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實用的正月初一作文彙編七篇

實用的正月初一作文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正月初一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正月初一作文彙編七篇

正月初一作文 篇1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重陽節、元宵節等等,其中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就是春節了,關於春節還有一個傳說呢。

在古時候,有兩個怪物,一個叫“年”,一個叫“夕”,這兩個怪物非常厲害,“年”一次可以吃掉十頭牛,“夕”殺人不眨眼,村民們都非常害怕他們,有一個壯士就召集了許多村民,大家一起用箭射死了“夕”,於是人們便把這天定爲“除夕”。第二天,壯士又帶着村民們去找“年”。在戰鬥中,人們發現“年”不怕弓箭,但是卻非常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壯士便讓村民們敲鑼打鼓,並拿出紅色的東西來嚇“年”,最後終於把“年”嚇跑了。以後每當這個時候人們就要放爆竹來嚇“年”。於是就慢慢演變成現在的過年了。 現在過年,吃主要節目之一。在除夕夜,全家都回來團聚的,大家圍在桌邊一起吃年夜飯是最幸福的了。吃完年夜飯後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這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老家過年還有一個有趣的節目。院子裏灑滿了芝麻秸兒,我們在上面踩的咯吱咯吱響,這叫“踩歲”;鬧得筋疲力盡,睡前給大人請安,這叫“辭歲”;大人們就要拿出錢給我們,這叫“壓歲”。 到了晚上,就要放爆竹,“沖天炮”、“狗尾草”、“扇子”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從除夕夜到天亮徹夜不絕。 好了,不多說了,我要去吃年夜飯的了。

正月初一作文 篇2

大年初一到了,就是說新年來了。我又喜歡又不喜歡。喜歡的是:我可以拿紅包;不喜歡的是,買一些好吃的,但要用很多的錢,現在我來告訴你我的新年第一天是怎麼過的。

那一天,爺爺很早就起來了,差不多3點吧,爺爺就開始放煙花了,然後接着就是拜菩薩,這是我們相信迷信特有的。聽爸爸說他那時也醒了,可我卻什麼都不知道。因爲我還在睡覺呢!到了早上7點多,我也醒了,可發現爸爸不見了,媽媽說:“爸爸買菜去了,晚上有客人要來。”哇,那不是很熱鬧啊!我很喜歡也很開心,於是我穿好新衣服就這樣新的一天開始了。早上我覺得有點無聊,於是就叫哥哥一起玩,我們一會兒打羽毛球一會兒放鞭炮很快的度過了一個早上,下午我有事情做了,我把果盤拿出了,還有凳子放好。。。。。。客人來了我就泡茶。等到開飯了我就可以歇一歇了,大約到了9點鐘,客人們都走了,我也很累了,於是我早早的就睡了。

這就是我新年第一天我過的很開心,他們都說我很懂事。不知道你們的第一天過的怎麼樣。我想也一定很有有趣吧!

正月初一作文 篇3

今天是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我很早就醒了,不過我要等一會兒起牀,起完牀,就刷牙,刷完牙我就到客廳看一會兒電視,奶奶他們就在廚房做飯,飯好了,我們就去吃飯,吃完飯,等一會兒,我把跳棋放在餐桌上,我叫媽媽、大媽、姐姐一起跟我玩,最後,是我輸了,不過第二次我再叫大伯、爸爸一起下,最後,我是第一名,爸爸是第二名,大伯是第三名,姐姐是倒數第三名,媽媽是倒數第二名,大媽是倒數第一名,我很高興,一會兒飯就好了,吃了飯,我看一會兒熊出沒,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

今天真有意思。

正月初一作文 篇4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長途跋涉”來到了泰山腳下――給力呀!我可是從家裏一路走上來的!

到了景區,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羣,這時,媽媽帶着我進了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這裏就是關帝廟。隱隱之中,我忽然聽到了一陣悠揚的樂曲聲,喜歡音樂的我立刻拉着爸爸媽媽朝音樂的方向走去。走啊走,我和爸爸媽媽看見了一個小巧的戲臺。戲臺上有五六個人在彈奏樂器――琵琶、二胡、古琴,無一不有。戲臺中間站着一位奶奶,在悠揚的樂曲中,她開始唱戲,聲音時而婉轉動聽,時而高亢洪亮。我閉上眼睛,享受着這美妙的樂曲,享受着這親切的民俗。看!這兒有一羣忠實的聽衆――幾位紅光滿面的老人,他們坐在小凳子上,樂呵呵的享受着美妙的戲曲,當然,還有一位小觀衆,那就是我啦!

我隨着爸爸媽媽下了山,來到了岱廟,哇!帶廟裏真是人山人海啊!站在高處往下看,就能看到數不清的頭在視野裏搖晃。遊客們有的是看起來和藹慈祥的爺爺奶奶,有的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還有一些金髮碧眼的外國遊客。一進門,我就不由自主地尖叫了一聲,雖然現在是冬天,可是,我卻看到了樹上開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我大爲驚奇,連忙湊過去像聞聞花的香味,沒想到,湊過去卻發現是假花!我真佩服設計者啊!

我們來到了唐槐院,這裏正唱大戲呢!演的是泰山老奶奶給百姓賜福,正好被幸運的我們趕上了。由於,人山人海,“高人如林”爸爸就把我託到?P?遼希?哈哈,這下看得清了!真是太好看了!我還看到大幕的後面,有很多老外,他們穿上了戲服,在臭美呢。

真是個美妙的大年初一啊!

正月初一作文 篇5

正月初一,爸爸媽媽帶着我去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家拜年。

我都是最後一個起牀的,可是正月初一那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去爸媽房間一看,哈哈!都還沒起牀,那天我爭了個第一。我們做好了準備就出發了,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十八家,也就是爺爺奶奶家。一路上,我看到馬路兩邊掛滿了紅燈籠,還有一些關於兔年喜慶的牌子······

爺爺奶奶家,哪知道爺爺奶奶還給我們準備了早餐,我們把新年禮物送給了爺爺奶奶以後,便坐下和爺爺奶奶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早餐,吃完以後,和爺爺奶奶聊了幾句,爺爺就從口袋裏拿出三百元錢遞給了我,一邊遞,還一邊嘮叨着:“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啊!讀書是爲自己讀的,而不是爲別人讀的啊······”我“哦哦哦”哦了個不停,我們剛準備跨出門檻,小姨就來了,小姨給了我1000塊錢,跟我說:“我呢就不去你們家拜年了,我再給你一點壓歲錢,表示我的心意,你呢幫我一個忙,跟他們說聲新年好。”旁邊就是我們的第二個目的地:伯父伯母家,我們照樣給了新年禮物,我伸出手,哪知道伯父伯母沒給我壓歲錢,我以爲沒了,我“哎”了一聲,便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吃了一半,伯母就把錢塞給了我。我們在爺爺奶奶家玩了一天,收到了很多壓歲錢。

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有說有笑,開心極了!晚飯後大人們在樓上邊喝酒邊聊天,我們五個兄弟姐妹在樓下放煙花,一邊玩耍一邊說笑,我們一家人玩到深夜才散,多希望這樣的'時光停留在我們身邊,永遠不要流逝!

正月初一,是快樂的日子,團圓的日子,也是我收紅包的日子!

正月初一作文 篇6

北方的民俗有正月初一不吃餃子會爛耳朵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是從東漢事情張仲景的時候開始的。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河南省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採衆長,成爲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爲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牀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爲“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爲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着餃子,心裏仍記掛着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着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正月初一作文 篇7

今天是大年初一,家裏紅紅火火的,大家都是那麼的開心,小孩子也比起大人還要玩的開心。

在大年初一里,我們的手總是聞到一股很濃很濃的火藥味。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我們拿着大人給的零花錢,去買菸花玩,煙花裏掉出了許多火藥,所以總是問到一股濃濃的火藥味。不說也真是的,這些年代煙花越來越好玩,我們小孩子玩煙花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就像今天晚上我,我們去買了許許多多的煙花,其中一個又大又粗的煙花特別的吸引我,一回到家我點燃了一隻香,把這個又大又粗的煙花,小心的把它點燃,然後我就頭也不回的跑得遠遠的。

我站在遠處觀望着這美麗的煙花, 我想我在這新的一年裏,大家都會好的進步,好的目標;是的,我我也不甘示弱,我的目標也會有,但是我目標與別人的與衆不同,而且還會又給我一些壓力,因爲這樣才能讓我完成我心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