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推薦】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推薦】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六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1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我和母親還有姐姐一起去替先祖上墳,這一天的天氣有點陰沉,像要下雨的樣子,讓我想起了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句。一路上,我看見許多人手持菊花、還有鞭炮、冥幣……一些燒給祖先的東西,而我則和母親一路找着姥姥的墳,那裏的墳可真多,有祖墳(就是整個家族的墳)。

到了姥姥的墳以後,我們先燒香,接着再把準備好的冥幣燒給姥姥,願姥姥願姥姥在天國裏得到很多的錢,買東西給自己吃,買自己衣服穿,買小轎車開……等等一些要買的東西。到最後我像姥姥祈禱祝願我的成績步步高昇,一年四季不感冒,鼻菸也不要經常犯,而姐姐已經高三了,今年就要面臨嚴峻的考試了,當然希望考個好的大學啦!每年上墳都是這些程序:一、燒香。二、燒冥幣和一些天國用的東西。三、叩頭。四、燒鞭。這也是對死去的親人一種紀念吧。

想着想着,我就想起我小時候姥姥還沒有去世的時候。那時的姥姥雖然滿臉皺紋,頭髮都白了,但還是會很慈祥的對我們下一輩的人笑,姥姥慈祥的笑,給我從小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那笑,使我忘掉膽怯;她那笑,使我感到親切;她那笑,使我由衷的感到長輩對下一倍的關心……

從小,姥姥對我們就非常的關心,愛護,姥姥家後院有一大片菜地,每年她都會種一些青菜、桔子、地瓜、豆子,收成以後,都會分一些我們這些下輩人,所以,我和母親每回去姥姥家的時候,回來時,都會提一些姥姥菜園子裏的菜回來,那一段時間,我就非常有口福,因爲我有姥姥種的好吃的菜,所以我非常喜歡姥姥。但是姥姥在前幾年去世了,當時我非常傷心,因爲,我再也看不見姥姥那慈祥、溫馨而又親切的笑了,再也吃不到姥姥種的香甜可口的菜了,再也看不見姥姥了,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又浮現在我的耳邊,每當想起這句詩句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那些離我們而去到天國的親人,總是不禁的想起他們,想起他們的對我們這些人的好,而這些人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我們會每年4月4日去看他們,替他們掃墓,也算是一種寄託哀思吧!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2

“寒食雨傳百五日,花信風來廿四春。”又是一年清明時節。清明節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有各種傳統習俗,這一天大家都在進行各種活動。

我一回到老家,就發現有人正在做清明糰子,有人準備去上墳,有人準備去買酒水。清明節不能吃熟食,雖然爸爸勸了爺爺很多次不要吃冷的食物,但爺爺卻是把傳統放在第一位,無論我們怎麼勸說,都無濟於事,我們就只好放棄。這畢竟是傳統,於是我們開始製作清明糰子,我們先準備好了各種味道的清明團肉餡,再把艾葉用熱水焯,壓出苦汁,後又放入涼水沖洗,反覆兩遍;然後加一點調料,將艾葉在鍋裏煮爛。然後我們便開始動手製作了,將艾葉連汁一起和糯米粉反覆攪拌、揉勻,然後再將其搓成條,分成很多小塊,將餡填入,最後便按大家的意願捏成各種形狀了。

我的幾個表哥突然惡趣味展現了出來,將幾個糰子揉成了屎一樣的形狀,結果就被幾個舅媽給揍了一頓。之後表弟又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我在網絡上查詢的關於清明糰子由來的傳說。講完過後,我們又商討了下午去上墳的一系列事情,清明糰子就好了。我們匆匆忙忙的吃了清明糰子,一家人就去往祖父母的墳前,慢步走着,隱約看見一個熟悉的墳墓,潔白的掛紙在空中飄着,像空中白色的鴿子,輕輕地拿起,掛在墓頭突出的地方,這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墳墓增添了幾分生氣,象徵了子孫一年一度爲祖先的居處所添的新瓦。接下來就是點蠟燭,太陽般紅色的它劃過空氣,點起打火機,在與打火機接觸的一剎那,它燃了,火是那麼溫和而美麗,火光時不時閃過祖父母的面容,是那麼的慈祥,那麼的溫馨。緊接着我們又去了外祖父母的墳前,而這又有與衆不同的事,我們放了鞭炮,放了禮花,最後才告別了他們。

清明,或許真的是一個憂傷的節日。但在緬懷過去的同時,我們同時也要面對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現在的生活,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清明時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讓我們重新認知生命。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3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爺爺您卻在冰冷的墓地裏永遠的長眠了。看着書櫃裏已被塵封的獎章和證書,我想起了爺爺,在這個特殊的時間裏我想起了爺爺。清明到了,我親愛的爺爺在另一個世界已經度過了五年的時光....... 爺爺是位醫生,救治了很多人。可惜,爺爺治療了別人,卻忘了自己,不知什麼時候爺爺患上了心臟病。起初病情很輕,只不過爺爺經常去給病人診斷,忘記吃藥。奶奶已經告誡爺爺無數次,可爺爺還是因爲太忙而忘記,病情越來越惡化,後來爺爺住院了。當時的我還很小,去看望爺爺的時候,只見到病房裏有很多人,聽爸爸說那是爺爺曾經治癒的患者,20xx年的一天,可怕的病魔把爺爺的生命奪走了,爺爺就這樣走了,悄無聲息的走了,記得我當天哭了,哭的很傷心,我想念爺爺,想念他陪我的每一個場面。以免它被歲月的塵土封壓,我在想如果沒有爺爺的日子是什麼樣的,那該是多麼單一的生活。孫子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這是多麼悲慘的是啊 在這,我的腦海裏不停的閃先這一幕幕爺爺和我的畫面。 天漸漸陰了,下起了濛濛的細雨,伴着的是有些涼意的清風,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爺爺的墓地,腳下的路儘管有些泥濘,但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在這個時候多了的只是片刻的寂寞與悲傷......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爺爺的墓,墓旁可能是因爲雨季長滿了青苔,我在心裏默默的祝福爺爺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幸福,爸爸拿出爺爺最愛喝的酒,和精美的鮮花,放在爺爺墓前, 風吹動我垂在眼前的綠葉,雨停了。山坡依舊像從前那樣美麗,寧靜。我很是沉默,只是靠着旁邊的大樹淚,不知不覺從我眼角流出,點綴在我的心湖上,綴起陣陣波紋。 我擡起頭,望着晴朗失色的天空,擦了擦眼淚。因爲我明白即使哭,已經沒有用了......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4

前些年時,我不大懂清明,只覺得它與正月瀰漫的氣氛不同。而它所有的習俗和更深一層的意思,卻也算不上一無所知,對此我說不大懂,卻也說不出哪點不解。

清明的氣氛是淒涼哀婉的,古詩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短短几字,勾勒出一副憂愁悲涼的畫面。你看,清明的愁,總是不同的,它總是淡淡的,卻又哀婉,似乎是因人們的“愁”久久不散,便都融於這天之中了……

四月的清明,卻不禁感覺有正月般的徹骨寒意,興許是天公也寄思念與淚於此,不願作美。黑夜破曉之際,灰暗的雲層和煙雨代之,雨裏的遠景,呈現一片朦朧的美,一大片一大片連結的,偶有幾座高聳的青山映入眼裏,待細雨過後,微涼的風伴着輕淡的霧,顯得更爲清寒。

會有一行人徒步走到山下,路程挺遠,說是踏青。雨後的葉,特別青,泥土的氣息被風翻起,在空氣裏與青草香一同釀着。山依舊那般,與從前相比,路上的荊棘少了許多。再晚些,便陸陸續續來了些人,小孩兒跟在大人身後亦趨亦步地走着,而大人們則有兩個在前頭除了荊棘,爲“後者”開出一條路來。汗珠從面頰滑落,滴進土裏……

掃完墓後,歸途的涼風令人舒爽許多。在別處,你可以聞到淡淡苦澀,那是艾草的氣味,若還有未焚完的,你可以聞出它自身的氣味,與氣候較乾燥時相比,有一絲潮潮的味與艾香一同浸進心裏。

這天的雨下得不大,也不長,但總斷斷續續的,難免使人心生煩躁。飯,是涼的,但絕不是生的,我記得有一種墨綠色的小點心,在清明時分幾個小攤上有賣着的,一般攤主是近中年的婦女,說話挺和氣。點心有些油,泛艾草香,淡得很並不驚豔,卻需在攤邊買上幾個,一是不常見得(至少島外沒見着,覺得稀罕得很),二則是不怕沒有人吃下。它,挺甜的,似乎像要衝走清明的悽苦,帶着甜味兒到心頭最苦的地方。

清明雨來攜愁思,看着清明的雨,心底會不由自主地掀起層層漣漪,印象裏它的天就沒晴過。前有故人訴清明氣氛之悽楚,後便有許多人應和着,我還是不全懂,但現在也大抵明白了,或許,我不懂的,可能永遠不會懂,有些時候,也不用太執着罷。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5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與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人們忙於或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或浸種耕田,育秧培苗;或換季生產,重塑商機。

清明節前後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近年來,南京人掃墓似乎提前了行動,不到清明日,掃墓之人已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馬路上也經常會堵車,無端浪費了光陰。在我看來,掃墓是人之常情,在風與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長輩,清掃一下墳地,寄託對親人的思念未嘗不可。

但是,許多人掃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點燭、燒紙、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僅污染了環境,妨礙了別人的生活;又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設法予以避免(據報紙報道,每年都因掃墓而引發多起火災)。從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掃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環境,獻一束鮮花,足可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與崇敬。

人雖逝去,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忘懷的。活的人去給逝去的長輩掃墓,則是一種禮儀,故掃墓也是表達一種情感。縱觀歷史,許多三代以上的祖墳,除了軒轅、炎帝、大禹與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問津。外戚之墳,更不必說了。可見掃墓這種關係,大致上只能維持三代到四代,其遠代祖宗,就無人顧問了。其墳也成了荒山野墓。

逝後修墳墓,佔土地,與子孫爭地盤,實屬不當。有人問,火葬之後如何辦?是不是再搞墓穴,作爲長眠之地。若如這樣下去,再過百年,墓穴遍地,氾濫成災,令人擔憂。現在已經有人提倡大海(水)長眠、樹根長眠,即將骨灰灑入江海,或埋在樹下,既衛生乾淨,又使逝者回歸大自然,實屬明智之舉。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種責任。但這種行動重在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天倫之樂,感受親情的溫暖,度過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讓父母操心、憂心,找各種事由,責難父母,而在其死後,又建墓,又祭掃,逝者如何感覺到!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6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大都在農曆三月,故古時又稱“三月節”。清明節始於周朝,但它成爲掃墓祭祀的節日,據說與介子推有關。清明節前一天,古時要禁火,只能吃冷食,故稱“寒食節”。

古往今來的清明節,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指節氣,二指節日。在我國二十四節氣中,以節氣兼節日的民俗大節只有清明。據考證,清明源於“清明風”。早在春秋時《國語》中載,一年中共有“八風”,其中“清明風”屬巽,即“陽氣上升,萬物齊巽”。《歲時百問》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另一說,清明,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史載,商朝末年,紂王亂國,周武王起兵伐紂,牧野一戰,大敗商師,平治天下。爲此,周朝在制定歷律,確定二十四節氣時,將“三月節”命名爲“清明”,標誌天地清朗明淨,既明氣候,又揚政績。

清明時節,勞動人民常用它來安排農事活動。每年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農諺。

古代清明節文人踏青的風氣也極盛行。歷代文人墨客都有關於清明盛況的描寫。最的當推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不用典故,也沒有濃豔華麗的辭藻,而是運用白描的手法,樸素的語言,爲我們描繪出一幅淳樸的鄉村風俗畫,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讀後令人神往。

清明節,也是祭祀先人的節日。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雲:“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描寫了人們在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追悼亡靈的情景。時至今日,祭祖仍爲民俗生活中的大事。每年清明時節,不僅環居祖墓的親人要上墳祭掃,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臺同胞同樣紛紛趕回祖籍,祭奠祖靈。陝西橋山黃帝陵、軒轅廟是中華民族的祭祀地,每當清明時節,民族親情都在這裏彙集、凝聚,從虔誠拜叩的肢體語言中,我們能讀出血濃於水的民族情緣。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7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和媽媽一同去爲外公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着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麼樣貌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此時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我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悲哀。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裏,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裏。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着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擡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着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闢"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裏面裝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此刻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後,此時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明白自我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必須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齊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必須要好好學習,此時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指導教師:方清桂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8

關於清明節,許多的詩人寫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其中有這麼一句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表明清明節前後陰雨綿綿,路上行人紛紛回鄉祭祖,寄託對先輩的哀思。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也回到了老家。一路上車來人往,祭祖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故鄉。我們走了很長時間的山路,終於到達了山腰的祖墳。野花遍地都是,紅的、黃的、粉的、紫的,蝴蝶和蜜蜂在花間飛來飛去,風中送來陣陣花的清香;小草隨風搖擺,像在向我招手;周圍的松樹上結了好多松果,小松鼠竄上竄下,還偶爾偷偷看看我;鳥兒在空中發出清脆的叫聲……好美啊!

老家上墳有很多儀式。我們在家族中長者的引導下先去拜山神,聽說以前是要到山上做飯的,現在爲了保護環境,都在各自家裏準備好貢品,再上山祭拜。我看到四老太從揹簍裏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貢品,有雞、有魚、有糖、有茶、有香菸,還有香和紙錢,她嘴裏唸唸有詞,說着許多祝福的話。接着是分頭到自家墳上祭拜,我們也到了太太的墳前。

前年太太因生病去世了,太太是個很慈祥的人,一直很疼愛我,想起太太對我的好,我心裏好難過,我好想念她。四老太領我們先把墳周圍的雜草除乾淨,我和哥哥、姐姐們找來松枝將墳周圍的地方打掃乾淨,接着四老太又擺上貢品,我們開始祭拜太太了,先是爺爺、奶奶,接着是大爹、大媽,然後是爸爸、媽媽和我,最後是叔叔、阿姨們,我在心裏默默祈禱,希望太太在天堂能過得快樂和幸福。

祭祖儀式結束了,下山時,我看見幾乎每個人手裏都拖着一枝松枝,有的揹簍裏揹着一些松果,沒有人空着手下山。我奇怪了,問爸爸:“爲什麼下山時每個人都要帶點東西回家?”爸爸說:“農村裏有個說法,清明節上墳,返回家時,帶點柴火回家,這叫‘空手出門,飽柴回家’。‘飽柴’的美好寓意就是‘飽財’這是大家的美好願望,希望財源不斷,生活美滿。”哦,原來如此!

下山的路上,小鳥還在我身邊歌唱,小花和小草還在向我招手,可我無心留戀周圍的美景,帶着對太太的思念我下山了,我在心裏想:“太太,我明年還會再來看您的!”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 外踏青遊玩。並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是滁州,在清明節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燃放了的香。

清明那一天,我早早的起了牀,跟着家人來到了墓園。我懷着一顆對老太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老太骨灰盒的櫃子前,慢慢打開櫃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老太安詳的笑着,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她似乎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跪了下去,對老太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外婆她們眼中還噙着淚水。爸爸媽媽姐姐等人給老太請過安之後,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和姐姐、表哥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裏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老太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燒完紙錢,家長們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六年級人教版下冊第二單元民風民俗的作文: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我們放假三天,爸爸帶我們回趟老家,短短離家兩個月的時間,家鄉的變化真大啊,柳葉爬滿樹枝,桃花開滿樹杈,空氣裏到處都瀰漫着春天的氣息和香味,麥苗在茁壯成長。風柔了,天暖啦,我感覺到了春天向我們走來。

我們這清明節的風俗,去祭拜祖先,爲祖先添墳。

我同爺爺他們一起來到祖先的墳前,拿出爺爺帶來的冥幣等擺放在墳前點燃,然後默默祈禱着:希望先人能保佑家庭幸福閤家歡樂。我們給祖先磕了幾個頭。這時爺爺爸爸等拿起鐵鍬給祖先們添土圓墳..........

一個天國裏,是他們對我們的保護,這個世界裏,是我們對他們的祈禱。下一個清明節,我還來!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無邊的絲雨像簾子一樣掛在屋檐上,路上的行人很少,都在形色匆匆的趕路中。

這天是清明節,你可以看見,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一條十字路口的右邊有一座兩層樓的小房子,從屋頂上的煙囪裏冒出淡淡的青煙,其中還夾雜着一種特殊的野菜的香味。我喜歡這種香氣,那是清明糰子的味道。清明我們都會去爸爸的老家——仙居,那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仙居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可想而知這裏的風景多麼好。

我們在姨婆家,看着大人們把肉餡、春筍做成餡,包進一層綠色的麪糰裏,這是大家在包清明糰子呢,吃清明糰子是清明節的一大習俗。“這綠色的麪糰是用什麼做的?”我問到。“是用糯米粉、粳米粉和加上艾蒿葉一起揉成的”奶奶邊說邊把包好的清明團放在闊大的綠色葉片上,放進蒸籠。

過了不久,就聽見大人們喊道:“清明團好啦!”我在廚房裏跑來跑去,兩個大盤子裏裝着滿滿的清明糰子,有菜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坐在桌前,我咬了一大口清明團,外面的皮糯糯的,裏面的餡很香,可好吃了!

清明節還有一個風俗是掃墓,紀念自己過世的親人,不過,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一個悲傷的節日,是跟另外一個世界的親人相聚的溫馨日子。我們打着雨傘,沿着滑溜溜、長着青苔的石階一步步爬上山,路兩邊是齊整的柏樹,高大挺拔,在細雨中越發的鬱鬱蔥蔥。不遠處有一座墳墓,那是我已經離開的爺爺的墳墓,周邊串生着許多綠草、藤蔓。

掃墓,第一是要把墳墓邊上雜草清理乾淨,讓去世親人的“家”變的整潔乾淨。爸爸拿出帶來的鋤頭,開始清理雜草藤蔓。第二是要放上祭品,比如鮮花,食品。奶奶擺上花籃,從袋子裏面開始拿吃的,有酒、紅燒肉、小螺螄,都是爺爺生前愛吃的。第三是要點香和蠟燭祭拜,我跟媽媽點好幾根香和蠟燭,然後大家輪流在墳前祭拜,希望爺爺在九泉之下安好。

清明節,可以讓去世的親人見到他們掛念的家人,也許這是他們最喜歡的節日吧!雨還是下着,風在耳邊輕唱,小樹在風雨中搖曳,彷彿我聽到了爺爺慈祥的叮嚀聲。

這就是清明節,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代表着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着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後流傳着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着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後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後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爲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風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所以說,無論家裏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麪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蠍子圖案的紙貼在家裏,家中不招蠍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12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我們胸前帶着鮮豔的紅領巾,懷着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爲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們,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在途中,我發現了十分美麗的田園風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金燦燦的油菜花,我被它的那顯眼的顏色所吸引了。瞧!它長得竟與我差不多高,有的小枝丫頂上長滿了一簇簇圓圓的小花苞,就像一顆顆綠色的小珍珠;有的小花苞由米粒變成一簇簇金黃的小喇叭花了,正吹奏着春天的歌呢!放眼遠看,滿眼金黃色,一朵朵,一簇簇……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烈士陵園前了,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後按要求站好隊。

緩緩進入陵園的大門,儀式開始啦!第1項:鳴炮,無數的語言,無數的激動,無數的.景仰之情,伴隨着“轟隆”的巨響向天空奔去;第2項:默哀3分鐘,此時,我的內心深處有無數的語言想對烈士們說,我想說:“尊敬的烈士們,你們爲了自己的祖國、家鄉而英勇地倒下了,但不願爲奴隸的中華兒女會繼承你們的遺志,會爲了自己的祖國與家鄉而拋頭顱,灑熱血,會像你們一樣了爲自己的祖國與家鄉而戰鬥到底。”第3項:介紹英靈。剛介紹完,我思緒飛揚,我在想:“烈士們小小年紀就爲國家戰鬥了,爲何現在的我們不能爲祖國‘戰鬥’呢?”第4項:進獻花圈;第5項:學生代表致詞;第6項陳校長致詞;第7項:全體學生繞烈士墳墓走一圈並進獻自制白花,在繞着墳墓走一圈時,我又有許多的話想說,卻不知該怎樣表達此時的心情。

在回學校的途中,我想了許多,也得到了許多。從那一刻開始,我下了一個決心:雖然祖國現在並沒有戰鬥,但也要爲了祖國的富強而努力學習。烈士小小年紀就可以在那惡劣環境中爲國家獻出寶貴的生命,我們現在生活在如此優越的環境下,爲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又豈在話下呢?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13

又是一年清明,懷念已故親人的日子。

所有節日中,唯獨清明,令人傷感。三、四月,正是萬物復甦,植物萌生新芽,動物結束漫長冬眠的時候。陽光和煦,寒風凜冽。這種天氣最糟糕,早上還暖和,下午一下就變了天。晚上更是沒得說,風大,又冷,在外面通常呆不住。

我又在想,在南山,爺爺奶奶又是如何承受四季的變化?他們不冷,不餓,不孤獨嗎?那時候媽媽總是拍拍我的頭,說:“孩子,別想太多了。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掰指算算,他們離開我將近八年了。我早已從稚氣的孩童變成懂事的少女。我漸漸開始忘記,走出悲傷。

中國的清明節,在我眼裏,極爲非凡。沒有親人間的團聚與把酒言歡;沒有歡聲笑語和張燈結綵;更沒有喜慶的氣氛……甚至哭泣與沉默更多。每每去上墳,我都告誡自己不要哭。可是,又有幾次忍住了?忍不住的,是對親人的懷念。

爺爺很是喜歡菊花,甚至能說愛,大約從記事起,爺爺的生活中就有菊了。不論是練字還是畫國畫,字裏行間都透露着對菊花的無限熱衷。“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我認爲,爺爺就像菊花一樣,潔淨,不卑不亢……他永遠是那樣平易近人。奶奶則像百合,散發着沁人的幽香。如同她的性格,總是開朗的。生活中笑聲不斷。

清明,花也同樣是寄託了生者對故人的懷念。見花如見人。年年掃墓,家人只拿這兩種花去看爺爺奶奶,我總是認認真真地擦墓碑,直至一塵不染。再小心翼翼地將花擺到墓前,彷彿懷中是不可侵犯的聖物。對啊,那本來就是代表爺爺奶奶的花,神聖而高貴,怎麼可能答應別人隨便玩弄。

清明,誰說是流淚、安寂的日子?我們在世界另一邊的親人,正在面帶微笑看着我們,看我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同時也爲我們默默祈禱:在那邊,一定要平安、幸福、快樂!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14

燕子飛走了,有再飛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親愛的奶奶,您走了,卻永遠不會再回來了。孫女千呼萬喚再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能不讓孫女悲傷,痛苦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一去不回。沒有奶奶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走在去奶奶墳地的路上,看到綿綿雨絲讓我心情更加沉痛。春雨啊,請你告訴我,那樣愛孫女的奶奶您怎麼就再也不回來了呢?

透過蒙蒙的細雨,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麥田。麥苗還是那樣嫩綠,風一吹,猶如碧綠的海洋,可今天,卻缺少了您的身影;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在路邊,可今天,卻缺少了您慈祥的面龐;還有那河邊青青的垂柳,它們依舊在風中搖擺着苗條的身姿,可您再也不能爲孫女編織綠草帽了。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奶奶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您做的燕子風箏的線軸,歡快地在田間跑着。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奶奶您嗎?你一邊小跑,一邊不停地喊着:“慢點,別摔倒了。”可您早已累得臉色蒼白,卻不肯停下休息,我明白您是害怕孫女摔倒啊!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奶奶乖乖地在田間挖野菜。在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奶奶時常頭上冒出的冷汗,手捂肚子時眼中的痛苦,你只想到自己的快樂,而奶奶您卻用最後的力量延長着你的快樂,直到無奈的離開人世。

奶奶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奶奶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此時的我早已淚如雨下,站在奶奶的墳前我輕輕低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15

今天是4月6日,也是清明節的後一天,我們的學生要到西山去烈士館掃墓。

我們吃過午飯不久,班主任謝老師就叫我們坐下分食物,還交待了我們在路上要做到文明坐車,文明走路,文明用語和文明用餐四大講究``````,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們就乘公交車出發了。

公交車開到半路時,已經近二點,車裏非常熱鬧:低年級的小朋友說說笑笑,嘴裏還不時的唱着: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

過了一會兒,就到了車站。我們步行走到了西山,去西山的掃墓的學生非常多,有小學生,中學生。我們順着石階走了上去,我看見不遠處有一株大榕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把光禿禿的掃帚。我們繼續順着小路向上走,路旁有一些松柏,有的像一把大鐵錘,有的像一團小棉球,還有的像合攏的綠珊瑚``````形態不一,多姿多樣。我又沿着草木茂盛的石路直上,終於來到烈士館,向西遠眺,太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半邊臉。通過了狹窄的小道,我們到了後院。哇!我叫了一聲,你猜我看見了什麼?原來我看見了一棵櫻花樹,因爲昨天下過雨,所以櫻花樹下很潮溼,櫻花像珍珠一樣落了下來,落在了地上和石階上,那紅紅的櫻花,不正是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撒下的鮮血嗎?

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烈士墓前有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爲了紀念先烈們造的,不一會兒我們開始了掃墓儀式。當學生代表敬獻花圈時,我們向烈士們表示忠誠的祝願,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朝向石碑,莊重地默哀,心裏無比的悲傷``````當掃墓儀式結束時,我們就去參觀烈士陳列館。

在解放戰爭中,瑞安籍的戰士去打仗,英勇犧牲的人很多,共有90多名犧牲了,陳列館中劉英烈士36歲犧牲,1942年2月8日因叛徒出賣在溫州被捕,經過審問,劉英同志一言不發,甚至連舌頭都沒動一下,最終在同年5月18日壯烈犧牲了。還有謝文錦,蔡雄等烈士`````

離開了陳列館,我們排隊走出,忽然,我看見幾根不屈不撓的小草在石壁縫隙里長出來,烈士們也不正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堅定精神嗎?我仿拂看到烈士們爲了保衛自己的祖國,與敵人作戰,勇往向前,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