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15篇)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鳥朝鳳》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15篇)

《百鳥朝鳳》觀後感1

作家三毛說:“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裏都是在流浪。”有夢想可追,是幸福的,因爲心會跟着夢想一直在路上,即使是苦難,也是沿途最亮麗的。

常會陪着我看電影,她說:“你總能從電影裏看到自己,然後便慢慢地跟着影片裏的人物一起長大。”從小,夢想就是個遙遠的名字,就像太空與星際間的距離一樣。昨晚,在淚花與抽搐聲中,我感覺到夢想原來可以這麼真實,這麼有力度。房間裏眼含熱淚地看着電影《百鳥朝鳳》,連中途的廣告也不缺席,唯恐錯過了那些逐夢的細節。故事很簡單,但逐夢的細節卻感人肺腑。

故事圍繞嗩吶展開,吳天明爲了未完成的夢想,歷經千辛萬苦去拜師學藝,並憑着德行和刻苦,接過了焦三爺的衣鉢。焦三爺的祖祖輩輩都是吹嗩吶的高手,是一羣能將嗩吶“吹到骨頭縫裏”的藝匠。爲了將吹嗩吶的夢想延續下去,焦三爺嘔心瀝血。當遊家班的人紛紛去省城打工時,他怒火中燒,幫天明四處尋回弟子;在村長葬禮上,他帶病爲天明撐場子,並在吹《百鳥朝鳳》時,吐血倒地,起身後,又勁頭十足地爲天明擂鼓伴奏;查出肺癌後,他忍痛賣了自家的牛,讓天明去置辦新的嗩吶等樂器;臨死時,申遺的縣領導來訪。焦三爺用一生在堅持並追逐着自己的夢想。

所幸的是,嗩吶的夢想還在,逐夢的腳步從未停歇,天明在焦三爺的墓前深情地吹着《百鳥朝鳳》,嗩吶聲聲,響徹街坊巷陌,它在很多人的心裏活着。

媽媽看後,感慨了許久。她說,江西的兩位舅公公也是吹嗩吶的,不過他們純屬於喜愛,爲了這夢想,他們在家裏不斷地練習,練到一定火候了,就有人請他們去吹喜宴和白事。後來這種傳統的技藝大家不稀罕了,舅公公就外出打工了。然而,嗩吶的夢想總會時不時地冒出來……現在,兩位舅公公又開始玩起嗩吶來了,媽媽說,搞新建設,組織了一支樂隊,讓舅公公的嗩吶在各鄉鎮間巡迴演出……此時,我彷彿聽見了夢想撥節的聲響。

夢想是蝴蝶的翅膀,有了它纔有了翩翩起舞的舞姿。心懷夢想,就算細若微塵,也會有讓人驚豔的崛起。如果你的夢想在藍天,那就向上飛;如果你的夢想在遠方,那就往前走。

《百鳥朝鳳》觀後感2

在三亞大菠蘿影城,我們倆陪女兒看了一場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片花裏張藝謀對吳導本人的藝術造詣和爲人以及影片大加讚賞,我們也是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觀影的。大師不愧爲大師,無論從選材到拍攝還是主演陶澤如的精彩演繹,都無不彰顯出一代宗師的獨特匠心和高超水準,自然就心甘情願心悅誠服的在心裏爲大師的作品點贊!

電影主題思想是要表達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被人淡漠冷落的一個殘酷現實,借嗩吶王焦三與遊天鳴等徒弟們爲嗩吶吹奏藝術的傳承發展,展現了一日爲師終生爲父的師徒情誼,他們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爲了祖宗留下的東西不流失,他們用青春乃至生命維護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當焦三用生命和鮮血吹揍《百鳥朝鳳》時,我爲老藝人的精神流淚,爲民族文化遺產的後繼乏人流淚!婚禮現場西洋樂器大戰嗩吶其實也是西洋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入侵和挑戰,如何守住中國傳統文化這塊陣地併發揚廣大,已經成爲每個中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影片開頭父親帶兒子去拜師的場景滑稽又悲慼,天鳴父子那個虔誠,那個低三下四,焦三爺譜擺的那叫一個拽!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焦三爺是何等的風光;可以看到鄉下人想出人頭地、混個飯碗時的急切心情;可以看到嗩吶受到洋玩意衝擊鄉下藝人不吃香時那種窘迫和無奈;可以看到師孃對師傅樸素的愛,特別是當嗩吶吹起時師孃崇拜而又深情的目光令我感動,爲之動容。

焦三爺賣了耕牛不爲自己看病,只爲心中的嗩吶能永遠傳承;遊天鳴放棄掙大錢的機會,窮的娶不起媳婦,也依然堅守陣地不放棄;這不正是我們遠古至今文化與文明代代相傳的根源所在嗎!正是有了他們的執着與堅持,正是有了他們畢生精力的奉獻乃至生命的付出,纔有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與燦爛的生生不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爲祖國古老文明與燦爛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儘自己應盡義務,老祖宗的東西絕不能也不允許在我們手裏丟掉!

《百鳥朝鳳》觀後感3

嗩吶是中國民間的傳統樂器,一直以來在人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焦師傅說的,不管在婚喪嫁娶中鬧鬧,還是人們在勞作後的閒暇之餘聽一段解解乏。在焦家班以及焦師傅的太太爺師傅那些年代裏嗩吶這門手藝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吹嗩吶的是匠人,他們也有那種工匠精神,身上肩負着將祖輩們留下來的優秀傳統傳承下去的使命。這一點也是嗩吶藝人收徒十分看重的一部分,一方面看徒弟的天資,另一方面看的是德行。天鳴在被父親送到焦師傅家裏的時候,天鳴父親見到焦師傅一時激動在遞煙的時候絆倒磕傷了額頭,天鳴慌忙去扶起父親,去給父親擦拭頭上的血印,情急之下流出了眼淚。他沒有聽從父親去給未來的師傅磕頭,因爲此時他還沒有和焦師傅製造任何羈絆,沒有諂媚,純純真真,而父親纔是生命中值得流淚的人。這一幕焦師傅看在眼裏,表面不動聲色的他也許在心裏已經有了人選。

後來焦師傅並沒有急着向天明傳授嗩吶技藝,而是讓他一邊練習枯燥看似沒什麼用處的基本功,另外讓他下地幹活慢慢磨練他。焦師傅讓天鳴用蘆葦從河裏吸水,天鳴沒有達到師傅的要求灰頭土臉的回了家,捱了師傅的冷眼。我想這一點是在焦師傅的預料之中的,雖然表面冷酷,可在心裏是開心的。在後來天鳴在下雨天還在河邊用長蘆葦按照師傅的要求吸水,師父師孃找到他後,焦師傅立馬把雨披穿在了天鳴的身上又把自己的斗笠拿下戴在了他頭上。他對待天鳴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孩子是有犯錯的時候,這樣可以樹立自己的威嚴,以後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堅定父親所教導的爲人準則。 比天鳴晚來幾個月的藍玉在嗩吶上的悟性更高一點,頭腦也更靈活,可最後還是被師傅狠心趕回了家。從藍玉割麥子和抽菸的例子中可以發現藍玉並不是焦師傅所尋找的傳授看門技藝的人選,而且後來他自己也說了,他是那種做事沒有恆心的人,如果讓他接班嗩吶早都完了。

在焦家班成爲遊家班以後,時代也在發生着變化,這種變化是幾十年幾百年都不曾發生過的。這種變化是中國近幾十年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外來文化的侵入對傳統文化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人們的思想也在這種疾風勁雨中發生着變化。會吹湊嗩吶不再像以前那樣風光,當上嗩吶班主也不再是祖墳冒煙的幸事。前人留下的規矩逐漸被踐踏,昔日備受敬仰的嗩吶匠人接的活難以維繼生活。一場與西洋樂器的比試以家當被砸流血結束,大壽臺上扭腰的女子揭露了鄉村人們缺乏教育和文化認同的不爭事實。現在的鄉村無論從人到事由內到外都在經歷着一場巨大的變化,嗩吶的悲鳴聲告誡我們正在失去前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

爲了生活不得不放棄昔日職業的遊家班匠人奔走在社會的各個行業,再次將這羣人聚集在一起演奏一次百鳥朝鳳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焦師傅走了,一個把一生都奉獻給嗩吶的老藝人走了,只有天鳴一個人爲他吹響了嗩吶,嗩吶聲婉轉悲愴,迴響在山谷河流上空,宣告了那個時代的結束,留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沉思……

《百鳥朝鳳》觀後感4

少年遊田明是焦散葉的弟子。但是,他願意吃苦,願意勤奮練習。大師更看重的是對嗩吶的熱愛和高尚的人格。於是,遊田明成了唯一一個學會了“百鳥齊鳴鳳”的接班人。但後來受西方樂器的影響,恰好是一件大事,村民選擇了更震撼的西方樂隊,而不是嗩吶班。你田明不想嗩吶沒落,經歷了一系列的掙扎。在影片的最後,雲田明成功地申請到了遺產,成爲了嗩吶的繼承者。

這部電影讓我震驚和感動,它絕不僅限於畫面寬廣和人物內心。

細膩、背景音樂的穿透力,而是在於他的思想主旨: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當今世界,是一個文化多樣性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帶來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四面八方的外來文化,不斷衝擊世界甚至改變着中國傳統文化。從歡樂聖誕節到情人節,西方節日在中國越來越火,而傳統的中國節日卻漸行漸遠。尤其是商家更是津津樂道,特別是聖誕節,無論大街小巷,熱鬧程度,有增無減;中國傳統節日日漸清淡,端午重陽元宵,越來越不被重視,在電影院,美國大片、日本動漫成了衆多觀衆的選擇,國產片卻常被冠以“爛片”的稱號……

對此,我們要做的是保護與繼承。可以改變的是文化的內容,但不可以改變文化的精髓。影片中,年邁且患有肺癆的焦三爺爲演奏百鳥朝鳳,一口鮮血噴出,這是對藝術的堅守,更是對文化的獻身!正如焦三爺所言:“這秦川大地,不能沒有嗩吶!”我們傳承的文化,是隨着血液繼承下來的一種品質。回看當今,各種以傳統文化爲題材的影片、節目譬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不斷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目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開始了對傳統文化的探索學習……“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的人,才能拼了命把這活兒保住,傳下去!”只要我們擁有繼承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相信傳統的種子定會在天朝大地上永遠生根發芽!

影片到最後,在師傅焦三爺墳前,遊天明滿懷悲痛地奏響了驚天動地的“百鳥朝鳳”雲霧中,師傅坐在太師椅上,微笑地看着徒弟,面容驕傲地聽完了整曲,罷了,起身,頭也不回地消失在遠方……那一刻,我意識到,傳承的精神已在我心中永恆。

《百鳥朝鳳》觀後感5

以前曾看過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當現在老師講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我馬上就想到了它。

這部電影講述了在陝西的無雙鎮裏,吹嗩吶已被運用到喪事中——道德平庸者只有獨奏,中等的吹四臺,上等的吹八臺,只有德高望重者纔給吹“百鳥朝鳳”。年幼的遊天鳴拜整個無雙鎮中唯一會吹“百鳥朝鳳”的人——焦三爺爲師,並在他的衆多弟子中憑藉肯吃苦的勁頭與高尚的人格脫穎而出,習得了“百鳥朝鳳”。但隨着西洋文化的衝擊,適逢大事,人們都選擇新穎的西洋樂隊;衆多師兄也紛紛選擇進城打工,只剩遊天鳴在一個以賣藝爲生的嗩吶匠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但他沒有放棄,在師傅的目前吹響了“百鳥朝鳳”。

看完整部影片後,導演對人物性格的表現,人物感情線索的安排令我震驚。電影中的每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格魅力強大的,例如,焦師傅爲了不讓嗩吶沒落,帶着病也要吹響嗩吶,只爲讓徒弟可以接過他的擔子,將嗩吶傳承下去。

當今的世界文化多樣化,我國也不例外:外國的文化在國內落根發芽,中國本土文化得以保留。可隨着時代的發展與變化,人們越來越多地去關注國外文化,反而忽略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各種外國節日,如感恩節、聖誕節等越來越火,無論大街小巷都人山人海;國外的科幻片、動漫受到人人追捧,而國內的電影卻被叫成“爛片”……

對此,我們應做好保護與傳承,不讓文化遺產流失。影片中,焦師傅身患肺癆卻依然吹響嗩吶,吐出一口鮮血,這是對藝術的堅守,也是對文化的堅守。正如焦師傅所說:“這秦川大地,不能沒有嗩吶!”我們自己的文化,決不能讓它毀在自己手上!“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裏的人,方能拼了命地把這活保住,傳下去!”只要我們以熱情與堅定地信念面對它,我們一定能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百鳥朝鳳》觀後感6

師父非師傅,更與老師有本質上的區別。父母給我們生命,而師父給的是人生。師父是用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和他自己的靈魂教會你走好人生之路。而當今這個時代,師父都成師傅。工人階級的專用稱呼,更高級的就是老師了。老師是個職業,更加成就了人性醜惡的一面。與中國傳統中的師父一詞有天壤之別。電影中這一個世代相傳的嗩吶匠焦三爺,用生命演義了傳承,演義了中國文化精神的師父。他雖固執,但仁愛,有骨氣,愛憎分明,有操德,個性鮮明。他愛他的嗩吶,愛着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愛他的徒弟,唯獨不愛他自己。這幾乎是中國傳承傳統文化的人共有的性格特點。他說:“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得,是吹給自己的,要吹到骨頭縫裏,不能讓嗩吶沒了。”這經典的語言,只有師父才能說的出來。因爲這個聲音來自他的靈魂,而不是嘴脣。

我的骨科師父世代相傳,她的一生只收了我這麼一個徒弟。我常問師父爲啥不多收徒弟,師父經常笑而不語。有一天師父說:“孩呀,咱家這個手藝是救人的,這麼多代了,都是傳女不傳男。你大姐(師父的親生女兒)人品不好,不能傳給她,會害人的。我以爲我要把這手藝帶到棺材裏了呢,結果沒想到遇到了你。咱娘倆有緣,你這孩子心眼好,有德性,又會內科,你學會這個手藝能治病救人,不會瞎了咱們家祖輩名聲。雖然違背了祖訓,但我想她們會理解的,孩呀,她們都看着你呢,千萬不要爲了錢去救人!”我聽到這淚奔了,從此再沒問師父爲啥不多收徒弟。現在師父不在了,這話卻從不敢忘記,如同那電影裏的遊天鳴。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很多與師父的點滴生活,我幾乎一直在流淚看完這部電影,沒有拜過師父的人很難理解這種感情。金錢至上的中國人靈魂深處是什麼?我說不好,但一個頭磕在地上,一句師父,一個承諾,一種精神,便成就了我生命的全部!是與血液容在一起的,誓死捍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敢忘記師父的教誨和自己的誓言!師父說你要勇敢的做一個殉道者!

百鳥朝鳳,鳳就是殉道者的化身,捍衛和守護着光明和希望的靈物。只有鳳凰纔會涅盤,重生的便是他的徒弟。焦三爺走了,孤零零一座墳迎着餘輝,百鳥朝鳳就下了,嗩吶才能繼續着它的生命的光輝。

《百鳥朝鳳》觀後感7

“鳳凰已逝,但百鳥皆鳴”,返璞歸真的感人故事,凝重厚實的影視風格,色彩濃郁的傳統民俗特色,悲天憫人的哀婉樂曲,讓這部《百鳥朝鳳》——大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呈現了經典。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八百里秦川上的無雙鎮,老一輩的嗩吶師父焦三傳藝給徒弟遊天鳴,希望他將這門民間手藝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但在現代化大潮的裹挾下時代風尚發生轉向,嗩吶班子無以爲繼、四散衰敗。時常100分鐘的電影,隨着情節的發展,我的內心一次次震撼。師父焦三爺說“嗩吶是個匠活”,吹嗩吶人自稱嗩吶匠,而不是嗩吶藝人,正是匠人精神的骨與魂。

傳統行當有它的倫理和規矩,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德行高於技藝。表面看起來嚴肅古板,一身傲氣,實則是一位熱血、善良、重情重義的嗩吶師父焦三,在挑選嗩吶徒弟的過程中,盡顯其苛刻,一開始天鳴差點因爲天賦不夠被拒之門外,學徒過程中吹奏的悟性也不如師弟藍玉,最後卻從師父手裏接過整個嗩吶班,就是因爲品行純良。天鳴問師父你爲什麼會收下我,師父說:“是因爲你父親摔倒時,你眼裏流下的一滴淚。”我想也是因爲他的善良和熱情,因爲他的勤奮和執着,用蘆葦稈吸水練功,哪怕是風吹雨打,並不間歇;因爲他的不那麼精明,因爲他在大火中幫師弟搶出了師弟的嗩吶而犧牲了自己那把碰都不讓別人碰的嗩吶。畢竟嗩吶班的接班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天賦秉異技藝高超的演奏者,更需要一個堅韌隱忍赤膽忠心的傳承人。匠人精神大概正是這樣一種心無旁騖的風骨,一種一生懸命的魂髓。

我們一邊心疼傳統文化的消失殆盡,一邊又鄙夷固執老派的匠人精神,一生只專注一件事不要說常常養不活自己,就連最起碼的基本尊重也得不到。管樂沒有錯,靡靡之音沒有錯,甚至管樂取代嗩吶也沒有錯,潮流就是這樣洶涌,時代就是這樣更迭,但我們是否可以給傳統文化和匠人精神一點時間和空間,不要讓祖宗留下的好東西都斷了根絕了後。大浪淘沙,形式可能消失,但精神終將不朽。

我感動,爲這部《百鳥朝鳳》,我期待,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我虔誠的期望,自己甚至更多人都能記住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用平凡的、普通的行動,用最真實的心靈寫照,去捍衛我們的心靈。

《百鳥朝鳳》觀後感8

“你拿上這根蘆葦,去把河裏的水吸上來,吸不上來就別回家。”男孩看了看手中的蘆葦,又望了望師傅遠去的背影,默默地把蘆葦的一頭放入水中,用勁的吸了起來。一次、兩次、三次,臉已經憋紅,“撲通”一聲摔倒在了地上。緊接着,男孩又站了起來,手裏握着蘆葦杆。

從烈日高照到明月高照,已經過去了一天,男孩也吸了一天,肚子也餓的是飢腸轆轆,急忙跑回了家。在師傅追問下,男孩——天鳴嚇的是一動也不敢動,當師傅得知給他的任務沒有完成,更是火冒三丈,一把就拿走了師孃給天鳴的飯,把一半的飯都倒在自己的碗裏……

此後,天鳴每天都早早地跑到河邊用蘆葦杆吸水,就這樣不停地練習。與往常一樣,第三天他依然在練習着吸水。突然!他似乎吸上來了水,嘴裏憋着一大口,他吐了出來,是水!是水!是水!“我吸上水了,我吸上水了!”只見天鳴手舞足蹈的,以最快的速度跑向家……

那一瞬間,我的心裏也爲他鬆了一口氣,心想的:他終於可以不用被師傅罵了。從這之中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哪個本領,在練成的背後是沒有付出艱辛和努力的,看了這部電影,更是詮釋出了,“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雖然過程很困難,但他們知道這是必須經歷的,他們毫無怨言,一直在默默的努力。一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學習吸水,終於有所成就。師傅也教他們吹起了嗩吶,這更是對她們進步的最大肯定啊!

這是我感觸最深的鏡頭之一,因爲它告訴了我,當面對任何未知的阻礙時,都應該知難而上,不退縮,堅持不懈,一步步的推倒它!雖然過程十分困難,但當嚐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時,內心絕對比吃了蜜還要甜的多得多。

成功,即達到自己的夢想這並不容易,但固然是要付出努力纔可以得到的,所以爲了自己的夢想,爲了自己的目標,不管過程多麼的艱難,都要努力去克服,加油吧!

《百鳥朝鳳》觀後感9

當嗩吶聲響起的時候,傳承工匠精神的故事開始了......

父親強迫不願當嗩吶匠的天鳴拜師焦三爺,而焦三爺也因一滴淚收下了天賦不足的小子天鳴當學徒。在望着父親遠去的背影,對他的怨恨變成深深的依戀時,

嗩吶便在天鳴的心中紮下了根,這是父親的期望也是傳承的開始。

在天鳴和藍玉的比較下,師傅放棄了聰敏活潑的藍玉,而選擇誠實穩重的天鳴。在望着藍玉倔強離去時的背影,天鳴發現自己成爲習得“百鳥朝鳳”唯一的接班人,傳承嗩吶的重擔就落在了自己的肩上,這是長大的責任也是傳承的繼續。

“智者無言宿儒淚,餘音繞樑青松心”,當師兄弟因時代的變化和生活的艱辛而放棄嗩吶時,天鳴卻堅持對師傅的誓言保持着對嗩吶的執着。在師傅的墓前,他高聲的吹着驚天動地的“百鳥朝鳳”爲師傅送行,在雲霧中他又看到師傅嚴肅的面孔和放心離去的背影,這是他技精而通靈的表現也是傳承有序的肯定。

伴隨着百鳥朝鳳的嗩吶聲和師傅漸行漸遠的背影,故事結束了,卻給人無限的思考。

在電影《百鳥朝鳳》中,我看到了焦三爺技藝的高超以及對傳承嗩吶的執着,看到了天鳴骨子裏對嗩吶的喜愛和高尚的人格以及對初衷的堅持。天鳴高喊:“我吸上來了,我吸上來了......”這是他堅持不放棄的必然結果,也是努力有了回報後的喜悅,也是天鳴成爲“百鳥朝鳳”接班人的映照。焦三爺高呼“無雙鎮不能沒有嗩吶”,這是對“中國不能沒有工匠精神”的呼喚,也是我們血液傳承的一種品質。當今世界,是一個文化多樣性的世界。文化多樣性,帶來的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四面八方的外來文化,不斷衝擊世界甚至改變着中國傳統文化。正如焦三爺所言:“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的人,才能拼了命把這活兒保住,傳下去!”只要我們像天鳴一樣擁有繼承的熱情與堅定的信念,相信傳統的種子一定會在中國大地上永遠生根發芽!

加勒股份正是秉承着“不造假,不作惡”爲企業核心價值觀,以“工匠精神”爲指引,不斷創新與進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持之以恆的工匠傳承,深入骨頭縫裏的工藝製造,加勒正綻放着迷人的芬芳。

《百鳥朝鳳》觀後感10

故事講述的是一對“嗩吶匠”師徒的成長過程,展示了傳統藝術形式在新老兩代間傳承與接棒這份擔當所需要的心性和精神,又聚焦了這門手藝在時代變革中的落沒困境。

電影中突出展示中華文明中嗩吶的傳承,一年又一年水草豐茂,一代又一代嗩吶情長,每一隻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大火中搶出嗩吶,不僅僅是手藝人的工具更是他們的生命。

片中對焦三爺在一次酒後盡情豪放的吹的那一嗓子和村長追悼會上喇叭口流出的鮮血等細節刻畫的諸多段落裏,都演繹了時光的流逝之中人們對傳統文化從尊敬崇尚到輕視鄙夷的`轉變。

早期焦三爺的焦家班走到哪裏都被人尊重,吹奏百鳥朝鳳更是難得一聽。到後來,故事的主人翁遊天鳴接過焦老爺子的衣鉢,遊家班被洋樂器取代,越來越不被人尊重,最終使得團隊離散,嗩吶在時代變革中消亡。對比焦老爺子他用言行和生命來維護和傳承嗩吶這門匠活,無不扼腕嘆息。

世易時移,非人力可爲。雖然這種取代是社會進步不可抗力之下的必然,但一種文化的衰落總讓人多少覺得不安。在我看來這個故事是一個悲劇,傳統技藝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失傳的獨門絕活成爲歷史。

百鳥朝鳳,用嗩吶的形式來展示各種鳥兒的叫聲,是多麼美妙的人與大自然的結合,如此精湛的技藝逐漸失傳。當下流行的鋼琴、小提琴、吉他等逐漸取代了中華傳統的樂器嗩吶、二胡、琵琶等是世事更迭、傳統受害的最真實體現。這樣的故事仍舊在每一天的現實社會中頻繁的上演。

深究其爲什麼?屈辱的中華近代史讓我們失去了宏偉的建築、精湛的傳統技藝和大量文化藝術瑰寶,但最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拜金主義也讓我們失去了中華文明的匠人之心。

如何讓我們中華文明再放光芒,電影也給了答案。尊重傳統技藝者,讓他們不斷得到社會的正反饋,讓從事藝術的匠人得到足夠的價值體現。

如今我國正處於向高質量挺進的階段,那些優秀的傳統藝術結晶,它們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切斷了根,那怎能抵抗外來肆虐的風暴!希望這種“吹到骨頭縫裏的嗩吶聲”能喚起我們對精湛技藝的不斷追求。

《百鳥朝鳳》觀後感11

《百鳥朝鳳》是吳導演的最後一部電影。不知道大家都認識這個導演嗎?先用最直接的方式簡單介紹一下。陳凱歌在追悼會上說,吳導演的是中國電影的領軍人物。他除了拍攝了許多優秀作品,還帶領一代人創造輝煌,爲中國電影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一個誠實的人。張藝謀在電影宣傳中說,沒有吳導演的,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他爲第五代導演的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李安推薦《百鳥朝鳳》 :希望大家支持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很有意義的作品。吳主任,我想你可以安息了。我們都非常感謝你。

幾乎整個電影圈都在支持這部電影,但在李放下跪事件之後,看這部電影真的很迫切。我不希望一代宗師的遺產如此悲壯,哪怕只能貢獻一份力量。去吧,不辜負期望。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即使是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看到電影的精緻,從故事節奏到情緒鋪墊,從場景設定到背景音樂,都無懈可擊。一言以蔽之,故事以嗩吶在黃河沿岸土地上的興衰爲背景,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漸消失。

嗩吶是嗩吶匠的基礎。嗩吶從來不離口,盛則衰。電影在引導情緒方面太聰明瞭。

徒弟和師傅聊天說嗩吶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本有點傷心。但大師卻以這二十年收藏的酒爲媒介,奏出了一曲極其歡快的曲子,並以一句嗩吶不是給別人的,是給自己的作爲結束語。然後他就倒在地上睡着了,剩下的十秒鐘悲傷的感覺更強烈了,心裏說不出的酸楚。

嗩吶文化正在衰落,它在沒有任何觀衆支持的情況下與管絃樂隊對抗。雙方有肢體衝突。老師和爸爸拖着病體掀翻了桌子,留下一片空白,只彎腰撿起被踩爛的、認不出來的嗩吶。這部分最諷刺的是,老人請了一個短裙豹紋女和一個電吉他鼓唱歌。坐在電影院,他忍不住笑了。他想到了法國香奈兒旗艦店搶購幾十萬個包包。什麼時候才能不再把無知當樂趣?

電影高潮,垂死掙扎。嗩吶最大的禮貌就是送走最善良的人。嗩吶隊一盤散沙,老師和爸爸都很無奈,老了。嗩吶帶血吹,難以維持。交給弟子,迴盪着鼓聲。深深記得那一幕,老師父親的嘴角沾滿了鮮血,手邊的鼓點依舊不變。他看着年輕的學徒把鳥吹到鳳凰身上,眼裏露出寬慰的微笑。那一刻,除了悲傷和悲壯,失敗是固定的,但我努力掙扎,在無邊的黑暗中抓了一根稻草,以爲自己可以保命。

當文化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邀請原隊上場時,我忍不住希望能找到原隊。至少這種堅持是可以很好安置的。可見兩兄弟的手指被電鋸傷了,徹底告別了嗩吶;三位師兄患了嚴重的塵肺病,無力供養。你能怪誰?母親病重的家庭?還是三個要養家餬口的師兄?只是因爲奇怪,所以很重。

最後老師父親的墳前唱了一首歌,兩代人南北走向。主人公臉上的那滴淚是哀悼死亡還是明天的自己?一個人的堅持是遙遠的希望還是垂死掙扎?所有的空白都是給自己的。

就是這樣,它沒有讓我哭,但是它用絕望浸透了每一個細胞,它沒有想就散了很久

《百鳥朝鳳》觀後感12

很久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了,更是第一次在電影院裏看文藝片,在看之前,我雖然買過票了,但也總不想去看,我很害怕看到悲傷的部分,但我現在真的很慶幸,我去看了!

嗩吶從一開始人人都尊重的東西變成了,人人都看不上的東西,焦師傅是嗩吶的最後一代幸運兒,他是有眼光的,他挑選了天分一般但非常刻苦努力的遊天明,因爲他知道藍玉性子野,對嗩吶沒有從一而終的堅持,事實最後也證明了,師傅的選擇是正確的。

從開頭嗩吶匠們的演出遇到的盛況到最後只有天明一個人孤零零的爲師傅吹《百鳥朝鳳》送行,反映出了傳統匠活的落寞,從演出的跪下來謝恩;到只給每位嗩吶匠一條煙一個紅包,而不再行接師禮;最後嗩吶班子都沒了。焦師傅在喝多後即興吹的嗩吶發出的感想,可以想象焦師傅對這樣的行爲有多無奈,他一邊告訴天明“不要只盯着手裏的票子,要盯着手中的嗩吶”到失望的表示“規矩沒了,規矩沒了”,在與人打完架後拾起損壞的嗩吶,心中的悲憤。

焦師傅在自己彌留之際還把自己的牛賣了,不是爲了給自己治病,而是想再給天明置辦一套新裝備,其實他明白,現在的人已經不愛聽嗩吶了,置不置辦新裝備已經沒有用了,但他還是想爲天明做些什麼,爲嗩吶再做些什麼。

天明的師兄們都出去打工,不是因爲他們不愛嗩吶了,而是因爲他們需要養家餬口,焦師傅把他師兄的行李全扔了,他師兄只是看着焦師傅,連一句辯解的話都沒有,最後焦師傅親自上陣吹嗩吶,吹出了血,都還不停,最後他吐了一大口血,還不讓停,讓天明吹主調,他幫忙伴奏,因爲嗩吶已經沒有人了,他必須自己挺起來。

德高望重的焦師傅,死後連四臺大戲都沒有,只有他最驕傲的徒弟天明獨自爲他吹嗩吶送行,最後焦師傅放心的轉身離去,因爲他相信天明會繼續吹嗩吶的,哪怕天明是最後一個嗩吶匠。

《百鳥朝鳳》觀後感13

突然發現每每需要推薦的都是國產片。它們其實並不差,但是缺乏關注度,尤其是這種非商業片性質的。

但我直接跟大家說,你們都去看吧!如果擔心文藝片會悶,但《百鳥朝鳳》作爲一部笑點頻出的文藝片,看點還會少嗎——不僅全程無尿點,小時候的男主簡直演技爆棚,極據表現力,真真是把角色演活了。他現在還不到16歲呢,不過儼然已經能當小男神了……

電影是大師絕唱,導演吳天明在完成拍攝後的一個月離世,恰好這也是一部關於逝去的電影,是對民間藝術的輓歌。電影興許算不得完美,但一點都不妨礙它優秀,因爲走心。

故事發生在農村,大片的田地與質樸建築,畫面充滿着天然的美感。那就是七八十年代,即便沒有關於那時的經歷,也能感受到這份獨屬中國的味道。

片子的劇情張馳有度,是很舒服的節奏,沒有什麼造作,彷彿一切就這麼自然,那就是生活。只是隨着時代變遷,嗩吶這一倍受尊敬的藝術變成了如今的凋零,讓人宛惜的同時,更多是匠人的匠心的敬佩。

吳天明導演是電影的匠人,焦三爺是嗩吶的匠人。在這裏也不得不說,陶澤如不愧是表演藝術家,演得實在太好,尤其是醉酒後吹嗩吶那段,神了。

《百鳥朝鳳》因爲後續資金缺乏,拖了兩年才上映。方勵先生本不是電影的製片人,只是爲電影奔走的志願者,雖然半個電影圈的人都在爲這部影片發聲,最終方勵先生還是下跪了求排期,這實屬無奈,也莫名的悲哀。但這並不是電影的失敗,早在《百鳥朝鳳》公映之前,它已經獲得了多個大獎和極高評價。

現在離電影下線大概還有不到兩週時間,在微博看到一句話:今後的人生你還有很多的英雄大片可以看,但這樣優秀的藝術電影過了就沒有了。情懷也需要有人買單,否則一樣會湮沒在商業市場中。在這一場較量裏,沒有觀衆的支持,它很難勝利。同時我也希望,以後優秀的國產藝術電影,不要再靠下跪來求排期和票房。

《百鳥朝鳳》觀後感14

看《百鳥朝鳳》,自始至終,一種沉痛的感覺,出了影院,廣場上的廣場舞音樂更顯得格外刺耳,有一種想馬上逃離的感覺。片中的影像歷歷在目,回家路上分享感悟和收穫,我說:“天鳴不如藍玉聰明,但割麥子很認真,失火了他先想的是嗩吶,他的師傅收他做徒弟是因爲他爸爸頭磕流血了他心疼的哭了,他很孝順。”

爸爸分享說:“我們爺爺也是嗩吶匠那時候可是很高貴的職業,村裏沒有幾個人會的,村裏人很尊重,現在都被遺忘了。”

早上到學校,跟老師說:老師,你會不會吹嗩吶?我想學。麼非這小子想傳承這門藝術?影片展現出一種傳承,師道和孝道的傳承,主人翁遊天鳴開始不願吹嗩吶,爲了爸爸的一個願望,去學吹,爲了師傅的,一句誓言,去傳承嗩吶。焦師傅,挑徒弟也是觀人的根基,是否有孝道有擔當,都是做人做事的方面去觀察一個人,包括是否能耐的住。

父親帶天鳴去拜師的畫面,父親對師傅的尊重敬仰是百分百的,表拜師的決心。焦師傅一句:“磕什麼頭?這頭不是誰都能磕的。”說明了傳承的嚴謹。徒弟收七八個,其中有天資聰穎的藍玉,卻未曾教授嗩吶的頂尖作品《百鳥朝鳳》,要挑選什麼樣的人,是爲中華文化的負責任。焦師傅的智慧是我們老師該具備的,識人。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人爲了利益,或者生活所迫,曾經的信仰都移情別戀了,曾經的嗩吶匠們都更改了行業,連天鳴的父親也要求兒子改行,但是焦師傅在最後時刻想的是嗩吶的傳承,而遊天鳴一直守着信念不改,《百鳥朝鳳》只吹給德行高的人。焦師傅的德行受得住《百鳥朝鳳》。

沉重之餘,也萬分慶幸,慶幸我們伏羲教育正是從根本出發,教人倫,順人性,培養孩子做人做事的能力,和學習的態度,只有根本好才能做傳承,將來會有千萬個遊天鳴來改變社會,那就是我們的伏羲娃。

《百鳥朝鳳》觀後感15

12月1日下午,和加勒股份的同事一同觀看了電影《百鳥朝鳳》,電影是我國著名導演吳天明的遺作,講述的是改革開放前,在黃土高坡上的村莊裏,關於兩代嗩吶人傳承交替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遊天鳴,13歲時父親把他送到一個叫焦三爺的老頭那裏去學習吹嗩吶,主人公的父親從小就有一個吹嗩吶的夢想,可是自己因爲種種原因無法學習嗩吶,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經過焦三爺的測試,主人公成功拜入焦家班,歷經苦難,最終學會百鳥朝鳳,接着從師父手中接過班底成立遊家班。

在電影中,焦三爺收了兩個小徒弟:遊天鳴和藍玉,遊天鳴資質愚鈍但是勤奮踏實,而藍玉聰明伶俐卻沒有恆心,最後焦三爺把嗩吶班交給了天鳴,焦家班變成了遊家班。因爲三爺說了,“這把嗩吶,從我師爺的師爺的師爺手上傳下來,現在我要傳給一個不僅嗩吶吹的好,更是把嗩吶吹到骨頭縫裏的人。”在三爺的眼裏,只有能堅持衣鉢的人來掌舵,嗩吶的香火才能更好的延續下去,遊天鳴也沒有辜負焦三爺的期望,在最困難的日子裏,即使是找不到老婆,也堅持着扛着班子的大旗。

從片中我體會到影片對待傳統文化藝術的堅持,而堅持,是匠人的得以成就匠人的本錢。

任何一門手藝,都需要堅持,“認真能把事情做對,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不管面對什麼工作,都需要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去做。“要想浮起來,必須先得沉下去。”只有腳踏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踐行“工匠精神”,常懷一顆匠人之心,才能成爲一名新時期各工種的好匠人。

而正直青春的我們,更加需要學習這種“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精髓在於專注和創新,而追求精細、精良、精湛,更是工匠的風骨,也是我們要守住的精神財富。因此,公司就是要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來吸引大家、凝聚大家,讓公司成爲大家的庇護所,成爲員工遇到困難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