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通用15篇)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8K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通用15篇)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清明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等,但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每到春節,每家貼着一個字“福”,敲鑼打鼓,張燈結綵。

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又稱過年。每到過年,街上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每個同學都能拿到利是,都可以買新衣服。

我還喜歡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有一首我們學過的詩:“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寫得很好。

這兩個節日都非常好,一個是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另一個是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

我們中國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我爲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2

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是剪紙。中國的剪紙起源於西漢,唐代一直處於大發展時期,宋代的造紙術已經成熟,這爲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明清時期,手工剪紙藝術成熟並達到頂峯。現在剪紙多用於裝飾,可以用來裝飾牆壁、門窗、鏡子等。也可以當禮物送給別人。

今天看到幾個精美的剪紙:一個是“生日快樂”,中間是“壽”字,代表長壽。側面一圈蝙蝠象徵着祝福和幸福。他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嚮往;一張是老虎的照片。老虎是叢林之王。他們有的坐着,有的躺着,有的在尋找獵物,有的在吹口哨。每一個都很厲害,都很厲害;我最喜歡的圖是《喜鵲攀枝》。看,那兩隻快樂的小喜鵲,嘰嘰喳喳,在比賽中害怕爬到樹的高度!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覺得剪紙很美,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大花園裏的一朵奇葩。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我喜歡剪紙。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3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剪過,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試試!你看了準會說很好看,因爲這是以前傳下來的!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怎麼樣,咱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4

中國結、書法、國畫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剪紙。

剪紙,也稱爲雕刻紙,有刀、剪刀和紙等工具。首先,在一張紙上畫出要切割的圖案,然後用雕刻刀和剪刀慢慢雕刻。人們會在喜慶的日子裏剪一些吉祥的作品,比如福娃、雙喜、大“福”字……也可以剪一些貼在窗戶上成爲窗花。我們家的窗花是剪紙!

我也會剪一些花。我要切四瓣八瓣。就拿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摺幾下,在三角形的頂部切一瓣,然後在底部切一個小圓,最後在中間兩邊各切一個小三角形,然後打開。外面有八個大花瓣,裏面有一個菱形花瓣的小花,形成一朵完整的花。

剪紙真的很有趣!不愧是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5

說中國剪紙有名,真是一點也不假。剪紙是中國文化藝苑中一塊絢麗的奇葩,還有着“民族母體藝術”的美譽呢!

瞧,這副剪紙是一個叫阿魯溫的小男孩牽着兩頭駱駝在沙漠中行走。每當看見這副剪紙時,我的眼前就會纔出現着一幕一幕。

這位充滿雄心的男孩決定去冒險。臨走時他只帶了一把弓箭,一些乾糧,和兩頭駱駝就上路了。途中迷路了,被困在大沙漠中。猛然,他發現了張尋寶圖,圖上有的寶貝是在自已的家鄉里,小男孩欣喜若狂,心想:這下不僅可以迴歸家鄉,還可以得到寶貝了。

此時,小男孩身上已沒有了水,當他到達圖上指定的地點時,已經快要渴死了。突然,他發現了一小潭湖泊,便用盡全身力氣撲上去,大口喝了幾口水。該尋寶了,可怎麼也找不到寶貝,他又翻了翻尋寶圖,上面依然沒有寶貝。正納悶之際,他明白了,自已正需要的東西就叫寶貝。

一把剪刀,剪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動人的傳說。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6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剪過,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試試!你看了準會說很好看,因爲這是以前傳下來的嗎!

剪紙旗幡我也做過,(是照自己的方式做的)我先拿來一條1分米的棍子,再拿來一張紙,吧之間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自己看一下該剪多大)最後再把紙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試試吧!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7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陶瓷的故鄉”,以陶瓷聞名天下,蜚聲海外。八百多年以前,南宋官窯曾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寫下了濃重一筆,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歷史足跡。今天我們向日葵假日小隊踏着先人的足跡,追尋歷史的腳步來到了這個神奇的博物館。

走進大廳到處陳列着古代的瓷器,它們各種各樣、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好像在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故事。我們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八百年前,看到了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着我們來到陶藝中心,親身體驗古代陶瓷工藝的神奇魅力。陶泥在我們的手中經過我們的拉、捏、拍、揉,一下子富有了生命力,一個個與衆不同的作品應運而生。望着我們自己的作品,我們都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成就感!

一天的博物館之行非常短暫,但同學們都爲我們祖先的心靈手巧,我們祖國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8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又可以叫做端陽節,傳說那天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愛國詩人屈原聽到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江河裏。

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每到端午節時,大家就划着船把飯投進江裏。後來,他們知道這飯已經被魚吃了。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米放到四片長葉裏面包起來,就像一個三角形,這個樣子飯就不會被魚吃了。人們把這一個被葉子包裹而成的“米三角”起了個名字叫糉子。

以後,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孩子們都帶上了香袋,在門上的兩邊插上艾草和桃枝……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啦!

端午節有美味的糉子吃,端午節真好!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9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我要和大家介紹的節日是“中秋節”。

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爲中秋節。遠在他鄉的人們,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今年中秋節吃完豐盛的晚餐後,我把月餅切成幾小份,然後放盤子裏,讓爸爸和媽媽任意來摸一塊月餅,月餅是圓圓的,象徵着團圓的意思。我摸到了一個抹茶葉的月餅,那抹茶月餅鬆軟而美味。爸爸、媽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在等待月亮出現。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似乎給我們大家披上了銀紗,漂亮極了。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的家庭是溫磬幸福的,月亮也在這個夜晚,展現出她的美。

我希望每年都如此。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班隊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課真有意思啦!剪紙藝術就像是一顆燦爛的明珠。

我先介紹自己帶來的剪紙藝術吧!有栩栩如生的房子;有幾個人在吃飯,吃的可香了;還有的是枕着磚頭睡覺,我們枕枕頭睡,他們枕磚頭睡覺,不怕硬,真有意思。最有趣的`是拉麪鋪,拉麪鋪的招牌很大,非常引人注目,他們拉的拉麪,一根有一米多長,有一個硬幣那麼厚,足夠一個人吃一頓了。張瑩她們表演寓言兩則,也很不錯。我喜歡那則‘聰明的毛驢’,小毛驢聰明反被聰明誤。還有的同學表演了書法、小品、郵票介紹等,真是豐富多彩。

今天的班會課讓我懂得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很多,我們的祖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我愛我們的祖國!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1

今天,我在畫畫班學了剪紙。

一開始,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拷貝紙和一張彩紙,並教我們怎樣剪紙。聽完老師的話,我就拿起剪刀開始咔嚓咔嚓地剪,不一會兒,就剪出一朵漂亮的小花,接着,我又試着剪了冰激凌、糖果、大樹、蘑菇、葫蘆娃娃、松樹、西瓜、蘿蔔。最後,老師又給每個人發了一張白色的紙,讓我們把自己剪的都貼在上面,我就拿起膠棒把我剪的都貼在上面。這時,老師剛好走了過來,看見我貼的東西,誇我剪的好。

時間過得好快呀!不覺得,放學的時間到了,我急急忙忙地和老師、好朋友說了聲再見,迫不急待地趕回家。回到家,我拿出我的作品給媽媽看,媽媽誇我畫的好,還獎給我一個泡泡糖,我高興地說:“謝謝媽媽!”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因爲我學會了剪紙。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2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有古老的民族藝術,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其中,我最喜歡剪紙。

今天放學後,我回家上網查資料,找到了介紹窗花做法的網站。看了介紹,我開始剪窗花了。首先,拿一張正方形的彩紙上下對摺一下,左右對摺一下,然後從左斜上方往右斜下方折,最後畫上漂亮的圖案,用剪刀沿着線剪下了,把它打開就完成了。我把我剪的窗花打開以後,同學們都說很漂亮。

我感覺剪窗花很有意思,還可以粘在窗戶上,一定很漂亮。

以後我一定好好練習剪紙。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3

我的家長在廣東紫金,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很多。我家鄉的傳統文化是舞龍燈,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我們都有舞龍燈這個習俗。每年的這時候,大街上都非常熱鬧。

夜幕降臨的時候,一條“巨龍”穿着黃色的龍袍,從巷子裏出來,神氣地仰着頭,樣子很威武。我們小朋友用手數着龍的節數。你們知道龍的節數是多少節嗎?告訴你們吧,有四十二節,每一節都有一個龍孩子,“好長啊!”他們轉着圈,打着滾,真好玩!

龍孩子他們最拿手的是“搶龍珠”。各各瞪着眼,準備搶龍珠。龍頭往上揚,龍孩子跟着往上揚。龍頭往下低,龍孩子開始搶龍珠。龍頭左右搖擺的時候,龍孩子也跟着左搖右擺的。龍孩子緊追不捨,大喊:“我一定要抓住你。”龍孩子奮勇向前……

舞龍燈煥發着龍的精神,激發着人們向上進取。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4

剪紙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是智慧的結晶。剪紙,剪刀和紙是離不開手的。剪刀要選擇輕巧、靈活、鋒利的,這樣,剪出的作品纔不顯粗糙;紙張以紅紙或其它光澤爲好,質地薄的紙爲宜。 放歌教學網提供 如果要剪出好的作品,則要根據造型,先決定紙張的摺疊,一定要折得整齊、嚴實,並要壓平。初學剪紙者可先將花紋畫上,然後根據畫上的筆印剪。以後有經驗了,便可隨折隨剪。花樣可不拘一格,但是不宜總使用直線型的,應多采用些曲條紋,因爲曲條紋往往耐看,富有流動感。在剪的過程中,手對紙的轉動和剪的方向要配合好,這樣,剪出的紋路才清晰連貫。

最後,去除多餘的部分,再剪出一個外框,這時,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有了上述的一般剪法後,你還可以豐富一下想象力,剪條龍,剪個網袋……總之,當你運用自如時,你會發現,你是那樣富有耐心。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5

剪紙是中國最爲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爲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

今天,媽媽教我和哥哥一起來嘗試一下這門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剪紙。我們先在彩紙畫出大體的圖案,經過仔細的修改後,用剪刀沿着圖案的邊緣一點兒一點兒地剪下來;中間的花紋部分用小刀來掏空。最後再把不足的地方修改一下就完成了。你可別小看這幾道程序呀,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尤其是中間的鏤空部分,很難掏空,而且容易把紙弄破。另外其他一些細小的、彎彎曲曲的部位也很難剪,需要耐心、細心。如果能做到這幾點,離成功就不遠了!我和哥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好了幾張。我從心裏佩服那些民間的剪紙高手,他們肯定付出了很多辛勤的汗水和努力、持之以恆,纔有了今天的成就。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就是我今天剪紙所得的感受,學習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