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熱門】清明三年級作文7篇

【熱門】清明三年級作文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三年級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清明三年級作文7篇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1

清明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四明山遊玩。

我們先來到秀湖。秀湖的水很清很清,好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湖裏有小蝌蚪在游來游去,它們長着圓圓的腦袋,細長的身子,全身灰黑色,十分活潑。後來我發現深湖裏也有小蝌蚪,爸爸看我喜歡,就給我捉了幾隻。

接着,我們來到藥物園,裏面竟然有山茶花,我這才知道山茶花是可以入藥的。

最後我們參觀的是水簾洞。水簾洞洞口很寬敞,洞前面有水,看起來非常深。

等大家都精疲力竭了,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雖然今天我很累,但我覺得很有意義。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我和爸爸回到了老家,因爲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坐着三輪車來到了麥地裏,哇!

眼前是一片綠油油的麥苗!

我想:今年農民一定會大豐收的!

我真想在這兒玩一圈,可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是紀念死去的親人。於是我走到墳前,點起一根根香,我的任務完成了。

我跑到一個土山前,看到地上有許多毛毛根,聽爸爸說毛毛根能吃,於是我拔了一些毛毛根,品嚐了一下,味道果然很香。該回家了,我還想着剛纔有趣的一幕,但我前邊有一個大土坑,我一下子掉了下去,哎呦嚇死我了,我趕緊爬出土坑。吃一塹,長一智,我今後走路,可得長個眼睛。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爸爸媽媽跟其他親戚朋友們,吃完早飯拉着我上山拜祭祖先去了。

我們到了山腳下,要開始爬山了,在上山的路程中,路面特別滑,我滑倒了好幾次,再加上有許多山地離下面的地面高了許多,需要一個人先爬上去再拉另一個人上去才行,有時候在下面的那個人太重了還有可能把上面那個人拉下來呢!在上山的小路旁邊的草叢裏一般會有許許多多的大坑,媽媽告訴我這一些大坑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被尋找寶藏的祖先挖出來的,所有大坑中十有八九是埋藏過寶藏的。

我們來到了第一個祖墳,這一個祖墳下面是一位婆婆,我還記得,在我五歲那年,我在給她的墳墓上香之後,從上面滑了下來,結果扶了一下墳墓前面刻字的地方,一個東西從上面掉了下來,媽媽說:“那個可是婆婆在天之靈戴的帽子,現在你把它弄壞了我們又要重新買一個給婆婆了!”

“弘宇!”我的堂哥在叫我,“你在想什麼呢,我們去給婆婆上香吧!”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裏,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給婆婆上香,那香上面冒出的煙把我的`眼睛薰得眼花繚亂,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那種感覺特別難受,鼻子也酸酸的。

我們來到了最後一個祖墳。從這個地方望下去,可以看到半個徐家村,我問媽媽:“爲什麼要把公公埋在這呢?”媽媽說:“這個地方是公公自己選的,他說在這裏可以看到子孫後代在開心的生活。”

我們拜祭完祖先後下山了。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關於清明的詩。也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的清明。

說起這個清明節呀,那真有意思。掃墓的那一天,我早早地就起牀了,我們一家人和往常一樣做好了準備工作,向早已約好地見面的點出發了。到了那裏,人到齊了,一大家人有說有笑地向墓地出發了。我才爬了一小會兒,就被山上的景色迷住了,松樹葉向綠色的針一樣要縫補天上的白雲。地上樹葉和小草,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到達墓地,大家就幹起了活,有鋤草的,有擺放鮮花、供品的……而我這兒摘片樹葉,那兒採棵小草,四處閒遊着,真無聊啊。這時媽媽叫我幫她遞東西,我可高興了,我以飛快的速度幫媽媽遞着東西?終於,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幹完了所有的活兒。這時,我的肚子咕咕直叫,比老虎叫得還兇呢。大家纔想起來該吃飯了。大家圍坐在一起,打開各自帶的食物一邊聊天,一邊分享着午餐,午餐真豐盛呀,有汽水,有雞腿,有窩窩頭,有蛋黃派和許許多多的食物。

吃完了飯,一家人扶老攜幼,又唱又笑的下山了。

清明節是個拜祭祖先的日子,也是個家人團圓的日子。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5

昨天是清明節,一大早起來,我就答媽媽:“你速告訴我你們小時候是怎麼過的清明節”。

媽媽告知我:媽媽小的時候是約多少個要美的同窗帶着雞蛋和麪條皆湊集在一集體家面過夜。凌晨起來,由這個共學的家長給她們煮雞蛋和麪條吃,舀好的麪條碗底下有的擡硬幣,有的置用紙作成的鋼筆,還有的放用紙做的工具……總知誰吃的這碗麪條的底下是什麼,就預示着她的將來是幹什麼的。比方說,碗底下面是硬幣的,將來興許是個富翁;碗底下面是農具的,將來也就有可能是個農夫……,飯後再交着玩碰雞蛋的遊戲,可有意念的,這就是媽媽小時候功清亮節時做的巧巧飯。

我聽媽媽道完後,就急不可待的對媽媽說:“今地早朝我也要像你小時候一樣過清明,你也要約我煮麪條,碗底下也要放上預示我將來的物品,好不好?”。媽媽爽直的許可了。

“媽媽鈍望”我大聲的叫着,本來爾的碗頂下點是一支用紙乾的鋼筆。爸爸媽媽邊啼邊着:“我的父兒有長進了,將去必定是個文學野,當初伏你可要惡賴添油替未來擊佳基本呀”。我聽後愉快的連連拍板,飯後我也跟爸爸媽媽玩訖了撞雞蛋的遊戲。

昔年的清明節我彷彿長大了很多也開端懂的了爸爸媽媽的居心良甜。乏味的遊戲陪我渡過了一個美妙的清明節。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6

每年的4月5號是什麼節日呢?對了,就是清明節。

你知道清明節有什麼習俗嗎?我來告訴你吧。清明節的習俗有插柳、掃墓、鬥雞、吃清明餅。今天我們溫州日報小記者來到溫科院學習做清明餅。首先要準備好肉、豆腐、筍和艾葉。做清明餅的第一步:把肉剁成肉末,把豆腐和筍切成片,就把這些東西和鹹菜一起炒熟,放在一邊備用。

第二步:把艾葉燒熟了,放在榨汁機裏榨成汁,把汁倒掉,把渣留下來。

第三步:把粉和艾葉渣揉在一起,揉成藍綠色的麪糰,再把炒熟的肉末、豆腐、鹹菜放進去包好,放在葉子上,一個清明餅就大功告成了。就這樣,我做了一個又一個。最後,我把餅放在爐裏烤了十五分鐘,就做完了。我請好多同學和老師吃,他們吃完都說好吃。

我吃着自己做的餅,心裏有說不出的開心、快樂。

清明三年級作文 篇7

今天我一早就起牀了,因爲,奶奶說今天要帶我們去上墳,我很期待!

早晨7點我和大家一起出發,路上我看見許多許多的人,我問媽媽:“今天怎麼這麼多人啊?”媽媽說:“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又是星期六,所以很多人都來上墳,就是爲了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我似懂非懂的跟着媽媽他們走了好遠,終於看見前面有座小山,奶奶說:“就在上面了,你們小心點。”我爬上山,看見了我們要上的墳。墳的旁邊有許多小竹子,奶奶他們在清理小竹子,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和他們一起清理,一會兒我覺得我的手有點疼,一看,我的手破了,還流了一點血,媽媽說:“沒事,男子漢大丈夫,這點小傷不算什麼對嗎?”我說:“對,這點小傷沒問題。”我們繼續清理小竹子,一會兒,奶奶就讓我們去磕頭,我一共磕了六個次,因爲我爺爺沒來上墳,他們就說讓我多磕幾個頭,說是以表敬意。燒完錢,磕完頭,我們就下山了,我在下山的時候還摔了一跤,把我的褲子也給摔破了,雖然是這樣,但是我還是很開心!

媽媽說這首詩就反映了清明時節的自然環境和淒涼哀怨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