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彙編六篇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彙編六篇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

2.能大膽地在衆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學生能在寫作中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主題,以演講稿或讀後感的形式表達真情實感。

二、教學重難點:

演講是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在演講中表達愛國情感,如何寫演講稿能做到觀點明確,有感染力和號召力,都需教師多花工夫。

 三、教學準備:優秀演講稿的範文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引出話題

在這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都很認真,蒐集了大量的資料,今天這節課,老師給你們搭建一個舞臺,召開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學習彙報會,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奉獻出來,和大夥一同分享。

二、確定彙報形式,小組排練

1.讀口語交際的要求,明確彙報形式。(展示自己的綜合性學習成果,形式不一)

2.分小組討論彙報形式

建議:根據組內的材料情況和小組同學的的特長確定彙報形式。

教學預設:小組在確定彙報形式時可能會出現撞車的情況,而且還有可能形式都一樣,爲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教師可在課前瞭解學生的資料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頭腦中把他們分好組,在出現這種狀況時進行調控。

2.根據彙報形式,組內排練。

若是選擇的演講,那麼先在組內演講,再選出演講得好的同學在全班表演。講故事組也是如此,而朗誦散文和詩歌的可全員參與,也可擇優上臺。

三、彙報會開始,同學評價。

1.宣佈彙報會開始

2.小組抽籤上臺,同學根據彙報情況做出公正的評價,選出最優秀的彙報者。鼓勵小組集體彙報形式,體現集體精神。

(評價標準由師生共同制定。如:態度大方,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語言有感染力,內容符合此次綜合性學習要求,內容較爲具體,瞭解途徑不單一,表達了愛國情感。)

3.根據評價,給最優秀的彙報者頒獎。

四、總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以自己獨有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深切的愛,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牢牢記住: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老師更希望能從你們的行動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國在你的心中。

第二課時(習作)

一、明確習作要求

1.讀習作要求,說說今天的作文寫什麼?(演講稿或讀後感。)

2.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寫演講稿要符合格式,要結合具體材料把表達的觀點寫清楚,要點明主題,有號召力。

寫讀後感要表達真情實感。

不管寫什麼,都要圍繞“祖國在我心中”的主題。

二、寫作指導

1.明確演講稿的格式

(開頭:根據聽講人的身份,寫上適當的稱呼。正文:結合具體材料把表達的觀點寫清楚。結尾:點明主題,發出號召。)

2.怎樣寫好“祖國在我心中”的演講稿呢?

(1)出示範文《祖國啊,母親》,師演講。

(2)聽了老師的演講,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激動……)

(1)這說明演講稿有什麼特點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們再默讀這篇演講稿,說說它還有哪些與其他文體不同的地方?

(觀點明確,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沒有確定的人物,沒有確定的景,重表達情感,象在談話。)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2

春節是我們中國傳統而最隆重的節日。在過春節的前好幾天裏,人們就開始忙了起來。家家戶戶都在買年貨,挑新衣,有忙不完的活。

臘八這天,我們都要喝臘八粥,粥裏放着各種各樣的米和豆,雖說不怎麼好喝,但看着它那怪稀奇的樣,總忍不住想喝幾口。

快過年的時候,許多小孩子都在買東西。小汽車啦,這些都是比較受歡迎的。更受歡迎的`便是鞭炮,過年沒有鞭炮怎麼行呢?

孩子們高興,大人們做起事來也有心勁。他們早已經把過年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都預備齊了,準備在過年的時候用。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是過小年。天剛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這便讓人嚐到了過年的味道。在這一天,小孩子們最歡喜,因爲家裏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糖果。

過了二十三大家便又忙了起來,大人們必須把家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還要把過年時用的東西都拿出來。街上的商店打都關着門,到了正月初六纔開張。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你聽,除夕已經大笑着走來了,好像在跟我們招手呢!家家戶戶都在看“春節聯歡晚會”可實際上呢,卻是在守歲上增加一些歡樂。門外已經貼上了對聯,屋裏還貼好了幾個大福字。除夕快到12點了,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除此之外,家家戶戶的燈都不許間斷。除夕真是熱鬧極了!

正月初一不比除夕熱鬧,而是顯得格外冷清。昨夜留下得殘渣還沒有收拾。這天早上,全家人都圍坐在一起吃餃子,餃子裏都夾着錢,比誰吃的最多,誰在這新的一年裏就最有福。初二是“回孃家”,向姥姥,姥爺拜年領壓歲錢。

元宵來臨了,春節又到了熱鬧的時候。正月十五,到處都掛滿了燈籠。晚上,家家又得吃元宵,這又代表全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廣場上還有美麗的焰火表演呢!正月十五的確是個好日子。

眨眼間的功夫,春節已經畫上了美好的句號。學生又開始上學了,大人們又該忙他們的事了。可大家還沉浸在這熱鬧的氣氛中,永遠也忘不了這美好的日子。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3

中國是一個古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有着傳統的風俗,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中國春節的民風民俗。

民俗之一――貼春聯。帖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

民俗之二――帖窗花。中國剪紙藝術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也是我國一種優美的民間藝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根植於廣大人民羣衆之中,歷來爲人們所喜聞樂見,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

民俗之三――年畫。除了在門口貼春聯、掛門神,在窗戶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爲家家戶戶增添了幾分和諧安詳的氣息。

民俗之四――壓歲錢。說來說去,還是得回到春節孩子們最期盼的一件事上,那就是發壓歲錢了。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在大年三十的時候害人。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着燈坐着不睡,叫做“守祟”。也有人在孩子的枕頭下面放壓歲錢,保護孩子。在明清時代,“以彩繩穿錢編爲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爲紅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裏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爲紙幣後,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願孩子“連連高升”。給壓歲錢雖好,沿襲了傳統,也表現了長輩們對下一代的深深的期盼。

這就是中國傳統春節的民風民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爲“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裏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製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裏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着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隻煙花就迫不及待的衝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說你,而且還會願你歲歲(碎碎)平安。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古詩文大賽到了,我們經過了刻苦的訓練,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下午,我們全校一至五年級的所有同學都聚集在教學樓前的廣場上比賽。現在場上是三年級的同學的比賽了,你別看他們個小,表演的還很精彩呢!

到四年級表演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精神抖擻。

哈哈!終於到我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我們班全體表演岳飛的《滿江紅》。主角是宋大元,他穿着一身王子的衣服,還披着披風,非常英俊瀟灑。上場的時候我們一個個都非常緊張皺起眉頭,一定要取得成功。比賽開始了,我們的心情越來越放鬆了,我們一起背出了岳飛那豪邁的詩句,表演出了他那英雄的氣勢。臺下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比賽結束了,我們爲自己的表現感到非常的自豪。這場古詩文大賽我深深地記在了腦海中。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6

我的家鄉有一些習俗,無論是誰也無法改變。

在我的家鄉,有這麼一個規定,在過年的時候,無論是誰,都必須要趕回去跟家人團圓,吃“團圓飯”。

在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說說笑笑,那是一幅多麼幸福的畫卷。在平時,因爲各自工作與學習的繁忙,大家很難聚合在一起。作爲小孩,總對每年這種團聚的日子充滿了期盼。

在吃“團圓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都要互相碰杯,可是我們這些小孩子不會喝酒,這可怎麼辦呢?哈哈,大家一定聽說過“以茶代酒”這句話吧,我們小朋友就會用飲料或是茶來代替酒來互相碰杯。大家相互間的碰杯,代表對過去一年的總結;代表彼此間新年的期待與祝福;代表家庭的與諧與美滿。大家圍在一起談談自己今年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計劃,將它們與自己的親人進行分享,並相互鼓勵與支持。

“團圓飯”代表人們生活的團團圓圓,日子的美美滿滿,祖國大家庭的與與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