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華】六年級包糉子作文錦集八篇

【精華】六年級包糉子作文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包糉子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六年級包糉子作文錦集八篇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1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爲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糉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衆不同。

早上起來,梳洗完畢後,餓得飢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着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裏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幹什麼去?”“包糉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糉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着頭皮去蠻幹。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糉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糉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裏。

“哇!好香啊!”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別有一番滋味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2

端午節,我期望的日子,因爲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糉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很不一樣。清晨起,梳洗完畢後,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着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裏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不做飯,就吃這些葉子嗎?”“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全家總動員!”“幹什麼去?”“包糉子!”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糉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只好不會裝會。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眼睛,“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我聽懂了,便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小糉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看的還是味道好。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沒一會,它們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裏。

“哇!真好吃!”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真開心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3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一篇日記,我苦思冥想,怎麼想也想不起來該寫什麼。媽媽見我愁眉苦臉的樣子,便提議讓我跟奶奶學包糉子,我開心地答應了。

我先來到洗手間,把手洗乾淨。接着,我對奶奶撒嬌說:“好奶奶,我想學包糉子。你就教教我吧。”剛開始奶奶有些猶豫,但經不住我的“甜言蜜語”,最終還是答應了。

於是我認真地向奶奶學起了包糉子。我們把糉葉捲成了一個“漏斗”,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裝進了“漏斗”。接着,利用多餘的糉葉在“漏斗”上捲了一個桶狀,繼續裝米,並用一根筷子把米壓緊。最後,再用糉葉把上面的米蓋了起來,用線一捆。最後大功告成,我的第一個糉子“橫空出世”了。

爲了學會包糉子,我失敗了一次又一次,花了將近十分鐘才用一片糉葉包出了一個與衆不同的糉子。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就想到了灰太狼,他爲了捉羊,失敗了那麼多次幾乎沒有一次成功,但他都沒放棄。我就碰到這麼一點小小的失敗有算得了什麼呢?

雖然在包糉子的過程中,我感覺很累,但看到我的“作品”完成,我又是那麼的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更明白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4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爲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糉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衆不同。

清晨起來,梳洗完畢後,餓得飢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着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裏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幹什麼去?”“包糉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糉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着頭皮去蠻幹。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糉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糉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裏。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別有一番滋味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5

端午節的那天早晨,我穿好衣服,洗臉刷牙之後,和媽媽一起到菜市場買回了食材,我們買的食材有糉葉、餡兒、糯米等等。

回到家裏,媽媽就開始教我包糉子。她一邊包糉子,一邊給我講解,一邊反覆示範幾個難做的動作,我看見媽媽先把糉葉對摺成90度,接着把糉葉捲成漏斗形,放上糯米,中間放上餡兒,再把多餘的糉葉圍繞糯米繞幾圈,最後細線把糉子捆好。這樣,一個大大的有棱有角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是,我包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在捲成漏斗型時,把葉子卷破了,在系線時,線沒繫緊,包好的糉子又散了等等,每遇到一個困難正準備放棄時,媽媽總是鼓勵我,“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媽媽的鼓勵,讓我有了信心,我繼續包起來,經過多次嘗試,最後一次,我成功了。

我成功了,從中,我也懂得了做一件事,不要輕易放棄,只有堅持不懈,纔會取得勝利!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6

前幾天,我從陳倩嘴裏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這次的小記者活動將會在萬利隆西餅屋舉行!聽到這個消息,我一蹦三尺高,一把抱住了陳倩,可聽陳倩說還要等到星期六,我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沒勁了。

在憧憬與期待中終於迎來了這次快樂的旅程,一路上,大樹向我招手,花兒對我微笑,我們像一羣快樂的小鳥飛進了萬利隆。老師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什麼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包糉子!”

老師請一位阿姨教我們我們包棕子。包糉子需要準備糯米、紅棗和蜜棗,只見阿姨先輕輕地把手放到糉葉上(要不糉葉裂開就會漏餡),再把糉葉捲起來,糉葉的頂必須包得尖尖的,然後再把兩片糉葉對摺,最後放點糯米和棗子,把糉子用繩子紮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糉子就做成了。

看過阿姨示範後,我學着阿姨的做法一步一步地試着做了起來,我剛攤開糉葉要放進糯米,想把糉葉對摺包起來,一不小心下手太重,糉子就散架了,看到馬上就要包成功的糉子七零八散,急得我直跺腳,還好沒人發現,瞅瞅他們都在專心地包着,我又悄悄地拿過幾張糉葉,用心地包了起來,“笑笑,加油,失敗是成功之母!一定會成功的!”我邊包邊鼓勵自己。

接下來,我每一個動作都小小心心的',輕輕地攤開,輕輕地放餡,輕輕地捆紮,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漂亮的糉子終於做好了!“哈哈哈哈!”我甭提有多高興了,情不自禁就笑出了聲,大家看着我笑也都跟着笑了起來……

按照這樣的方法,我在短短的活動時間內成功地包好了四個漂亮的糉子,真想馬上飛回家告訴爸爸媽媽這個好消息!

回到家媽媽很快就把糉子蒸好了,一家人快樂地分享着香噴噴的糉子,我止不住喜悅,承諾下回一定買些材料包很多和大家分享,炫炫自己的包糉子技術,順便帶幾個“徒弟”!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要來臨了,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我高興極了,因爲很快就可以吃外婆包的糉子,外婆包的糉子非常好吃。甘香可口,放到嘴裏馬上就融化了。每年傳統節日端午節,外婆都要包好幾大鍋糉子給我們吃,雖然外婆包糉子很辛苦,但是看到我們吃糉子時開心的樣子,辛苦也就抵銷了。

今天,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和媽媽還有爸爸,一起回到外婆家。我來到外婆家第一件事,問:“外婆,糉子包好了嗎?”外婆回答道∶“還沒有,纔剛剛開始包,要等到今天晚上纔有糉子吃?我說:“外婆,我來幫你吧?”外婆說:“好,反正多一個人多一個幫手,你也來包吧!”

開始看外婆包糉子的?r候,我就發現糉子的形狀很與衆不同,也不是方方的,也不是圓圓的。我又發現,糉子的形狀有點象圓錐,我就問外婆:“外婆,爲什麼糉子要包成這樣子?”外婆說:“這樣包的好處是能夠不讓材料“露餡”。

我一開始包的糉子,全部都是“露餡”的。接着,包的全都是“醜小鴨”。最後,我包的糉子終於變成了“白天鵝”。從“露餡”進化成“醜小鴨”,再從“醜小鴨”進化成“白天鵝”。這可真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幸好一開始我沒有放棄,要不然,我也不會有“白天鵝”這麼好的成果。

外婆把糉子放入鍋裏,煮了十個小時,終於把香噴噴的糉子端到桌上。晚上,我們大家團聚在一條小溪旁,一邊吃糉子一邊談論人生

通過這次包糉子我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付出會有收穫,我還總結出一條公式:收穫=堅持+努力+付出。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8

今天一早,正在睡懶覺的我被媽媽揪了起來,揪就揪吧,還在我耳邊大吼“起牀啦!太陽曬屁股啦!”我發誓,當時我的耳膜真的快被震穿了。在老媽的威逼利誘下,我十分,非常,特別不情願的坐了起來,穿衣服。

刷牙時媽媽還在嘮叨“我說你這熊孩子,速度還能再慢點麼,早飯要冷了。”吃過早飯,我又被拖着去了菜市場,買了一大把糉葉,又買了些其他東西,而我,很榮幸地做起了搬運工。回到家,媽媽立刻拿來一個大桶,在裏面倒入清水,將糉葉泡在裏面。隨和又拿了些小米和蜜棗放在籃子裏。接着便開始包了。

我還是個新手,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媽媽包,邊看邊學。只見媽媽拿起兩三片糉葉,重疊在一起,左手那麼一扭,就形成了一個筒狀。然後用勺子舀了一些米,又拿了一個蜜棗放在筒裏,用餘下的糉葉一層層包裹起來,最後用草繩緊緊紮起來,免得煮的時候鬆開,一個糉葉就保好了。

看着媽媽包,我也忍不住了,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糉葉,開始包了……一開始包的不怎麼樣,不是沒紮緊就是米放多了或放少了。不過熟能生巧嘛!我一個接着一個包,越包越好。

很快,糉葉都被我們用完了,糉子也下鍋了。不一會兒,糉子就熟了,我輕輕拿起一個剝了皮,咬了一口,嗯,真好吃,甜而不膩,酥而不軟,讓人吃了想再吃一個。