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通用15篇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通用15篇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

今天數學課上我們學了剪紙,剪出拉着手的小人,有的四個小人橫排着拉着手,有的四個小人圍成一圈拉着手。我想剪出八個小人圍成一圈拉着手的,晚上我就找了紙在家裏剪。

一開始我把紙剪成方形,然後對角折,再對角折,折了十六層,我就畫上小人開始剪了,剪完了,打開一看,咦?我剪的小人有的四個接着手,另外四個是光棍!我很納悶,怎麼搞的?想了半天沒想明白,只好找媽媽幫忙了。媽媽研究了一下,告訴我一個訣竅——摺紙時,要按着方形紙的中心爲角,把這個角的兩條邊對摺,把小人身子畫在一層層的邊上,胳膊畫向沒有口的邊上,這樣剪就能成功!我趕緊試了試,果然成功地剪出了八個人圍成圈拉着手的剪紙。我又按照這個方法剪出了十六個小人轉成圈拉着手的,真是太有趣了!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2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大家一定熟悉這句詩吧?對,這就是清朝詩人高鼎寫的《村居》中的詩句。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紹中國的民間工藝品——風箏。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南方稱風箏爲“鷂子”,北方稱爲“紙鳶”。最早出現“風箏”兩字的是五代時期。明代陳沂寫的《詢芻錄》中這樣寫道:“五代李鄴於宮中做紙鳶,引線乘風爲戲,後於鳶首以竹爲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

風箏的歷史可追溯到20xx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大約在唐、五代時期,風箏就進入民間,成爲人們娛樂遊戲的玩具。同時,它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煉運動。到了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就成爲了一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

在我國到處都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風格各異,或粗獷豪放,或活潑精巧,或色彩絢麗,或清淡素雅。我家就有硬骨架的燕子風箏和可摺疊的QQ風箏。每當春風輕拂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就會去廣場、公園放風箏。風箏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數不勝數,如剪紙、對聯、古詩、傳統節目,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日了。

據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節它就會出來危害百姓。後來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紅紙剪一個“福”字貼在門上,在紅紙上寫一些吉利話也貼在門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紅色就再也不敢來了。從此人們年年貼春聯,;流傳至今。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飄,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小朋友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禮花滿天,與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引的我們哈哈大笑,如果天天過年該多好。

春節過後就是元宵佳節,也是團圓節,這天吃元宵、猜燈謎,寓意家家團團圓圓,閤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無比幸福快樂。中國傳統節目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節日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4

提起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是一座瑰麗的寶庫,有古老的書法藝術,有五彩繽紛的臉譜藝術,而我最喜愛的是剪紙藝術。

早有耳聞,剪紙的發源地是陝西,那是一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地方。剪紙的方法有11種之多呢!我家隔壁有一位老奶奶,她剪紙藝術很高,她會剪騰空而起的孫悟空,潔白如雪的鴿子,別人都說她是“神剪”。

看着五彩繽紛的剪紙,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剪刀剪起彩紙來,看起來容易,可學起來難,於是我專門向隔壁的老奶奶請教,在不久的時間裏,我也學會了剪一些小動物和小窗花,在業餘時間裏,我也時常“秀一把”,我時而剪出快活的小兔子,時而剪出頑皮的小猴子,這些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中華的傳統文化剪紙,真是美不勝收,我們一定繼承發揚,讓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代代流傳,讓經典藝術熠熠生輝。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5

剪紙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是智慧的結晶。剪紙,剪刀和紙是離不開手的。剪刀要選擇輕巧、靈活、鋒利的,這樣,剪出的作品纔不顯粗糙;紙張以紅紙或其它光澤爲好,質地薄的紙爲宜。 放歌教學網提供 如果要剪出好的作品,則要根據造型,先決定紙張的摺疊,一定要折得整齊、嚴實,並要壓平。初學剪紙者可先將花紋畫上,然後根據畫上的筆印剪。以後有經驗了,便可隨折隨剪。花樣可不拘一格,但是不宜總使用直線型的,應多采用些曲條紋,因爲曲條紋往往耐看,富有流動感。在剪的過程中,手對紙的轉動和剪的方向要配合好,這樣,剪出的紋路才清晰連貫。

最後,去除多餘的部分,再剪出一個外框,這時,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有了上述的一般剪法後,你還可以豐富一下想象力,剪條龍,剪個網袋……總之,當你運用自如時,你會發現,你是那樣富有耐心。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6

中國古代硯的歷史悠久,它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研磨工具——磨盤、磨棒。但是,就目前的考古材料來看,至今還沒有發現一方西周以前的硯臺。也就是說,硯的產生至少是在西周以後的某一個時期。

我國人民制硯的歷史悠久, 當時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磨製彩陶用的顏料, 我國古代早期的硯一直處於緩慢的發展狀態之中。在形制方面,長期保持着附有磨杵的形式,這是因爲當時一直使用的是天然墨和丸狀、塊狀的半天然墨,不易於手研,必須藉助研杵和研石進行研墨,使其溶解於液體中方能使用。這段時期內,我們的先祖對硯的形制、品質進行了不懈的改進,除一般石硯外,還出現了陶硯、銅硯、漆硯等。大約到了西漢中期,硯可以說已經開始從實用的書寫工具中分離出來了,逐步脫胎成帶有渾樸裝飾的工藝品,步入了藝術的殿堂。

經過歷代變遷,最終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成爲聞名遐邇的“四大名硯”。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7

暑假的一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剪紙的作業。這可是我最喜歡的,我一定完成得很好。

首先,要準備剪刀,紙,還有要剪的圖案。這三樣,是剪紙要用的東西。

我先選一個老虎的圖案,再拿一張紙,一把剪刀。我小心翼翼的剪:先剪老虎的耳朵,再剪頭,眼睛,鼻子,嘴巴;然後剪身體;接着剪腳;最後剪尾巴。好了,一隻完整的老虎剪紙出來了。

我又想:“我可不可以剪一個故事呢?”於是,我就剪一個“貓和老鼠”的故事的圖案。

一天,貓和老鼠搬家了,貓住在山上,老鼠住在山腳,因爲,它們離的很近,經常來往。有一次,貓給老鼠送的信:“可以做我的好朋友嗎?”老鼠回貓的信是:“可以。”因爲它們住在山上沒其他朋友,所以,它們只好做朋友了。有一天,它們發生了矛盾,老鼠哭個不停,貓也很傷心,於是,貓鼓起勇氣,就送信給老鼠,貓送的信是:“你還可以繼續做我的朋友嗎?”老鼠同意了,它們後來又成爲了好朋友。最後,我把這個故事的剪紙也完成了,我挺滿意的!

開學了,我把我的暑假作業交給了老師。老師評出了優秀獎,我居然拿了一等獎。我的心甜滋滋的。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8

今天,我們百合小區的文化禮堂舉辦迎新春的一系列活動。

首先,是一個寫春聯的活動。文化禮堂請來了湯校長和一些高手們爲大家寫春聯。我站在湯校長的旁邊看着湯校長寫春聯,湯校長寫的行書看上去總有那麼有力道,他每完成一副春聯,我就把春聯放到地上,讓春聯曬曬幹。

然後,我們去革命老前輩黃朝紅爺爺家,給他貼春聯,我們拿了一副春聯:“新禧盈門千秋夢,華光普照萬里春,橫批:春滿乾坤。”我認爲,這副春聯可適合黃爺爺了!開始貼春聯了,我把漿糊塗在春聯的背面,再用手拿着春聯,先和門旁一條線對齊,然後輕輕一按,春聯就貼好了。黃爺爺站在一旁,笑得像盛開的鮮花,還一邊說:“好,真好啊!”

後來,我們又去一位阿婆家幫好掃地和擦窗戶。我們各自拿了一塊抹布,先放在水裏浸溼,然後擰一擰,就去擦窗戶。我站在椅子上用手拿着抹布一下一下地擦着,窗戶就變得乾乾淨淨了。接着,我們就掃地了,我一手拿着掃把,一手拿着簸箕,用掃把把垃圾掃到簸箕裏,地就被我們掃乾淨了。

在春節來臨之時,給老人們掃地、擦窗戶、貼春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太開心了,既幫助了老人,又鍛鍊了自己。以後我一定要多多參加這種公益活動。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9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啦!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戲劇等等。怎麼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呀!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傳統文件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吃湯圓、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的剪紙藝術了。

剪紙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總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厚的生活氣息。鳥、蟲、魚,花草樹木,這些人們又熟悉而且又熱愛的自然景物,都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瞧,這些剪紙作品是多麼精美呀!有人物、動物、植物還有字畫……,藝術家們把它們剪得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太精彩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更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讓我們動起手來,也來學習剪紙這種民間藝術吧。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1

一天晚上,我看見奶奶坐在燈下剪紙。她剪得非常仔細,有的是花草,有的是小動物,還有一個大大的“福”字。我問奶奶:“剪紙是誰發明的呢?”奶奶說:“它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呀!”我心裏想:“剪紙爲什麼是中華傳統文化,我一定要弄個明白”。於是我上網查了起來。

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並且我還知道了它的來歷。剪紙是我國最爲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早在商代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和絲織品進行鏤空刻花製作裝飾品。直到公元105年紙張的發明後,人們開始用紙張進行鏤空刻花,這就是現在的剪紙。剪紙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閒暇製作,並且可美化生活,它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

看到這裏,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剪紙有了一個基本認識。我心裏想:“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們勤勞的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了更爲寶貴的民間文化,流傳至今是多麼不容易呀!我們一定要將這些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下去,讓中華傳統文化更加精彩。”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2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代表團圓、幸福、平安。新年新氣象,我最喜歡過春節,因爲可以穿新衣服、收紅包,放鞭炮,太有趣了。

早晨起來,各家各忙着貼春聯,我家也不例外。媽媽還買了一個大“福”字貼在大門上,客廳掛着中國結,燈籠也也掛好了,屋裏屋外一片喜氣洋洋。中午,爺爺準備了豐盛的飯菜,有雞、魚、肉等美味佳餚。接着奶奶會包餃子,我和姐姐也去幫忙。我們包好一盤又一盤,餃子像一個個元寶,圓鼓鼓地擺列着,代表我家今年財運打開。心裏簡直樂開了花。

我們是大家庭,每到過年親戚朋友來來往往。送禮、拜年、串門、吃糖果......非常熱鬧。我們家族的習俗是“圍爐”。擺一張大桌子,中間放一個爐,旁邊準備好多菜,,大魚大肉蔬菜瓜果......看着就叫人嘴饞。當夜幕籠罩大地,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吃團圓飯。

午飯後,小朋友們更開心啦!身上穿着新衣,兜裏揣着紅包,

我們迫不及待來到空地上放棄鞭炮,五顏六色的焰火飛上高空,夾着噼哩啪啦的鞭炮的歡笑,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我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現在,我又盼望過年啦!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3

今天是正月初一,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回老家過春節,我盼望着時間快點過,因爲到了中午我就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湯圓了。

中午到了,外婆、媽媽準備大顯身手開煮湯圓了!外婆和媽媽討論了一下,準備給我一個大大的驚喜,把硬幣放到湯圓裏,誰吃到這種湯圓就代表今年你很幸福。

湯圓煮好了,外婆和媽媽把湯圓端到桌上來,我聞到香噴噴地氣味,立馬放下手中的事,奔向桌子,等全部人都到齊了,我們就開始進餐,媽媽對我說了一句話:“果果,今天有一個大大地驚喜哦,它就藏在湯圓裏,你自己找找看吧!”我的嘴巴馬上變成“O”形狀,開始我的大胃王形似,我狼吞虎嚥,終於,咬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我馬上就把它吐了出來,才清楚地看見了它的樣子。啊,快看,是幸運湯圓,我大聲地叫到。媽媽看了一下說:“真的,看來你找到我說的驚喜了。”我就高興地手舞足蹈,先跑到客廳炫耀了一下,又跑到廚房去炫耀了一下,不用說,這次的春節我過得很快樂。

今天的春節我過得非常快樂,還得到了一個大大地驚喜,我真開心。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4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着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爲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們的遊子,更是以月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閤家團圓呢!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5

最近,我們班開展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項活動。我們小組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是剪紙,現在,就讓我把它詳細地介紹介紹給大家吧!

民間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來歷是很久以前的西周時期,周成王突發奇想,將梧桐樹葉剪成了玉圭圖像,贈送給了他的弟弟姬虞,表示了封他於唐國(今山西西南部)去當諸侯的意圖。於是,當時便逐漸產生了剪紙。

剪紙真正昌盛的時間雖然是在清朝中期以後,但其它朝代出土的剪紙也非常多。比如湖南省的黃泥礦出土的晉代金片裝飾物;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過五福團花剪紙;還有“人勝”剪紙……中國古代出土的各種朝代的剪紙遺蹟非常多,可以分成過年窗戶上貼的窗花、當成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的禮花、門上貼的門籤等。剪紙大多數用紙作爲主要材料,除了用剪的方法外,還能用雕、刻、鏤空的方法做成。記得小時候,我在學剪紙時,經常把一幅剪紙作品弄“分家”,最後在我的堅持不懈下,終於學會了剪紙。

通過這次查找,不僅讓我明白了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關於剪紙的知識。剪紙是中國獨有的,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