒有辦法發表感想的,因爲我完全不知道從何說起。最真的最實在的纔是最快樂最自由的。

其次是天堂口。這個故事很短。但讓人動容。一個火化師,從來不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總是把最大的尊重給死者。令人欣慰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麻木的,故事的結局有人繼承了范成大的意志,給了死者們還有的完整與尊重。社會讓人絕望的不是人們的麻木不仁,而是從中看不到一點希望。

我們,這個故事我很喜歡。看的我也非常悲痛。哥哥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弟弟的重見天日。當職者對生命的褻瀆和不作爲讓人心寒,都是有家庭的人,卻不能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心向着錢,良心被狗吃了。哥哥綁架當職者之時,對小女孩表現出的那種關愛,打老母親電話的那種心情,都讓人眼閃淚光。可憐的老母親今後就要一個人了。那種所謂的特警,因爲想要展現自己的本領,不去調查事情的起因經過,把所謂的.犯人義無反顧的槍斃,讓人心痛。爲人民服務,真心不是嘴上說說。

犯罪嫌疑人。因爲一個村莊,一個女孩子的死,三個嫌疑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公安的做法讓人痛斥,沒腦子,屈打成招,從此毀了別人的未來。愚昧無知的村民,更是增添了故事的悲憤與心痛感。每一個嫌疑人都是崢崢漢子,不是自己犯得罪行死也不承認。但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將死的他們不再考慮自身,一切罪行攬在自己身上,只爲還他人自由。悲痛中終於迎來了一絲光亮。

最後說說這個同書名的故事吧,百鳥朝鳳。如今的社會,多了很多不淡定,多了戾氣與焦躁,人們不能很好的審視傳統技藝,對於傳統手藝的不重視使得那些手藝慢慢失傳。這就是這樣一個讓人痛心的故事。不管對於傳統民俗風俗還是珍惜動物,更或是傳統文物,希望現代人可以保持一份愛護珍惜的心,將這些東西更好的詮釋傳承下去。

這真心是一本好書!

《百鳥朝鳳》讀後感 6

作者的文筆真的很妙,細緻而尖銳,描寫景色和氣氛十分有意思。每個小故事都有說不出的心酸,讓人出乎意料,每個章節結尾總是讓人回味無窮,站在不同身份的角度寫出了不同的人生體驗。

《百鳥朝鳳》講述遊家班嗩吶的起源到衰敗的全過程,最讓人難受的兩個情節,一是火莊老支書辦白事的時候,焦師父叫遊天鳴奏一曲百鳥朝鳳,可是遊天鳴說對不起大家,這個曲子我忘了!二是最後遊天鳴決心重建遊家班去城裏找兄弟們的時候,到了藍玉的紙箱廠時,推開鐵門,一個守門的老頭在門裏一間昏暗的屋子裏看報紙,而,那老頭竟是自己的師傅。

《我們》講述一個殘破的家庭老大出門到礦上找老二回家和母親一起過年的故事,最後老二沒找到,老大也死在異鄉,最諷刺的是一個年輕的狙擊手以正義之名自豪地擊殺了老二這個劫持犯。

《天堂口》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不壓抑,讀到了老一輩對工作的尊重和敬業,自己的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對小輩的影響。

《喊魂》完全是個大反轉劇,其中每個人物都透着可憐可悲的氣息,鄉村的`生活可以洗滌心靈,到後來卻沒有一個最終的結局,如同人生的未知,永遠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犯罪嫌疑人》講述的是一件殺人花案,公安認爲有三個嫌疑人沒有不在場證明,兇手肯定是其一,然後帶走三人審訊,到最後無功而返,三人都釋放回村,可是三人都被村裏人以及受害人家人直接定罪,從此殺人犯的帽子都扣在三人頭上。此後的生活也不再平靜,工作沒有了,基本的尊重沒有了,甚至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最後三人都是病死的,臨死前三人都主動承認自己是兇手,只是因爲想讓另外的兩個人都不再受苦。

這幾個故事篇幅都不太長,可是卻看得很慢,只是因爲每一個故事結束後,都需要時間去理解和釋懷。站的角度不同,看的世界都不再一樣了,究竟是世界改變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世界?

《百鳥朝鳳》讀後感 7

欣賞一部文化電影之前,我都會先去看原著,一是看電影與原著之間編劇上的差距,二來也能感受下電影所不能表達出的那種文字裏纔有的情懷與內涵,如《白鹿原》《歸來》《活着》等。在接觸《百鳥朝鳳》這部電影前,以示對原著的尊重我第一次花錢購買了該著的電子書,通過兩個星期的閱讀,深深被這樣國內少有的關注傳統文化的小說所觸動。

小說《百鳥朝鳳》聚焦貴州修文縣農村一支民間嗩吶樂班的際遇,描寫了兩代嗩吶藝人以及嗩吶這種民間藝術形式在現代化的擠壓下正逐漸消亡的過程。《百鳥朝鳳》是一首經典的嗩吶曲目,小說裏對這個經典曲目的描述充滿深情,也帶着很深的惆悵情懷,主人公遊天鳴在嗩吶匠人焦三爺的潛心傳授下習得嗩吶真傳,併成立自己的嗩吶門派,在被授權有資格演奏這部《百鳥朝鳳》神聖作品的時候,他終於失去了演奏的能力,他想重新組建樂隊的想法,也因爲主要演奏員們因社會的各種現實境遇而泡湯。實際上,他已經知道,自己無法守住這份神聖和敬畏。當代社會的經濟高速發展,對傳統文化有着嚴重的破壞,也使這種鄉村文化面臨着解體的危機。這個鄉村民間音樂家羣體的失敗,鑄造了一出傳統文化的悲劇,也是農民在當代現實中的悲劇,很值得我們去反思。

讀過原著作家肖江虹的小說,也看了吳天明導演的電影,吳導演總體上還是很尊重原著,這點在現今的商業化電影市場是很難得的,值得讓敬佩的還有讓肖江虹稱爲“最有情懷的製片人”方勵,是他的一跪,讓這部著作和電影浮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與其說《百鳥朝鳳》是一部讓人關注民間藝術、傳統文化的`警世之作,不如說寫這部小說與拍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件值得世人對匠人情懷的關注理解與尊重的事情。

在現今的商業化市場,人們越來越關注的是經濟文化,關注的是資本效益,多數理由是,社會節奏在不斷的加快,浮光掠影的生活着已經不易,沒人會停下腳步或有“閒心”去關注一些能讓人深思的,發內心三省的事情,整個社會的風氣是如此,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如此,什麼來錢快做什麼,縱觀整個電影市場,熱賣的永遠是特效橫飛、譁衆取寵、東施效顰的商業IP 電影;文化市場熱賣排行榜幾乎都是些偶像勵志、不經大腦回轉、虛無主義的網絡文學;商業市場了到處充斥的都是小資情懷氾濫的咖啡店,搞實體經濟遠不如搞炒房的來錢快來錢多……這樣的社會環境,我們如何去發展自己文化,去搞好經濟基礎,豐富人民生活終將成爲一場泡沫空談。

《百鳥朝鳳》無論是著作還是電影,在業界都獲得很多獎項,這是讓人欣慰的,畢竟還有羣體在堅守並敬畏這份匠心,但我們不得不看到另外一個現實,這部獲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大獎、華表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影片,從2012年拍攝完畢到2016年,始終沒有發行方有“勇氣”碰觸。沒有發行方願意投錢,因爲發行方知道,這樣的作品,誰發行它,誰虧本。

“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我們還把禮儀看得如此重要,如今物質豐盈了,廉恥卻成了稀罕物。今天回過頭看,那時候的鄉村規規矩矩,雞犬之聲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靠什麼維持?靠的是人心深處千百年的道德積澱。”肖江虹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